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未來經濟預測

眾所周知,爆發於武漢,擴散到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經濟產生了現實的影響,如以前春節期間的消費極度緊縮,公共交通系統的極度萎縮,涉及到航空,鐵路,公路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由於對瘟疫隔離的需要,多數企業會延遲開業,會對相關產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從短期來說,確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制動作用,但是我們都明白,瘟疫在古代稱為“時疫”,即它不可一直延續下去,來勢兇猛的瘟疫往往去的也快。所謂來無蹤,去無影。瘟疫總是會在年內消失,至於消失的快慢,與我們全社會的努力正關聯。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未來經濟預測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疫情對經濟的短期影響,影響經濟有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去年出口基本持平,投資增幅也在下滑,拉動經濟的主要就是靠消費--去年前三季度國內消費增速達到8.5%,此次疫情恰恰就是對消費造成重創。

春節本來是傳統的消費高峰期,去年春節期間包括餐飲、娛樂、旅遊、度假等等數據都創出歷史新高。今年因為防範疫情,絕大部分人群都在家裡自我隔離,所以,消費這塊數據非常慘淡。

以電影票房為例,去年春節期間全國每日票房高達十幾億,7天就突破100億,今年,1月24日武漢封城後次日的全國票房才180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餐飲也是,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很多餐館因為防範疫情——當地主管部門根本就不允許開業;KTV等娛樂場所同樣也是如此。其實,就算是主管部門允許開業,估計生意也不會好。

旅遊、航空、公交、酒店等行業同樣遭受重創,不止是消費,疫情對製造業的影響也很大。因為疫情,現在全國所有大型集會活動都取消了,連學生開學時間也推遲了,那麼製造業怎麼辦?要知道工廠恰恰就是需要大量工人聚集生產的場所!

為了防疫,工廠這種人群密集場所必須嚴控,至少要必過病毒的潛伏期;但是近幾年經濟形勢不大好,很多企業資金鍊崩得很緊,多延幾天開工對於普通人可能無所謂,對於很多企業可能就是性命攸關。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未來經濟預測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另外有個行業雖然經濟規模不大,但是卻牽涉千家萬戶的民生--這就是活禽養殖行業。現在這個行業情況不樂觀。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飼料廠都延期開工,這個飼料延期生產對活禽養殖就是斷了口糧。

而且目前很多而且目前很多地方交通管制,部分地方甚至直接封路,不僅飼料進不來,雛雞雛鴨也進不來。另外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禁止了活禽交易,養殖戶飼養的活禽現在不僅沒有飼料,也無法出售,只能活活餓死。活禽養殖戶很多還是精準扶貧對象,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活禽養殖戶搞不好就會重新返貧。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未來經濟預測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除了以上等方面,實際上,金融機構在疫情戰中遭受的,更多是來自業務能力的挑戰,這場備受世界關注的疫情戰暫時降低了國內金融行業2019年高度集中的違法違規打擊節奏和金融政策風險,金融機構暫時獲得了喘息休整的機會,在去年底已經非常明確的合規政策方向指引下,2020年,全面整改合規之後,更多金融機構有機會重新出發。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2020年,我們仍然相信國家的多項政策可以拉動經濟發展,疫情之後,包括消費金融在內的各個行業都將得到全面激活,仍在堅守寒冬、抓住時機修煉內功的金融機構,會隨著這場疫情戰鬥的勝利,一起走上新的臺階。

瘟疫消失後,中國經濟就會出現報復性反彈,我預測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可能出現倒退,但到了第三,四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會超過百分之十。為何會這麼說?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未來經濟預測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一:因為新冠狀病毒所影響的訂單必定會刺激下半年的加速開工。

第二:國家在應對疫情後的恢復,可能會發布一些積極的金融政策和靈活的財政政策。

第三:瘟疫過後,可能會刺激全國人民的消費熱情,進而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

第四:瘟疫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些民生短板,比如對防大災的儲備不足,包括醫療耗材和大型傳染病醫院或者其他避亂場所。人民的需求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所以相關的基建會恢復房地產的活力。中國應對災難的經驗會變成一帶一路國家的需求,包括硬件(醫院和醫療器材)和軟禁(人員的培訓等)。

第五:會刺激對醫療行業和科研單位的研發,投入等,會形成中西藥的開發高潮。

還有其他我尚未想出的原因,會刺激中國經濟的加速度,這種加速度還可能成為引線,引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就像2003年的非典爆發,最終引爆的中國經濟在2003年至2008年的快速增長,新的五年快速增長或許就是以此為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