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日寇侵華之時,陳寅恪卻帶頭主張“投降日本是上策”?他的民族氣節跑哪裡去了?

京都靜源教授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陳寅恪卻說說過類似的話。

《南渡北歸·南渡》382頁記載了陳寅恪一件事:在盧溝橋事變發生一個星期後的7月14日,陳寅恪在清華園對吳宓說過這樣的話:“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為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矣。”

其實,當時有這種觀點的人並不少,很多人認為中國和日本決戰必然亡國。

陳寅恪作為一個文人,不懂得軍事政治,有這種見解也不奇怪。

關鍵在於,雖然有這種觀點,但陳寅恪並沒有做漢奸,更沒有投敵,甚至沒有留在日偽控制區做順民。

事實上,當年11月他就帶著家眷南逃,到國民政府控制權任教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抗戰期間,陳寅恪基本都在後方教書,也算是支持抗戰吧。

期間,1941年香港淪陷時候,陳寅恪也在這裡。因陳寅恪精通日語,名氣又大,日本人對他很重視,聘請他為香港東亞學院院長。但陳寅恪還頗有些讀書人的硬骨頭,他很快帶著家屬逃離香港,到了國民政府控制區廣西繼續教書,直到抗戰結束。

陳寅恪雖然曾經說過投降的觀點,但從沒這麼做過,用實際行動參加了抗日,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名人不要聽他說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

嘴炮從古至今到處都是!

日本人手下很多大漢奸,之前都是高喊抗日的傢伙。

這裡有個悖論,五四運動中著名的反日學生領袖梅思平,在抗戰中投靠日寇成為大漢奸。

搞笑的是,被梅思平之流攻擊為日本人走狗,還放火燒了屋子的曹汝霖,卻拒絕和日本人合作。

當年梅思平一夥帶著人衝進趙家樓,曹汝霖嚇得急忙翻窗子進入廚房,換了僕人衣服逃走。一同的章宗祥反應較慢,被學生抓住痛毆一頓,差點被活活打死。

抗戰中日軍籌組華北偽政權時,一度曾把當過部長的曹汝霖,看做最理想人選。

曹汝霖不為所動,拒絕和日本人合作。為此,日本人大怒,曾經當面威脅:你以前和我們稱兄道弟。現在我們來了,你怎麼又不合作?你在搞什麼名堂?

後來,王克敏曾給他掛上“最高顧問”的虛銜,王揖唐出任偽華北政委會“委員長”時,又給曹汝霖掛了個“諮詢委員”的空銜,但曹汝霖從不到職視事,也未參與漢奸賣國活動。

曹汝霖晚年在憶及五四運動時說:“此事距今四十餘年,回想起來,於己於人,亦有好處。雖然於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


薩沙


陳寅恪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和哲學家。七七事變時,他擔任清華大學歷史、中文、哲學系教授。面對日寇的入侵,他在和好友的一次閒聊中說道:

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為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矣。

由此可見陳寅恪確實提到了面對日寇的抵抗是徒勞的,投降屈服方是上策。不過這並不代表陳寅恪沒有民族氣節,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對於抗戰形勢太過悲觀,對於國家民族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中國人的“恐日症”始於甲午戰爭之後,此後中國掀起了學習日本的熱潮,許多人赴日留學,陳寅恪也不例外。當中許多人雖然學到了不少本領,但卻也親眼目睹了日本的強盛,回國後面對國家內亂貧困的局面,深感和日本的差距非常之大。

陳寅恪後來留學歐美,於1925年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直到七七事變爆發。在這段時間內,國民黨政府先丟了東北,之後又簽訂了《塘沽協議》讓出了華北的權益。特別是駐防平津的29軍在日本人的唆使下成立了冀察政務委員會,華北實際上成為半獨立的狀態。

所以久居北京的陳寅恪才會說“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

再加上陳寅恪是個文人學者,對於政治軍事不甚瞭解,所以才會對抗戰形勢非常悲觀,說出屈服日本是上策這樣的話。

而當時有不少中國人和陳寅恪的想法是一樣的,國民黨政府就有許多這樣的人,比如汪精衛、高宗武等人,他們認為中國全面落後於日本,全面開戰必敗,而且會敗的非常快,這就是所謂的“亡國論”。

