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愛的人有什麼特徵?

二古基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或許忙於生計、打拼事業,忽略了我們。或許為了感情糾紛,財產爭奪,冷落了我們。


或許他們無德無能,拋棄我們,離我們而去。我們的成長,他們缺席了。我們如同生活在一片搖曳小舟中,飄忽不定,不知去向。


“慢慢我們長大,我們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


不是因為我們非凡的相貌,也不是因為我們出眾的才華。而是我們的成長,缺少愛的澆灌,缺少愛的滋養,我們心中少了陽光,多了陰霾。”


小時候缺愛的人,到底有哪些特徵?


一、父母為了事業,為了生計,經常不在家或在家也忽略了孩子。


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如下特徵:



1、孤僻、內向,不愛說話。


這種孩子天生乖巧,但因為孩子在家裡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沒有人和他們溝通交流,孩子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長期形成孤僻、內向、不愛說話的性格特徵。


2、調皮、搗蛋,缺少規矩。


這種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缺少父母的管教與指導,他們做事隨心所欲,不顧忌後果,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懂規矩,沒禮貌,不顧忌別人的感受。


3、獨立,自主,很有思想。


這種孩子天生沉穩,好勝心強,看見父母努力打拼,他們也暗下決心,成為父母一樣的人。


所以他們有思想,有主見,也闖出了一片天地,但他們因缺少父母的關愛,常會感到孤獨,有時還不自信。


二、家人之間因為感情或財產經常吵吵鬧鬧,冷落了孩子


在這種環鏡中長大的孩子有以下特徵:


1、 固執、偏頗,缺少愛心。


因為家長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經常吵鬧,各自為戰,互不關心。


孩子受他們的不良影響,性格固執,不願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對人對事漠不關心。


缺乏愛心,並且又得不到家長及時的指正與關愛,所以不會和人交流溝通。


2、脾氣暴躁、據理力爭


因為家長的吵鬧讓家庭氣氛變得緊張,不和諧。


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情緒波動大,性情煩躁,逐漸形成暴躁性格,說話口氣生硬,喜歡和人鬥個嘴打個架。


別人膽敢惹他,他們不會包容別人,得理不饒人,睚眥必報。


三、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由老人代管。


這種孩子懂事較早,自己的事通常自己張羅,自立能力強。


他們思念父母,渴望父母的愛,但又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感,如果沒有好的價值取向,時間久了,容易走極端。


由於無父母管教,還有可能會沉迷於網絡等虛擬世界,不能自拔。


四、夫妻離異,孩子由其中一人扶養。


因為監護人一人承擔生活和育孩的雙重壓力,同時缺愛人的撫慰,他(她)的情緒時好時壞,對孩子也是時而溺愛時而粗暴。


孩子誤以為大人的痛苦是由自己造成,孩子敏感、自責,自卑。


這種孩子長大後,叛逆,性格扭曲,沒有正確價值觀,和父母的關係很僵。


五、父母棄孩子而去,孩子在沒有父母的環境長大。


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同齡人的歧視和欺負。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裡問題也較嚴重。



他們自卑心理很強,不愛和人說話,容易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和外界聯繫。


但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在沒有父母的撫育下,自強自立,但內心始終處於缺愛的狀態。


總結著缺愛人身上的特徵,有書君痛心疾首。


一個孩子缺少父母的愛,缺少了父母的正確引導,心理肯定會出現問題,只不過問題有大有小。


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性格怪異、孤僻、不合群,犯罪的機率也很大,還有可能是同性戀。


為了每個孩子長達後心裡陽光燦爛,有一份積極的心態,也為了我們的社會更和諧,家庭更和睦,請看到此文的人動動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如果看到此文的人正準備為人父母,一定不要忘了陪伴孩子,給孩子應有的關愛。


