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陳寅恪的史學思想和史學貢獻是什麼?

夢荊公


近代以來的中國處在一個古今中外交匯的社會轉型時代,促成了中國學術思想又一百家爭鳴的時代。陳寅恪作為現代學術轉型時期的史學大師,他的史學思想中既有對傳統史學優點的繼承,又帶有時代的特色,吸收了近現代史學的諸多積極因素,是這一時期學術轉型的重要代表。陳寅恪富有民族特色的治史方法和史學思想,諸如“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求真實供鑑戒”等既不失傳統又富有現代意義。

陳寅恪先生站在現代史學的角度,對我國傳統史學的求真與史鑑之風做了反思。如他在分析唐代武功空前繁榮的原因時,不是僅限於從本民族精神和物力繁盛來研究,而是指出其深層次原因和國人這方面研究的不足。“求真實,供鑑誡”這一史學思想貫穿於陳寅恪的全部著作中。從陳寅恪先生一生的學術歷程來看,其學術範圍從“塞外之史,殊族之史”的東方學轉移到“不古不今”的魏晉隋唐史研究,在縮小到晚年清初文學,但其獨立、自由的學術精神並沒有隨著外界環境的轉變而有所改變,而是變得更加牢固。王永興指出,陳寅恪先生“‘求真實、供鑑戒’之史學思想,其根柢亦在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吸收外來之學,要有自由之思想;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應有獨立精神。可見‘吸收’與‘不忘’兩方面正是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體現”。


青年史學家


其它方面,在下不知,標題太大,除了百度我無法給出自己的答案,可是百度搜索不是我的風格。

只能瞎扯一通,聊當狡辯。

陳先生經常從詩詞中進行歷史考證,這個方法,算是一個貢獻,確切地說是開拓了一種方法,並將這種方法發揚光大。但是這種方法,似乎應當個別而論,比如樂天的《長恨歌》,我個還是偏向於錢鍾書先生的意見。

我並沒有反對陳先生的意思,因為我連反對的資格都沒有,只是想說,從古詩詞中考證建築,考證佈局,考證一些制度,是可行的。因為在詩詞中,這些都應當是寫實的,比如杜甫的很多作品,比如樂天的《賣炭翁》

只是,關於楊貴妃的那些“事情”,個人覺得有些過(先給陳先生磕頭了,對不起),正如錢鍾書所言,文學作品不是史書,它肯定會有一些文學描寫,而這種文學描寫未必是寫實的,可能只是想象,或聯想。比如長恨歌中,楊貴妃在宮中洗澡等生活細節,白樂天怎麼會知道,而且更多的讀者都會認為這是他的藝術想象,

但是,將這種藝術想象,當成考證的依據,後生小子(再磕一次頭)覺得似乎不妥,詩詞中的建築、官職、服裝、飲食、地理位置等完全可以做為依據,但是抒情、想象,發揮,可能不妥。

但,這仍然是一個貢獻,至少在我看來,這個方法絕對可行!小時候讀《石壕吏》不覺得如何好,但現在一讀就揪心斷腸。

按陳先生的的方式,至少對於我這個外人來說,仍然可以看出一些單獨的資料,比如那一年官吏加夜班,是因為人口不足,人口不足是因為打了敗仗或流離失敗,而且上面給的任務相當緊迫,但兒子全戰死了,只能是戰況激烈,而且“河陽”地區還處於戰爭狀態,

這些信息,如果和其它資料結合起來,應當可以還原一部分歷史的真實。

謹此回覆,向當年亂世之中的學者,致以最深切最純粹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