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蘇菜經典魚頭燉豆腐,乾隆御筆題字“皇飯兒”,到底有多好吃!

魚頭燉豆腐是蘇菜傳統經典名菜之一,據說和乾隆六下江南有關,一起來看看吧!

蘇菜經典魚頭燉豆腐,乾隆御筆題字“皇飯兒”,到底有多好吃!

相傳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私訪下江南,一行人走到吳山的半山腰時恰遇大雨,淋的像落湯雞一樣,此時飢寒交迫,隨行人扶著他便走進了一個獨居人家去避雨,並找些食物來充飢,這家的主人叫王潤興(外人都叫他王小二)。王小二是一個經營小吃的個小販,見到來人如此模樣,頓生同情之心。可是家徒四壁,就將一天經營後剩下的一個魚頭和一塊即將發黴的豆腐隨便加了一些作料,放進砂鍋裡中燉了端給乾隆吃,這時的乾隆覺得這道菜比皇宮裡吃過的山珍海味還香,並不停地拍手叫好。

乾隆回到京城後,不止一次地讓御膳房做這道菜,可是,不管御廚怎麼下功夫,乾隆還是覺得不如王小二做的好吃。乾隆再次下江南時,又到吳山,乾隆又去了這間破屋子,對小二說:你的手藝這麼好,怎麼不開個店鋪呢?王小二說:我飢寒交迫,自身難保,哪還有錢開店呀。於是乾隆就賞賜給他五百兩銀子,還親自提筆寫下“皇飯兒”三個大字,落筆竟是“乾隆”二字。王小二這才知道自己遇上了當今的聖上,嚇的不知所措長跪不起。

從此,王潤興便把乾隆御筆“皇飯兒”掛在中堂,專營魚頭燉豆腐。 王小二又在這道菜上下了不少功夫,不久這道菜就譽滿杭州城,他的生意也越來越旺。其他餐館看到小二生意做的如火如茶,就爭相學習烹飪魚頭豆腐湯菜。

“魚頭燉豆腐”也越做越精,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改進,最後成了杭州城裡的一道名菜,現如今成為了蘇菜中很有名氣的菜餚。

那麼這道魚頭豆腐湯到底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蘇菜經典魚頭燉豆腐,乾隆御筆題字“皇飯兒”,到底有多好吃!

主料:

鱅魚頭1個,排骨150克。

輔料:

嫩豆腐1斤。

調料:

生薑2塊、香蔥,胡椒粉、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步驟:

1、鱅魚頭開成兩邊,洗淨備用;嫩豆腐切成片,用涼水泡著備用;生薑去皮切成片,香蔥切成段;

2、清油燒開,將魚頭放入,雙面煎至微黃,倒入排骨、涼水(水蓋住魚頭既可),大火將魚頭湯煮成白色,再將魚頭翻邊,將豆腐放入,放鹽(喜辣者可在此時放入幹辣椒),再煮上3-5分鐘;

3、開鍋後撒上胡椒粉與少量味精(不喜者可以不放),裝盆後再撒上香蔥即可。

菜品特色:

香味十足,口味微辣。

蘇菜經典魚頭燉豆腐,乾隆御筆題字“皇飯兒”,到底有多好吃!

營養價值:

魚頭燉豆腐是一道好菜,湯汁濃似鮮奶,豆腐滑嫩,魚肉肥糯,吃起來不油不膩,是一道四季皆宜的美食。魚頭燉豆腐不單單味道好,而且豆腐和魚配,具有營養互補的作用。豆腐雖營養豐富,可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體內這種氨基酸含量非常豐富,相對苯丙氨酸卻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提高營養價值。

豆腐和魚合吃,還有一個優點,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藉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可發揮營養素的聯動作用,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豆腐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如對於調節血脂,調節鈣的代謝,調節性激素的效應等有很大的輔助功效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

蘇菜經典魚頭燉豆腐,乾隆御筆題字“皇飯兒”,到底有多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