如果你現在正是一個缺愛的孩子,請一定把此文發給你的父母親,讓他們及時亡羊補牢,關愛你、呵護你。


如果你已是一個在缺愛環境中長大的人,看到此文,一定要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


因為終將一天你也會為人父母,你要把美好的自己呈現在孩子面前,讓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轍。




有書知道


首先,讓我們來定義一下,如果一個人感覺到小時候“缺愛”,他的童年通常會是什麼樣的教養環境:

1、缺乏關注。

父母或主要撫養人長期缺位,不在身邊。或者在身邊也很少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跟孩子缺少互動和反饋。

在孩子的眼裡,撫養人像陌生人般疏遠、冷漠,有距離感。孩子天生渴望的安全感、親密感都沒有辦法穩定地獲得。

長大後可能的特徵

Ø總喜歡一個人待著,別人對自己好一點會手足無措。

Ø沒辦法跟其他人一樣自如地建立親密關係,甚至離群索居。

Ø不習慣求助,有困難的事也通常咬牙忍痛自己挨。

Ø生活與交往中缺乏基礎常識,又不敢嘗試。

Ø很多人表現為“冷漠”的樣子。潛意識認為“求助”是沒有用的,這世上自己是孤零零一個人。

2、情感忽視。

父母或主要撫養人陪伴孩子,跟孩子有互動有反饋。但反饋內容更多集中在對孩子行為的評判上,對情感的需求不重視。

在孩子眼裡,撫養人是威嚴有權威的代名詞,自己只有“表現好”或者做了他人喜歡的事,才能獲得好的評價。

在孩子的眼裡,撫養人有如老師或教練般嚴苛,但是缺乏對親密情感“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

在他們眼中,只有拼命努力打敗別人,才配得到他人的愛與溫暖。

他們內心深處對自己價值的評判,來自於打敗了多少人,獲得了多少別人的讚許與評價。

在“自我意識”形成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他們的“自我概念”都來自於他人評價。

離開他人的評價,他們找不到自身價值,內心深處是非常自卑的。

長大後可能的特徵

Ø有相當一部分人反而會取得相當高的社會成就,外界的評價與肯定,是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

Ø同時不管取得了多高的成就,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沒價值。再優秀都無法掩蓋內心深處的“匱乏感”。

Ø對“愛”與“情感”不信任,不相信會有人不含目的的“愛著自己”。認為他人的“情感”通常包含目的,有所圖謀。

Ø戀愛等親密關係建立與維持都會困難,因為從內心深處不相信有人會愛自己的全部,包括缺點。不敢把脆弱等負面情緒暴露於人,認為只有展現出最“好”的自己,才配得到“情感”。

Ø討好型人格,習慣察言觀色判斷他人反應。難以說“不”,難以拒絕他人,缺乏清晰界限,做任何事目標都是要獲得別人稱讚。

Ø左思右想,畏首畏尾,精神緊張。常常在不同人的評價中搖擺不定,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很多精力消耗在質疑自己是否做得對上,內耗嚴重。

Ø“自我”的概念建立不完整,內在破碎,不穩定,容易起伏失落。

Ø害怕失敗,害怕他人眼光,對不熟悉不擅長的領域,通常不敢嘗試。

Ø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或者沉淪下去,缺乏足夠的復原力。

3、父母不會從行為、動作、語言上表達愛。

父母或主要撫養人很少表達愛,即使是一句簡單的讚揚、一個溫柔支持的眼神、一下無聲的擁抱、一次簡單有力地拍肩,都很少獲得。

這樣的孩子,對情感的認識是模糊的。他們很少從身邊的人那裡體會到愛的具體模樣。

長大後可能的特徵

Ø情緒很容易失控、容易起伏不定、容易不明原因低落。

Ø不知道真正的愛是什麼樣子的,不會跟人情感交流。

Ø在戀愛或社會交往中,別人稍微對自己好一點,就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情感表達。別人的一點關愛,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也會感動到哭。

Ø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愛。在親密關係中往往隨意選擇,覺得能有人愛自己,已經上天垂憐。

