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2月24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接受央視《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連線採訪,談新冠肺炎的中醫藥治療,內容涉及中醫在方艙醫院治療新冠的實際效果、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理念、中醫能不能治重症、搶救3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李文亮醫生的同事)、用十個手指頭長短來形容中西醫的各有所長、對網上有關中西醫爭論的看法等,字字珠璣,信息量非常大!


張伯禮院士講述了李文亮同事獲救的事蹟:某醫院的三名患者是李文亮醫生的同事,患者病情都比較重。之前,其所在醫院院長已經覺得沒有希望了,只能儘量搶救。


北京劉清泉教授聽聞後,親自去看診三名患者,並與張伯禮院士共同研究配方。


患者喝了中藥湯劑後,情況大為好轉!到現在已經用藥將近十天,其中兩個肯定能完全康復,可以說是從死亡邊緣拽回來了。


從整個採訪過程可以看出,張院士思維敏捷,邏輯嚴謹,把中醫藥在疫情治療中的作用,作了非常客觀、嚴謹和生動的介紹,充滿了一名蒼生大醫的愛國愛民情懷和循證醫學的智慧,令人動容。現將訪談的全文整理如下:


白巖松連線張伯禮文字版

···

*本文將此次採訪整理成文字版,僅對口語語氣詞做刪減調整處理,如有錯漏,敬請原諒。

“江夏方艙中醫院,沒有一例轉為重症”


白巖松

:張院士您好,當疫情到來的時候,從西醫角度這是一個新冠病毒,從中醫的角度有是怎麼去評判和分析這個病毒“對手”的呢?


張伯禮:從這個病的表現,它就是一場疫病,中醫講的疫病就是傳染性的一種溫病。實際,我們在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上,大大小小瘟疫大概五百多次,記載比較明確的、比較夠規模的也有三百多次,這是其中一次而已。


白巖松:2月14號的時候,中醫接管的方艙醫院就開始運營了。現在過去了這麼多時間,我們採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效果如何?


張伯禮:方艙醫院整個醫務人員全是由五所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組成的,來自天津、江蘇、湖南、河南、陝西,一共360多名醫務人員。方艙醫院裡邊每個病人都要吃湯藥,對有個別需要調整的藥還有配方顆粒。


除了服藥以外,我們還組織患者來練習太極拳、八段錦,幫助他們康復,也活躍他們的精神、增強他們的信心;融入中醫的理療,包括針灸、按摩這些方法。總的來說,病人情緒非常安定,醫患關係非常好。


截至目前共收治病人398名,沒有一例轉為重症,有將近50多人已經準備出艙了,兩次檢測病毒轉陰還要加上肺部的影像,合格以後,才能出艙,總的效果是不錯的。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中醫治疫療效如何,有兩個關鍵指標”

白巖松:張院士,您說患者沒有一個轉成重症,還是讓我覺得有一些驚訝的。因為前幾天在連線王辰院士的時候說,方艙醫院轉成重症的比例是2%到5%。那麼中醫在輕症不轉成重症這方面,是不是有其比較拿手的有效的方法?我記得您之前的發佈會也說過這一點。


張伯禮:還真是如此,我非常關注這點,中醫的效果到底怎麼樣?我覺得要挑一些核心指標。有說服力的指標是兩個:


一個是病人痊癒的時間是不是縮短了,因為它是個自限性疾病,它可能經過八、九天自己好了,而通過中藥的干預了,可能五天六天就好了,通過中藥的干預可能縮短時間。


第二個是不從輕症轉為重症,這點更關鍵,晚一天早一天好並不是特關鍵。我自己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觀察了一批病例,重症的轉化率只有2%點幾,而這批方艙醫院截至目前還沒有一例轉化為重症的。


“中醫治病的道理”

白巖松: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咱們中醫就世界領先性的有了一本《瘟疫論》,這本書裡頭有八個字,我印象非常深,“正氣充滿,邪不可入”,這八個字是否到現在依然是有用的。


張伯禮:確實是有用,這八字不是(吳又可)首創的。我們內經裡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道理是一樣的。


所謂新冠肺炎也好,其他的疫病也好,都是病毒和人體抵抗力之間的博弈。人體抵抗力贏了,病毒就不能侵害人體。反之,它就侵害人體了。中醫治療,往往不僅僅是針對病毒,而針對的是人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正氣,讓人體自己調動內源性保護物質,跟病毒做鬥爭。


最近網上有一個比例,我覺得很貼切,屋裡有垃圾招了好多蟲子,消毒劑殺死蟲子,新一代蟲子又來了,蟲子便耐受了,一代代的。中醫不殺蟲子,把垃圾清理出去,讓屋裡乾淨了,屋裡就沒蟲子了,這跟中醫治病的道理很貼切。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17年前SARS讓中醫面對新疫情有底氣”

白巖松:17年前SARS對於中醫來說也是一次挑戰。17年後的疫情是否有17年前經驗的積累,跟17年前的區別又是什麼?


