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為何會寫出“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象牙山霸道總裁


問題:陳寅恪為何會寫出“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引言

一九四五年四月,民國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寫下了《憶故居》,這兩句是這首詩中最著名的兩句,全詩摘錄如下: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陳寅恪何許人也?

陳寅恪,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學者,他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同時他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由於其學識過人,曾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先生的父親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創作背景

這首詩誕生的時候,陳先生已經五十五歲了,同時正在患病期間,他想起故鄉曾經居住的地方,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詩文釋義

  •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陣鐘聲從渺遠的遠方傳來,窗外依稀可以看到群鴉飛回巢穴的影子。群鴉已經還巢,而我還漂泊在遠方,這正是當時先生內心的寫照。

  •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實事求是地說,這正是陳寅恪先生的寫照——才華橫溢,自負才氣絕倫的我,如今怎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放眼四海也只有夕陽與我為伴。陳先生一生是自負的,當初民國著名文化大師王國維先生去世後,他面對王的遺體,恭敬地行完大禮之後,便寫下了那句千古名言“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但是他那種淒涼的境地,又有誰能懂呢?

  •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公元一九四五年,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已經有了明顯失敗的跡象,先生所擔憂的是戰爭勝利了,我們的河山,各個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傷害。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陳先生從學者的角度清楚地意識到,“文化”無疑是傷害最大的。此時的他已經年過半百,就算贏得了勝利,自己只剩下晚景。大有“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的境況。

  •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陳先生的父親陳三立,在抗日戰爭時候為了抵抗日軍絕食而死,錚錚鐵骨,文人脊樑。陳先生此刻臥病想起以前的先人在的時候,一家人在老家其樂融融。

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留給自己的只有回憶,如同夢幻一般。此時此刻,自己羈旅他鄉,也許“夢裡不知身是客”,只好把他鄉當做故鄉了。

如是說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真可謂陳寅恪先生一生的象徵,如今讀來讓人感慨萬分。

縱觀歷史,古往今來,當一個人的才華超過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時,他註定是孤獨的,因為“曲高和寡”,因為“高處不勝寒”;當一個人自由之精神,追求自由的性格,獨立到“萬徑人蹤滅”的時候,他最後的結局,最終的命運,無疑“獨釣寒江雪”。

結論

這就是文化大師陳寅恪先生,將自己的平生負氣於人間的大師;平生都在“追求思想和精神自由”的大師;與此同時也是一個晚景淒涼,但用自己的才華和人格魅力,最終打動了歷史的大師;值得每一個文化人崇敬的大師!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附庸風雅。詩詞歌賦,娛樂閒暇。嗜好填詞,意氣風發。特立獨行,厭倦浮誇。

頭條有緣,文筆相見。看似無聊,實則華篇。相逢何必相識,情懷與共歡顏。】


兵法天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從陳寅恪先生當時所處的境遇分析。盧溝橋事變爆發後,陳寅恪一家踏上了流亡之路,從北京輾轉西南,一路顛沛流離。

1943年冬,陳寅恪一家抵達成都,1943年12月至1945年9月,陳寅恪執教於成都燕京大學。在成都時,他的右眼視網膜已經剝落而失明,左眼也僅剩一點點微弱視力。1944年12月12日,陳寅恪起床後,發現左眼也看不清了,遂安排手術。結果第一次手術未成功,準備做第二次手術的時候,陳寅恪考慮再三,決定暫不做手術,於除夕之前出院。

