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的悲哀,新鄉餐飲界缺乏“扛把子”

一直以來,我們生活的圈子都離不開英雄。從蠻荒之地的堯舜禹到名人輩出的三國,再到清末動盪的革命時代,英雄似乎跟每個行業,每個區域緊密相關。沒有英雄的地方,沒有活力,似乎大家都守著自家的小門面,像受氣的小媳婦一樣,只要有飯吃,一天不捱打,這日子就能說的過去。縱觀我們新鄉的餐飲,實在難以找出幾個英雄。

餐飲業的悲哀,新鄉餐飲界缺乏“扛把子”

咱們新鄉的餐飲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大塊是火鍋,一大塊是中餐。火鍋可以說滿地都是。大街小巷,走上個幾百米,就能看到一家。有富麗堂皇,也有犄角旮旯的,總而言之,支一口鍋,有兩盤牛羊肉卷,再加上三四個素菜,這頓餐就成了。

餐飲業的悲哀,新鄉餐飲界缺乏“扛把子”

有人說咱新鄉的紅燜是一大特色,不錯,新鄉人沒有不承認的。可是您知道嗎?紅燜嚐嚐特色還行,按歸類還應該歸到火鍋的範圍之內,只不過紅燜是以羊肉作為底料而已,況且又肥又膩,吃過幾次後,實在是難以提起興趣。其他火鍋,包括魚火鍋,總體感覺大體雷同,再說如果有人問起誰是咱們新鄉火鍋的老大,估計很多人想了一圈,會無奈的說出三個字“不知道”。

火鍋沒有“英雄”,多半是因為缺乏戰爭,即使有戰爭,火鍋大都一死一大片,就如同多年前的小板凳。一夜之間,新鄉小板凳火鍋遍地,又是一夜之間,新鄉的小板凳火鍋相繼關門。也難怪有人說“在新鄉三年以上的飯店就叫老字號。”

餐飲業的悲哀,新鄉餐飲界缺乏“扛把子”

再說中餐,說起中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主食。燴麵、拉麵、撈麵。隨著瀟記燴麵的關門,似乎新鄉主食的老大就沒有了,剩下的多是散兵遊勇。中餐也有不錯的,但是真正能讓人流連忘返的似乎也就那麼兩三家能拿得出手,但也是像娶的媳婦一樣,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跟英雄的境界還差的太遠。

沒有英雄,缺乏扛把子,餐飲業的影響力似乎就小多了。美食往往是一座城市對外的象徵,所謂會吃才會幹,未來誰將成為我們新鄉餐飲業的“扛把子”呢?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