03.30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 前言 =

作為一個牛排的狂熱愛好者,不管是自己在家還是請客吃飯,厚切牛排向來都是菜單上的必選項目。而關於牛排的選擇,我也寫過很多篇文章了,分別介紹了牛排的基礎知識和購買攻略,包括了牛排的分類,部位,熟度,衛生,厚切做法,薄切做法,各平臺購買牛排避坑指南等等。

而牛排吃的多了,自然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很多人以為最高級的牛排是和牛,尤其那種花紋密佈的M12或日本A5,認為最好的牛排就是如此,實際上並不準確。這種花紋的牛肉是因為育肥成本高,所以昂貴,但並不見得適合牛排的烹飪,相比之下,中等厚度切片用於燒烤更能逼出油脂,焦香而不肥膩,或者薄片用於壽喜鍋、火鍋也是可以的,但直接當厚切牛排煎,實在是太過肥膩,且肉香不足。

那可能有人會問了,什麼才是一塊頂級的牛排?

答案是,乾式熟成牛排。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略有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玩意基本沒得買,要麼到店裡吃,一客600-800是基礎價格了,按千計價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有的好的牛肉,經常長期熟成後,一條甚至可以賣到上萬美金!!

作為一個自認為動手能力還不錯的吃貨,DIY低溫慢煮機我都幹過了,但卻一直沒成功做出過乾式熟成牛排,因為真的太容易太容易發黴了。

但前幾天看到一篇冰箱除菌機的深度評測文章,給了我再次嘗試的勇氣,所以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 什麼是熟成牛排? =

熟成牛排,簡單的說,就是經過熟成的牛排。(且慢,有話好好說,請把你的刀放下……)

什麼是熟成呢?其實寫過很多次了,這裡再簡單說下。一般肉類,本身是含有肌肉酶的,在肉類屠宰後,由於細胞控制系統已經沒法繼續發生作用了,所以肌肉中的酶不受指揮,攻擊其他細胞,將蛋白質分解成附帶風味的氨基酸,肝糖轉化為附帶甜味的葡萄糖,三磷酸腺苷轉化成美味的單磷酸基核苷,脂肪及類脂肪轉化成帶香味的脂肪酸。

這些風味互相交織作用,讓肉品的肉味更加濃郁,也附帶上了其他原本不具有的風味,例如堅果香、乾酪香等等。

除了附加香味以外,熟成還會讓肉品更加鬆軟。鈣蛋白酶可以減弱起蛋白質收縮作用的支持蛋白質,組織蛋白酶則進一步分解各類收縮蛋白絲和支持分子,弱化膠原蛋白類的結締組織內部作用,這些將使肉品在烹飪過程中更多的膠原蛋白溶解成膠質,使肉品更加多汁。同時減弱了結締組織之間的擠壓力,減少受熱時肌肉的收縮引起的水分流失。

換句話,也就是動物雖然死了,但肉裡的微觀世界還在繼續進行,併發生著微妙而神奇的改變,使得肉變得更富風味,同時也更軟嫩多汁。

但酶也是有生命的,所以溫度不能太高,例如鈣蛋白酶50°以上就開始失活。而如果酶已經死了,這些微觀活動也就無從談起了。這也是為什麼一般熟成都是放在冰箱裡緩慢進行的原因。

而對於牛排來說,具體分下來還有

乾式熟成和溼式熟成兩種。

乾式熟成,一般是一整塊大塊的肉,放到一個嚴格控制且恆定溫度、溼度的環境中,放置時間一般是7天,14天,21天,28天甚至更久,有些可能會接近一年。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熟成的時間越久,風乾的水分會越多,肉整體需要切割棄用的比例會越大,所以熟成越久的牛排自然越貴。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溼式熟成,則是通過真空壓縮袋,將肉置於袋中進行熟成,時間上比干式熟成要短,一般14或者21天的溼式熟成牛排已經有非常好的效果。而溼式熟成基本不丟失水份,也不需要丟棄部分肉,所以性價比更高

,效率也更高,不需要漫長的等待。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乾式熟成所帶來的風味更濃郁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經過熟成的牛排,吃過一次就會著迷,因為經過熟成的牛排酸味會大幅降低,相比於排酸做得比較差的品牌(這裡就不點名了),這種熟成牛排在入口的風味上,更能突出牛肉本身的肉香與脂香。