不過陳寅恪只是和友人私下說說而已,他並沒有“身體力行”這種亡國論調,而是選擇繼續抵抗。

他的父親陳三立面對日寇暴行絕食而亡,陳寅恪為父親治喪完畢後,便帶著家人踏上了隨校南遷的征途,從北京輾轉到了昆明。

1939年,陳寅恪在香港大學任教。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佔後,陳寅恪辭職閒居,並拒絕了日本人高薪聘請他出辦東方文學院的要求。

在全面抗戰期間,陳寅恪堅守中華民族氣節,誓死不做漢奸。所以問題所說陳寅恪民族氣節有問題不準確的。


石頭說歷史


比起其父親陳三立,陳寅恪可謂不肖。

散原(陳三立之號)老人是個著名的詩人,而其始終堅持民族氣節,深得世人欽佩。有幾件事: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寇侵佔上海,散原老人非常憤慨,一日在夢中高呼“殺日本人、殺日本人”!1933年,同為著名詩人的鄭孝胥擁戴溥儀,任職於偽滿洲國政權,散原老人痛罵其背叛中華,毅然與其絕交。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後,日寇欲招致散原老人為其所用,遭老人嚴詞拒絕,老人並將為日軍偵伺者逐走。

最後,散原老人五日不食,憂憤離世。乃父如此氣節,不知陳寅恪當時有何感覺!


笑聲30


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

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病彌衰。

國仇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時。

念往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

聽到日本戰敗投降消息的次日,55歲的陳寅恪同眾多文化大師一樣,滿腔屈辱終得洗刷,悲喜交集之情再難剋制,遂做下此詩以抒心志。

回顧這段國破家亡的屈辱歷史,這位國學大師想到了絕食而亡以抗日明志的父親,想到了自己背井離家顛沛流離的苦痛,感懷萬分,久難平靜。


01

近些年對陳寅恪的評價,出現瞭如題主所說的一種論調,認為其主張投降,毫無文人風骨。所舉之言,不外乎是《吳宓日記》中陳寅恪對於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對時局所論。但以一語而斷其投降賣國,恐失公允。

評價歷史人物我覺得應該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看看能否理解當事人所言所行。於我個人而言,也是絕不同意陳寅恪對於抗戰時局的論斷,但以此定其民族氣節盡失斷不能令人信服。

對陳寅恪生平熟知或熟讀過其詩作的人可能都有感受,陳寅恪其人一生大都貫穿悲觀主義色彩,而這,與其經歷密切相關。


02

1910年,日本武力吞併朝鮮,此時,身在異國他鄉留學的陳寅恪便有深深擔憂,預感到中國會是日本的下一個目標,內心悲憤,以詩抒懷:興亡古今鬱孤懷,一放悲歌仰天吼。

九一八事變後,對於東北軍的不抵抗,致使國土淪喪,社會各界莫不是譴責控訴。陳寅恪從好友處得知事變的具體情況,深感國家內憂外患,憂心忡忡:

空文自古無長策,大患吾今有此身。

欲著辨亡還閣筆,眾生顛倒向誰陳?

此時的陳寅恪流露出對於國家悲亡和民族前途的深深憂患。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隨即淪陷。其父陳三立老人悲痛欲絕,絕食明志,以死殉國。國仇家恨的打擊使得陳寅恪急火攻心,導致右眼視網膜剝離,須立即手術,而這意味著要在日本人的淪陷區苟且偷生。思索再三,陳寅恪毅然決然攜妻帶子,南下逃離。


03

一路倉惶顛沛逃至香港,妻子勞累舊病復發,女兒也高燒不退。為大局計,陳寅恪只得拋家離子,孤身前往昆明,去西南聯大任教。

隻身一人,又臥病在床,陳寅恪內心苦楚悲痛,寫下了悲涼的《殘春》:

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

雨裡苦愁花事盡,窗前猶噪雀聲啾。

妻離子散,無依無靠的憂愁感懷之情見諸筆端,溢於言表。

七七事變一週年之際,身處雲南蒙自教學的陳寅恪難忘國恥,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盡死肝腸猶沸熱,偷生歲月易蹉跎。

雖飽經磨難,對戰事消極,仍沒有冷卻那份愛國情懷。


04

滯留香港期間,日寇佔領,物資匱乏,陳寅恪一家過著極度窮困的生活。由於在教育及文化界的聲望和成就,日本人派人送去麵粉,其不接受,甚至以官職金錢威逼利誘,均被其斷然拒絕,陳寅恪賦詩明志:

乞米至今餘斷帖,埋名從古是奇才。

劫灰滿眼看愁絕,坐守寒灰更可哀。

為了逃離日佔區,不給日本人服務。陳寅恪喬裝混入人群,秘密乘船逃離香港。逃離虎口的陳寅恪難掩欣喜之情:

萬國兵戈一葉舟,故丘歸死不夷猶。

即使山河破碎,也要死在祖國,這般文人風骨和民族氣節著實令人感佩欽敬。



抗戰期間雖對戰事持消極悲觀態度,但比起那些賣國求榮或是迫於日本人淫威的投敵漢奸,陳寅恪絲毫未做賣國辱節之事。

評價陳寅恪的消極言論,我們是否應當理解在那個國破家亡的屈辱時代,陳寅恪對於國家不幸和自己飽經磨難的哀怨苦楚之情的宣洩,而不是因此低估其家國情懷和大義氣節。


拾書達觀


誰在鼓吹國民大屍?

(一)誰在鼓吹民國大屍?

應該說,鼓吹民國大屍主力和組織,是臺灣國民黨蔣介石餘孽外,還有少數不會反思歷史,不懂質疑的心向國民黨人,因為,正是這些被鼓吹民族渣滓歷史罪人大屍們,被鼓吹的文匪們,都為國民黨滅亡中國毀滅中國民主運程,建立國民黨法西斯黨國,立下汗馬功勞的有功重臣。

(二)為什麼吹捧民國大屍?

因為這幫所謂大師,都是北洋時代青壯年,表面上受些西方民主科學口號影響,根本沒有系統化民主理論知識,更無法去行動去實踐,又不懂國情實際情況,大部分是隻會口號型誇誇其談激情,沒社會實踐也不會實踐的不成熟人,被急不可耐竊國的同盟會國民黨操縱和利用,國民黨又專門以民主自我標榜,民主口號不離口,無處不把剛新成立的北洋政府攻擊為獨裁不民主,這些人不但是跟著起鬨、煽動、反對,而且比誰更激烈,誰更反政府,誰就是眾人敬仰的英雄,成為別人行的榜樣和楷模,後來者只能更激烈,才能受到注目,就這樣就越來越激進,越來與政府越對立。

這正是同盟會和國民黨最期望達到的效果。

(三)毀滅中國民主的主力軍

正是同盟會國民黨操縱、煽動、利用這些反政府激情,利用這種激情,無限超越民主規則,猛烈打擊剛剛建立的北洋政,形成混亂反政府、無政府、無秩序狀態。

國民黨通過利用了這亂寇匪民混亂狀態,順理成章通過輿論導向鼓動,把人心、民意、青年、和社會力量,拉向自已一方,徹底斷了中國民主運程後,緊跟著建立了納粹法西斯黨國世襲家天下。

(四)國民黨起家於斯亡於斯

當國民黨利用這些愚昧亂國群氓情緒導向,挾持外部武裝勢力,徹底消滅中國民主政府,達到竊國主政目的後,執政的無能,官員的腐敗和貪得無厭,給百姓造成的災難,與原先鼓吹的美好民主科學理想國形成強烈對比反差,和國民黨自身天然的法西斯殘酷本性,都暴露無遺,很快就失掉人心。那些起鬨反政府文匪,全部淪為黨奴,使國民黨,和北洋政府一樣,政權還未立穩,很快失掉人心,自取滅亡於失去民心。

(五)大屍本相

這些被鼓吹的大屍,幾乎大部分是清一色留學日本,日本培植的滅亡中國漢奸,文科不通理科不會造反型混混亂匪,沒有一個是民主理論專業,按民主程序幹事人材,更沒科學家,沒有一個為強國富民做出實事人,更沒世界級高端科學人材,只是與幾千年農民起義中不同點是,識字人多一點,但把中國亡的更狠一點,百姓遭受的戰亂和死亡更大一點,法西斯國民黨統治比歷史上帝王專制家天下政權統治更黑暗而已。



陳寅恪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和古典文學研究者,一生致力於國學的發揚與歷史的研究,曾先後擔任過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的教授,可以說桃李滿天下,他的思想影響了當時一代的青年才俊。

在我的印象中,陳寅恪乃近代大師,怎麼會和投降派扯上關係?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通過查閱資料,漸漸的發現了些蛛絲馬跡。


陳寅恪的好友吳宓曾在日記中這樣說到:

晚飯後,與陳寅恪散步。寅恪謂: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為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矣。

陳寅恪的好友記載的這段話,應該不會有故意黑陳寅恪的嫌疑,但我們通過分析不難發現,陳寅恪投降了嗎?他沒有!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當初的局勢。

