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改革開放四十年

回望享譽世界的“中華第一面”走過的40年征途,從挑擔經營的地方街邊小吃,到現在遍佈世界的名面,40年風雨征途,蘭州牛肉拉麵從家庭小作坊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走向了國際化。一碗蘭州人習以為常的牛肉麵,見證了一個品牌、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鉅變。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蘭州人說起牛肉麵,人們總會不自覺的想到馬子祿,這個名字伴隨了幾代蘭州人 。“馬子祿”牛肉麵這個被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評選為“蘭州牛肉拉麵三十年品牌店”的老字號牛肉麵品牌,勾起的不僅僅是老蘭州人的味覺記憶,他還緊跟時代的步伐,見證著蘭州的成長。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馬子祿牛肉麵的店內,有一塊飽經風霜的牌匾,上書“金城一絕馬子祿牛肉麵”,這塊牌匾題寫於1992年,馬子祿牛肉麵的現今掌門人馬汀說,“這塊牌匾以前被堆放在倉庫的角落裡,門店裝修時,我們把它重新懸掛起來。”馬汀說,這塊牌匾,這是時代的見證,是品牌背後的歷史文化。這幾年牛肉麵館無論怎麼裝修,這塊匾都一直掛在店裡。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馬子祿牛肉麵東京店

馬子祿牛肉麵歷經風雨30多年,經歷了三代人的傳承,馬汀是馬子祿牛肉麵的第三人傳承人, 對牛肉麵的製作流程,他從小耳濡目染,24歲正式學習牛肉麵手藝。2008年,蘭州牛肉麵產業飛速發展,老字號牛肉麵感到壓力重重,想要繼續發展,就要打破現有僵局,在堅持傳統的製作工藝的同時,要融入時代的元素。

馬子祿牛肉麵總經理馬汀說,1986年左右,飲食公司實行了個人承包制,可以承包自己的店面,馬子祿的創始人(馬汀爺爺)承包了一個在武都路的店面,掛出馬子祿牛肉麵。近10年來,蘭州牛肉麵進入了加速度的發展時期,店內裝修推陳出新,加入個性化的元素,一改過去的桌椅板凳,加入時尚元素,壁紙代替了白牆,從門頭招牌到店內軟裝,每一件物件都是經營者對牛肉麵文化的詮釋。這些完全打破了牛肉麵小作坊的生產模式,大大提升馬子祿牛肉麵的檔次,乾淨、敞亮的就餐環境,讓每一位食客在就餐時愉悅享受食物。

改革開放40年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2017年8月,馬子祿牛肉麵在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開業,邁出了打開國外市場的第一步。目前,馬子祿牛肉麵已在東京、北京、天津、青島、西安、西寧等地擁有30多家加盟店。

「改革開放40年」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老字號牛大的化繭成蝶

馬汀說,牛肉麵能走出去,除了經營者思路的改變,更得益於改革開放。物流通道的打通,原材料運輸速度不斷加快,原材料從蘭州發往到日本,物流只需要三五天。改革開放成就蘭州牛肉麵的蓬勃發展,也讓這碗麵歷久彌新,飄香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