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北京是我國首都,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中心,有許多的特色文化。是擁有最多歷史文化的地方。大家更多關注北京是政治經濟中心,但北京同樣也有著非常深厚底蘊的酒文化。北京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始於戰國時期,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發展,形成了今天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之一。

北京盛產的白酒,大家都可以脫口幾款家喻戶曉的北京名酒。那麼您記憶中的那瓶北京老酒是哪款?二鍋頭,通州老窖,燕玲春。。。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北京酒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下面就跟隨老酒收藏之家來重溫那些記憶中的經典北京老酒吧。

北京二鍋頭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

  原料
  以高粱等為配製原料。

  釀造


  採用傳統“老五甑”工藝,以麩曲和酵母為糖化發酵劑,原料清蒸,低溫入池、適當發酵、緩火蒸餾、掐頭去尾、貯陳等工序精釀而成。

  風格
  北京二鍋頭屬清香型白酒。酒液清亮透明,香氣芬芳,酒質醇厚,入口甘潤,爽洌,酒力強勁,後勁綿長,回味悠長。酒度為65°、60°、56°、55°四種。

  榮譽
  北京二鍋頭是北京市歷史傳統名酒,它以獨特的“醇厚甘洌”的酒質,飲譽全國,是酒罈上的一枝名花。1991年十三陵牌、永豐牌、紅星牌(56°、60°)二鍋頭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產量大、信譽高為北京白酒之冠,銷往全國各地。

  歷史
  史料《五雜俎》載有“京師之燒刀,與棣之純綿也,然其性兇潛不啻,無刃之斧斤”。說明當時白酒品質暴烈如刀斧,這是因為在釀酒過程中蒸餾出來的酒,混合存放,出現酒液辛辣,刺激性強,酒質不純的現象。到了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為純淨燒酒質量,進行了工藝改革。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錫鍋將第一次錫鍋內放入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為“酒頭”和第三次換入錫鍋裡涼水冷卻流出的酒為“酒尾”,其含有多種低沸點和高沸點物質成分,提出做其它處理。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流的出酒稱為“二鍋頭”。

附:截止1985底北京十五個廠家生產的二鍋頭酒品牌:
北京市昌平酒廠“十三陵牌”二鍋頭
北京市通縣酒廠“向陽牌”二鍋頭
北京麴酒廠“潮白河牌”二鍋頭
北京市大興酒廠“永豐牌”二鍋頭
北京市燕東酒廠“燕東酩牌”二鍋頭
北京市湯河口酒廠“湯河口牌”二鍋頭
北京市交道酒廠“麗華牌”二鍋頭
北京市朝陽酒廠“朝陽牌”二鍋頭
北京市八達嶺酒廠“八達嶺牌”二鍋頭
北京市龍鳳酒廠“龍鳳牌”二鍋頭
北京釀酒廠“古鐘牌”二鍋頭
北京市平谷酒廠“泃河牌”二鍋頭
北京市永樂店酒廠“京樂牌”二鍋頭
北京市仁和酒廠“仁和牌”二鍋頭

燕嶺春酒(燕嶺春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昌平釀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

  釀造
  以河內白曲、麩皮製成的麩曲和多微製成的產酯酒母為糖化發酵劑。依照醬香型的傳統工藝操作,結合本廠實際情況,經雙蒸續渣,堆積生香,長期發酵,緩慢餾酒,貯存老熟,勾兌調配等方法釀製成。

  特點
  燕嶺春酒屬醬香型白酒。酒液清澈透明,醬香突出,香氣馥郁,醇厚味長,入口綿柔醇和,飲後回甜,餘香悠長,具有醬香型的典型性。酒度為55°。酒界人士評語為:“具有醬香,柔和,進口放香綿順,入口甜、後味長的特點。

  榮譽
  燕嶺春牌燕嶺春酒曾於1981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1984年參加北京市評酒會評比,榮獲北京市名酒稱號和輕工業部銀盃獎。

