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平安之外,這些銀行零售也做得不錯

金融業入門進階必讀筆記,超級乾貨:《金融行業乾貨彙總稿(370頁筆記)》關注、轉發、點贊文本,查看置頂頭條文章,並添加好友免費領取(備註頭條+資料名稱)7天有效

招行、平安之外,這些銀行零售也做得不錯

以前都說,“不做零售,銀行就沒有未來”、“得零售者得天下”,如今,幾乎沒有銀行不做零售業務,零售業務的含金量變得更重要:“真零售”,還是“假零售”。

與銀行零售業務相關的指標很多,包括了零售存貸規模、零售營收與淨利潤佔比等。另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零售客戶總資產(AUM)及零售客戶數。

AUM,是判斷零售銀行強弱的根基。有了足夠規模的零售客戶數量和資產規模,銀行零售轉型才有成功的可能。

歸根到底,零售客戶數、AUM與戶均規模的大小,還決定了零售業務對中間業務收入的貢獻度。

原子新金融統計了上市銀行近5年來的零售AUM規模、增速等數據,力求以此呈現各家銀行的零售轉型成效,並形成一份上市銀行零售AUM全景圖,供各位從業者參考。

一、零售成敗之基:AUM體量與增速


近兩年,銀行全力做零售業務,一方面是零售業務具有“抗週期性”;另一方面則是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極大的節約了成本,給銀行發展零售業務帶來新機遇。

據原子新金融根據上市銀行年報統計,目前約有10家左右上市銀行公佈了AUM數據,已公佈零售AUM總額約為30萬億元。


從零售AUM的體量來看,


  • 工行是唯一一家在10萬億以上的銀行,截至2018年末,工行零售AUM為13.51萬億。作為宇宙行,工行擁有上市銀行中規模最為龐大的零售客戶,高達6.07億個;
  • 其次為招行,零售AUM為6.8萬億;交行為3.06萬億;
  • 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5家銀行的零售AUM都在1萬億~2萬億之間;
  • 上海銀行和浙商銀行的零售AUM分別約5200億元和4100億元。

剛剛公佈2019年一季報的平安銀行,最新零售客戶AUM 1.6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7.4%,零售客戶數達8701萬戶,較年初增長3.7%。

從2018年的零售AUM增速來看,


  • 工行、交行均為個位數,分別為3.92%和6.25%;
  • 中信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的增幅在10%以上;
  • 增速最高的三家銀行為浙商銀行、平安銀行和上海銀行,分別為51%、30%、21%,不過他們的零售AUM基數也是可比最低的三家銀行。

從最近5年的零售AUM增幅來看,有兩家銀行增幅超過100%,分別為平安銀行和中信銀行,增幅分別為183%和102%;招行、民生銀行、工行的零售AUM近5年增幅分別為95%、54%和29%。

從零售客戶數來看,招行從5年前的5625萬,增加到2018年末的1.25億個,增幅高達123%,在所有銀行中增幅最高。

“目前1.25億零售客戶,預計未來招商銀行達到3億左右都不是問題。”一位券商分析師對此預測。

二、戶均規模:招行“逆天”


如果零售AUM與客戶數代表了一家銀行的零售實力,零售客戶資產戶均規模,則直接代表了各家零售銀行客戶的粘性、忠誠度與客戶價值轉化率。

我們認為,戶均規模這個數據可以反應銀行客戶的質量,可以看出客戶對銀行零售服務的認同感。

據原子新金融統計,招行的零售客戶資產戶均規模最高,截至2018年末戶均規模為5.42萬元,2015年末其戶均規模曾高達7.1萬元。

此外,上海銀行的零售客戶資產戶均規模為3.63萬元,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和工商銀行的戶均規模都在2萬~3萬之間;平安銀行的零售客戶戶均規模為1.69萬元。

不難看出,招行的戶均規模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不過,儘管各家銀行都在努力提升零售客戶的活躍性,但從戶均規模來看,收效並不大。最近5年,各家銀行的戶均數字變化不大。

為什麼戶均規模的提升如此難?這是一個值得各家銀行思考的問題。


招行、平安之外,這些銀行零售也做得不錯

三、私行佔比:新的突破口


從銀行零售業務的分類來看,包括了大眾零售業務和私人銀行兩條路徑。私人銀行是零售銀行的頂端業務,也是當前銀行零售轉型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比如,平安銀行管理層在2018年業績會上表示,“以零售貸款為發力點的零售轉型第一階段目標已基本達成”,以私行為重點、以AUM為關鍵指標成為重中之重。