Ø與他人交流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深入。明明內心很喜歡,表面上卻冷漠或木訥,不會順暢地表達內心情感。

Ø大部分與父母的關係疏離。

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如同一粒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都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

無條件的關愛,高質量的陪伴與反饋,積極流暢的情感表達,就如同陽光雨露一樣,是生命的營養。

童年、青少年時獲得的生命養分,會滋養人一生去獲得幸福快樂。缺失的部分,人終其一生,都會不斷尋覓。

缺認可的人始終追求認可,

缺陪伴的人特別不能忍受孤獨,

缺溫暖的人給點溫暖就燦爛,

不會表達愛的,一被表白就淪陷。

生命中除了事業、學業、成就、金錢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人們獲得幸福的人生體驗。

唯有“愛”,讓人們更踏實、更有溫度、更堅信自己有價值、更容易獲得幸福體驗……讓人們更強大與更篤定。


蘭海

一個真人案例,和大家分享,小時候缺愛的人是什麼樣的,以及如何自我療愈。


霖霖的故事

因為是一直是一個膽小的人,不敢將心事坦露出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但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孤獨症患者”!。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就長期分居,有時候,我會去我姨媽家裡住,有時候去我舅舅家裡住,從小就飽受“寄人籬下”之苦。我努力獨立自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我自己也算爭氣,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的醫學專業,成為了一名外科醫生。

想對霖霖說的話

一、Hey,忙著自我批評的姑娘,我看到了你的光。

霖霖,你好。謝謝你的信任,雖然你一直在“自我批判”,但我還是看到了你的閃光點。

你有反求諸己的“自我覺察”的力量,當你的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沒有一味地重複原有的模式,而是意識到了這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且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進而向我求助。“自我覺察”就是光, 即便是在徹骨陰寒的山洞底下,也能被照見。我看到了你的“光”, 希望你也看到它、欣賞它,增強它。順著光,就能找到出口。

二、為什麼我總感覺缺愛?

我們只有同時得到過“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才能發展出成熟地自愛與愛人的能力。

“無條件的愛”= 無論你怎樣,我都愛你

“有條件的愛”= 如果你...,那麼我就會愛你

“無條件的愛” 在說:“我愛你,是因為你是你,如此而已。即使你脆弱地無法獨立生存,即使你只懂索取而不會付出,你是我的孩子,我無條件的愛你,無條件的包容、接納你。”

沒有得到過這種“無條件的愛”的孩子,內心會生出一個大窟窿:我天生是不值得愛的,如果我不懂事,不可愛,不優秀,那麼就沒有人愛我。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努力地爭奪財富、地位、權利和名望,來“贏得”別人的愛。他們獲得的越多,越害怕“墜落”,因為他們不相信,卸下精緻的妝容,或是帥氣的西裝,有人愛他們本來的模樣。

“有條件的愛”在說:“我愛你,因為你達到了我的標準。如果你發展自己,變得成熟,符合了我的期望,那麼,我就會愛你。”

“無條件的愛”不會失去,但它的陰暗面是,它也不能靠爭取得到。而“有條件的愛”則不同,它取決於自身的奮鬥,它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犯了錯,會承擔後果;做得好,能贏得認可。沒有品嚐過“有條件的愛”的人,認為愛只能來自於外界,只能通過別人的給予而得到,他們沒有建立起“為愛而戰”的氣魄。

霖霖,從你的描述中,讓我感覺你飽受沒有“無條件的愛”的痛苦。雖然你發展出了贏得“有條件的愛”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勤奮考上了重點的醫學專業,成為了專業的醫生。但你的內心有一個恐懼又渴望的小孩,她在說什麼? 她是不是在說,她害怕如果她變得很糟就會被拋棄,她是不是渴望一個可以無限度包容她接納她的懷抱呢?

同時,你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懷疑”會加深你內心的糾結。當他語氣冷冷的時候,你一方面懷疑他是不是不愛你了,一方面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一方面批判自己為什麼在親密關係裡面表現得很糟糕。在這種處境下你的,一定很不容易吧!