目前溼式熟成國內已經有現成的了,JBS澳洲517廠出品的谷飼牛排,基本都是經過了21天溼式熟成的,這也是目前我最常吃的口糧牛排,價格雖然比普通谷飼貴,但質量對得起價格,排酸也做得很好,而且熟成後嫩度和風味也都比普通谷飼牛排好很多。

乾式熟成呢?基本沒有得買。乾式熟成目前沒看到直接熟成後進口的,淘寶上所謂的乾式熟成,看起來更像是自家作坊做的,衛生實在不放心,加上還註明了28天干式熟成的損耗是50%,也就是買4kg牛排,最後寄過來的牛肉只有2kg。我知道有損耗,但這樣的損耗率我是不太相信的,畢竟這是整條幹式熟成,並不是單片熟成,哪裡會切掉那麼多呢?

而至於在家自己弄,我只想說,真的是分分鐘就長黴了。別問我為什麼知道,我這種愛折騰的人啥事沒做過?目前我看到做成功的,只有一個超有錢的大V,但冰箱設備的價格,我相信大部分人是不會買的(是不會買?還是買不起?這兩句話我猶豫了很久……)。

但前幾天突然看到一個冰箱除菌的評測,我二話不說就買了。在到貨之前,我把冰箱清理清理,清掉了松下冰箱變溫層的所有東西,擦拭乾淨之後,留了一格,放了個經過消毒碗筷消毒的烤盤和烤架,放了一塊牛肉上去,到時候可以做個對比。

=需要個什麼設備? =

因為乾式熟成的種子早已種下,苦於沒有實現的方案。之前看了一篇舌尖衛士冰箱除菌機的深度評測,比較了不同食材的效果,當時腦子裡就直接想到了“這玩意不是可以拿來做熟成?”

查了下價格,幾百塊相比於帶除菌的Sub-Zero冰箱,這個替代方案簡直不要太便宜,當然,需要配合一個有獨立空間的冰箱使用。

(手殘查了下某大V成功做出乾式熟成的除菌防串味冰箱的價格,哎呀,我怎麼跪地上了,誰扶我起來一下……)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當然,作為一個理性消費者,在消費衝動之前,我還是研究了下舌尖衛士的簡介,最終讓我決定購買的理由有幾個。

1.殺菌原理靠譜。這東西用的是臭氧殺菌原理,與我們現在的很多消毒碗櫃的原理類似,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殺菌方案了。

2.權威認證。號稱是全網唯一一款能夠出具檢驗報告的冰箱除菌設備,殺菌的效果和降解農殘留的效果,得到梅里埃營養科學集團認證。梅里埃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檢驗公司,與很多國際大牌公司,例如達能、雀巢、沃爾瑪、麥當勞等都有過合作,所以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3.成本的考慮。對於熟成牛排來說,一塊厚切牛排,如果是谷飼的上點檔次,成本就是一兩百了,如果我選擇一個不一定靠譜的,萬一做壞了,那毀掉一塊牛排的成本也很高,我之前已經毀過幾塊了,真心不想再浪費錢了。而且這家還支持15天不滿意退貨,我就打算拿塊草飼的試試,如果真的發黴,那我就直接退了,就當花了幾十塊做了個實驗。

= 如何熟成一塊牛排 =

先簡單介紹下我的設備,松下的三層風冷冰箱一臺。我用的是中間變溫層來做,溫度設置2°C。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在舌尖衛士還沒到手前,我先買了一塊牛肉做了對比試驗。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冰箱經常清洗擦拭,網架、烤盤我也消毒碗櫃消毒,然後把牛肉放到網架和烤盤上。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烤盤裡倒入一點點純淨水,避免太乾。中間我是每天會翻面一次,用的也是消毒過的筷子。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大概48小時後,果然不負期待,牛肉發黴了。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牛肉都還沒怎麼幹,表面就已經開始散佈了星星點點的黴斑,像這樣的牛排,再放個幾天估計要直接發臭了。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接著,舌尖衛士到手之後,我拿了一塊厚切草飼牛排繼續熟成實驗。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為什麼是厚切,因為熟成後一般表面比較幹,得切除一部分,如果薄切那就切完變牛肉片了,所以一般乾式熟成是一整條牛肉來做的,這樣切除表面後內部都是可以吃的,切除比例不會很多。但我選擇厚切牛排,主要還是沒底,我也不知道會不會不靠譜,一整條牛排幾百上千,要是毀了真是要吃土一個月了。

