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無人談論的日本病態酒文化

日本是飲酒愛好者的天堂。數個世紀以來,酒已經融入進了當地的文化,人們每天都通過喝酒來交朋友,或者達成生意合作。

翻閱一下日本的歷史就能知道,酒一直是一種生活方式——古老的佛教寺廟在數百年中都扮演著首要清酒釀造者的身份,公元3世紀的中國使者描寫日本人說:“他們很喜歡喝烈酒。”

不過,烈酒的著名遺產中也混雜著潛在的問題。公司僱員通常為了不錯失升職機會,拼了命的陪領導上級喝酒,導致他們壓力頗大。晚上穿梭在燈紅酒綠的大都會中,不遇見一個暈倒過去的醉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酒也不被看做是一種藥,同時社會上大多數人也不認為酗酒有什麼問題,這導致日本許多人都在濫用酒精。

值的指出的是,日本酗酒問題的名聲有點眾所周知。2014年時,一則有暈倒醉漢的廣告在東京走紅。即便這個視頻在日本並沒有引起摩擦,而且也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是西方媒體仍對由此產生的主題標籤#nomisugi(“喝太多酒”)大加斥責。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的“全球飲酒和健康情況報告”中將全球國家按照每年人均酒類消費進行了排名,日本在全部189個國家中只排在了119位,距離第1名非常遙遠。但是,WHO的參考值中,1單位的酒等同於10克純酒精;而在日本,1單位的酒則相當於20克純酒精。

所以到底是什麼情況?是日本人喝了太多酒,還是沒有喝多少?

事實是日本的飲酒文化非常複雜——其中混雜著興奮、焦慮和騷擾,就算親身體驗過也很難理解。對一些人來說,喝酒是一種簡單有趣的解壓方式,而且又能討好上級;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喝酒只是一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癮。

我在日本生活了6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酒裡。我最美好的記憶裡許多都和酒有關(當然是我沒喝斷片的時候)。

與之相關的還有我最糟糕的記憶。

本文譯自 JapanToday,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