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 而 ,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齋戒時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住處也要變動,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食物不嫌做得精,魚肉不嫌切得細。食物變質餿臭,魚肉腐爛,不吃。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火候不當,不吃。不是時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沒有合適的調味醬,不吃。肉雖然吃得多,但不超過主食。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買來的酒和肉乾,不吃。可以吃薑,但也不宜多吃。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精”“細”二字,要放到孔子的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和生活條件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精者,善米也”孔子主張的“精”是鑑於一般人常食粗礪的脫粟,主張祭祀應選用好於礪米的米。“膾”是肉類切後生食的,為使生肉儘可能除腥味,就必須切的薄些,細些,味道才能更可口,也便於咀嚼和消化。 孔子的論述,正體現了他主張恪守祭禮食規以示敬、慎潔、衛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學的進食原則。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在西周時期,人們因社會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貴族、平民和鄉野之人的區分。孔子這裡認為,那些先當官,即原來就有爵祿的人,在為官以前,沒有接受禮樂知識的系統教育,還不知道怎樣為官,便當上了官。這樣的人是不可選用的。而那些本來沒有爵祿的平民,他們在當官以前已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禮樂知識,然後就知道怎樣為官,怎樣當一個好官。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