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萊蕪,位於山東省魯中地區,美食眾多,幾乎各鄉鎮都有一兩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一下,讓大家也感受一下萊蕪的地道味。

提到地方味道,那就先從口鎮說起:

口鎮方火燒、熱豆腐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萊蕪口鎮方火燒、熱豆腐因其方形有別於多為圓形的火燒,故曰“方火燒”。而其製作工藝也有別於油酥火燒、千層火燒、莊戶火燒等。製作方火燒不用發麵而是死麵。和麵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製作卻是很講究,共有三道工序。一是制形。拳頭大的一塊麵,用擀麵杖壓成薄薄的長方形,抹上一層油,然後左右各向裡對摺,壓住。再將上方兩角輕輕一拉,以致上寬下窄,樣子不再呆板。然後是烙,把做好的麵餅放進大平鍋,蓋上蓋件,兩面都烙,直到挺身。第三道工序是烘烤。這是最關鍵的一道工序。火燒好吃與否主要看烘烤的效果。必須掌握好火候、溫度,也是製作方火燒的關鍵技術所在。吃方火燒,還有一絕配,那就是熱豆腐。豆腐是農村家常菜。口鎮的豆腐一般都是漿豆腐,味濃純正,特別有豆腐味,也很結實。將剛做好的漿豆腐,切成半斤沉的方塊,放在熱漿裡熱著。吃的時候,撈出一塊放在碗或盤裡,加上蘸水蘸著吃。蘸水各種各樣,供人們自由選擇。有青辣椒、紅辣椒、蒜泥、香椿、薄荷、韭菜花等,吃多少自己加,吃起來很清爽,很可口,令人回味無窮。如果只吃熱豆腐不過癮,你還可以炒上幾道小菜,或切點口鎮香腸,或口鎮餚肉,或口鎮醬肉,還有怎麼也忘不了的口鎮鹹菜,何不再喝點小酒?夠豐盛的吧?花錢不多,很實惠,吃得舒心,有滋有味。

口鎮香腸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口鎮香腸是以萊蕪黑豬瘦肉和小腸為主要原料,配以砂仁、白芷、八角、桂皮、草寇、肉蔻、花椒、蒔蘿子等調味料,經刮腸、切肉、拌餡、灌腸、晾曬、蒸煮等工序精製而成。食之味道香醇,香氣撲鼻,風味獨特,是宴請賓客的佳品。最著名的當屬順香齋南腸,順香齋南腸已有百餘年生產歷史。清朝末年,歷城人蘇志廷由濟南輾轉到萊蕪口鎮開張經營。其主要原料是萊蕪豬之瘦肉和小腸,其佐料原為十餘種,後經廚師王玉玲和博山的一名中醫反覆研究,定為砂仁、八角、邊桂、花椒、石落子等八種,外加優質醬油。經過刮腸、剁肉、拌餡、灌腸、晾曬、蒸煮等工序,精製而成,風味獨特。

楊莊陳樓糖瓜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萊蕪特產陳樓糖瓜,始於清朝同治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製作糖瓜先從製作黃米飴開始,然後精加工而成。陳樓飴糖是用黃米(黍子米,也叫大黃米;粘穀米,也叫小黃米。)和大麥芽,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製作而成。

陳樓糖瓜經“巧人繪春”加工成許多花色品種,形似瓜樣的叫糖瓜(大的有五六斤重),而且在表面粘有一層薄薄的芝麻,吃在嘴裡既粘又甜,香氣四溢。過去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買上幾個糖瓜來辭灶(灶王爺)。據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著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而今,陳樓糖瓜已成為人們營養、保健、饋贈親友的美食佳品。

雪野魚頭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作為雪野湖本地最為經濟的一道清淡低熱量美食,雪野奶湯魚頭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在美麗的雪野湖上,水質清澈,沙灘戲水,避暑消夏,享受生態之美,素有“湖邊吃魚”之說。作為雪野湖本地最為經濟的一道清淡低熱量美食,雪野奶湯魚頭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在美麗的雪野湖上,水質清澈,沙灘戲水,避暑消夏,享受生態之美,素有“湖邊吃魚”之說。

鄂莊餚肉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鄂莊餚肉雖然年代不是特別久遠,近40年的時間的發展,採用傳統秘方,精選鮮豬頭,集多種名貴中草藥研製,經科學加工,嚴格檢測,口感細嫩,酥潤不膩,鹹淡爽口,不含色素,肉質醇厚有嚼勁,晶瑩剔透,適用於一般人群,爽口開胃。目前已經成了萊蕪一道名吃,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

羊裡狗肉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凡吃過狗肉的人,沒有不知道孟家窪百年老字號“狗肉老店”的老闆徐道敦的。徐道敦是老店的第二代傳人,“文革”時期他在繼承父親徐增學這一老店創始人的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在進狗、扒狗、烹狗細節上不斷加以改良,製作出的狗肉色澤鮮潤,味道純正,口感滑軟。隨著時間的推移,銷售量的增加,“老店”的狗肉得以聞名全國。

寨裡燒餅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寨裡大高莊村的傳統麵食燒餅,烹調技藝,可以說是名聞遐邇。有順口溜為證,“高莊燒餅味鹹甘,圓潤黃嫩色香全。薄脆生津堪細嚼,清新幹脆美名傳。”大高莊燒餅始於清末,至今約有百年曆史。始創者乃張孝君之祖先。燒餅體薄、形美、味醇、品類多、勁柔可口,是饋贈佳品,暢銷國內外,遠銷日本、韓國,美名遠揚。烹調大師張廷琚,技藝高超,聞名十里八鄉。

家嶺子雞(鹿家炒雞)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說起萊蕪炒雞的由來,最早興起於位於萊蕪東北方的夾嶺山。此山是萊蕪通往著名瓷都博山的必經之地,由於這段山路蜿蜒崎嶇,重山疊嶂,人煙稀少,致使過往的司機、路人就餐困難。1979年,鹿家炒雞創始人鹿京亭,率先在原205國道博萊段夾嶺山側,開啟一家經營炒雞為主的特色小店。鹿家炒雞,採用純正的農家自養柴雞,雞肉鮮嫩不膩,滑爽回甘,品後半日依舊唇齒留香,並得到了南來北往顧客的認可和讚譽。鹿家炒雞,這一地方特色菜漸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吃,同時也帶動了萊蕪炒雞的崛起,經過二十餘年的艱苦探索和認真實踐,鹿家炒雞形成了獨有的特色風格,

方下亓家醬肉

帶你細數萊蕪各鄉鎮名吃,你知道幾個?

亓氏醬香系列是由“神廚”亓寶銀老先生根據清道光年間的本家食譜《亓元食章》盡一生心血所創,是山東老字號,山東名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最大特點是色澤深紅(不使用亞硝酸鹽)、風味獨特、香而不膩、鮮中帶鹹。本產品採用祖傳秘方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科學加工技術,以精選新鮮牛肉為原料,配以十餘種名貴香料,陳年老湯,經蒸煮、真空包裝、高溫殺菌等十餘道工序,精製而成,具有營養豐富,內質鮮嫩,低脂肪,口感好等優點。實為旅遊、家宴、饋贈之佳品

你還知道萊蕪還有那些鄉鎮美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