招行是唯一一傢俬人銀行AUM超過2萬億的銀行,私行客戶AUM佔零售客戶AUM比重,也是已公佈上市銀行中最高的,約30%。

據原子新金融統計,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私行客戶AUM佔零售客戶AUM比重,也都在20%以上;工行的私行客戶AUM佔比為10%。


私人銀行AUM在萬億以上的還有工農中建四大行。


從私人銀行客戶數來看,建行最多,高達12.72萬戶;農行也有10.6萬戶;緊隨其後的工行有8.1萬個;招行的私人銀行客戶數為7.3萬,中信銀行和浦發銀行分別為3.4萬、3.8萬。

四、“有了MAU就會有AUM”


在AUM之後,以招行為代表的銀行,開始借鑑互聯網考核將月活躍用戶(MAU)作為零售銀行新的考核指標。


2018年,招行提出以月活躍用戶(MAU)作為零售業務發展的“北極星”指標,牽引整個招行零售業務的理念向數字化轉型 。


招行行長田惠宇曾說,“有了MAU,AUM及其他財務指標都是水到渠成之事。”招行內部有一種說法,“有了MAU就會有AUM”。

MAU,指“月度活躍用戶數量”。MAU和AUM,有很強的習慣性,都是銀行零售轉型的關鍵指標。從AUM到MAU,之間差了什麼?

AUM代表了可變現的直接業務規模,MAU則既包括了客戶數量,也包括了客戶的活躍度,這兩者缺一不可。MAU的高低,背後體現了銀行真正的線上服務能力。


比如,儘管2018年招行零售AUM增速只有10%,但招行兩大App的MAU達 8105萬,較上年末增幅高達 47%。


當然,對於銀行來說,月活客戶的提升效果,最終看的指標就是AUM是不是增加。因而如何將MAU更大程度地轉換成AUM非常重要。

除了招行,中信銀行也引入了MAU指標。2018年,中信銀行先後推出手機銀行5.0版本、信用卡動卡空間App5.0版本,這兩個產品也被認為對標招商銀行App與掌上生活App。

中信銀行2018年手機銀行MAU為687萬戶,不過與招商銀行手機銀行4151萬的MAU,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MAU上,擁有雄厚零售客戶基礎的國有大行,活躍客戶都在億的級別。

工行在年報中公佈,2018年末“融e行”客戶3.13億戶,“客戶規模、客戶粘性和活躍程度三項行業第一的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農行也在2018年中提到,農行掌上銀行APP活躍客戶突破1億戶,月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63%。

五、“顛覆者”金融科技


零售銀行的另一個重要趨勢,是金融科技的實質影響越來越明顯。

原子新金融發現,當前銀行做零售有幾大趨勢:一是金融科技、AI成為銀行零售業務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如平安AIbank);二是銀行更加註重MAU;三是更加註重客戶體驗,注重運營客戶,以LUM(資產業務)拉動、建立網絡經營平臺。


這些趨勢,背後都離不開金融科技的作用。零售數字化轉型的代表性銀行,是招行和平安銀行。

在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招行表示,零售客戶和銀行的交匯點,不僅限於 AUM,要有效覆蓋個人客戶的資產負債表。招行透露,目前兩大 App 已有 15 個 MAU超千萬的自場景。


招行圍繞月活躍用戶(MAU)戰略發展方向,在線上化獲客及經營方面加大了資源投入力度。下一步,將建立網絡經營平臺,擴大網絡服務中心的服務能力。


平安銀行則在財報中表示,未來零售端將逐步實現以LUM(資產業務)拉動AUM、以信用卡帶動借記卡。

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稱,2019年,他跟零售佈置的任務是全面AI化,把自己變成一個AI Bank。

“無論是基礎零售,還是消費金融、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都必須全面AI(人工智能)化。能線上的全部線上,能AI全部AI,能用科技解決的堅決不用人工解決。”


金融科技的不斷迭代,讓銀行零售業務發展進入快車道。未來零售銀行的比拼重點還有那些?

一是客戶體驗。能否滿足個性化需求,持續提供更“接地氣”且專業的金融服務,是銀行零售業務爭奪戰中的關鍵點。

另一個重點是銀行的靈活性和轉型力度,能否向數字化全方位轉型。從零售客戶獲取,到零售客戶的經營,考驗的是整個銀行業的組織、管理、理念、文化等內容,對於傳統銀行來說轉型難度巨大。

但前行者已經據此建立了自身的零售護城河。也只有如此,才是“真零售”銀行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