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康復病友親述: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康復病友親述: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請關注!每天將分享推薦權威精神心理相關的治癒經驗、科普資訊

首先我得說明,我得的不是抑鬱症,而是躁鬱症,就是躁狂和抑鬱交替發作的一種心理疾病。比抑鬱症複雜,也比抑鬱症難治。一般而言,得這個病的患者會在躁狂期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上帝,和在抑鬱期陷入無盡的痛苦之間循環往復。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終生服藥。我確診的時候,是抑鬱期,中度抑鬱,伴隨一定程度的焦慮。致病原因也是原生家庭的父母問題,以及自己的性格和習慣因素。

康復病友親述: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你問我後來怎麼樣了?我康復了。

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我是怎麼一步步從那個看似深不見底的深淵裡爬出來的。差點兒進精神病院去接受治療,也曾經或者因為絕望,或者因為自我厭棄而存了死志,想自我了斷。事實上我也真的自殺過一次。如果不是運氣好,如果不是每次我無比絕望的時候都恰巧有人對我伸出了手,我怕是早已不在人世了吧。然而我最終還是挺過來了,非常非常幸運地康復了,如今不僅做到了和父母和解,與自我和解,還對於情緒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觀察力,過上了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我知道,我和那些被疾病折磨而去世的不幸人們唯一的區別,不是我有多聰慧多堅強,只是我比他們多了一點點運氣。然而,我也確然為自己能最終戰勝疾病感到驕傲。

我曾經真的以為,我會被那些過往死死困住。那些在長期不安全的環境下形成的小心翼翼與習慣性討好的人格,那些安全感和自信的缺失,那些不敢拒絕,不敢把自己的正當需求訴之於口的習慣:我明明生活在自己家裡,卻過得好似寄人籬下;我覺得自己的身體上長著一個厚厚的殼,只是機械地根據外界的刺激而行動,完全沒按自己的意願活過哪怕一天;並且,我從不相信自己能擁有幸福。

康復病友親述: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然而這些問題,這些長在我身體上的痼疾,這些我心頭爛得流膿的爛肉,竟然都被我一一克服一一解決了。不敢說這些所有的問題都完完全全不會再出現,畢竟十幾年的習慣很難徹底改變,可是它們中的大多數在我身上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即使它們再度發作,我也已經有了應對和控制住它們的能力。

這才是我最想對所有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而不幸得病的病友們,最想說的話。我知道疾病很痛苦,非常非常痛苦,但是某種程度,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提醒。就像痛覺的存在是為了提醒人類危險的迫近,疾病也是對我們的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心態,或者對於情緒的處理出了問題,需要去調節。僅此而已。得病從來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從來都不是。沒有人會去譴責那些得了癌症或者其他身體疾病的患者,也沒有哪個癌症患者會因為得了癌症而覺得恥辱。那麼為什麼心理疾病的患者就要承受這份額外的負擔呢?難道人們只關注肉體上可見的傷痛,心靈上還流著血的巨大瘡疤就可以視而不見了嗎?難道只有肉體的痛苦算痛苦,一個靈魂在被過往撕扯中的痛苦嘶喊就不算痛苦?這是哪門子的道理??我們只是病了,我們只是病人,病了並不可恥,病了就需要治療。該吃藥吃藥,該看大夫看大夫,該去做心理疏導就去做心理疏導。發作期我們很多的負面情緒其實也是疾病帶來的,比如題主你說的自我厭棄,就是抑鬱症的一個表現,並不是我們自己的本意。這些情緒一般而言都是可以靠藥物緩解的,還有一小部分,靠自己去解開心結。

康復病友親述: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我還想對你們說,對所有被原生家庭的問題困擾的孩子們說。這句話的本意,絕不是康復者對於還未康復之人痛苦的漠視,它是曾經的我,在絕境中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動力。【無法選擇自己所出生的家庭,是我們的不幸;可若十八年後,已成年的我們還甘心讓前十幾載的影子主宰我們今後的人生,便是我們的無能】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說這句話並不是想要替父母們推脫罪行,而是我確實看不慣那些將自己的所有問題都推在原生家庭頭上,然後就因此自暴自棄的人們。父母的錯是錯,可你真的甘心讓前十幾年的陰影控制你一輩子??你不是很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嗎,那你如今的自我放棄又算什麼呢,是不是也是謀殺自己的幫兇?更何況如果未經察覺,父母身上的問題往往會遺傳給我們,進而曾經我們兒時的噩夢也會成為我們孩子的噩夢。我最難的時候,腦子裡除了無盡的怨憤和委屈,只剩下一個清醒的念頭,我得好起來,我得避免犯我爸爸媽媽犯過的這些錯,如果我有個孩子,我決不能讓她受我曾經受過的這些苦楚。說到底,我們得相信,相信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即使曾經不是,也要努力把這個權力,奪回來。

康復病友親述: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你問我是如何與父母、與自我和解的?技巧上我能分享的,就是將這些年的怨憤訴說出來,開誠佈公地談一談。那些以為牢不可破的壁壘,曾經把我們的內心死死凍住,然而把它放到陽光下,時間一久,早晚會冰雪消融。它們消融後,我終於能坦誠地面對自己,面對父母,我們都變得比從前更愛對方。所以雖然攤牌的過程頗多波折,甚至有點慘烈,但最後的結局還是讓我覺得值得。需要說明的是,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我這點經驗肯定不能照搬,但有一個經驗還是值得分享的:我察覺,我們心中會有很多不知不覺中被植入的念頭,他們像是過去,或者某些人的影子,飄在我們心裡,在無形中掌控著我們。比如我曾對於為自己花錢這件事很有負罪感,每次一花錢買什麼就總怕被身邊人批評,到小姨家就怕被小姨批評,在寢室就怕被室友批評,直到有一天,我才反應過來,批評亂花錢是我小時候,我媽媽的做法。即使現實中她早就不這樣了,留下的影子也還在我心裡操控我,影響我。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很多時候我們的感受雖真實,但就像迷霧,看似無處不在,風一吹也就散了,我們需要做得,是發現這些陰影,覺知到的那一刻,就是改變的開始。

還有一些對於情緒的認知和感悟,只是寫完,就真的太長了,先言盡於此吧。祝福每一個曾經、正在被心理疾病困擾過的孩子們,都可以掙脫泥潭,重獲新生。祝福你。祝福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