後來陳寅恪先生自述“流轉西南,致傷兩目”,成都是陳寅恪的失明之地。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出自陳寅恪先生的《憶故居》,附全文: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竹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這首詩寫於1945年4月30日,恰巧在這一天,周恩來在中共七大作《論統一戰線》發言,會上強調團結國內外一切抗日力量,去奪取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這個時刻,是抗日戰爭勝利黎明來臨的前夜,本該是舉國同慶的日子,而這時候陳寅恪和妻子唐篔身體都不是很好,再加上自己雙眼近乎都失明,對於視學術為生命的陳寅恪來說,現實卻讓他沉入茫茫深淵而無力掙扎,想要實現抱負卻又沉痾日久,倍感失意。《憶故居》便是這個時候的詩作,一代大師留給了我們一個默默凝視夕陽的孤獨的背影。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這句詩字面意思可理解為一生負氣,最後卻孤獨失意。但縱觀全詩並結合陳寅恪生平,陳寅恪並沒有後悔自己一生負氣,相反在動盪不安的歲月裡,陳寅恪一直恪守文人的清高和骨氣,而不隨波逐流。他一向特立獨行,因此內心常感孤獨,這種孤獨更加襯托出世人皆醉先生獨醒的高貴品格。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陳寅恪百年之後,著名畫家黃永玉在他墓碑旁的巨石上書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十個大字。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是十個大字本來是陳寅恪給王靜安(王國維)先生紀念碑文所作。王靜安博學通儒,治學範圍廣,對學術界影響極大,完全配得上這句話。

卻不曾想,75年後這句話卻成了陳寅恪先生自己的碑文,讓人感覺世事無常,甚是悲愴。

陳寅恪一生視“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生命還要寶貴,這種遺世獨立的風度後人無出其右,可憐他生前孤憤,身後也註定是寂寞。


深沉的海


這一句早已經成為陳寅恪先生一生象徵的句子,讀來讓人感慨萬端。我有個想法,當一個人的才能超過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時候,這個人註定是孤獨的;因為高處不勝寒啊;當一個人追求自由性格獨立到萬徑人蹤滅的時候,他最後的結局將是無可避免的獨釣寒江雪。這就是陳寅恪,一個一生都在和人間負氣的大師,一個一生都在追求思想和精神自由的大師,一個晚景淒涼但最終打動了歷史的大師。

人生的不如意來自哪裡?來自對人生對命運對社會的不妥協。人的生命就像是一根橡皮筋,你的不妥協,必然會被人生越拉越長,直至繃斷,陳先生就是這樣一根被繃斷的橡皮筋。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獨立,可以說是不自由毋寧死。但是在這個世界,東方、西方,古代現代,哪裡有真正的自由,所謂真正的自由,大概只會在夢裡出現,而夢,最終都會醒來的。人的痛苦,大抵都出現在夢醒之時。

人可以遠離家鄉四海無家,但絕對不能四海無朋友,陳先生在晚年終於認識到,一個人孤獨無依的淒涼。這個孤獨無依,不是指身體上的,他畢竟有老妻相伴殘生,這種孤獨無依,來自於無人理解。辛棄疾不是把欄杆拍遍,感慨無人會登臨意嗎?嶽鵬舉不是哀嘆欲將心事付瑤琴,絃斷有誰聽嗎?一個人最深處的孤獨,來自於精神。這種孤獨可以造就天才,同樣可以造就傻子!陳寅恪先生是學術上的天才,卻是世俗社會的傻子!

我以為,做個孤獨的天才,死也值得!這就是他寫此的初衷和目的吧!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憶故居

[現代] 陳寅恪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這首詩最讓人動容的一句就是“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這句話也是陳寅恪先生一生的寫照,陳寅恪先生在晚年終於意識到,一個人最深處的孤獨,來自於精神。

雖然陳寅恪先生有妻子相伴殘生,但是此時國家瘡痍,自己又背井離鄉,平生大志尚未實現,現如今又臥病在床,情緒頗為低落。

陳寅恪先生為什麼會寫出“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的詩句?我們繼續看下一句就會明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雖然贏得了勝利,但國家破碎,民生凋敝。剩下的歲月讓陳寅恪先生倍感淒涼。

此詩作於1945年4月30日,時抗戰基本勝利,只是中國並非完勝,也非大勝,而是“慘勝”。當時國事雖然向好,但山河破碎,百廢待興,陳先生自然歡悅不起來。

一生負氣成今日”。陳寅恪先生的“負氣”, 指的是他人生追求“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另外一層意思是,陳寅恪先生身在異鄉,臥病而思鄉。