三、成長三部曲

那麼,如何走出“缺愛”的詛咒呢? 自我成長之路漫漫,還需上下求索。我們往往會經歷以下三部曲:

第一步曲:承認——從壓抑到表達。

恭喜你,你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我們的痛苦,不僅僅源於痛苦本身,還源於痛苦沒有人看見、陪伴和支持。 在自我的孤島裡,痛苦變成了劇毒,腐蝕著人心。而表達,就是“被看見”的開篇,一旦痛苦有人分擔,它就不在是咆哮的瘋狗了。霖霖,你內心的創傷和自我封閉手牽著手,強化了你的痛苦,試著進一步向自己、向可信賴的人表露自己的脆弱,去擁抱內心那個瑟瑟發抖的小孩吧。

第二部曲:理解——從扭曲到接納

你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過去你的認知也許是:缺那兒補那兒。我缺人愛,就要牢牢地抓住一個人來愛我。 而其實,你真正缺的不是愛。而是你在承受“不被愛”的痛苦時,沒有一個心靈上的懷抱,容納那個哭泣的孩子。

因此你需要的,其實是一個“治癒的空間”,那個空間是安全的,你可以重新探索親密關係中的連接。那些你在父母的身上沒有體會和發展出來的,可以在新的親密關係中探索,對你而已的課程,或許是“感受到自己有無條件的價值”。

第三部曲: 整合——從內化中長出新的自我

當我們藉由安全的親密關係而學會接受、理解和安撫內在的自我時,再回頭看看那些曾經“過不去”的坎,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坎慢慢消融了。而對父母潛在的恨意、內疚也不在橫亙在心間了。由此,我們不再重演兒時的劇本,停止了創傷的“輪迴”。

四、治癒之路,需要一個暖爐

關於療傷,我們有兩個可行的選擇。一個是在愛情中療傷,一個是在心理諮詢中療傷。

更多人不自覺地選擇了前者。兩個人在感情中一起“升級打怪”,互相“療傷”,做彼此的治癒者。在愛裡實現整合。但風險是,如果自己或者對方是“豬隊友”,但可能會“傷上加傷”。 另一個選擇是心理諮詢,好處是如果你找到靠譜的心理諮詢師,那麼你就找到了前進路上靠譜的柺杖。但心理諮詢師只存在於那個“療愈的空間”裡,你還需要在診室外,運用空間裡獲取的力量發展出新的自我。霖霖,在你的描述中,你的戀人是“溫暖而正面的”,可以小心翼翼地試著像他展露你的真我,試著和他建立起一種安全、放鬆而穩定的關係,這對你的治癒之路是重要的。但如果你發現他無法接納,你最好求助於專業人士。

內心缺愛的人,即使贏了的全世界的仰慕,他的世界還是如茫茫荒野。而內心有愛的人,即使飄零至孤島,也可以發出光芒,和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游魚,遠方的島嶼交相輝映。祝福你。


盧悅

最想要相愛的懷抱,靜靜地相擁,哪怕只是聽著時鐘滴答滴答地走也好,心裡踏實。別人對我好就會加倍對他好,直到受傷,淚在眼眶裡打轉還是不相信是真的。

別人的一句玩笑、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都能敏感的捕捉到其中的意味——調侃、嘲笑、還是僅僅為了活躍氣氛。

和朋友在一起很輕鬆,有說不完的話題。而人多的地方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儘量讓自己做個透明人,實在讓不過去也總是三言兩語就結束,還臉紅心跳就怕說錯。

遇到需要爭取的東西,哪怕很想要,有人搶就會擺出一付我無所謂,喜歡你就拿去好了,還面帶微笑,其實心在滴血。

喜歡聽感傷的歌,越聽越沉醉其中,似乎走進歌詞的意境,覺得就是為我而寫,久久不能自拔。


薇笑74654459

生活中如果遇到些奇葩的人,比如一個人邊走邊大聲地自言自語,就會聯想到這人是不是受過什麼刺激,還是小時候是不是缺少愛?

