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我國政府與 蘇聯政府商定,聘請蘇聯專家組來華幫助編制黃河規劃;隨後 又委託列寧格勒水電設計分院(以下簡稱“列院”)承擔三門峽大壩和水電站的設計。三門峽工程原建階段,先後有蘇聯專家數十人常駐工地指導施工,與三門峽建設者共同奮戰了四個寒暑,直至1960年8月 奉召回國。他們在三門峽期間,工作認真,作風嚴謹,經常深入現場,對 工作要求非常嚴格,在技術上從不放過每個細節,因而對保證工程質量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蘇聯專家還經常給三門峽建設者講授技術課,不斷提高 建設者技術業務水平。通過三門峽工程建設,蘇聯專家與三門峽人民之間 結下了難忘的深厚友誼。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選擇壩址

早在1950年7月,水利部傅作義 部長就曾同蘇聯水利專家布可夫和中國 水利專家張含英、張光鬥、馮景蘭等一 起考察了黃河干流潼關至孟津河段。

1952年5月,蘇聯專家格里戈洛維 齊和瓦門林哥,在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 建設總局副局長張鐵錚、黃河水利委員 會主任王化雲的陪同下,對三門峽谷左 右兩岸進行了反覆查看、兩位專家被三 門峽谷優良的岩床、堅硬的石質和狹窄 的峽谷地形吸引住f,他們欣喜地說:“黃河實在偉大,這樣好的水電站壩址 實屬罕見。”他們一致認為,三門峽谷 的地質條件極好,可建高壩,並建議了 一條壩軸線和提出第一批勘探鑽孔的位 置。

1954年1月,為了解決黃河規劃問 題,蘇聯水利水力綜合專家組一行7人, 在組長柯洛略夫(列院副總工程師)率 領下到達北京。接著,中國政府組織有 關部委負責人和工程技術人員與蘇聯專 家組一起組成查勘團。歷時四個月,從 黃河入海口到劉家峽進行了實地查勘, 重點查勘了潼關至孟津段和三門峽等壩 址區。黃河查勘團在西安召開的技術座談會上,柯洛略夫對 三門峽壩址發表了肯定性的意見:“從龍門到邙山,我們看 過的全部壩址中,必須承認,三門峽壩址是最好的一個。” 在談及關於三門峽水庫淹沒損失大的問題時,他強調指出:“任 何一個壩址,為了調節洪水所必須的庫容,都是用淹沒換來 的。” “用淹沒換取庫容”的觀點,對三門峽工程的設計產 生了重大的影響。11月29日,柯洛略夫應國家計委的邀請, 向各有關部委的負責人作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 告基本情況》的報告,集中反映了黃河的問題和採取的對策, 著重闡述了選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為第一期工程的論證和各項 措施。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大壩設計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 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 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國務院迅 速成立三門峽水庫和水電站建築工程機 構,保證工程及時開工。

關於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設計是 否需要委託蘇聯進行,有些中國專家是 有不同意見的。但領導層考慮這個工程 很大,時間要求很急,而且我們沒有建 設人型水利樞紐工程的經驗,因此將黃 河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壩還是委託蘇聯設 計為妥。經兩國政府協商,決定將攔河 大壩和水電站委託給列寧格勒水電設計 分院設計。

1955年8月,《黃河三門峽水利樞 紐設計技術任務書》即初步設計任務書 正式提交蘇方。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1957年1月。蘇聯列院將三門峽水 利樞紐初步設計正式提請我國政府審查 批准。為了解釋設計和進行答辯,蘇聯 政府派全蘇水電設計總院總工程師華西 連柯和主持三門峽水利樞紐設計的總工 程師柯洛略夫等20位專家來到我國,我 國政府組織中國專家、教授和工程技術 人員140餘人,會同蘇聯專家對初步設 計進行審查。審查會議於1957年2月9 日在北京丌始舉行,會上柯洛略夫作了 《關於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的報告。中國專家分為水利水力、水工、施工和機電 四個組進行審查討論,並與蘇聯專家就有關問題進行 認真探討研究。會議於1957年2月底結束。列院在初 步設計完成之後,很快又陸續提供了工程技術設計和 施工詳圖,從而使三門峽工程得以於1957年4月13 日正式開工。

三門峽工程止常高水位的選擇問題,在工程開工 以後,爭論仍在進行。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和水電總 局青年技術幹部溫善章,曾多次在有關會議上發表意 見和向中央寫出書面意見,反對高壩大庫、蓄水攔沙 方案,主張低壩小庫,滯洪排沙,以減少淹沒耕地和 遷移庫區移民。陝西省也一再要求降低三門峽大壩的 正常高水位。為此,周恩來總理於1958年4月21日 至25日在三門峽召開了陝、晉、豫和水電部等有關部 委、黃委會、三門峽工程局的負責人及有關專家的工 地現場會。經過討論,周總理在總結講話中明確指出 修建三門峽工程的目標應以“防洪為主,其它為輔”, ‘‘先防洪、後綜合利用”,“確保西安,確保下游” 為原則。此後決定:大壩按正常高水位360米設計, 350米施工,1967年前最高運用水位不超過340米, 死水位降至325米(原設計335米),洩水孔底檻高 程降至300米(原設計320米),瑣頂高程353米。