  歷史
  昌平縣位於北京市西北部,溫榆河上游和燕山南麓,是北京市著名的產酒地區,有悠久歷史。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昌平縣雪山村發掘出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紅陶尊。該尊是一種鼓腹侈口高圈足的酒器,證實了該地區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已經開始釀酒。昌平釀酒廠於1949年在原“聚通號”、“瑞泉”、“永和泉”、“義源長”等燒鍋基礎上建成,該廠繼承了原清代宮廷御用作坊及“清河燒鍋”的傳統工藝,至今還有這個燒鍋後世傳人技師,釀出的酒品質尤佳。


  昌平酒廠於1974年開始試製麩曲醬香型白酒,學習全國同類產品先進經驗,在著名的釀酒專家周恆剛親自指導下,於1977年正式投入生產。因該廠位於燕山之麓,故取名為燕嶺春。


盤峰仙釀(盤峰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平谷縣釀酒廠。

  原料
  以優質高粱、河內白曲種為配製原料。

  釀造
  以河內白曲種製成麩曲和多種產酯酵母為糖化發酵劑。採用續渣混燒,老窖發酵,堆積增香,低溫入池,定期發酵,蒸餾取酒,分級貯存,降度除濁等工序釀製成。

  特點
  盤峰仙釀酒屬其他香型麩曲酒。酒液無色透明,清頭醬尾,芳香悅人,綿甜爽淨,酒體協調,低而不淡,後味綿長。酒度為39°。

  榮譽
  盤峰牌盤峰仙釀於1986年在商業部第二屆酒類評比會上獲商業部低度白酒優質產品稱號。1988年在商業部第三屆酒類評比會上獲得銀爵獎。1988年獲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3年獲香港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

  歷史


  平谷縣釀酒歷史悠久,早在3400年前酒業就已盛行,在劉家河的一座商代中期墓葬的出土文物中,有一尊造型瑰麗華美,風格特異的三羊銅罍及卣、爵等酒器,這是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的酒具。民間也逐漸形成釀酒習俗。縣誌載有“初伏日居民各以面造酒麴,二月春分日造春分酒,九月九日釀菊酒”。清代釀製燒酒,銷往京師稱為北路酒。1959年建商業局酒廠生產代用品酒,1973年在該廠的基礎上建成平谷酒廠。1985年在泃河糧液基礎上投產低度酒,因平谷縣東靠盤山,以盤山仙人釀酒之傳說而得名盤峰仙釀。


華燈頭曲(華燈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順義縣牛欄山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

  釀造
  採用傳統混燒老五甑工藝,以小麥製成高溫大麴為糖化發酵劑,經熟糠配料,熱水打漿,泥窖低溫發酵,中溫蒸餾,量質摘酒,分級陳貯,勾兌調味等工序釀成。

  特點
  華燈頭曲據濃香型大麴酒特點。酒質無色透明,芳香濃郁,入口綿甜,酒體協調,尾淨爽口,回味悠長。評酒專家鑑定為:“酒香濃郁,入口綿柔,醇厚甜潤,香味諧調,尾子乾淨,飲後舒服”。實為酒中佳品。酒度為53°。

  榮譽
  華燈牌華燈頭曲於1988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

  

歷史
  順義縣是北京地區主要產酒地之一,清代以燒酒著稱於京師,譽為東路酒之一。據縣誌載:“所釀之酒,甘洌異常,頗膾炙人口,而尤以牛欄山之酒為最著。”牛欄山鎮曾有11家,1951年在“公利”和“福順成”燒鍋的基礎上改建為“牛欄山酒廠”,1982年改為北京市麴酒廠,1989年又同時啟用原廠名。在北京大麴酒的基礎上投產頭麴酒,並於1982年投放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頗有信譽。


北京大麴


北京大麴是濃香型大麴酒,屬於北京特曲的姊妹酒。

一九七三年投產,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四年兩次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

此酒經人工泥池老窖發酵,熟糠配料,熱水打漿,中溫蒸餾,分質儲沉,精心勾兌而成。酒液無色清澈透明,酒體醇厚,綿甜協調,落喉淨爽,回味悠長。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1979 年 58 度“華燈牌”北京大麴酒