四海無人對夕陽”。既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為孤獨無依,又可引申理解為空有才華卻不得認可,知音難覓壯志未酬之意。


超人小航航


此詩有一序言。交代得很清楚。

寒家有先人之敝廬二:一曰崝廬,在南昌之西山,門懸先祖所撰聯,曰“天恩與松菊,人境託蓬瀛。”一曰松門別墅,在廬山之牯嶺,前有巨石,先君題“虎守松門”四大字。今臥病成都,慨然東望,暮境蒼茫,因憶平生故居,賦此一詩,庶親朋覽之者,得知予此時之情緒也。

不得不說的是,此時1945年,陳寅恪雙目失明,心灰意冷。因此才有"一生負氣成今日"語,意思大概是:平生刻苦專研,用眼過度,才會有今日的視網膜脫落。

更值得嘆息的是,"殘餘歲月送淒涼"語。在其晚年,竟然一語成讖。

唉…秋風秋雨如相別,三百年來一大師………



左袂


陳寅恪先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孤傲文人。他的這兩句詩出自他於抗戰剛勝利時寫的《憶故居》一詩中。對陳先生這兩句詩的含義我認為不能單獨來理解,容易斷章取義,還是通讀全詩後更容易準確把握。該詩全文如下: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從詩作情緒來看,全詩瀰漫著一種悲涼。“破碎山河迎勝利”,並不能給他帶來些許歡欣。而“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更像是對自己往日孤傲的自嘲。“殘餘歲月送淒涼”和“且認他鄉作故鄉”則表示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


馬耀華3


陳寅恪是中國近代對古代文學頗有研究和造詣的一位歷史學家,詩人,語言學家。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出自於陳寅恪的《憶故居》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寫這首詩是陳寅恪當時在成都臥病在床,心中有一種孤獨無依,壯志未酬的心緒,所以特地寫了這首詩,庶親朋好友,表明他當時的心境。

據傳陳先生精通20多種語言,對梵文和古代西域的語言有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在對宗教學方面他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著作,這些也是他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他對佛經的翻譯解釋,讓人們對古代音韻,古代蒙古,突厥歷史,唐朝李氏的源流,中國與印度交流等多方面有了更多更深的發現。

陳寅恪的研究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對中國在敦煌文化方面的資料做了整理和保護,取得很多開創性的成果,使敦煌學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

陳寅恪的研究和學術論著都是以實際考證為依託,非常的嚴謹和真實。是中國近現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非羊日記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的意思是一生都堅守自己的追求,放眼四海只好我一個人獨自看夕陽。表達了恪盡職守,寧可失意,一種孤獨、寂寞和悲涼的意境。作者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一身傲骨、一腔正氣、一生不願隨波逐流之氣、一天的浩然之氣。在一九四五年那個舉國同慶的日子裡,一代大師留給了我們一個默默凝視夕陽的孤獨的背影。而此後的歲月裡,大師是寂寞的,直到新世紀的曙光照耀神州大地,當中華民族開始偉大復興之路時,人們開始重建被我們自己曾經一再否定的文化,於是,若干年前那個夕陽下的背影,又被人們重新提起。一個沒有大師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大師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


著相2


此詩出自陳寅恪的“憶故居”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一身傲骨、一腔正氣、一生不願隨波逐流之氣、一天的浩然之氣。在一九四五年那個舉國同慶的日子裡,一代大師留給了我們一個默默凝視夕陽的孤獨的背影。而此後的四十年,大師是寂寞的,直到新世紀的曙光照耀神州大地,當中華民族開始偉大復興之路時,人們開始重建被我們自己曾經一再否定的文化,於是,若干年前那個夕陽下的背影,又被人們重新提起。一個沒有大師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大師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



A李學政


應邀簡答:陳寅恪一代文人。看了他“一生正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全詩,不好作也不能作任何評論。這首詩尾句是“且認他鄉作故鄉”。由此可見作者是非常思念故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