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九轉大腸,是始於濟南大明湖畔的。

唐代的小說集《酉陽雜俎》有一段記載,說: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湖水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又漁船掩映,罟罾疏市,遠望之者,若蛛網浮杯也。

這書的作者,叫段成式,是晚唐山東鄒平人。這蓮子湖,說的就是大明湖的前身。北宋有個人叫曾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至熙寧六年(1073年),曾鞏曾因知齊州軍州事而在濟南宦居兩年,那時候,蓮子湖多生水患,曾鞏為官治理,鎖定了大明湖的格局,直至今日。而大明湖的北面則形成河網密佈的水田藕池,不亞於江南水鄉,所以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句稱讚道:“濟南瀟灑似江南”。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大明湖的南岸,舊時有很多街巷,其中有一條街,叫後宰門街,老虎有個亦師亦友的年交,牛國棟老師,對濟南的歷史很有研究,他有一本書叫《濟水之南》,記載了很多老濟南的歷史。關於後宰門街,他是這麼說的“明清時,從北京到各地,王爺府的後門(北門)一般稱為厚載門,取‘厚德載物’之義。但濟南人卻以訛傳訛,將明德王府的後門稱為後宰門。北門外這條東西走向的狹長街巷遂以此命名。東起縣西巷北首,與舊縣衙相鄰,西至曲水亭街與文廟、芙蓉街相連,即所謂‘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後宰門’。南邊經珍池街與院后街相通,北面與南北鐘樓寺街、岱宗街相接,直達大明湖南岸。”

說起這後宰門街,不為別的,是因為傳說這九轉大腸,就始於這條街東首路南的由富商杜氏與邰氏所創的“九華樓”飯莊。當年的“九華樓”面積不大,但建築很是考究,木門窗、花窗欞,臨街北樓拱券門兩側各有一圓形花窗,樓南面的天井中有泉井汩汩而流。東面、西面和北面各有一兩層樓迴繞成“凹”字院落,上下共十間,很是氣派。當年它與慶育藥店、同元樓飯莊、遠興齋醬園可是並稱為後宰門街四大名店的。

傳說“九華樓”的店主杜氏,名叫杜九齡,因為名字中有個“九”字,而且此人崇佛好道,對道家“九九歸一”之說很是推崇,所以認為“九”這個數字頗合自己命理,不僅名字帶“九”字,所開的九家商號都冠以“九”字,開的飯莊自然也就命名為“九華樓”了。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杜九齡的“九華樓”的菜品中,豬下貨菜頗為見長。光緒初年某日,杜掌櫃宴請賓客,廚師於長寶在“紅燒大腸”基礎上,再所創新,做出了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品,色澤紅潤透亮,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受到賓客們眾口讚譽。有賓客感其口味複合烹飪複雜技藝精湛,提議將此菜命名為“九轉大腸”。一是取悅主人的“九”字癖;二是形容其烹飪如煉道家九轉金丹。杜掌櫃大喜,將這一菜名確定下來。

這段典故,老虎曾經做過一篇《九轉大腸賦》,附庸風雅,狗尾續貂,附錄如下:

“九轉大腸,濟南名菜,光緒初年,明湖之畔,後宰門巷,九華酒樓,店主首創。掌櫃姓杜,名不可詳,日進斗金,泉城富商,喜“九”字之吉祥,故設店鋪九房,所取字號,亦皆冠“九”字名坊,九華酒樓,遂源遠流長。

所聘司廚,名師高手,烹製下貨,更是講究,一味燒大腸,問鼎飲食金榜,取豬頭腸,沸水汆燙,鹽醋白礬搓洗,旺火煮香,揮利刃,改刀七分長,復汆燙,待之微涼,燃丹焰火,起油鍋,下大腸,炸至金黃,取出置之一旁,上鍋炒糖,至豬血紅色,下炸之大腸,加蒜蔥姜,下醬油、醋、糖、料酒、清湯,燒煨湯濃稠欲幹,復放砂仁、肉桂、胡椒粉面,後加麻油、花椒油更添香,三翻六轉,顛翻均勻,盛入碗內,撒上芫荽末。待其成,盛入碗內,入口醇厚,紅潤透亮,肥而不膩,酥爛異常,借他人詩讚之:先煮再炸後又燒,清水滌油濃湯焅,肥而不膩五味到,香氣盪漾舌間繞。雖為俗物,登得雅堂。

九華樓主,以此宴賞,賓客皆紅唇稱讚,白牙譽香。一文士提議,“紅燒”之說,不負味長,當取雅號,聲名遠揚。遂迎合店主喜“九”之癖,讚美司廚高超之手藝,取名“九轉大腸”,同座皆疑,俱問典藏,曰:烹此美餚,三翻六轉,猶道家“九鍊金丹”,饗此美餚,如服仙丹,口福同享,於是舉桌叫絕,為之鬨堂,自此,“九轉大腸”之名聲譽日盛,傳承百載,斗轉星移,歲月滄桑,八方賓客,慕名品嚐,百年之味,歷久彌香。”