北京大麴的酒瓶比同時代的紅糧大麴酒瓶略小一點,紅糧大麴裝1 市斤酒,北京大麴裝9 兩;紅糧大麴酒精度60 度,北京大麴58 度;紅糧大麴是“潮白河牌”,北京大麴是“華燈牌”。落款的“北京市牛欄山酒廠”是“北京市順義縣牛欄山酒廠”的簡稱,和1980 年代末正式改名稱“北京市牛欄山酒廠”有不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1980 年 58 度“華燈牌”北京大麴酒

和1979 年的區別在於酒廠的名稱,這時已改為“北京市麴酒廠”。

北京大麴1982 年的零售價是3.4 元。


十月酩酒(十月酩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順義縣燕東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河內白曲為配製原料。

  釀造


  以河內白曲製成麩曲和產脂酵母為糖化發酵劑,用人工培養泥窖為發酵池,採用熱醅悶料,清蒸混入,回糟墊底,回酒發酵,蒸餾取酒,貯存增酯,勾兌調味等工序精釀而成。

  特點
  十月酩酒屬濃香型白酒。酒液無色,清亮透明,芳香濃郁,微有醬香,酒體醇厚,入口綿甜,回味悠長,尾子乾淨。酒度為55°。

  榮譽
  十月酩牌十月酩酒曾於1983年參加北京市評酒會,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

  歷史
  燕東酒廠坐落於順義縣楊鎮街,位於北京市東北,在順義縣以東,箭桿河和菜家河畔。該鎮是華北古鎮之一,俗稱“京東大楊各莊”,原為東北、內蒙等地來往客商聚集地,酒肆飯店鱗次櫛比,也是古順州主要產酒地區。楊鎮西有一著名的古泉“龍井沿”,其水由地下噴湧而出,水質幹洌爽淨,是釀酒好水。據縣誌載,在清乾隆年間,該地以產燒酒聞名於京師。最盛時期有8家燒鍋釀酒,尤以“隆盛燒鍋”、“慶昌永燒鍋”最為馳名,所釀之酒銷往南北各地。1947年僅剩隆盛號燒鍋等三家,在此基礎上建成楊鎮酒廠。1979年開始試製濃香型大麴酒。1981年投入正式生產,因試製開始和正式生產成品均在國慶前夕,故取名十月酩。楊鎮酒廠於1982年改名燕東酒廠。


龍鳳大麴酒(龍鳳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密雲縣北京龍鳳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為配製原料。

  釀造
  以小麥製成高溫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其工藝採用國家名酒瀘州大麴酒釀造方法,人工老窖為發酵池,續渣混燒,長期發酵,按質取酒,分級貯陳,勾兌調配等工序精釀而成。

  特點
  龍鳳大麴酒屬濃香型大麴酒。酒液無色、清亮、透明,窖香濃郁,綿甜柔和,口味醇厚,餘味爽淨,具有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風格。酒度為55°。

  榮譽
  龍鳳牌龍鳳大麴酒曾於1983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系北京名優酒苑中一棵新秀。此酒包裝裝潢美觀大方,富有民族特色,紅色底色,金色龍鳳圖案,典雅不俗,曾榮獲包裝裝潢設計獎。

  歷史
  密雲縣釀酒業興旺於清代。康熙年間,縣城鄭記燒鍋、石匣村燒鍋、西田各莊燒鍋所釀之酒,被譽為“三燒酒”。民國初期,燒鍋有九家,縣城以天聚燒鍋、匯聚燒鍋、巨源燒鍋等較為有名。1968年,在白河與潮河之濱,建密雲縣釀酒廠,1982年更名北京龍鳳酒廠。該廠地處北京市東北部,在密雲縣城西北,北鄰密雲水庫,西處白河之畔。當地泉水多,尤以龍泉寺的龍潭最著名,明代戚繼光(公元1512—1587年)游龍潭時,曾賦詩曰:“紫極龍飛冀北春,石潭猶自守鮫人。風雲氣薄河山迥,閶闔晴開日月新。”該廠以龍泉水脈之水為釀造用水,於1979年開始試製龍鳳大麴酒,並先後到四川省瀘州麴酒廠學習取經,在1982年正式投入生產。


