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就業新模式,“共享員工”用工更靈活 ¦ 中小微企業探討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中小微企業所受到的波及明顯。中小微企業吸納了大量人員就業,關係著經濟和社會穩定。為助力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就業,2月14日,阿里研究院組織了一場中小微企業如何應對疫情衝擊的線上研討會,各領域專家就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朱青教授認為,此次疫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影響整體經濟的增速,住宿餐飲、交通倉儲、旅遊娛樂等體驗性消費行業受影響最為明顯。二是影響就業穩定。他表示,若不能儘快破解中小微企業的困境,“穩就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防止出現大規模裁員。相關部門也在陸續出臺系列舉措,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困難,平臺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亦紛紛積極探尋擺脫困境的路徑。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在研討會上介紹了盒馬鮮生“共享員工”新模式。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是一種創新性的靈活就業模式。


疫情催生就業新模式,“共享員工”用工更靈活 ¦ 中小微企業探討


1、報告:“用工荒”現象須警惕

基於淘寶、天貓平臺上的賣家問卷調查的《中小微企業疫情影響的調研報告》顯示,64%的賣家不能如期開工。影響開工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管制、貨物運輸或人員往來受阻,其次是當地政府要求延遲開工、擔心開工後發生聚集性感染。有31.2%的企業表示,不能正常開工的原因是員工無法按時返崗。報告認為,須警惕“用工荒”現象。


疫情催生就業新模式,“共享員工”用工更靈活 ¦ 中小微企業探討


2、案例:盒馬鮮生創造“共享員工”新模式

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鷹教授認為,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巨大,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機遇。企業需要對市場變化再敏感一些,可將目光轉向一些新型產業,洞悉新的發展機遇。


疫情期間,盒馬送貨員急需補充一線人員,餐飲行業用工健康證的必備條件與生鮮超市行業相同,盒馬創造性地推動了與餐飲企業的對接,落地“共享員工”的異業人力合作模式。由合作企業與人力供應商進行簽約,共享員工由人力供應商以小時工兼職形式組織承接盒馬門店內的服務。共享用工為特殊時期臨時用工合作,如合作企業有開工需求的,無條件結束合作,保證合作企業順利開工。盒馬還為共享員工購買新冠肺炎的專項保險。


疫情催生就業新模式,“共享員工”用工更靈活 ¦ 中小微企業探討

雲海餚同學蔣田田在盒馬門店核查庫存


這一新的就業形式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大家認為這是疫情特殊時期創新性的就業模式,既解決了困難企業的經營壓力,也令就業形式更加靈活。


3、專家:就業優先政策還需落到實處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估計此次疫情持續,對就業的影響總體上會拉低三個百分點。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朱青教授表示,體驗性消費行業的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中就業的職工達4000多萬,相應占比在18%左右。如果這次疫情不能很快結束,將會有大量的小微企業難以支撐下去,“穩就業”面臨巨大的挑戰。與會專家認為,相關就業優先政策須進一步落到實處,企業也要探索新的就業模式。政企一起努力,才能共渡難關。


朱青教授表示,應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企業努力不裁員,不解僱職工。政策導向應以財稅為主,金融、社保為輔。一是對不裁員的小微企業給予工資補貼;二是減免受災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社保繳費。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吳清軍教授建議,特殊時期可以做出特殊的勞動政策安排,政府應發揮失業保險金的作用,分擔一部分企業人力成本風險。


阿里研究院《中小微企業疫情影響的調研報告》提出,要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今年春節後企業受困於復工窘境,除製造業等人員必須返崗復工外,很多企業選擇了互聯網平臺“線上復工”,互聯網平臺為“線上復工”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2月6日,全國有超過1000萬企業和近2億人通過釘釘遠程辦公。停工期間部分企業在家辦工、在線復工,既穩住了就業,促進中小微企業增強應用數字技術應對疫情的能力,又為後續的消費高峰提前做了準備,這值得提倡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