這不是無端的猜測,很多心理學研究都證明了。

人童年時受到的影響,是一個人的性格印記,刻畫在骨子裡。

這種影響可以延續人的一生,以後雖然在人生閱歷中得到修正,但是很難有大的改變。

一般有三種情況會讓人小時候缺少關愛,有的情況可以通過孩子的語言反應出來,有的情況只有通過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才能發現。

第一種:單親家庭

孩子從小就缺少父母一方的關愛。

這樣的孩子經常模仿監護人的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或是刻意去討好監護人。

一般會和監護人的性格類似,卻又總在另一面偷偷幻想如果和另一方生活的樣子。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心理極度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表現在遇到事情拿不定主意,總在考慮這樣做對不對,可以不可以。做事情的目的主要以取悅自己在意的人為主。

有的人表現在認為自己都是對的,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即便是接受了也要找出幾點來反駁。

第二種:父母疏於照顧

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這樣的孩子以父母為榜樣,通常都很要強,什麼事都以父母的樣子來要求自己,使自己和父母的行為和觀點保持一致。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很自立,有主見,有的是學霸,有的是吃得開的交際人。

相同的特點是都有自己一套理輪和做事方法。但是他們的內心很脆弱,需要不斷的用事實來證明自己很好。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

第三種:父母溺愛

父母過度關注和干預孩子,而不是按孩子自己的想法來給予愛。

這樣的孩子總是輕而易舉地得到一些自己不在乎的東西,而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卻很難得到。時間一長,心理容易積累不滿,如果不及時疏導,會很扭曲。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雖然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雙重教育,但是在為人處事上或是遇到挫折上會表現出與常人的一些不同來。

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最自私或是自大。

因為年少時的願望總難以得到滿足,成人後會表現對某個東西特別的偏愛。對周圍的人和事也不太在乎,總喜歡自己沒有的東西。

不懂得,也沒有學會珍惜,總是在自己的認知裡走來走去,尋找說服自己的答案。

生活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一些缺少愛的特徵。

但是,人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會慢慢的糾正這種錯誤。

通過人自身學習的能力來有意識完善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幸生

籠統地講,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後可能會出現缺乏安全感,難以信任他人,自信心也相對不足,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值得擁有一段美好的感情等。然後你提到儘管小時候父母對自己很好。但是感覺自己符合小時候缺愛的特徵。併為此感到困惑。簡單來看,小時候父母對你很好,長大後出現缺愛的特徵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小才是。所以,或許爸爸媽媽對你“很好”,究竟是怎樣的好,是需要深入分析探討的。粗略地來分,爸爸媽媽對我們好,可以分為他們按照自己的心意對我們好,他們覺得怎樣做是對我們好的,那就那樣做。另一種是,他們瞭解了我們的心意之後再按照我們的心意來對我們好。一個是以父母為中心,一個是以孩子為中心。還有一種粗略地分法是物質與精神,單向地注重物質上的充分給予,還是同時也注重精神上的交流互動。或者說,注意精神給予超過物質給予?通過這兩種簡單的分法,我們就能看出,不同的“很好”,確實會造就孩子對愛的感受的完全不同。比如,一種是以自己為主導的,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與需要,另一種是需要顧及給予者的感受,不該表達的不可以表達,只能表達適宜的想法。而如果只是接受了物質的給予,精神上相對匱乏的話,那麼對於“愛”這種抽象的東西的體驗就會比較薄弱了,那麼自然會出現缺愛者的特徵了。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嘯


暖心理

我們中的多數人都是在不完滿的愛中長大,如果小時候缺愛太多,可能形成以下性格特徵:

