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油墩兒分為兩種,葷餡即豬肉餡,素菜餡又稱蘿蔔絲餅。

將調稀的麵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蔥花和白蘿蔔絲,再覆以麵糊入油鍋炸。色澤金黃,蔥香濃郁,入口外皮酥脆,內陷則滾燙柔軟。

百度百科上介紹說是江浙滬小吃,但從做法來看全國各地或都有。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南京叫“油端子”,福建閩西地區有稱“燈盞糕”的,閩南當地話又稱“圃蝦嘚”,湖北宜昌也有“蘿蔔餃子”,湖南也有,喚作“燈盞窩”,還有說“炸油菜框”、“豬腳圈”的。

雖說細究起來餡料、形狀都有大小區別,但做法卻基本一致。

這項遍佈全國的傳統小吃,食客早幾年混跡杭州街頭時還常常可以看見,近些年來卻已經很難發現蹤跡了。

我們的生活、交通、網絡越來越發達完善,但多的只是車水馬龍,酒味聲色的吵鬧,真正的熱鬧越來越少,老底子的味道也悄然消失在了街頭巷弄之中。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我小時住在老家鄉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聚完晚飯,人們便都溜達串門。如遇到過年過節又或有老人大壽請了戲班,那更是全村出動的熱鬧事。

鄉里的人都愛趕熱鬧,熱鬧的地也統一,所有人都熟,不知名也認得臉,在大會堂拿著凳子椅子一聚,便能就著戲,村東村西的聊開去。

大人老人聽戲,小孩不聽,卻也盼著這一天。大會堂一演戲,賣油炸的便出攤,一盞黃燈泡拉著線用杆支著,半明半暗的光線裡,一口油鍋翻滾著吱吱聲。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孩童嘴饞胃大消化快,一溜的半大小孩在咿咿呀呀的戲唱聲中圍成圈,投影下的或大或小的頭型將油炸攤遮的更加昏暗不明,卻也更加溫馨暖人。

最好的便是炸青菜,最快,油炸聲最響,茲拉茲拉,再刷上厚厚的醬料最是帶味,而又便宜,五毛錢可以買兩串。

最饞人的自然是炸香腸,拿刀在肉上一片片割上小口,用油一炸便開成了花,刷上醬味就滲得深,咬到嘴裡,呼呼的燙口,香腸真的是一種油熱過能美味一倍的食物。再便是一些諸如饅頭、年糕、藕片之類的物什,樣數不多,卻是最深的記憶。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還有第二種攤不是次次出現,也是一樣的一盞小黃燈,架一口燒熱的油鍋,圍一圈的孩子。油墩兒出攤帶三個海碗一個小碗,小碗裝蔥花,海碗一個裝蘿蔔絲,一個裝藕碎,一個裝糊。再是一些鹽、味精的小罐。

煤氣上油鍋用網兜遮住半口,炸上油墩兒,趁香撈起放在網兜裡瀝乾。一種裝柔軟的蘿蔔絲,一種裹細細的藕碎,裹著不厚不淺的金黃色的糊,又香又脆,咬下去卻又有綿軟的口感,五毛錢買一個餅,超級實惠。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再後來戲班子就少了,請戲班子的熱鬧場景自然也就難得。即使有,現在的孩子吃不完的零嘴,停不下的手機,哪還有我們小時趕熱鬧的熱乎勁。

前兩年回老家聽說隔壁村有請戲班子,還特意去趕了熱鬧,但門口冷冷清清,兒時的那些老底子味道已沒有半分蹤影可尋了。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便也只能自己做一個油墩子以解心饞。

※ 材料※

中筋麵粉、蘿蔔、蔥、香油

※ 做法※

1.蘿蔔去皮切絲,加鹽醃製10分鐘析出水分。瀝乾後加入蔥花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2.中筋麵粉和水1:3左右調成糊,加一小勺香油。可以加個蛋也可以不加。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3.油鍋大火燒到起泡轉中火,勺子放入預熱後倒入1/3麵糊,加蘿蔔絲,再用麵糊蓋滿。中火炸到微黃。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4.再開大火,將微黃色的麵餅炸到金黃色出鍋。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網絡變得發達

娛樂活動越來越多

鄉鄰間的熱鬧場景卻越來越少

老底子的味道漸漸消失

這樣的記憶只留在了曾經

杭州油墩兒:一盞黃燈的小攤飄著油香,滋啦聲裡我們圍成了圈

學做更多美食

ID:shejian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