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特色豆製品如何入駐餐飲渠道?

一款地方特產豆製品,是如何通過入駐渠道擴大銷量的?

特色豆製品如何入駐餐飲渠道?

南方人比北方人普遍懂得做生意,就拿這個餐館來說,到了南方餐館坐下,首先服務員給你倒上一杯茶,端上一小碟泡菜,吃完飯,旁邊抽取式面巾紙伺候著。

這種事情在南方就像早起要刷牙一樣,是一種習慣,你不這麼做人家會覺得奇怪。然而到了北方,很多小餐館到了今天都沒有這個服務意識,據我觀察,北方小餐館至少有一半都沒這麼做。

我去吃飯,就拿著手機翻一翻,傻等半個小時,也沒人招呼,麵湯也有,自己去接,接近100度的熱湯,飯吃完了,湯還喝不到嘴裡去。至於紙巾,很多小餐館用的劣質衛生紙,窄窄的一條,放在收銀臺附近,還必須自己去要,有些甚至都不提供,想要,拿錢來買。

一盒紙巾5塊錢,200抽,一個顧客分攤下來幾分錢成本,這種都捨不得,細節都做得不到位,從來沒有真正站在顧客的角度來體驗來看問題,有再多再好的營銷方案有啥用?心不到,學再多方法,學再多的術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上面是我最近這段時間遇到的,我還看到一個做特色豆製品的農民特別厲害。我們常規的思維,我掌握這個核心配方,然後買原材料機器,自己在家做好豆製品,然後我擺個攤自己賣,一天賺100塊,是吧?

但是這個農民他有渠道思維,自己賣能賣多少呀,我的東西既然好,我要藉助別人的渠道幫我一起賣,這樣銷量才最快,但是別人的飯館為啥要幫他賣呢?

他這款特色豆製品因為沒有租金壓力,自己在家做的,成本很低,6塊錢左右一份,然後市場價30。這個時候他去和一家餐館去談了:你在靠近店門口給我劃分一平米的地,我擺一個玻璃櫃臺,一個小攤位,裡面就是我這個特色豆製品。只要有人來點菜,我給他推薦一下我這道特色菜,成交一個我分給你15塊錢。同時呢,平時有顧客吃飯,你不是要給顧客提供一道免費小菜嗎?這個我提供了,就是我這款豆製品的樣品。我們先合作一個月,如果你覺得可以,那就繼續合作,如果你覺得划不來,那我直接撤走,絕對不賴著。

談了幾家,有一家老闆願意試一下,因為他的特色豆製品口味確實不錯,一個餐館一天來20桌吃飯的,推薦一下,基本上最後一天有5桌人會點一份嚐嚐。餐館一天賺75塊,一個月就是2000多塊純利潤。

想要藉助別人的渠道,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一定要捨得分錢,不懂這點,什麼方法都白瞎。生意要做成,一個是利益,一個是信任。雖然產品口味不錯,但是沒有信任,別人不相信你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好賣,所以只有先用高額分成,先鎖定一個資格。

我就見過一個鎮子上兩家開手機店的,其中一個老闆一開始只有一家店,但是他很懂得給員工分錢,自己平時在店裡做的業績也安到員工頭上,鼓勵員工賣的越多越好,平時鼓勵員工多賺錢,以後自己開店,都是你們的,實際上,員工多賺錢也就相當於他多賺錢了不是?結果兩年後,這家老闆已經有四家連鎖店了。

相反,另外一家老闆,一開始有八家手機店,他的辦法就是給員工很低的提成,定很高的目標,每天9點半工作到晚上11點,員工就像流水一樣,公司開了幾年基本沒有老員工,最後,他的店現在只剩下兩家在苦苦支撐,也許他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話說回來,他現在呢,入駐了一家餐飲渠道了,有了一家成功的樣板店,是不是接下來就容易談了。那麼問題來了,他只有一個人呀,他談下來幾十家店,一個人只能待在一家店裡守著呀,產品銷量多了,自己一個人也做不過來,怎麼辦呢?

他開始招人,專門招聘農村老大爺老太太,這些人平時沒有收入,日子過得難呀,他呢,教給這個人簡單的一些豆製品培訓,當然了,核心技術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然後就安排他們生產送貨。

前面我們不是講了,一份30元,6塊錢成本,15塊給渠道,還剩下9塊錢淨利潤,他呢,給他們基本底薪,加上每賣出去一份給提成結算的方式,和大多數公司結算方式一樣。

這些農村老大爺老太太,每月有了一兩千的月收入,幹勁十足,因為和自身收入掛鉤,積極推銷,而且這份工作,平時沒事就坐著休息,比做其他工作要輕鬆得多,對於顧客,一個年紀大的人給自己推薦,比較可信,一般都不會拒絕,點一份嚐嚐,然後銷量又翻一翻。

就用這種方式不斷複製,他的特色豆製品入駐了縣城幾十家餐館,還形成了當地一個小品牌,因為每個小攤子上都有一個醒目的海報貼在櫃子上,收入自然比自己賣要增加好幾倍。

當然了,人家的東西確實是好吃,這是前提,要不然,一個縣城能有多少新客戶,時間久了靠的就是回頭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