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酒的過程很神祕嗎?

近來有不少朋友問我,做酒是不是很麻煩?是不是很繁瑣?是不是很費時間和錢?

其實我想這也是很多釀酒人的苦惱。

因為相比較那種動輒上千的名酒,很多牌子自然想方設法的往那邊靠,所以才會說釀酒很麻煩,很神秘。

但是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你講的太神秘神奇時候,又那麼低的價格賣給他,肯定是有問題。

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文字來回顧一下整個釀酒的過程。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第一步就是把高粱和這個三輪車上類似於磚頭的酒麴用破碎機打碎。記住可不能摻在一起,要分開存放。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第二個步驟叫加漿,換成人話就是加水。這個加漿就開始有講究了,多少糧食加多少水必須有哈數。加多了澱粉流失,出酒率自然就下降。加少了也不行,不能充分溼潤。

加過漿的高粱要看季節變化決定浸泡時間。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接下來就是蒸稻殼,因為稻殼如果生的就放進去,會造成酒的味道有非常明顯的糠味,很難喝。其實稻殼在這個裡面就是一個透氣性的作用,因為都是糧食壓的太實,不透氣的情況下是很難蒸熟蒸透的。就跟咱們用籠屜蒸饅頭一樣的道理。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第四步是把浸泡好的高粱和蒸透的稻殼加上一定數量的老酒糟混合幾遍,保證均勻後裝鍋。

裝鍋的講究主要是既要保證透氣性,哪裡冒煙蓋哪裡,又要小心不能裝偏了。否則這頭煙氣蹭蹭的竄,那邊一點菸沒有可不成。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大約蒸個七八十分鐘,高粱差不多就熟透了,這時候就要出鍋翻晾,這個過程倒是沒多少要注意的,幹活就行。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現在有了機械,什麼都省事。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專門用來翻晾酒坯的設備。底下是空洞,頭上有個大大的鼓風機。用這種透氣的不鏽鋼板,可以晾的更快一些。

過去沒有這些玩意,全靠人工拿鐵鍁往上扔,跟農村揚場的時候差不多。想想那時候得多大的勞動量啊。

即使現在有機械的情況下,這個過程依然要翻騰好幾遍才行。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翻晾完成後,加上酒麴,然後再重複上一遍的步驟,再翻幾次。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將酒麴摻勻,在溫度適宜的時候就要入池了。

提到窖池,不得不多說幾句,一般來說,出好酒的窖池必須是泥池,並且連續使用時間越長越好。至於別的池子,只能呵呵了。

入池密封后的前十天半個月,必須每天有人專門把窖池周邊挨個踩一圈。這是因為隨著裡面的溫度升高,原來比較蓬鬆的會一點點沉降。如果不能及時把邊上踩實,就會跑氣發黴跑酒。不但影響出酒率,那些黴變的味道會有非常大的影響,還有害人體健康。所以即使有一些黴變的,哪個廠家都會把這類扔掉。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接下來就看老闆怎麼想了,如果追求出酒率,那麼濃香型的最快一個多月,能達到四十五天以上就可以。想得到好酒嘛,最少需要半年。

蒸餾前的出池也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出池時候要把池頂、池中和池底分開蒸餾。這是因為同樣都是一個窖池,出來的酒是不一樣的。池頂的差一些,底部是最好的。

蒸餾的裝鍋跟前面蒸糧不一樣,那個可以馬虎一點,蒸酒可是比那個講究多了。如果一旦裝偏或者不均勻,會嚴重影響酒的品質!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接酒也很關鍵,剛下來的七十多度,度數雖然高,但是糠味大,而且特別烈,不好喝。

中間的才是好酒。

最後的二三十度的酒不但渾濁,而且有酸味,很不好喝,一般都是接了倒入下一鍋重新蒸餾取酒。

看到這裡的朋友不知道發現沒有,一個窖池裡其實有好幾種酒。分別是池頂,池中和池底。還有酒頭,中間酒和尾酒。而如果再區別一下,還要根據季節和窖池,酒的品質也不一樣。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將蒸餾出來的酒按品質分別存放,我們稱之為基酒,這個過程也是決定了你喝的酒是優或者劣。賣的貴點,那就用好的基酒。不想花錢,那酒尾都不給你喝。

至於很多人口中的調味酒,那是非常非常少的。一般都是精選老窖池的高度酒,放在避光恆溫保溼的環境下陳放最少十年以上,這可是真正的稀缺資源。只不過這類酒並不適合單獨飲用,因為含脂量太高,遠遠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也不允許上市銷售。只是在調酒時候像我們在家做飯時候放的味精香油那樣整一點點,給你說十年二十年陳釀。對於這類東西,我就給他兩個字——扯淡!

缺錢的老闆,就這樣放個十天半個月的就開始灌裝。注重品質的,最好是一年以上才行。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調酒師的作用,是將不同年份的酒先按照一定比例攪和到一塊,以求達到最佳的口感或者最大限度的接近上一批的口味。其實您各位也別把這些人想的太神秘,一般來說一個廠出來的東西他們心裡都有數,那個多少基本就是固定的。即使那些添加酒精的,只要通過色譜分析一下,缺什麼加什麼,再來點調味的香精就萬事大吉。

不過呢,還是要先調小樣,然後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至於灌裝,都是機械化數控的了。國家標準規定的度數可以正負一度,容量誤差不超過五毫升就是合格品。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不過,沒一批灌裝前,必須要到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做檢驗,哪怕你自己廠裡有這些設備也不行。沒有MCA標誌的,到哪都查你個底朝天,畢竟食品安全不是小事。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哎呀,這個有點長了,信息量也大,能堅持看到這裡的,我只能說謝謝您!

如果您覺得有用,不妨點個關注,也是對小編辛勤付出的最大獎賞!

最後,再附一張檢驗勾兌和純糧的方法,讓每一位關注我的老鐵們都能喝上好酒。

做酒的過程很神秘嗎?

這票能不能成為爆款,全在您一念之間,拜託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