通州老窖酒(通州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通縣制酒廠。

  原料
  選用當地優質高粱、麩曲、產脂酵母為配製原料。

  釀造
  以特製白曲種的麩曲和產脂酵母為糖化發酵劑,原料粉碎粗細適中,回酵香醅,用曲量大。採用泥池老窖發酵,分層蒸餾,量質摘酒,貯存陳化,精心勾兌,再陳釀而成正品。

  特點
  通州老窖酒屬其他香型麩曲白酒。酒液清澈透明,初聞清香,細聞醬香,回味濃香,酒質醇厚,入口綿軟,落口甜,回香長。酒度為56°。

  榮譽
  通州牌通州老窖酒為北京酒罈上的一顆明星,暢銷北京各地,頗受群眾歡迎,享有較高的信譽,於197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酒。

  歷史
  通縣位於北京東部,大運河經過境內,是歷史上著名的水陸碼頭,釀酒歷史較為悠久,是素有盛譽的“東路燒酒”主要產地之一。明清時,以“灣酒”聞名於世,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書中記有“張家灣之灣酒”。解放後,於1949年將通縣鎮的“同泉湧燒鍋”、牛堡屯鎮的“積成湧燒鍋”和永樂店鎮的“同記燒鍋”三家作坊合建成通縣酒廠,繼承“東路燒酒”的傳統工藝,使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1975年開始試製“老窖酒”,吸取南北各名酒廠的先進工藝特點,以凌川白酒工藝為主,在發酵上採用老窖酒的雙輪底工序,在糖化發酵劑上採用六曲香酒的選菌種方法,在勾兌上採用瀘州老窖大麴酒的調勾措施等工藝進行釀製,終於1977年試製成功,正式投產。因通縣古稱“通州”,故酒取名通州老窖酒。


華都酒(華都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昌平釀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

  釀造
  華都酒完全仿照茅臺酒的釀造工藝精心釀造而成。以小麥製成高溫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在工藝上採用兩次投料,7次蒸酒,每次發酵期為1個月,生產週期長達9個月。經堆積生香,入窖發酵,蒸餾得酒,按輪次分為醬香、醇甜、窖底香不同香型的酒分壇貯存,陳釀4年以上,再行精心勾兌而成。

  特點
  華都酒屬醬香型白酒。酒液無色,清澈透明,醬香突出,香氣幽雅,醇厚綿柔,回味悠長,具有茅臺酒風格。酒度為54°。

  榮譽
  華都牌華都酒曾於1982年獲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1983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同年榮獲國家經濟委員會頒發的優秀新產品“金龍獎”。1984年獲得輕工業部銅杯獎。

  歷史
  昌平酒廠於1976年開始釀製醬香型大麴酒,多次到茅臺酒廠學習,並請進茅臺酒廠技術人員傳經,於1981年底試製成功,填補了北京醬香型大麴酒的空白,取名為華都酒,俗稱“北京茅臺酒”。


京都頭曲(京都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京都麴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

  釀造
  採用瀘州老窖工藝,以小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經清蒸續渣,老窖發酵,分層蒸餾,按質取酒,分類陳貯,勾兌調味等工序釀成。

  特點
  京都頭曲具有濃香型的香、甜、綿、醇、淨特點。酒度為54°。

  榮譽
  京都牌京都頭曲於1988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

  歷史
  京都麴酒系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兩個酒廠合併而成的中型白酒廠。1973年在豐臺鎮建成蘆溝橋釀酒廠,多次派人到四川瀘州麴酒廠學習取經,按照瀘州老窖大麴酒工藝投產蘆溝橋大麴酒,1979年又在團河行宮建成南苑酒廠生產一般白酒。1982年在南苑東高地建成新廠房,將兩酒廠合併在一起,為鳳河曲酒廠。1984年在蘆溝橋大麴酒的基礎上投產該廠。1992年更為現廠名。


醇釀麴酒(京樂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通縣永樂店釀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麩曲、產脂酵母為配製原料。

  