為什麼他說要屈服?首先,中國人,底層愚昧無知,上層又欺詐無理,當時他認為上下根本無法團結一心共抵外侮。再者,當時的國民政府一心打內戰,對日寇一讓再讓,他看不到國民政府堅決抗戰的決心。所以他主張與其打無準備之仗,還不如退守華南,避免無畏的犧牲。


這就是陳寅恪被人所詬病的“投降主義”,認為他毫無羞恥心,才雖高而氣節有失,只是一個賣唱的小丑,登不了大雅之堂。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先不管陳寅恪有沒有說過這話,就算是說了,我們也不能僅憑這一言半語給一個人下結論,畢竟我們不知道當時的聊天背景是什麼。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應當聽其言,觀其行,一起來看看陳寅恪都做了什麼,我們再下結論不遲!

一、抗戰爆發後,他的父親陳三立面對日寇,義憤填膺,最終絕食而亡,陳寅恪為此幾乎哭瞎了雙眼。

二、他沒有留在北平,而是跟隨學校南遷,西南聯大在昆明成立,他在昆明一邊講課,一邊宣傳抗戰思想。


三、當他被英國牛津大學聘為漢學教授時,曾輾轉香港,準備前往英國。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他滯留在了香港,擔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日軍佔領香港後,他憤然離職!

四、日軍在香港準備請陳寅恪出山,籌備東方文學院,他斷然拒絕。

五、日方託人請他去上海教書,他再次嚴詞拒絕,為了不被日方迫害,他逃出了香港,輾轉到兩廣,擔任廣西大學和中山大學的教授,繼續自己的歷史研究。

通過陳寅恪的種種行為,他怎能是毫無骨氣的投降派?斷章取義,一貫是噴子的通用伎倆。


總結:陳寅恪站在了文人的角度分析了當時的局勢,他不是戰略家也不是政治家,未免有點譁眾取寵,外行插手內行,畢竟華北對於中國的抗戰事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的這種觀點毫無意義是錯誤的。但他個人並沒有喪失民族氣節,在日寇面前從未屈服,因此他與汪精衛之流有著天壤之別,不能說是投降派!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為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矣。”罵他的人眼睛是否有問題???請細看全段語意, 當年形勢是否他說的是明智,他有說討,"所有"國民投降嗎?還有,他有用"投降"這二字嗎?屈服並不等於投降,反之,罵他的人,有些卻真正投降了!近年,網上出現很多以"黑"死去的人為業者, 例如,黑孫中山,卻不理當年客觀主觀環境之不同,馬後砲去爭取點擊, 見怪不怪了。


老安KLOn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一句話: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行,論行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行不論心,論心則天下無完人。

這句話就說得非常有道理,它告訴我們應該辯證的去看待問題。對於有些事情,我們只要有這個想法就是值得鼓勵的,至於說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其實沒那麼重要。而對於另外一些事情,有這個想法不要緊,只要不做壞事就行了。

有時候對人對事,真的應該寬容一些。陳寅恪被人稱為“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中的教授”。現實中所謂的陳寅恪要投降日本,實際上是這樣的,原文如下:

吾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為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吾國永亡矣。

這是陳寅恪什麼時候說呢?這是1937年7月14日,陳寅恪在清華園對自己的好朋友吳宓說的。換句話來說,陳寅恪是覺得當時是國力是打不過日本的,所以只能保全華南,這跟民族氣節是沒有關係的。當時大家都很悲觀,因為國內軍閥割據,內戰不止,而日本國力又遠遠超過我們。這種情況下,真的沒多少人有信心。

其實陳寅恪早期也是主戰的。1932年1月28日,爆發了一二八事變,此時的陳寅恪是這樣給南京國民政府的:

陳寅恪不光寫信,還把自己的工資捐給了十九路軍。不過等到1936年西安事變的時候,陳寅恪就轉變了自己的立場,開始從主戰轉向了主和。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是非常絕望的。

有多絕望呢?絕望到錢穆先生要寫《國史大綱》。原因就是假如國家滅亡了,至少能夠留下一本關於我們的史書,讓後人知道我們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國。所以錢穆先生在寫《國史大綱》的時候是這樣一種心態:

中國人寫中國最後一本史書。


1937年9月14日,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看到北平淪陷,絕食五天而死。這也使得陳寅恪又一次轉變立場,從主和轉向了主戰。

當然,整個抗戰期間,陳寅恪是完全問心無愧的。

1937年,他帶著家人逃往長沙。

1938年,他離開了長沙,到了梧州,隨後他又抵達香港。

1942年,香港已經被日軍佔領。由於陳寅恪名聲比較大,日偽軍來勸他去日戰區擔任教職,但是陳寅恪不為所動。那個時候他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


歷史是什麼


本人一直認為,知識分子和所謂的大師多了非國家之福!有這份心還是多專注實業吧!