張伯禮:沒有17年前的那場戰爭,就沒有今天我們那麼多大的底氣。那場戰爭,我在天津組織建了兩個紅區,用中醫方法治療SARS,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所以我們才有底氣。


我到了武漢以後就提出來成建制的組建中醫病區,完全按照中醫的這一套來治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都有中醫專門的病區,中醫人來管,這樣我們取得的效果就非常好。


我們還把科研的理念帶進去了,從第一個病例就想著要科研,怎麼在隔離病房裡收集資料。SARS的時候,我們是把複印機帶進去複印,這次我們用手機App,數據可以傳到後臺後,集中處理非常的方便。隨時總結動態進展,所以我們出來的第一批數據很快,我們出的報告已經說明了中西結合治療新冠療效是確切的。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張伯禮團隊公開發表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34例臨床研究》部分數據


“中西醫結合,該怎麼理解?”

白巖松:您正好說到了中西醫結合來面對這次疫情,您覺得中西醫結合,該怎麼理解,什麼時候分,什麼時候又該結合。


張伯禮:你說的非常好,我覺得對這種沒有藥物沒有疫苗的疫病來了以後,我們首先關注的是人命,讓更少的人死亡,讓更多的人得到挽救,就是要發揮中醫和西醫的各自的長處,互補給病人最好的醫療照顧,我覺得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但是經過實踐以後的我們發現,新冠輕症的患者,中醫藥完全可以把它拿下來,現在可以說非常有信心。但是到了重症,還是以西醫為主,

西醫的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等生命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這些支持才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中醫在這時候是配合的,雖然是配角,但是有的時候又不可或缺。


所以我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像有些病人的氧合水平比較低,血氧飽和度老是在八十上下,這時候,中醫的生脈飲、生脈注射液、獨參湯用上,往往一兩天以後,血氧飽和度平穩了,再過兩三天,基本就達標了,這種例子很多。


還有像細胞因子風暴來的時候,用血必淨,也能強力延緩病情的發展,中醫也可以力挽狂瀾。


白巖松:從某種角度來說,其實中醫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麼呢?因為這次疫情大比例的是輕症啊,而中醫針對輕症是有療效的。另外,如果不把輕症轉成重症的話,也不用麻煩西醫更多的去救命啊,所以這也是將來的經驗。張院士,也有網友問您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理解救急主要靠西醫,中醫的優勢在慢性病,這麼理解對嗎?剛才聽您的話,中醫也可以治急症是吧?


張伯禮:自古以來治急症是中醫的強項,我們中醫非常願意看急症,你看立竿見影,一副藥一個樣。


這次的武漢醫院,我不說哪個醫院吧,跟李文亮是同事的三個病人都比較重。原來他們的領導說沒希望了,能不能儘量搶救,北京劉清泉教授親自去看了,我們共同研製的配方,給藥以後三天到現在已經用了將近十天了。病人的狀況大為好轉,其中兩個可以說肯定完全能夠復原了,死不了了。這就是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


所以中醫治療急症有自己獨特的東西,但是西醫的生命支持手段是中醫不具備的,也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有兩套醫學是非常好的,兩個應該都是在維護病人這一點上求得共識,各自發揮各自的長處,給我們中國人民最好的醫療照顧,這是我們的目的。


“中西醫孰強孰弱?這些爭論沒有意義”

白巖松:這也是我想問您的最後一個問題。網上很多網友也在爭論中醫強還是西醫強,您關注這些爭論嗎?未來的中西醫結合應該走向什麼方向?


張伯禮我真不關注,我覺得爭這個是無聊的,沒有什麼意義,治好病是真的。各自醫學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西醫急性重病搶救的時候,那些手段誰也替代不了,對改善功能性疾病的慢性病,中醫的優勢也很突出。中國人應該感到幸福,中國人有兩套醫學保證,有什麼不好的呢?何必分你的我的?我十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了。我覺得這種爭論的背後,有的是無知,某種意義還有利益集團在操縱,當然更多的可能也是糊塗。


從節目視頻中可以看出,張院士有些疲憊。這位70多歲的老人,從1月27日抵達武漢後,就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至今已將近1個月,是真正的英雄!


以下2張照片拍攝於2月14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張院士因開會錯過了午飯,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麵吃。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張伯禮:中醫從死神手中救回了李文亮的3名同事

(張院士的旁邊是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教授)

最後,向以張院士為代表的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全體醫務人員致敬!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