從此以後,“九轉大腸”這道菜,開創了以豬下貨為原料製作主菜上大席的先河。濟南各字號酒樓均紛紛效仿,使這一菜品名揚四方,成為了魯菜的經典。

民間傳說便是如此,在現在介紹“九轉大腸”菜品時,大多都持有這個說法,但傳說終歸是傳說,老虎查閱了很多資料,未見有嚴肅的文字記載,還是不夠嚴謹。這一點上,還是有待考究的。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但老虎見過在飯店菜單中有“九轉大腸”這道菜的,是一家叫明湖春的酒樓。

老虎在哈爾濱有個亦師亦友的朋友老宋,是個真正喜歡研究美食的人,八年前,他收藏到一本民國時期《明湖春菜社點菜一覽薄》,此“明湖春”地址在上海四馬路大新街口,菜譜封面上印有“平津濟南”字樣,顯示此店在北京、天津、濟南均有店面,後來他開始關注收集“明湖春”的資料,從中發現“濟南菜”竟是因“明湖春”而聲名鵲起和流行的,而得出了一個“濟南菜,崛起在民初”的說法。

說起明湖春,有一個叫屠忠江的人不得不提,曾擔任過北平市長的周華章先生在所著《烹調與健康》說道:“由明末到清末,北京菜館無甚變化,可是到了民國初年,在天津南市廣興裡出了一家異軍突起的山東濟南菜館,名叫明湖春,與山東東三府的菜不同。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山東東三府指的是古代登州、萊州、青州的總稱,因位於山東的最東部,故稱東三府。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以前北京、天津的山東菜館都是東三府的菜,沒有濟南菜,由“明湖春”開始,才分出東三府的菜和濟南菜來。明湖春的主人名叫屠忠江,於清末時在濟南候補,講究烹調飲食,又好收藏,後調天津,民初卸職後出資經營明湖春菜館,該菜館菜品,經屠氏教導和改良,也不是純粹的濟南菜了,又加雜上江浙風味,如鴛鴦肝醬、川雙脆、爆雙脆和奶湯類菜,銀絲捲,都是他創造的,從前只有湯爆肚和油爆肚,以後經屠氏創造,把雞肫和鴨肫加入,才成為雙脆。

以後各菜館多仿效這幾樣菜。不久北京楊梅竹斜街又出現了一號明湖春,菜的風味和天津明湖春相彷彿,後又有煤市街濟南春,萬明路的新豐樓,都是濟南菜,濟南春倒閉後,又出了一家濟南菜館,就是現在仍存在的豐澤園。”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老虎在老宋發來的1930年代上海濟南菜館“明湖春”和1938年哈爾濱“宴賓樓”的菜譜上發現了九轉大腸的菜名,不過寫的是“九轉肥腸”,所以有歷史考究記載的才是對的。感謝感謝老宋老師。以後還是得多看書多學習。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而現在能見到的最早記載“九轉大腸”製作方法的菜譜,是1959年9月由商業部飲食服務局編寫、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菜譜·第六輯》“山東卷”。這本菜譜,記錄了山東具有代表性的名菜145種、名吃18種,是較為寫實的一部關於山東飲食的食譜。而且在《中國名菜譜·第一輯》“北京卷”中也收錄了九轉大腸這道菜。

老虎有幸,有一本1959年3月由當時的濟南市商業局編印的《濟南名菜》,不是印刷書本,而是很珍貴的由當時徵集的廚師手寫版的複印本。這也是《中國名菜譜·第六輯》“山東卷”的徵集版,是老虎一個在餐飲業多年的老哥送的。實在是幸運。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書中記載了濟南名廚張繼興師傅和袁兆麟師傅的兩種“九轉大腸”迥然不同的製作方法,關於兩位師傅的生平,老虎還讀過一些文史,抄錄如下:

“張繼興師傅是上個世紀初的名廚,幼時在濟南燕賓樓隨名廚丁洪軒、趙長齡學習烹調技術,學成後在宏文達、東魯飯莊掌做。張繼興善於烹製許多山東名菜,特別是對菜的炒汁煮湯及色味方面有獨到之處。《中國名菜譜》曾收集了張繼興師傅的14款名菜,其中就有九轉大腸這道菜。

袁兆麟是張繼興同時代的人,他的手藝來自家傳,據稱他的父親是清同光年間的御廚袁發。清帝遜位,袁發出宮,袁兆麟自幼隨父學藝,從清光緒年間以來,在濟南市興城樓、百花村、源興樓等飯店以及北京、天津、瀋陽、西安等各地名菜館任廚師,對魯菜的烹調有豐富的經驗。