陳寅恪作為一個有影響的人物,發佈失敗言論,影響之惡劣不用人說。他的言論跟汪精衛的曲線救國思想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高考將臨的時候如果有人來給你潑冷水,告訴你肯定考不上,你可能一巴掌呼死他。

在戰場最緊張的時候,如果有人散播失敗論調,熱血男兒只怕要殺他祭旗。

現在還有人做大師夢,並以知識分子自居,在我看來,所謂的知識分子,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能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還是醒醒吧,有本事去做實業家,去開辦不含水分的高科技企業。

至今有人津津樂道民國大師,不過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而已。同時期美國日本歐洲都沒有什麼大師,他們只有實業家。結果日本軍隊來了,一杆槍把大師們攆得屁滾尿流。


深隱者


好吧,又開始有人黑陳寅恪,真是無語了……

(陳寅恪)

看到這個提問的時候,腦袋裡一陣混亂,怎麼可能?陳寅恪什麼時候帶頭主張投降的,什麼時候說過這話?

查了很多資料之後發現,哦,有人很努力的查到了《吳宓日記》中的幾句話,因此認定陳寅恪主張投降日本。

據網友摘錄,其中有這樣一段內容:“晚飯後,7-8與陳寅恪散步。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此次事變,結果必為屈服。華北與中央皆無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國,屈服為上策。保全華南,悉心備戰;將來或可逐漸恢復,至少中國尚可偏安苟存。一戰則全局覆沒,而中國永亡矣。”這篇日記的時間是1937年7月14日。

(《吳宓日記》)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這是戰爭爆發幾天後,吳宓和陳寅恪在飯後閒聊時的話。陳寅恪原話怎麼說的,我們已經不知道了。就算是根據這段轉述的文字,我們也可以看出,陳寅恪的意思並非“投降日本”。

陳寅恪分析了當時的情況,注意是當時的情況,國內“下愚而上詐”,意思是政局混亂,這次事變是打不贏日本的,因為“華北和中央皆無志抵抗”。如果想要不亡國的話,“屈服為上策”,這樣才能“保全華南,悉心備戰”。陳寅恪沒說不抵抗啊,從上下文的關係來看,他說的“屈服”的意思,是不應該在華北進行決戰,而應該保存實力,做好準備再打。


而且,陳寅恪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是堅決不屈服日本的。

(陳三立)

先說他的父親陳三立,愛國詩人。九一八事變時,陳三立悲憤的徹夜不眠,“一·二八”淞滬抗戰的時候,做夢都喊著“殺日本人!”1937年北平淪陷,他舊疾復發,但是拒絕治療,日本人知道他的大名,帶重金拉攏他,陳立三一口回絕,絕食5日而死。

陳寅恪呢?因為過度悲傷,右眼視網膜脫落,有失明的風險。(後雙目失明。)但是他堅決不治療,守孝期滿就趕緊帶著一家人離開北平。為啥?他不願意留在淪陷區,不願意為日本人賣命。

真要是主張投降的話,留下來繼續教書唄,為啥要顛沛流離十多個省,遠離淪陷區?

(陳寅恪質問政府對日方針)

其實早在1932年,陳寅恪就表達了堅決抵抗日本的決心,當時陳寅恪和吳宓等人聯合發文,在報紙上痛斥政府的投降主義。此文刊登於1932年3月5日的《世界日報》。

1939年被英國牛津大學聘為漢學教授,於是他離開昆明準備去英國。但是因為戰亂暫時停留香港,任香港大學客座教授。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陳寅恪立即辭職,當日本人帶著重金找上門,讓他出來辦東方文學院的時候,陳寅恪立刻拒絕了。

1942年,日方派人請他去上海講課,陳寅恪再一次拒絕。為了防止繼續被騷擾,陳寅恪又去了桂林,在廣西大學、中山大學任教。

這麼多次拒絕日本人的邀請,他會主張投降?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

陳寅恪不是投降派,真想“黑”的話,多拿出點證據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