釀造
  以多種純微生物制的麩曲和產脂酵母為糖化發酵劑。採用人工老窖發酵,經低溫發酵,量質摘酒,分級貯存,勾兌調味,精製而成。

  特點
  醇釀麴酒屬兼香型麩曲酒。酒液澄清透明,酒體醇厚,入口清香,回味醬香,口味豐滿,尾子乾淨,飲後舒適,具有特殊風味。酒度為56°。

  榮譽
  京樂牌醇釀麴酒曾於1982年被評為北京市地方優質產品。1984年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稱號。

  歷史
  永樂店古為漷縣轄地,位於北京市東南,古運河西岸。有著名的“駐蹕泉”,相傳為遼代蕭太后所鑿,其泉水甘潤潔爽。有詩讚曰:“萬解甘泉吐玉虹,金瓶才汲雪花叢。瓊瑤分處家家月,龍鳳煎時陣陣風。千載餘波承輦轂,九秋寒霧滴梧桐。清冷定有神蛟宅,應作甘霖禹域中。”當地釀酒歷史較為悠久,是明清時期著名的“直隸東路酒”產地之一。解放前,永樂店鎮的“同記燒鍋”所釀製的燒酒聞名於世、永樂店釀酒廠原是北京市永樂店農場的加工廠,於1975年改建為酒廠,1977年試製成功醇釀麴酒。被人們贊為“精工佳釀,氣味香醇”,故稱為醇釀麴酒。


京宮酒(京宮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朝陽釀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

  釀造
  採用傳統的清蒸清燒老五甑工藝,從汾酒醅中篩選出優質純種菌種而培製成的麩曲為糖化發酵劑,以甘潔的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經地池發酵,低溫入池,蒸餾得酒,貯存陳釀,再精心勾兌而成。

  特點
  京宮酒具有清香型白酒風格。酒液無色透明,清香純正,酒香協調,醇厚綿軟,落口爽淨。酒度為55°。瓶型為細長脖子大圓肚形無色玻璃瓶,瓶面印有白色紫金城角樓圖案,典雅大方,深受消費者歡迎。

  榮譽
  京宮牌京宮酒於1987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

  歷史
  朝陽釀酒廠於1975年建成,1985年學習山西祁縣六曲香酒釀造工藝,投產清香型麩曲酒,名為京宮麴酒。翌年在麴酒的基礎上,改進技術,提高質量,更為現酒名。


蓮花白酒(仁和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仁和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杭白菊、人參、杞子、熟地、雲苓、沉香等20多種名貴中草藥為原料。

  釀造
  將原料洗淨去泥,切片,按方稱重注入該廠自產的高粱白酒中,入罐密封,浸泡數日,將泡製後的酒倒入一個葫蘆形的設備中,進行高溫蒸餾,加漿調度,加糖陳貯,過濾勾兌,即為成品。

  特點
  菊花白酒屬植物露酒,酒體透明無色,無懸浮物及沉澱物,芳香宜人,有自然、高雅的菊花香和協調的藥香,口感柔和甜潤,尾淨留香。酒度為47°,糖分8%。

  榮譽
  仁和牌菊花白酒於1983年榮獲國家經濟委員會頒發的優質新產品金龍獎,1984年獲輕工業部銅杯獎,1985年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歷史
  菊花白酒原系清宮御釀,是用清宮御酒秘方精釀出來的滋補飲料酒。菊花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供觀賞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其釀酒。菊花酒在我國古代歷史上載譽流芳,陶淵明、白居易、陸游等著名詩人皆有詠菊花酒的名篇流傳於世。

  歷史上的菊花酒釀製不盡相同,晉代菊花酒的製法:“採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之。”到明代,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亦佳”。清代時,菊花酒稱為“菊花白酒”,釀製時以白酒浸漬藥材,用蒸餾提取的方法。清代由設在北京金山下的蘇家坨一帶的“仁和”酒坊承製御酒,專為宮廷釀製菊花白酒、蓮花白酒、玉液金波等30餘個品種,獨家秘製。這些宮廷獨享的御酒用珍品,概不外傳,前後達數百年之久。“仁和酒坊”在民國15年(1926)遭奉軍搗毀,一度倒閉。50年代初,由仁和酒坊傳人甄姓的後人在海淀鎮設“仁和酒店”,生產清宮部分御酒品種,產量極少。1980年原“仁和酒店”經理甄富榮為發揚民族傳統遺產,獻出了“菊花白酒”的秘方。1981年在原房山縣長陽酒廠基礎上,改為“仁和酒廠”,恢復菊花白酒的生產,使這一古老的珍品又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溥傑老先生品嚐菊花酒後,認為很有清宮御酒的味道。他賦詩曰:

  香媲蓮花白,澄鄰竹葉青。

  菊英誇壽世,藥佐慶延齡。

  醇肇新風味,方傳舊禁廷。

  長征攜作伴,躍進莫須停。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書中對菊花記有:“真苗可疏,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常飲菊花酒可“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令人好顏色不老”,“令頭不白”,“輕身耐老延年”等。因此男女老弱經常飲用菊花白酒,可收到清肝明目,降壓安神,祛風化溼,滋陰補腎等功效。菊花白酒行銷全國20餘省、市、自治區及香港、澳門地區,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醉流霞(流霞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大興縣北京二鍋頭酒廠。

  原料
  以優質的紅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為原料。

  釀造
  以小麥製成鼓包曲為糖化發酵劑,採用傳統濃香型老五甑工藝,經人工泥窖長期發酵、混蒸混燒、分質貯存、勾兌調配等工序釀成。

  特點
  醉流霞屬濃香型大麴白酒。酒液晶瑩透亮,芳香濃郁,綿甜醇厚,噴香爽淨,回味悠長。評酒專家一致認為它具有“五糧液”型白酒的基本品質,又有自己的特點,被譽為“北京酒罈的一枝新秀”。酒度為55°和38°兩種。

  榮譽
  流霞牌醉流霞於1983年榮獲新產品金龍獎,1984年被評為北京市名酒,並獲得輕工業部銅杯獎。

  歷史
  醉流霞酒名出於漢《論衡》,書中有典故云:“河東項曼都好道學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問其狀。曼都曰:有仙數人,將我上天,……口飢欲食,仙人輒飲我以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月不飢。”唐代詩人孟浩然詩曰:“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後人用醉流霞作為美酒佳釀的代名詞。明清之際,北京酒坊豐富多彩的酒類引起了騷人墨客的雅興,也用醉流霞一詞進行稱讚。大興酒廠位於京都南郊,自古多酒坊,頗有名氣,該酒又系仿製五糧液名酒,故藉此典故為名。“醉流霞”又名流霞酒。
  明清以來大興縣有為皇宮釀酒的裕興燒鍋,以釀製白酒為主,兼做黃酒。1949年建黃村酒廠,1958年大興縣劃歸北京市,改名北京大興酒廠,1977年學習五糧液酒生產工藝,釀製此酒。此酒除具有五糧液的基本品質外,另有自己的特點,因而被譽為“北京酒罈的一枝新秀”,號稱“香溢四座”。因其廣為消費者所喜,故後勢相當看好。銷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


古鐘大麴酒(古鐘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懷柔縣北京釀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為配製原料。

  釀造
  以小麥製成中高溫大麴為糖化發酵劑,用人工培養的窖泥池發酵,經混蒸混燒,多輪發酵,長期發酵,分層取酒,陳貯增酯,精心勾兌等工藝釀製而成。

  特點
  古鐘大麴酒屬濃香型大麴白酒。酒液無色透明,芳香濃郁,醇和綿軟,入口甜潤,口味純正,回味較長,尾子乾淨。酒度為54°。

  榮譽
  古鐘牌古鐘大麴酒曾於198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

  歷史
  懷柔縣釀酒歷史悠久,該縣在元代已釀有佳釀。如元人馬祖常詩:“買田釀清泉,杯酒可遠酻。”1974年在原縣商業局加工廠改建懷柔縣酒廠,1983年更名北京釀酒廠。為適應廣大消費者需要,繁榮和豐富首都市場,於1980年開始試製濃香型大麴酒,以國家名酒古井貢酒為樣板,多次派人去古井酒廠取經學習。在該廠的協助下,於1983年試製成功“古鐘大麴酒”。因酒廠位於懷柔縣城東,紅螺山之南,廠外有懷沙河、雁溪河和潮白河流過。地下水源豐富,水質良好。本地又是著名的產糧區,該廠以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釀製出高檔大麴酒,並以紅螺山上著名的隋朝紅螺古剎遺物古鐘為名,取名為古鐘大麴酒。