袁兆麟師傅的烹製特點是遵循舊法,講究色、味和火候,專以奶湯和清湯調味,不用味素,因而自成一派。特別是他的“炒蝦仁”與眾不同,一望便知為袁師傅所做,顧客盛讚為‘袁家菜’。《中國名菜譜》中曾收入袁兆麟先生7款菜品,其中也有九轉大腸這道菜。”

張繼興師傅和袁兆麟師傅都是名廚,做的九轉大腸自然是滋味絕妙。但看到他們在《中國名菜譜》書中的做法,卻又有很大的區別。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袁兆麟師傅的九轉大腸,在大腸的粗加工時,採用的是白礬搓洗法,先用白礬灑在大腸上,搓洗後,用清水洗淨,再將腸的兩端用麻繩捆住,用清水煮爛,改刀成六分大小的塊。在烹調上,是先過油,將大腸炸成紅色,然後放清湯漫過大腸,再加深色醬油、醋、白糖、料酒。當燉至湯將干時,放入蔥末、蒜末、胡椒麵、肉桂面、花椒油,盛入碗內,再撒上香菜末。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而張繼興師傅的九轉大腸,大腸初加工時,採用的是沸水汆燙後,用鹽醋搓洗法,即先把豬腸翻過來,用清水沖洗後放入開水稍汆,撈出後撒上鹽、醋,搓洗腸上的粘質,並沖洗乾淨。然後再翻過大腸頭,摘去髒物,但洗腸時腸上的油不可洗淨。

煮大腸時旺火煮4小時至爛,改刀為長7分的段,再用沸水汆過。烹製時先炒糖,至豬血紅色,然後下大腸煸炒上色,加蔥薑末及醬油、料酒、清湯,煨至湯將干時,再放砂仁、肉桂面,最後放蒜末、香菜末、花椒油,顛翻均勻出勺即可。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從中可見,張繼興師傅和袁兆麟師傅的做法區別有三:

首先,在大腸預加工處理時,袁兆麟師傅用的是白礬搓洗法,而張繼興師傅用的是用鹽醋搓洗法。其次,在烹飪時,袁兆麟師傅是先煮再炸再燒,肥腸要過油,最終口感是酥而爛;而張繼興師傅是先煮再燒,大腸不過油,最終口感上是軟而嫩。再次是調味上色時,袁兆麟師傅是用醬油和糖煨來上色,顏色紅亮;而張繼興師傅是先炒糖色嫩汁來上色,色澤是棗紅鮮潤。

雖然兩位師傅的烹調之法有所差異,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但在這兩位師傅的版本中都強調了一點,九轉大腸的味道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酸來自於醋,甜來自於糖,苦來自於砂仁,辣來自於胡椒,鹹來自於鹽,除了這些,還有料酒、清湯、肉桂、花椒油、蔥、姜、蒜、香菜等眾多調味料,這些味道複合起來更添滋味無窮。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關於這段歷史,烹飪飲食理論教授張廉明在他參與編寫的《烹調小品集》中多有記載。張廉明先生還對兩位師傅的做法從烹飪角度做出了一些指導。抄錄如下:

“再細究起來,‘九轉大腸’的烹製方法是屬於‘濟南紅燒系’的。烹飪中的‘燒’,分很多種,如紅燒、蔥燒、白燒、辣燒、扒燒、醬燒、煎燒、軟燒、煸燒、鍋燒、蝦子燒、黃蔥燒、素燒等。

張繼興師傅烹製大腸時只過水而不過油,按照《濟南菜》中‘軟燒豆腐’一菜說明中的解釋,原料在紅燒前不過油,謂之‘軟燒’。因此,張師傅‘九轉大腸’的做法應屬於‘軟燒’。就濟南菜的風味特點來看,燒菜炒糖汁,是歷下風味菜的突出特點,其風格是注重火候,滾油炒糖,瞬間變色,手法極快。由此看來,張繼興師傅的做法是歷下風味。

另外,按照烹飪行業‘逢燒必炸’的慣例,袁兆麟師傅烹製的‘九轉大腸’,應該屬於‘紅燒’”。袁兆麟師傅‘九轉大腸’的製法比較穩妥。先將大腸炸上顏色,烹清湯後再放各種調料,慢慢地調口,一般不會糊鍋,又能很好地把握口味,且最後放小料及香料,不會使香料焦糊發苦,這在濟南菜的傳統做法中仍有流傳。”

(由於參考查閱引用資料太多,這篇稿子很是長,所以分為兩部分刊發,九轉大腸不僅在濟南,在魯西,在膠東,在博山等地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烹飪,敬請等待過幾日的《九轉大腸簡史》下篇)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山東美食記:始於1875年的濟南九轉大腸簡史(上)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