第一,不安全感。

沒有獲得足夠好的愛,父母給予的愛不夠及時、完滿,不夠充分、富足,生命需求得不到足夠好的滿足,又不能自立,恐懼、害怕、不安就會在日積月累中生根、發芽,不安全感一旦形成就會一直伴隨,在生活學習工作各個方面都會有表現。



第二,自卑敏感。

沒有得到足夠好的愛的孩子,會本能的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認為自己不夠好,父母才會不那麼愛自己。長此以往,就會把“我不夠好”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形成自卑、敏感、自責等性格,並且常常愧疚。



第三,愛的匱乏。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進入親密關係中,要麼需要對方給予無條件的愛來療愈內在愛的匱乏,要麼拼命付出,以求得對方的愛。不管哪一種,都不是正常的愛的模式,都會給對方壓力。不平衡的愛,很難走向幸福。

缺愛很不幸,但是長大了的我們可以自己把它慢慢補足,自身的愛豐盈之後,更容易獲得高質量的關係。

祝福每一個缺愛的孩子都能獲得幸福!




小貓喵喵

心理學在對依戀理論 ( Attachment Theory) 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小時候缺少愛,溫暖的孩子,在成年之後的感情生活中

*更傾向於*形成“不安全型依戀(In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戀人群(佔~31%人口)的感情生活滿足感、快樂感以及個人遇到情感挫折時的應付手段比較積極。

不安全型依戀包括三種:

  • “焦慮-計較”型 (佔~18%人口)

  • “不屑-迴避”型 (佔~16%人口)

  • “恐懼-迴避”型 (佔~35%人口)


“焦慮-計較”型

  • 人群主要特徵:

追求高度親密,他人(伴侶)的回應與贊同;容易焦慮和計較;對自我的評價/態度相對消極;感情生活中習慣性的責怪自己;情緒管控障礙;容易做出衝動行為;

  • 可能導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親(關愛者)的關係中沒有獲得持續一致,有滿足感的關愛。

  • 一些特徵性想法和表現:

“我希望和伴侶的感情更親近一些,但是我的伴侶不願意和我太親近”

“我渴求伴侶對我的認可”

感情上計分;

過度的打電話,訊息聯繫;

“在一起不開心也比分手強”;

拿分手做要挾;

伴侶會覺得自己太粘人;


“不屑-迴避”型

  • 人群主要特徵:

情感上自己自足;否認對情感關係的需求;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習慣性壓抑或者隱藏自己的感情;情感太親密回讓他們感覺不自在;對感情的警惕感很強;對親密的需求感很少;自尊心高;不善於信任伴侶;

  • 可能導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親(關愛者)的關係中沒有獲得可依賴的關愛。

早期的愛戀一般是伴侶離開了他/她們,因為形成“警惕感”。

  • 一些特徵性想法和表現:

“我不需要別人,我自己就就挺好”;

不願意為感情關係做承諾和付出,但是有時反而拖延關係長達幾年;

關係當中保留自己的秘密,或者表態很模糊;

對伴侶的態度偏冷漠;


“恐懼-迴避”型

  • 人群主要特徵:

渴望親密關係,但是關係一旦走進又有不自在感;習慣性壓抑或者隱藏自己的感情;不善於信任伴侶;依賴伴侶時感覺非常不自在;自尊心偏低;常常在關係中保持距離;

  • 可能導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親(關愛者)的關係中被父母親忽視,甚至虐待,暴力對待經歷。這種虐待可以是行為或者言語上的。

早期時有父母親(關愛者)離開,死亡等慘痛經歷。

  • 一些特徵性想法和表現:

糾結要不要和伴侶在一起;

“我到底要不要告訴他/她我很在意/喜歡/愛你”

在關係當中偏被動;

擔心 “如果我和他/她分手了,我找不到愛我的人了”;

特意的迴避衝突(而不是正面面對);

猶豫糾結應不應該分享私人信息給伴侶;


我是不安全型依戀,怎麼辦?