北京特曲(華燈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麴酒廠。

  原料
  以高粱、小麥為配製原料。

  釀造


  在傳統釀造方法上進一步改進,以小麥為高溫大麴,採用熟糠配製,熱水打漿,泥窖低溫發酵,混燒老五甑,中溫流酒,分級貯存,科學勾兌等釀製而成。

  特點
  北京特曲屬濃香型白酒。酒液清亮透明,濃香馥郁,醇甜綿柔,入口甘美,滿口生香,落口圓潤,飲後尤香,回味悠長,尾子乾淨,不苦,不辣,不刺喉,具有濃香型大麴酒“香、甜、綿、淨”的獨特風格。酒度為55°和39°兩種。包裝分為玻璃瓶和專用的古色古香瓷瓶兩種。

  榮譽
  華燈牌北京特麴酒於197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及北京名酒稱號,1984年再次榮獲北京名酒稱號及輕工業部銅杯獎。

  歷史
  北京是我國最早的釀酒地區之一,在昌平、密雲、平谷等地出土文物中就有尊、三羊銅罍、卣、爵和觶等陶製和青銅製的酒器。北京市麴酒廠位於北京東北,在順義縣的牛欄山鎮。解放後,在原“公利”、“福順成”、“洪義”燒鍋基礎上,於1951年成立國營牛欄山酒廠,該廠繼承傳統釀造工藝,在四川省瀘州麴酒廠大力協助下,於1970年開始試製濃香型白酒,歷經三年多時間,1973年試製成功“北京特麴酒”,其酒質達到較高水平,深受北京各界人士喜愛,成了北京有代表性的美酒,因此以祖國的首都“北京”命名,廠名也改為“北京市麴酒廠”。


八達嶺特曲(八達嶺牌)


記憶中的這瓶老酒——北京地方名酒


  產地
  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酒廠。

  

原料
  選用優質高粱為主要原料,配有部分大米、小米、江米、玉米。

  釀造
  以小麥製成大麴為糖化發酵劑。採用清蒸混燒老五甄工藝,經清蒸續渣、老窖多輪發酵、緩慢蒸餾、分質取酒、長期貯存、勾兌調配等工序釀成。

  特點
  八達嶺特曲屬濃香型大麴白酒。酒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酒香濃郁諧調,芬芳持久悅人;濃不發、淡不薄,入口綿柔爽淨,曲香回味悠長。酒度為54°。

  榮譽
  八達嶺牌八達嶺特曲自出道後,甚獲各界好評。1985年時,被評為北京市優質產品;1993年10月,又榮獲中國白酒精品獎。

  歷史
  八達嶺釀酒廠原為延慶釀酒廠,位於八達嶺北麓,黃龍潭畔,取幹洌之清泉水,釀出塞上之佳品,故名為“八達嶺特曲”。


  延慶古稱“隆慶”、”媯川”,釀酒歷史久遠。唐開元年間蔡鄰曾撰碑文曰:“媯川之陽曰龍山水谷,黃梁之粟、玉液之醞、丘園之果、仙原之藥、為天下最。”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710—740年間,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明清之際所釀高粱酒為當地四大物產,據明嘉慶謝廷桂編《隆慶州志》載有:“杏仁,藥材,香面,生酒:以高粱制之。”清康乾年間,釀酒行業極盛,有大小廠坊88家之多,“每歲陸運銷售北京一帶約15萬斤”。
  1968年建延慶酒廠,1982年更名為八達嶺酒廠,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1982年投產此酒。以古蹟八達嶺取名。現已銷往神州各地,並出口東北亞及東南亞諸國。實為北京市酒罈的後起之秀,號稱“塞上佳釀”,潛力不容忽視。


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而北京地區名酒更是眾多,以上羅列的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很少一部分北京地區名優老酒,歡迎酒友們在文章底部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