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蟄居”,在中國也叫“家裡蹲”,有什麼社會危害性呢?

可言


家裡蹲不是問題,問題是家裡蹲又不工作,實在不想出門工作就在家裡工作嘛,我看中國還是蠻多人這樣的


Yu樺林


日本的原詞叫做“引きこもり”,所謂的家裡蹲,不出門、不交友、沉迷於自己的世界。日本有多少人是家裡蹲?說實話,真的不知道。既然這些人是家裡蹲,就不會輕易的接觸社會,不接觸社會,也就不知道這些人的信息,不知道信息就無法進行準確的統計。

8050社會問題

根據日本全國家裡蹲家族聯合會的調查,40歲以上,並且有10年以上家裡蹲經驗的人有70%屬於有過工作經驗的,這些人在工作場合受到了一些他們所認為的“欺凌”,於是就選擇隱居在家中;而低年齡段的人同樣也是因為心理有一些無法走出的陰影,而恐懼外人。現在日本第一代家裡蹲,已經構成了家裡蹲的主力軍,那就構成了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8050社會問題。

8050的理解十分簡單,80歲的父母,50歲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其背景就是所謂的“家裡蹲”現象嚴重。8050的社會危害,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未來。“家裡蹲”這個詞語是在日本1980年~1990年代流行起來的,當時的年輕人正直20歲左右,而現在這些年輕人已經變為40~50歲的人;這些人的父母,已經是70~80歲的高齡。


那麼,就有人說了,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有什麼不對呢?當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家裡蹲只會啃老!有多嚴重呢?我就舉一個例子吧。2018年1月份,在日本札幌的一間房子內,發現了兩具屍體,一位是82歲的母親,一位是52歲的女兒。死後已經數週沒有人發現,最終是燃氣公司來檢查的時候,發現了異常。根據旁邊的人介紹,女兒已經10年以上未出過門,買東西和吃飯都是靠著母親。根據日本警方的透露,2人的死因是“營養不良導致的衰弱死”,簡單來說,餓死的!母親先離世,女兒後離世。

之前日本內閣曾經對家裡蹲現象進行了調查,公佈了全國有54萬家裡蹲。但是這個調查只是到39歲而已。實際上日本家裡蹲的主力軍,是40歲以上的人!上圖是日本40歲以上家裡蹲比例較高的縣,其中佐賀縣,40歲以上的家裡蹲人士佔據了所有家裡蹲人士的71.3%,而且有36%的人超過10年以上的家裡蹲經驗。

家裡蹲的社會危害

這種情況,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影響很大!

首先,日本原本就是少子老齡化,這部分不出去工作,只在家裡消耗,無疑地加重了日本人手不足的情況。有數據顯示,長期家裡蹲人士會達到200萬人,假如這些人能夠出門工作,能夠撐起很多的行業;

其次,這部分人不出去工作,也就無法創造價值,無法為日本繳納稅金和保險,只是靠著父母而已。在日本,家庭只需要有一人繳納養老以及醫療保險即可,全家人都可以享受(有一定的限制)。家裡蹲的日本人,不去創造價值卻消耗著日本社會資源,會導致財政負擔更加嚴重;

再者,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家裡蹲的這部分日本人,或多或少都會患有“精神疾病”,對於社會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執著。之前在日本發生的砍殺小學生事件,就是因為旁邊小學的運動會吵到了他,於是家裡蹲的這位人士就報復小學生。

最後,家裡蹲現象,十分的不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其實很好想象,如果是家裡蹲,就會與社會切斷聯繫,切斷聯繫就意味著不會結婚不會生子,日本少子化現象已經十分嚴重了,還有那麼多人選擇不生孩子不結婚,那麼未來日本哪還有勞動力?!

結束語

日本現在也在著手調查詳細的家裡蹲人數,對他們進行支援,希望通過引導使得這部分人能夠走出房間,迎接世界。但是這個工作很難,畢竟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日本政府雖然有引導,但是工作十分難做,有些人甚至都閉門不見。造成日本家裡蹲現象的,除了一些社會構造問題以外,還有許多日本人性格的問題,想要解決,還是需要花費幾代人的努力。

部分文章介紹:

《守護東京的“地下神殿”:宛如科幻片》

《 日本“90後”精英:階級已固定,只是你們看不見》

《一場颱風,讓日本人的歧視社會“原形畢露”》


日本二三事


2010年4月7日,日本豐川,30歲的「家裡蹲」巖瀨高之因為家裡人停他的網絡,拿刀殺了自己的父親和侄女,重傷了母親和弟弟兩口子。

2010年11月12日深夜,日本廣島,78歲的父親再也無法忍受,拿金屬球棒撲殺了「家裡蹲」30年的兒子。

這樣的事件每年都在發生,據調查日本的殺人事件55%都是家人之間發生的,而這其中常年不工作不出門的「家裡蹲」和家人之間的矛盾佔了很大一部分。長期待家裡不出門,不僅親人很擔心,「家裡蹲」本人也會自我譴責,但是又無法踏出第一步。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抑鬱症成為高發症狀。最終一旦有一個導火線,就會出現殺人後自殺的情況。

國內即使不工作整天在家裡,如果是獨生子女或者和家人關係比較好的話受到的壓力會小很多。很多人過個暑假就和父母各種鬧矛盾,更不要說整天在家不工作沒有其他交際了,那時候肯定和家人矛盾不斷。

各位家裡蹲的同學,請一定要儘早走出家門,即使是和朋友出去瘋也不要整天在家裡。



Tokyo培根


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亞諸國差不多,儒家文化對待年輕人不友好,加上人多競爭大相互傾軋比較厲害,心理上偏激很常見!有生存壓力還好,如果餓不死凍不壞,心理問題就上升成主要矛盾!多數人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最後採取放任態度,消極迴避成為家裡蹲就是最終結局。

這只是部分人,當下社會有足夠的包容性。好壞來評價沒有意義,喜不喜歡都不關你事。研究的話有專業人士,和普通人沒關係。

個人以為逐漸失去活力是該文化的特徵,重新來過在歷史上無數次上演。


青磐


首先這不太符合人類的正常生活。


一個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有靜有動,既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有自己能夠安靜下來的時空。同時也應該有健康多元的公共生活,與他人,與社會有良好的互動,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全的健康的發展。


日本近年足不出戶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已經厭倦了與社會和他人的交往,靠著啃老和外賣生活。首先這並不利於他的健康。身體得不到鍛鍊,也曬不到太陽。


其次,他也散失了生產性,不說對社會產生不了建設性、生產性,還會引發家裡人的擔憂。我相信他自己恐怕也會比較難接受自己這個樣子,當然有的人就是喜歡一個人待著,但也不能否認有人會自己越呆越頹。而且一個人頹的久了,情緒上比較容易暴躁,一旦發生家庭衝突,悲劇往往比較容易發生。


那我們對於家裡蹲的現象,就只有批評嗎。不是,家庭,社會志願機構以及政府還是要聯合起來,看能否找到一些解決措施,通過心理的疏導等積極干預,幫助遇到困難的人重回社會。因為這樣不但有利於家庭穩定,也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


雖然說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似乎蟄居作為其中的一種,許多人認為,只要不影響他人就可以認可。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消極的逃避。因為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它並不符合人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穩定。



北京不冷東京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