在這個決定通知列院以前,該院已按我國水利部 的要求,把洩流底孔從初步設計的320米降到310米, 蘇聯工程師們已做了大量計算和水工試驗,認為再降 對排沙好處不大,損失庫容和闌門投資經濟比較也不 合算。列院設計和試驗人員對些感到不解,因此議論 紛紛。但是後來列院二處處長格魯斯金與總工程師協 商後,告訴當時任三門峽工程局駐蘇設計代表沈崇剛 說:“從技術上看,降低未必有顯著好處,但因為中 國領導人已講了話,出於對他們的尊敬。我們決定克 服閒難,接受這個要求。”現在看來,周總理當時在 對泥沙淤積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決定洩流孔底檻卨程 再下降10米是正確的。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工程施工

在三門峽工程施工期間,工程局向列院聘請 專家組成設計代表組,駐在工地負責解決有關設 計問題和指導工程施工,並培訓技術工人和技術 人員,列院先後派來了地質、水工結構、輔助企 業、機械、混凝土施丁和金屬結構等方面的專家 40餘人。1956年來工地的專家先住在史家灘(工 程局機關住地〉,1957年新城的交際處(現在 的三門峽賓館),8棟小樓建成後,蘇聯專家及 其家屬即常駐於此,為了做好專家工作,工程局 專門設置了專家工作室,負責進行口譯和筆譯工 作,印發專家建設和檢查落實專家建議的執行情 況,安排專家的生活和聯誼活動等。

三門峽工程開工後,為了使施丄能符合設計 的要求,並隨時按照工地實際情況對蘇方提供的 設計圖紙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列院先後派來 的工程設計專家有:雅諾夫斯基(列院院長)、 莫日維金諾夫(院總工程師)、柯洛略夫、格魯 斯金、阿卡拉4夫、薩維裡耶夫、康年柯夫(設 計代表組組長)、格里戈裡耶、布洛吉奇、謝洛 夫、吉洛夫、阿爾任諾夫斯基等。三門峽工地上 的很多大型機械設備也都是從蘇聯進口的。如3 立方米電鏟(烏拉爾巨人)、25噸塔式起重機、 25噸自卸卡車,2*2400升自動化混凝土拌和樓 等,這些大型設備當時在國內還是初次使用。鑑 於這種情況,應我方聘請,蘇聯先後派出有關專 家來三門峽工地指導安裝和幫助培訓操作人員。 這些專家包括:波赫、古金柯、耶果洛夫、馬紹 爾金、高爾洛夫、拉赫諾、鮑德雅切夫等。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蘇聯專家在三門峽工程施工中所起的重大作 用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有:(一)針對施工中 的問題提出大量口頭或書面建議。據不完全統t十, 從1957年開工到1960年6月,蘇聯專家共提出口頭和書而建議1000餘條,其中90% 以上均被採納實施。(二)採用口頭 或15面報告的形式向工地技術幹部和 工人介紹設計情況。講解設計意圖。 有些比較重要的報告,如柯洛略夫的 《關於三門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技術 設計的報告》被刊登在內部刊物《三 門峽工程》上。(三)以講課的方式 幫助培訓技術工人,如拌和樓規定古 金柯給混凝土製造廠的職工系統講解 拌和樓的安裝和運行;汽車專家鮑德 雅切夫給汽車分局職工講授卸汽車 維修保養的方法和經驗等。蘇聯專家 的這些活動,對協助領導決策,提高 職工技術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加快 施工進度,都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蘇聯專家在三門峽工作時的滿腔 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使我們三門峽建設者深受感動。關於25噸塔式起 重機的安裝,當時國內還沒有這方面 經驗的人員。因此,局領導考慮聘請 廠家的人來工地幫助安裝,當拉赫諾 夫專家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向我局 提出建議,不必另聘專家,可由他擔 負指導起重機的安裝工作。古金柯專 家為了加快大拌和樓的安裝速度,他 除經常提出重要建議外,不管陰天下 雨,每天都到工地指導安裝,關鍵部 位還親自動手示範。為了參加截流準 備工作,全體專家提出放棄“十月革命節”的假日。截流開始前,他們整 日在工地奔忙,協助工程局領導檢查 各項準備工作。神門洩道截流時,拉 赫諾和阿加拉可夫在W橋風n處基本 上站立了 24個小時,一直堅持到合龍 為止。然而,有的專家認為我們提的生產指標過高,速度太快。截流開始時, 康年柯夫專家認為我們在超過設計流 量(1000立方米每秒)一倍的情況下 (實際流量2030立方米每秒)進行截 流是錯誤的。工程局黨委經過分析, 權衡利弊,如果推遲截流,整個工期 將推遲一年,為了爭取時間,毅然決 定於1958年11月17日開始截流演習。 三天成功的演習鼓舞了職工的士氣, 也增強了領導的決心。指揮部毅然決 定20日開始正式截流,到22日22時伐堤與神門島勝利合龍。

這些故事:專家與三門峽大壩建設

當截流勝利後,蘇聯專家與三 門峽建設者同樣歡欣鼓舞。有的專家 說:“三門峽截流工程組織得十分周 密。” “你們的工人真能T,指向哪 裡就奔向哪裡,真勇敢,簡直太好f。” 還有專家說:“三門峽截流是世界少 有的典範,超過了美國的麥克納爾截 流工程。”原來保持意見的康年柯夫說: “我工作得很慢,不習慣在躍進中生活, 必須很快趕上去,和你們一起躍進。”

四f‘年過去了,當年在三門峽工 程的蘇聯專家已進入暮年或已故去, 似象徵中蘇友誼的巍巍大壩,將永遠 屹立於三門峽這塊神奇而又美麗的地 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