至於為什麼是草飼牛排,因為我最近吃的谷飼都是已經溼式熟成好的了,沒有必要再來一遍乾式熟成。而且草飼便宜,真的做壞了也不心疼,而且一般草飼沒有熟成過的話,酸味會稍微重一點,可以更好地識別出熟成前後的風味區別。(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因為窮……)

還是一樣的環境,變溫室2°C,牛排放在消毒過的網架和烤盤。加少許純淨水,一樣每天翻面,唯一的區別就是加了個冰箱舌尖衛士。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總共7天過去了……

觀察了牛排所有表面,並沒有什麼黴點,表面已經略微發乾,且表面有股淡淡臘牛肉的味道,混合一點乾酪味。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眼肉蓋和眼肉芯在熟成後,表面的顏色有了比較明顯的差異。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一塊385g的牛排,熟成7天后,只剩下288g了。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表面發硬的部分要切掉,別不捨得,不然煎了之後很影響口感。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這是切除的部分。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切完之後,就剩下234g了,損耗還是有點厲害的,這也是為什麼乾式熟成一定要整條熟成的原因了,不然水分損耗大,切除損耗也大,一塊牛排所剩無幾了。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表面我覺得好像沒那麼硬,所以就沒怎麼切,但實際上應該切掉。厚度還是可以,所以我做了低溫慢煮。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因為乾式熟成表面比較幹,所以煎完之後表面的焦殼要更焦脆一些。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而且因為熟成,所以內部持水性非常好,基本上沒有血水滲出來。低溫慢煮基本不需要怎麼靜置,切開就可以直接吃了。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之前文章也說過了,熟成牛肉保留了更多肌紅素,所以會比正常牛肉顏色更紅,一樣的溫度,熟成牛肉明顯顏色更深。但不用擔心,這真的不是做不熟,因為低溫慢煮調的溫度是和平時處理7成熟一樣一樣的。

熟成牛排是什麼鬼?憑什麼賣上萬美金!

對於這一點如果有疑慮,可以參考平時慢燉的大豬骨或者豬肉,或者大塊的滷牛腩,經過長時間燉煮浸泡,大塊肉內部的肌紅素不會被大量破壞,所以即使煮了很久,裡面的顏色還是偏紅的,這種現象很多人都是有體會的,但其實已經軟爛了,所以肯定不會不熟。

最後講講口感與風味。

除了表面沒切乾淨導致有點硬之外,內裡牛排的嫩度,

已經足以達到普通谷飼牛排的嫩度了。在欠缺油脂的草飼牛排上,在不添加任何嫩化劑的情況下,基本沒吃過超越這一嫩度的草飼牛排了。

風味上也完全沒有那種排酸欠佳而引起的酸味與腥味,而對比普通的谷飼牛排,又多了一點乾酪香味,這種風味不同於牛脂香味,即使再高等級的和牛牛排,也未曾有過這樣的風味。這估計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迷戀乾式熟成牛排的原因吧。

= 結語 =

乾式熟成,因為風味獨特,所以很多人趨之若鶩。而因為好的牛排本身就不便宜,加上熟成損耗,所以在國內餐廳,乾式熟成牛排的價格自然也非常不親民。

而普通牛排現在基本都可以網上買到,所以很多人可以選擇在家自己煎牛排,甚至連溼式熟成都可以網購了。但唯獨乾式熟成,還沒有很好的供應鏈體系,要買到靠譜的乾式熟成後的牛排,目前也暫無可能。

所以我想,應該不止我一個人萌生過在家自己做乾式熟成牛排的念頭,但在以前,如果不依賴高級設備,在家是很難很難實現乾式熟成的,前面的對比試驗也看到了,2天就開始發黴,更別說撐到最低要求的7天熟成周期了。

而依賴冰箱除菌設備,可能是最經濟的一個解決方案了。這個小玩意,即使平時不用於乾式熟成,用來保鮮水果,冰箱除味也不浪費。而如果在家做一整條幹式熟成牛排,做一份出來就已經回本了。

不過,目前我也只是淺嘗,畢竟除菌率也是沒有說100%的,而且也不確定更長的週期是否能一樣有效,嘗試也是需要勇氣的。等下次買一整條,我再試試更久的熟成周期,回頭再寫文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