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常見的白酒度數都是38度、42度、45度、 52度、53度?

故交:

緣分所至、性情相同、坦蕩相交;

淡雅若茶、平淡似水、醇厚如酒;

一生之交!


大家知道,酒的分類有很對種,比如按釀造方法可以劃分為:發酵酒(度數一般在十幾度)、蒸餾酒(度數一般在四十度左右)、配製酒(比如雞尾酒、藥酒等);按釀酒原料可以分為:糧食酒、薯幹酒、代用品酒;按釀酒工藝可以劃分為:固態酒、固液酒、液態酒,等等,不一而足……那按照酒精度怎麼劃分呢?

有一個概念特別有趣,先了解下:含有0.5%~75.5%酒精的任何適宜飲用的飲料均稱之為酒精飲料(Alcoholic Drinks)【與此相對的是無酒精飲料(Non alcoholic Drinks),俗稱軟飲料(Soft Drinks)】,也就是說,大家平時喝的酒,不管是什麼酒,在這個區間都稱之為飲料,很意外吧?!至於96度的伏特加……戰鬥民族,不能以一般人心理度之。

/白酒按酒精含量的分類/

高度白酒:酒精度50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中度白酒:酒精度40-50度之間

低度白酒:酒精度40度以下

白酒界的定義是不宜超過68°,否則將不適合飲用,這也是大部分白酒不會超過這個界限的原因。我們日常用來消毒的酒精,純度也只有75%。

/白酒度數越高是不是酒質越好?/

雖然度數是影響酒質的一個因素,但白酒作為一項生物工程,涉及的領域很廣,酒好不好真心和度數關係不大。酒這東西,喝到自己肚子裡的,自己認為好才是真的好,大傢伙犯不著糾結這個。


/為什麼我們常見的白酒度數都是38度、42度、45度、 52度、53度?/

可能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

1、消費習慣:茅臺是53度飛天茅臺最有名,五糧液是52度水晶瓶,紅星小二是56度,喝得多,賣得好,廠家不會輕易打破消費者習慣去嘗試一種新的度數,或者數字。

2、香型特點:每種香型都有最適合它的度數上下限,比如濃香型白酒度數跨度最大,可以從30度-70度,當然還有一些超高度酒和超低度酒;清香型一般在50-70度之間徘徊;五糧液等川酒六朵金花和貴州茅臺醬香等西南白酒,不管什麼香型基本都是50度冒頭。

3、地域特點: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有的地方偏愛低度,有的地方偏愛高度,有的地方偏愛醬香、有的地方偏愛濃香、有的地方偏愛清香,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4、味蕾適應能力。就好比聲音,超低音海豚音嘯叫什麼的都有,但人耳朵能精確辨認嗓子發聲的就那麼多,酒也一樣,太低度了到韓國燒酒日本清酒那樣的,中國人暫時適應不了,真高到70往上,一般人的身體也受不了,所以,中國白酒的度數就成了現在這個”掐頭去尾留中間“的狀態了。


另外,大家肯定聽說過,專家科學研究表明:酒精分子締合最好的度數就是在52°~54°,另據調酒專家經驗,濃香型白酒52度口感最佳,醬香型則是53度風味最佳,由此論證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濃香型白酒52度品種最為常見,而茅臺等醬香型白酒多是53度的原因。

至於是真有這個道理,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辯證問題,或者就是一種引導性宣傳,就不得而知了(明天給大家發佈一篇討論性文章,發給大家權做一樂)。酒友空廬說的好:求大同存小異。說的很對,老毛子喝習慣了酒精酒,給他一瓶茅臺,人家一樣會覺得難喝。


愛酒必須懂酒,朋友們一起探討酒之樂事吧。

另:鄭重聲明,所發文章受個人水平和表達能力限制,肯定會存在很多不足,懇請朋友們批評指正指導;如某些措辭導致朋友們不爽,絕非故意,更非惡意,在此也一併致歉,望朋友們見諒。


為什麼我們常見的白酒度數都是38度、42度、45度、 52度、53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