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信用卡的五大影響

這次疫情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信用卡領域也不例外。

那今天小編就來聊聊,疫情對信用卡的五大影響。

1、新增客戶乏力,交易量暴跌

現在大家的焦點都放在疫情上,滿腦子都是買口罩買菜,誰還有顧得上辦信用卡?

再說了,很多銀行網點也不開門啊,工作人員想營銷也沒機會。

網點難以出業績,客戶又沒意願辦卡,不用小編多說,這段時間新增客戶數據有多難看,大家心裡有點數了吧?


疫情對信用卡的五大影響


2、逾期顯著上升,催收難度加大

信用卡逾期分為兩類,推遲還款和無力還款。

因疫情感染隔離或防控工作人員,不能及時還款的,各大銀行都給了很好的政策。這一點小編在昨天的 中也有提到。

在延遲還款、息費減免以及徵信異議上,幾乎沒有太大的問題。

不少銀行只要打電話申請,都能寬限一個月。

這部分客戶只是臨時性拖欠,財務狀況還是好的。

重點是那些拆東牆補西牆的缺錢客戶。

大家心照不宣,那些逾期用戶的信用卡,大多數不是用於消費,而是用於套現。

靠信用卡來維持資金週轉,是很多人的常態。

疫情什麼結束咱也不知道,不少上班族、餐飲老闆的的資金鍊就存在斷裂風險,可能會全面逾期。

有些人的債務,原本是打算靠賣房賣車來償還的,但現在的局面,就算你有資產,也不好變現了。

出現了逾期,客戶不好過,銀行也不好過。

首先是催收人員不到位,工作不好開展。銀行催收電話得錄音,客戶資料得保密,註定催收不能遠程家裡辦公。

另外在疫情之下,處處暖新聞正能量,你催收力度不能太大,不然就會很刺眼,得收著點。

據我所知,有人已經借疫情之名找銀行撕逼了。

3、線上辦卡更寬鬆,面籤或創新

許多銀行朋友吐槽,說自家的卡員好多都沒到位。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特別是大城市,信用卡業務員大多數外地的,春節也都回家去了。

現在很多交通路線都停了,又嚴查外來人員,很多人都回不來,來了也要被隔離。

既然線下走不通,那就只能走線上,跟現在流行的遠程辦公一樣。

之前很多銀行對線上髮卡,還是有保留的,通過率不高或額度扣得緊,

現在也只能跟隨大流,網申的通過率會提高,但同時也意味著風險加大。

甚至不排除只允許網絡申請的高端卡種,也放開線上申辦。

另外大家都知道,網申信用卡是需要本人帶身份證,去網點面籤的。

若是疫情拖得久,那不排除監管部門有制度創新,允許客戶網絡視頻開卡。

4、活動經費過剩,線上更吃香

大部分銀行的信用卡,都會主打“美食牌”,餐飲商家有優惠。

比如招商的飯票、浦發的小浦惠花、交通的特惠美食、民生的惠買單等等,都在餐飲商戶投入了大量活動經費。

另外還有電影,賀歲片集體撤檔,好多電影院直接關門大吉了,這部分經費也黃了。

所以說,銀行線下的活動經費,將有大幅盈餘。

那這部分經費,應該會挪向主流的用卡渠道。

主流的用卡渠道,自然就是網購和外賣啦。

起碼這段時間,很多人選擇信用卡的標準,就是網購有沒有立減,有沒有積分。

那些線上支付沒積分的銀行,或許也迫於壓力調整積分規則。

銀行的資源將進一步向線上傾斜,線下POS機消費更加萎縮,傳統收單業務的盈利模式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5、信用卡額度收緊,風控加強

信用卡的實質就是銀行貸款,還是風險最高的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

連民間放貸者都知道,

當大環境不好時,應該減少放貸,

更何況是專業化的商業銀行。

目前社會上,信用卡過度授信是不爭的事實。

而提出要剛性扣減、要規範信用卡授信的,是監管部門,

銀行本身的意願並不是特別強烈。

但去年開始逾期攀升,各家銀行的政策相繼收緊,降額凍結的消息不絕於耳。

按銀行的基調,2020年原本就要收緊。

再加上疫情的衝擊,今年的大銀行是不大可能會放鬆額度了。

特別是那些高授信、高透支率的客戶,

你若再大魚大肉夜夜笙歌、假的一比,那還款的時候千萬得小心。

平安中信都是玩套路的老手,大家多留意。

還有幾點想法,如信用卡分期費率會降低、銀行客服更加智能化、境外返現力度會減少等,我就不展開講了。

疫情把大家都搞得很緊張,各地都搞隔離封路。

這病在湖北以外的死亡率並不高,而恰恰外省的數據更為精準,也更有參考價值。

這病的傳染性高,而致命性是不高的,但還是需要入院治療。

但湖北的醫療資源嚴重透支,而其他省份都還充足,所以外省的治療效果就好很多。

只求早點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方案,把這病的死亡率降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那大家就不會害怕,我們的社會也將恢復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