首先要清楚的是大約70%的人口都屬於不安全型依戀,只有在很嚴重的不安全型依戀的情況下,患者會有極端的病態心理。

根據世界神經病學期刊(World Psychitry),不安全型依戀可以是成年人心理問題的因素之一,但是後天的社會環境,教育,生活習慣,感情經歷和調整是很重要的。

調整依戀型方式

  1. 自主學習與調整


您是那種依戀類型呢?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 :D


參考內容:

世界神經病學期刊(World Psychiatry)
依戀理論 (Attachement Theory)

健心家園


圖:盒子先生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他的情感需求未能得到滿足,簡單點來說就是“缺愛”的話,他往後的發展及人格特徵都會深受影響;

誠然,每個人的童年經歷不盡相同——一個女孩兒可能擁有一位情感冷漠、對她不理不管的母親,另一個可能有個看似對孩子過度緊張、卻也因這樣那樣的問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的母親;還有的可能擁有自戀型人格的母親,她們視為孩子為自己的附屬品,不能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意願,一切都要按照她所想所要的發展……

缺失的安全感——不安全依戀

一個充滿愛意、對孩子需求敏感的母親能夠讓孩子感覺被理解和支持;孩子從母親身上感受到關係是穩定而充滿愛意的。當孩子心中有個安全的港灣,他才有勇氣和力量,去探索這個世界等待著他去探索,去尋找自己所愛和愛自己的人。

而如果孩子感受她的母親有時候在,有時候不在,他會體驗到不穩定、不可靠的感覺,並會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脆弱而動盪的;他不相信世界上有能夠持續和穩定的關係。大多數有這種母親的孩子,長大會成為焦慮依戀型,一生都在渴求親密感和聯結,卻在擁有時如坐針氈,懷疑自己無法留住和維持美好的感情。

如果孩子擁有一位剋制而冷漠的母親,他們長大會帶上厚厚的保護殼,相信做人只能靠自己,儘可能不去依賴別人,這時候我們說,他的依戀類型就是迴避型的。安全依戀型的孩子尋求親密,而親密感對冷漠型的人則是陌生而遙遠的;

孩童時期形成的依戀類型,在長大後不僅影響人際和友誼,甚至是對親密關係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延伸閱讀:

“我沒有安全感” ——話說依戀與安全感

未啟蒙的情商

孩子通過與母親的互動學會辨別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母親的肢體和口頭語言教會嬰兒在不舒服或感覺壓力時如何自我安慰與排解。隨著孩子長大,母親最關鍵的功能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感受,為情緒命名、學會管理自己的恐懼和負面情緒等。

如果母親角色錯位、或者沒能實現母親的功能,那麼孩子就學不會理清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他或者很容易被情緒吞沒,或者過度防禦而無法感受情緒。

不管是焦慮型還是迴避型依戀的孩子,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難以命名情緒和控制情緒——而這正是情商很重要的方面之一。

受損的自我概念

母親的臉是孩子能“看到”自己的第一面鏡子。

自我協調、充滿愛意的母親的面容讓孩子看到了接納,向孩子傳達著:“你是你,這樣很棒”的信號。而相反,母親缺乏愛意的面孔則會讓孩子以為自己是不夠好的、有缺陷的;如果孩子經常被母親忽視或冷漠以待,或是被批評,那麼他就會感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永遠都不夠好的。

缺愛的孩子很少能客觀、清晰地看待自身,尤其是當他們打小就是家裡的出氣筒,或是沒有存在感,那麼他們很難擁有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缺乏信任感

一個人要能夠信任他人,首先要相信:儘管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但整體來說是安全的,人們是善意的。如果孩子的母親情緒不穩定、或好鬥強勢、或吹毛求疵、或東猜西疑,那麼孩子學到的是“感情和關係都是不穩定和危險的,信任總是如曇花一現,沒人可以信賴。”

人際邊界問題

自我協調的母親讓孩子學會健康的邊界概念——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之間也能擁有健康的個人隱私空間。

