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一絕是什麼?

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strong>耳朵眼炸糕

第一次聽到“耳朵眼炸糕”這個名字時,心裡是生出了幾分好奇的——什麼人會這麼無聊,把炸糕做成耳朵眼的樣子,那得多費勁吶!而且有的地方話將耳洞稱為“耳朵眼”,或許這炸糕是像耳洞那麼小才出了名的?後來才知道,我的猜測全都和事實不挨邊,“耳朵眼炸糕”這個名字的由來,是與一條衚衕有關。


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一絕是什麼?


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一絕是什麼?


耳朵眼炸糕的生產有百餘年曆史,清光緒年間,創始人“炸糕劉”劉萬春以賣炸糕謀生,該店鋪選址北門外窄小的耳朵眼衚衕出口處,被食客戲稱為耳朵眼炸糕。1957年該店加入公私的合營,78年經市飲食公司定名為“耳朵眼炸糕店”。耳朵眼炸糕選用江米,加工麵醬用赤小豆,白糖經傳統工藝制餡,指定油類炸制,成品外皮金黃、酥脆不艮。耳朵眼炸糕自一九八三年以來被市政府、市商委、市烹協、市飲食公司評為“優質食品全鼎獎”,一九九四年第五屆亞太博覽會獲金牌,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中國烹協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耳朵眼炸糕與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協命名為"天津三絕食品"。耳朵眼炸糕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


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一絕是什麼?

耳朵眼衚衕是天津市紅橋區的一條衚衕,因衚衕狹窄而得名

耳朵眼衚衕的名稱來歷,據久住該衚衕的群眾講,有二:一說此處進口較窄,進入衚衕中部後較寬,還有一片大空地,其地形確似"耳朵眼";一說傳說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避難於此,一直跑到該衚衕的底部,因轉彎多,才說:"我怎麼跑到耳朵眼兒裡啦?"後人據此稱為"耳朵眼"。

由此看來,耳朵眼衚衕的名稱,是約定俗成的。何時開始稱"耳朵眼",已無從查起,但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後,附近居民至今還這樣稱呼


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一絕是什麼?


耳朵眼炸糕雕像

耳朵眼衚衕與天津市最古老的商業街--估衣街以及北馬路、北大關(也叫北門外大街)相連。耳朵眼衚衕由三個小衚衕組成,總長度不足200米,一共有三個出口,連通了三條路。耳朵眼衚衕的北面出口在估衣街上,南面出口在北馬路上,西面出口在北大關。衚衕的特點就是窄,最窄處不足1.5米,最寬處也不超過5米。衚衕內大多是居民住戶院落,有平房和二層的院落。

吳先生所說的"耳朵眼"是在存德里附近,生產中街南北段南頭(西側)一個大大肚子衚衕的地方,這是不對的。這個大肚子是自由路中段路北原天主堂(開封賓館前身)北牆外的一大片空地,這片空地群眾習慣叫它"祠堂後",而根本不叫"耳朵眼"。既然是天主堂後為什麼叫"祠堂後"呢?"天主堂"這是當地群眾的叫法,它實際上是一外國教會於上世紀30年代在此處一個祠堂的原址上建的一座天主教女篤院。天主堂東牆外有一衚衕,群眾也叫它祠堂衚衕(後擴入開封賓館內),此衚衕南連自由路中段,北通祠堂後、生產街、存德里。吳先生文中說他於1946年抄近路來到自由路,我想他一定走的是祠堂衚衕或祠堂後,而絕對不會是抄了"耳朵眼"這條近路來到自由路。因為"耳朵眼"是個死衚衕,又不直通自由路,如果進了"耳朵眼"轉一圈原路出來只會多走冤枉路。

祠堂後這片空地僅路西路北有幾座小院,地形與"耳朵眼"相似,即東北、西南走向,兩個路口雖不對照,不過它不是死衚衕,祠堂後西南角有一條几十米長的窄衚衕,出口就是商場后街,往南100米是自由路,往北直通鵓鴿市。祠堂後雖也曲裡拐彎,不過從沒人叫它"耳朵眼"。自開封賓館等相繼北擴,祠堂後的這片空地連同西南角的衚衕已不復存在,而"耳朵眼"的真正消失,僅僅是兩三年前兒童醫院北擴後的事。

現狀

2000年初,天津市進行危漏房屋和平房改造,由天津市萬隆集團出資改造估衣街和北馬路地塊,連同耳朵眼衚衕一併都拆除了,該造成了新的商業街。如今這個衚衕已併入六部口,名存實亡了。因而,古老的天津耳朵眼衚衕已經不復存在

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還有一絕是什麼?

耳朵眼炸糕自1983年以來,多次被天津市政府、市商委、市烹協、市飲食公司評為優質食品全鼎獎 ;

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賽上被授予特別榮譽獎 ;

1994年,在第五屆亞太博覽會上榮獲金牌;

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strong>中華名小吃。

歷史文化

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清光緒庚子年間(1900年),當時的北門外大街是去往京師的通得街大道,東西兩側的估衣街、針市街、竹杆巷等,有著全市最大的乾鮮果、皮貨、染料、藥材市場。

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櫃劉萬春就是由原來推著獨輪車在鼓樓、北大關一帶走街串巷流動售貨,改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門外大街上擺攤設點現做現賣。

後來,劉萬春與他的外甥張魁元合夥,在北門外大街租下一間八尺見方的門面,掛起"劉記"炸糕的招牌,辦起了炸糕店。後劉萬春的兒子劉玉才、劉玉山、劉玉書等陸續進店。日偽時期,耳朵眼炸糕店被迫加入商會,起名"增盛成"。增盛成的官號不為人們接受,而耳朵眼的綽號卻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