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是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於1925年出版,出版以後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時至今日,它依然有著發人深省的意義,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7分。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面容姣好、愛慕虛榮,長期混跡上層社會的“交際花”凱蒂,迫於母親的壓力和對妹妹的嫉妒,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細菌學家沃特。

婚後因為和瓦爾特性格不合,出軌有夫之婦唐生,被瓦爾特識破後,她提出和瓦爾特離婚,結果唐生不打算離婚娶她,還推卸責任說是凱蒂勾引的他。

無奈之下,凱蒂只能和瓦爾特前往霍亂盛行的中國內地村莊——湄潭府。在湄潭府,面對愛情的失敗和生死的考驗,她逐漸覺醒,成為一名獨立女性。但此時,她已懷了唐森的孩子。

後來,瓦爾特因為被感染去世,凱蒂回到了父親身邊,決定生下自己的孩子。

過往的種種經歷促使她成長,她見識了人世間的悲歡,目睹過冷漠和虛偽,對一切都能夠以溫和的心態應對,她找到了一條通往“心靈寧靜”的路。

至此,凱蒂終於完成了蛻變,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這本小說創作於1925年,雖然時隔久遠,但在今天看來,它仍具備著發人深省的意義。在“交際花”凱蒂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女性在愛情婚姻中精神覺醒的過程。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以凱蒂為例,來深刻剖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精神覺醒的三重境界,即迷失、覺醒、成長。

第一重境界:迷失

在小說中,凱蒂前後共經歷過兩次在愛情婚姻中的迷失。

① 世俗、家庭壓力下的草率婚姻

高爾基曾說:“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困苦。”

但凱蒂在其母親的拜金思想灌輸下,混跡各個交際場所,只為吸引一個有權有勢的結婚對象。結果,由於過於挑揀,把自己等成了“剩女”,同時,也耗盡了母親對她的期待。

後來,因為不想在妹妹之後結婚,也受夠了母親的冷嘲熱諷,匆匆嫁給在香港工作的細菌學家瓦爾特。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婚後,凱蒂和瓦爾特一起到香港生活。她發現瓦爾特性格木訥、寡言,極其無趣,和自己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她也根本無法愛上瓦爾特。可惜,她已經在自己的草率決定下走進了一場無愛婚姻。

② 背叛婚姻的不倫之戀

不久之後,凱蒂在一次聚會上,結識了香港布政司助理查理•唐生,並迅速與唐生墜入愛河,開啟了一場雙雙出軌的不倫之戀。

她好像在這場戀愛中重新幻活了,並以更加堅定的姿態投入其中,完全拋卻了倫理道德和丈夫的感受。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不久之後,瓦爾特發現了他們的私通,但並沒有撞破。而是選擇了裝不知道。只是,不敢面對裂痕的各懷心事同時折磨著他們每一個人。

直到有一天,瓦爾特提出要帶凱蒂去湄潭府支援抗擊霍亂。凱蒂終於爆發,提出離婚。

瓦爾特提出的離婚條件是:如果唐生願意和他妻子離婚,並在一週內娶凱蒂,他就同意離婚。

用瓦爾特的話說,只是因為他愛凱蒂。他對凱蒂說: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僅僅為了一己之私跟我結婚,我愛你如此之深,所以毫不在意。”

洞悉一切的瓦爾特太明白唐生的為人了,他提出這個要求也只是想讓凱蒂自己去揭開這場不倫之戀的面紗,看清唐生的真面目。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凱蒂信誓旦旦的去跟唐生談這件事情,卻沒想到唐生不僅不同意離婚,還把責任推脫到凱蒂身上,說是凱蒂勾引的他。

走投無路的凱蒂,只好和瓦爾特一起去了湄潭府。

③ 女性的自我迷失之路,也是“暈輪效應”產生的眩暈效果

莎士比亞曾說:“草率的婚姻少美滿。”

成功的婚姻既需要情感的鋪墊,又需要現實的加持,缺一不可。脫離現實的婚姻很難長久,“無愛”的婚姻就更是一場勝算不大的賭注。

賭贏了就是“先結婚,後戀愛”的日久生情,然而世間大多是因為勝算太小,而造成的滿目瘡痍。

恩格斯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因此,願世間女性無論年齡幾何,世俗的壓力多大,都能勇敢的堅持自我,最終都嫁給愛情。

同時,也切忌在“暈輪效應”的主導下走進愛情的誤區。

凱蒂的第二次迷失,首先是違背道德的,其次也是“暈輪效應”主導下的受害者。

“暈輪效應”又叫做“光圈效應”,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其本質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

故事中凱蒂之所以會愛上唐生,就是因為受“暈輪效應”影響,只看到了唐生英俊瀟灑、風趣健談的一面,並將之不斷放大,從而忽視了唐生本性的自私和虛偽。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再加上唐生用甜言蜜語矇騙,她就不由自主的飛蛾撲火,最終輸的一塌塗地。

現實生活中,女性因受“暈輪效應”影響,在愛情中受騙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這就啟示女性在愛情中,要時刻保持理智、清醒,能透過愛情的表象,冷靜的去體察對方本性上善惡。唯有如此,方能不迷失自我。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就曾說:“理智時常糾正感情的過於急促的判斷。

第二重境界:覺醒

在湄潭府的這段時間是凱蒂的覺醒期。

① 覺醒歷程

她先是經歷了一段對唐生念念不忘、渾渾噩噩度日的療傷期。

之後,在韋丁頓的指引下,她前往當地的修道院看望那裡的修女和兒童。在這裡,她聽到了修女們對瓦爾特的一致讚賞,看到了修女們對當地兒童和受傷士兵的關愛,也目睹著無數條生命的離去。