她不會隨意入侵孩子的空間,強迫孩子在未準備好的時候與自己互動。她的行動傳遞出她對於人際關係和邊界的理解——既有緊密聯繫的部分,也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和距離。

相反,迴避型的孩子會視任何情感的交流為過度親近和入侵;他們與人交往一般都停留在最表層的水平,這樣他的“獨立”就不會受到他人的威脅。

焦慮型的孩子則會對親密有著過多的渴望,他們不懂得人際之間的界限,會常常入侵他人的空間,也不能理解伴侶或者好友拒絕的信號。他們會單純的認為:沒有秘密,沒有隱私就是愛的表現。

延伸閱讀:

“喂,你越界了”(一):為何邊界如此重要?

“喂,你越界了”(二):設置和堅守邊界的四個步驟

選擇“有毒”的伴侶或朋友

通常來說,我們們都會選擇讓自己感覺“熟悉”的人作為朋友或者戀愛、結婚對象。當你擁有安全協調的母親的時候,這種熟悉感是很棒的指引。

然而如果你小時候是個缺愛的孩子,那就比較危險了,因為有很大幾率你會被那些“像你媽媽一樣對待你”的對象所吸引——看似熟悉的模式,卻絕不會讓你舒心。

輸不起的孩子

當然,沒人喜歡挫折和失敗,但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不太會因為挫折或是失敗,就認為自我沒有價值,也不會輕易把等同於自己的性格有缺陷。或許他也會摔得鼻青臉腫,但他知道,失敗可能是因為自己目標設得太高,自己還有可以努力的地方,所以他不會在第一時間否定自己。

有種說法是,自小缺愛的孩子不能忍受任何的拒絕或失敗,以此來對抗童年時母親對他們的貶低和評判。其實這一說法並不正確。但有一點是常見的:他們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會為了避免失敗而付出任何代價,即使是對自己有害的。

極度敏感

童年缺乏母愛的孩子會特別害怕被拒絕,這種恐懼往往主宰和控制著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會把任何拒絕的信息解讀為自己是無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這種恐懼卻往往被母親和他人誤解為敏感。

一生的衝突

我也把這個概念稱為“核心衝突”——那些童年缺愛的成年人,他們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著母親的愛和支持,然而日漸積累的卻是母親傷害自己的體驗和記憶,這種矛盾與衝突一天比一天激烈,讓他們倍感痛苦。


一個產品的一生

缺愛的根源主要來自於父母。那種忽略、冷漠、無視、暴力,以及所導致的後果,可以說是他們一生之中最大的過錯。

童年缺愛最明顯是以下幾點:孤獨、自卑、敏感、自我認同度低及容易自我否定、容易急躁、缺乏信念和毅力。

一、孤單。把別人的善待他的地方想成是一種故意的有心機的表現。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也不幫助別人,為人比較孤僻,喜歡沉在自己的世界裡。


二、自卑。認為身邊的人遇到麻煩和自己有關,是自己造成的,對自身不能客觀的認識,對自己的不自信。

三、敏感。疑心很大,會覺得世界上不會有人真的愛他們甚至是不相信有愛存在。對於身邊的人總是小心翼翼,可能朋友不小心的舉措就會引起他們的各種猜想。

四、易暴躁。任何一點小事,不經意間的小事就可能引發情緒的變化。

五、承受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會發現他們心碎得比別人快得多,也脆得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責難,真的會有分分鐘毫不費力摧毀心理防線的力量。一旦墜入悲傷就會很悲傷,掙扎無力。


童年長期的消極情緒會烙印在人的性格里,從而表現在舉手投足,以及思維的每個片段裡。不敢相信,不會包容,亦或是不懂得持久而篤定地做一件事。


一旦遇到挫折,會發現自己的心碎得比別人快得多,也脆得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責難,真的會有分分鐘毫不費力摧毀心理防線的力量。一旦墜入悲傷就會很悲傷,掙扎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