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我們家,祖父輩開始經商,如今的親戚們也散落天南海北,各自營生。每到過年,便是大家回鄉團聚之時。

過年吃的家鄉味道,不限於年夜飯,還有拜年時各家要做的飯菜。因大家從不同地方回鄉,飯桌上自然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最具有代表性,就是火鍋了。既有最本土的鹹菜豆腐火鍋,也有靠食材取勝的清水牛肉火鍋。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羊肉蘿蔔火鍋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大家一起吃飯的機會顯然少了許多。閉門不出到現在,青菜已經率先消耗完畢,只剩下白蘿蔔一類保存時間相對較久的素菜,加上冰箱裡凍的羊肉,倒是做了很多次羊肉蘿蔔火鍋。

這種簡單的家常菜,主要還是食材決定味道。這次的羊肉,是過年前從寧夏網購的,很新鮮,加上小區封閉前從超市採購的白蘿蔔,配上簡單的姜、蒜、醬油,先炒制好煮開,再小火慢燉,也算是今年過年在家閉關期間能長期吃到的美味了。

潮汕牛肉火鍋(家常簡易版本)

都市裡的潮汕牛肉火鍋店,幾乎每次吃飯的點都是排長隊,這幾年就像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開一家火一家,讓人無法不注意到它們的存在。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這些門店,最突出的特點,莫過於所謂的“後廚前移”,讓消費者直接看到刀工熟練的師傅切分新鮮的牛肉,通過圖示和菜品分類,詳細瞭解到牛的不同部位,知道該怎麼吃。

在家吃潮汕牛肉火鍋,買的什麼食材心裡有數,也就沒有那麼講究。潮汕牛肉火鍋門店的崛起,主要提醒了家裡人在家做火鍋,除了最容易買到的牛肉卷,還可以用新鮮牛肉現切現制,再加上牛百葉等食材,讓火鍋內容更豐富。圖的是新鮮,用最好的食材招待家裡人,大傢伙一起吃熱鬧。

冬陰功湯火鍋

對於中國人來說,最熟悉的泰國菜,可能就是冬陰功湯了。

過年在家,日日葷菜,終有吃膩之日,清爽酸甜的泰菜,可以說是拯救味蕾的好選項之一。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冬陰功湯

在家裡做冬陰功湯火鍋,很簡單,偷懶一點,只需要買冬陰功醬料倒進火鍋裡,加水煮開。再加上些新鮮的香茅草段,備上一個小青檸,已經是很講究的吃法了。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冬陰功湯的完整食材

然而,如果你不怕折騰的話,可以參考上圖這些食材。這是以前在泰國旅行請的泰菜課老師教的,在家裡完全復刻這種做法很不實際,但有些要點可以參考:

  • 蝦要挑大隻的買,挑去蝦線,去掉蝦頭前端部分,備用;
  • 去掉的蝦頭前端部分不要直接扔掉,而是用於煮湯,如果嫌湯水渾濁,可以過濾一下;
  • 家常簡易做法中,別忘記備上蘑菇、洋蔥等食材,可以讓湯汁味道更豐富;
  • 如有條件,可以買一些羅望子醬和椰漿調味。

此外,新鮮香茅是一種很棒的調味品,可以增加火鍋的味覺層次。如果不喜歡冬陰功湯這樣酸酸辣辣的東南亞口味,也可以考慮更符合國人口味的泰北牛肉湯,可以按照你的喜好改進,裡面加點香茅就會完全不一樣!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鹹菜豆腐火鍋

平時,大家總喊著吃鹹菜不健康,到了過年,反而沒了禁忌。炒菜中的大魚大肉已經足夠多,再來個火鍋,乾脆就一素到底,也不考慮什麼營養問題了:家裡老人家做的醃白菜,加上農村裡打的豆腐,放一點肥瘦相間的豬肉,就是一鍋充滿家鄉味的火鍋。

至於食材,這種火鍋也不需要放什麼食材,吃到最後,愛吃香菜的人再加點香菜,或者本地常見的野菜,就已經很美味了。

海鮮火鍋:小卷?魷魚?花枝?傻傻分不清

在內陸省份過年,海鮮並不多見。即使現在冷鏈已經足夠發達,家裡長輩也還是不習慣做海鮮相關的任何菜。因為有親戚定居深圳,對於各式海鮮的做法如數家珍,今年自駕回來,帶了不少海鮮,於是也做了簡單的火鍋。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對於他帶回來的這些食材,哪怕他科普了很多遍,我也還是根本分不清楚,只覺得都很好吃。

海鮮火鍋比牛肉火鍋更重視食材新鮮程度。我們家用的是清水火鍋,加一些蔥段和姜塊即可,蘸醬用的是親戚帶回來的醬油膏。

除了海鮮之外,也會加一些切成小段的玉米、高麗菜和香菇,都是很平常的食材。家鄉親戚自己種的香菜,也是大家很喜歡加進火鍋的菜品,幾乎人人都愛吃。​


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一堂,就是咱家火鍋裡的年味

其實,每一年,飯桌上的火鍋都並不是最引人注目的菜,之所以會突然想到它們,是因為今年是最特殊的春節:除了那桌年夜飯,我們大家族的人已經沒有再聚餐了。

​火鍋,其實比炒菜更能消耗食材,恰恰意味著一家人能夠團圓吃飯,和和美美,不知不覺都吃得肚皮鼓鼓。在這個時間段裡,想到火鍋,其實也就想到了過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