至此,她對愛和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她為自己出軌唐生的荒唐感到慚愧,對瓦爾特越發尊敬,為修女們的奉獻精神所折服。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她申請到修道院幫忙,修道院的工作繁忙而充實,但凱蒂卻

“在這裡瞥見了別樣的生活和人生觀,受到啟迪。她開始重新煥發出活力。她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強壯。”

凱蒂在工作中獲得了快樂和成就感。同時,她也在這個蛻變過程中明白,

女性不應該依賴男人而活,她重新思考與唐生的愛情,明確的知道自己不再愛他了。她找到了新的人生意義,覺醒為一名擁有獨立意識的女性。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經典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的蛻變。

羅子君本是依附丈夫生活的高管太太,後來因為丈夫出軌而被迫離婚。被拋棄的羅子君消沉了一段時間之後,在朋友的幫助下重回職場,並一步步克服困難,在工作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最終成長為一名職場女白領。

在這個過程中,羅子君和凱蒂一樣,都實現了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

② “超我人格”激發出的獨立意識覺醒

專欄作家莫梵稀說:“我覺得做為一個女性,最重要的是獨立,懂得自尊自愛,無論是心理、精神亦或人格上。”

而女性獨立意識的形成一般都有著一定的外部因素驅動。

凱蒂獨立意識的覺醒實際上是在一種“超我人格”的激發下實現的。

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曾提出過“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結構論。“超我人格”是人格結構中的最高階段,代表人的社會性,是“道德的人”。

在湄潭府,瓦爾特和修女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打動了凱蒂,喚醒了她的“超我人格”,並由此促使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實現了獨立意識的覺醒。

而羅子君的覺醒,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要承擔起為人母親、為人女兒的責任,這也是由“超我人格”激發的獨立意識覺醒。

就像修道院長對凱蒂說的那樣:“愛與責任合一,恩典便與你同在”。

我們必須承擔起自身的責任,付出該付出的愛與關懷,才能在價值實現的過程中獲得心靈的自由,實現獨立獨立意識的覺醒。

第三重境界:成長

① 蛻變歷程

“沒有愛情的婚姻終究是一場互相傷害的悲劇。”

隨著凱蒂懷孕消息的到來,她和瓦爾特略有緩和的關係又陷入僵局。他們內心都清楚的知道,這個孩子是唐生的。

但瓦爾特還是建議她離開湄潭府,凱蒂拒絕了。

不久,瓦爾特因為感染瘟疫而去世。凱蒂對此感到難過和遺憾,當然,更多的是對生命無常感到恍惚。她敬佩瓦爾特,為他自豪。但她到始終沒有愛過瓦爾特。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喪禮之後,鑑於凱蒂的身體情況,修道院長建議她儘快回到親人身邊。

輾轉香港,回到英國,再次見到父親時,他們談到了母親的去世。經過兩年的歷練,已經能夠讀懂世道人心的凱蒂,發現父親談起這件事時,眼神裡有所掩飾。他在掩飾內心的解脫。

父母的婚姻裡,也早就沒有了愛情的成分。就像瓦爾特去世後,難過之餘,她也感受到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和解脫。

回首一路走來的種種,凱蒂明白她會變成如今的樣子,正是她母親的“傑作”。她並沒有因為母親的去世而悲傷,但為母親的一生頓生感慨。

凱蒂隨父親搬去了巴哈馬島,過往的一切經歷都在另她成長。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巴哈馬島

她對父親說:

“我想要個女兒,因為我想把她養大——讓她不會走我的老路。當我回憶自己過去是個什麼樣的女孩,我對自己感到厭惡。但是我已經沒機會重來了。

我要好好地撫養我的女兒,讓她成為一個自由而且獨立自主的姑娘。我帶她來到這個世界,養育她,愛護她,把她帶大,絕不是為了將來某個男的特別想和她睡覺、甚至樂意包養她一輩子。”

她的這番話讓父親震驚。但她確實前所未有的清醒,對生活也充滿前所未有的勇氣。

② 學會用“換軌思維”,為人生開啟新篇章

《面紗》的作者毛姆曾經說:“打翻了牛奶,哭也沒有用,因為宇宙的一切力量都在處心積慮要把牛奶打翻。”

旨在告誡我們:學會放下。

人生難免會有遺憾和不幸,悔恨和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學會用“換軌思維”,為人生開啟新篇章。

所謂“換軌思維”,又稱作“思維偏移”,是說當沿著某一思路或路徑無法解決問題或抵達目標時,要及時調整思路,並轉換到新的路徑上來。放到個人成長中來理解就是說,我們要學會與過去和解,放下成長過程中不好的記憶,鼓起勇氣面對新的生活。

文中的凱蒂就是這樣,她犯過錯誤,也遭受過不幸,但她並沒有因此消沉墮落,反而更加有勇氣面對未來。


豆瓣8.7分《面紗》:淺析女性在愛情婚姻中成長的3重境界

《面紗》劇照

英國詩人雪萊說:“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一個人必須不拘泥於過去,才能擁有未來。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過往中吸取經驗,再次啟程。

結語:

縱看凱蒂一生的成長,原生家庭,或者說她母親達成人生目標的卑鄙觀念,對她的悲劇經歷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就像書中所說:

“當她回首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她明白自己會變成那樣正是她母親的“傑作”。”

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墮落,而是通過抗爭,獲得了心靈的寧靜。

去年的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同樣也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原生家庭不可以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

凱蒂在愛情婚姻中所經歷的三重成長境界,每一重境界對現代女性的成長都有著特殊的啟發意義,願我們從中受到啟發,規避錯誤,體悟思考,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