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的「玄」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丘心客Q


回答這個問題讓我想起胡適先生說:我從小就開始讀《千字文》,現在是大學教授,但第一句「天地玄黃」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這當然是誇張,但是也說明一個問題,因為古代講經學者,一個《道德經》的「道」、《周易》的「易」,往往能之乎者也的講一天,還講不完。有的聽者會暈頭轉向。

這裡面真的有那麼多「微言大義」?

我看未必。我認為這種過度解讀,將簡單問題搞複雜了。

我們先來理解《千字文》之「天地玄黃」的「玄」,再來理解《道德經》之「玄之又玄」,因為前者用的玄的本義,後者用的引申義。

你有沒有發現,漢字中很多表示顏色的字,很多都是從「絲」,也即「絞絲旁」,如:「紅、絳、綠、紫、黝」。

因為顏色太抽象了,無法具象造字,古人跟「顏色」打交道,最多是在「染布」的時候,所以,漢字中表示顏色的一些字,都以「絲」表意。

漢字「玄」、「么」是一字之分化,像「一束絲」之形,本義是「黑色」:

為什麼「一束絲」表示黑色呢?

用常識想,黑色可能是人類最易得的染料,比如制墨的主要原料木炭,也是一種易得的黑色染料。

跟黑色顏色很近的藏青色,是用植物蓼藍(板藍根)染成的,經典《夏小正》中記載古人種「蓼藍」當染料。

古人染色應該以「黑、青」色為多,用一束絲表示「黑、青」色就很合理了。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玄」就表示「黑、青色」:

  • 甲骨文《合集》33276:「三玄牛」,即只黑色的牛。
  • 西周《頌鼎》:「易(賜)女(汝)玄衣黹屯(純)」,玄衣就是黑衣。

那麼,「天地玄黃」的意思是不是呼之欲出?

「天地玄黃」原作「天玄地黃」,就是「青天」和「黃土地」的意思呀。

中原的古人看到黃色大地,把酒問青天,四方宇宙之茫茫洪荒,感覺自己很渺小。

這正是《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天、地」對舉,「玄、黃」顏色對舉,是古文中很常見的修辭手法。

沒有光線的夜晚,黑茫茫,我們看不到,所以,「黑」自然就有了「看不清、迷糊」的意義,「看不清」引申出「不能認識、無法理解、不確定」、「深奧」的意義。

在語言學中這叫做「隱喻」。人類的語言中隱喻無時無刻不在。

比如:

  • 紅色有災難的隱喻。是因為人受傷以後流血產生隱喻。

  • 「黃色」有「色情」的隱喻。

  • 漢語口語中,「這事很玄」,意思可能「這事不可靠、不確定」,也是「黑色」的隱喻。

那麼,《道德經》中「玄之又玄」中的「玄」就是「深奧」的意思嗎。

「玄之又玄」就是「非常精微深奧」。

可能有些人覺得解釋直白一點,怕別人覺得沒有學問,要洋洋灑灑的之乎者也的故作高深。

------------------------------------------------

綜上之述:

胡適說他讀不懂的「天地玄黃」中「玄」表示天的顏色:青,用的是「玄」字的本義。

《道德經》之句「玄之又玄」中的「玄」表示「深奧」,用的是引申義。

聯繫整個《道德經》語境,「玄之又玄」大致意思是「深奧中的深奧,如此精微玄妙,以致我們都無法認識,無論用什麼言語,都難以準確到位的表達」。

--------------------------------------------------

一般來說,解經有「我注六經」和「六經注我」之分。

「我注六經」就是考據訓詁派,相當於古文經學派——

追尋經書的原始意義,注重「無證不言,孤證不立」,意在強調「字字有來歷,言必有出處」,「望文生義,牽強穿鑿」是大忌。

說簡單一點就是「邏輯實證」。

還有一種就是「六經注我」——

以自己的理解,想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自己覺得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完全不需要任何證據。本來簡單的經文,一定說出「字外之音」。

今天被大多數噴的于丹就是過度解讀的典型,還有一些傳教的牧師也是典型,一句《聖經》經文能講一天,

----------------------------------------

其實,「我注六經」和「六經注我」原始意思是先讀懂經典,然後證悟經典。
典故出自:
  • 宋·陸九淵《語錄》:“或問先生:何不著書?對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小漢字見大歷史


《老子》中“玄”的意思揭秘:

應用數學法則這一看不見的黑色的文化程序

《老子》(《道德經》)開門見山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太好懂,“天玄(而)地黃"這一《千字文》第一句而為大多數人熟悉。以往解釋其為: 天是黑色地是黃色(玄)……但其真實意思並沒有這麼簡單。這句話出自《易經.坤》卦中的文言,其真意思是:“天"、上層建築的意識,靠意識,是靠不住的,“玄",要按應用數學法則這一看不見的黑色的文化程序辦,“而"用意識能動性指導物質,得用分散的“地"、經濟基礎物質的合力,通過交換、票決的 “黃" 制約。這句話並不是天是黑色地是黃色那麼簡單。

這樣解釋的理由是:

“玄 ”xuán ,字典解釋:深奧不容易理解的:玄妙、玄奧、不可靠、玄想、玄虛、黑色、玄武(a.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為龜蛇合體;b.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稱)。

“玄”字的象形是“結繩計數、結繩記事”(見附圖),它的本來意思是:,看不到,摸不著,以馬七(交換、票決)為龍頭的應用數學一至十二、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若看見的實物,就是結繩“弦"。

應用數學不是適用數學,而應用數學是“將數學的嚴密和精確引入經驗學科,將這些學科中的實驗問題歸結和表示為能用運算手段處理的數學問題,從而促進經驗科學的發展。”(林家翹),它是當今世界的新學科,而古老的中華優秀文化正是應用數學!

例如:“一”(鼠)代表主觀意見,“二"(牛)代表客觀的不同意見,二者相遇怎麼辦?按數學的乘法規則一二得二辦,即按客觀的不同意見(二牛)辦。因"一"是從數,一乘任何數等於任何數。它比我們說一萬遍的“主觀要符合客觀"的要求強多了。這就是應用數學的《紅樓夢》中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的意思。

造字原則詳見《大眾龍學》《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前面的“說明”。

附圖:古“玄"字象形結繩計數、結繩記事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么(圓小切 yāo )從其甲骨文、金文的圖形來看,為還沒有吐絲的蠶的幼蟲,此蟲長大吐絲後就死。在古文中么通“夭”。夭是由大和“丿”組成的字,大為剛學會走路的幼兒,加“丿”表示頭下垂樣,死人特徵,指剛學會走路幼兒未成年就死,為夭折。夭和蠶的幼蟲最終結果意義相似,都是長大就死,所以夭借“么”聲,意義相通。么的筆畫釋義為:兩個撇折“𠃋”指示蠶幼蟲身上的多環狀節結構,點“丶”指示蠶的幼蟲長大後吐絲的口。么的讀音為圓( yuán )和小( xiǎo )的切音( yuán + xiǎo ),表示蠶的幼蟲體形為圓形的小蟲。么的本義為蠶的幼蟲。


玄(懸)是由“亠”和“么”會意而成的字。“亠”表示上頭,是古文上“”變形;“么”的本義為蠶的幼蟲。玄的字形為蠶的幼蟲從頭上吐絲。借“懸”之聲,表示蠶蟲吐絲懸掛在草或樹枝之上。玄的本義為蠶的幼蟲吐絲懸掛在草或樹枝上頭。後引申為天象為玄,地象為黃。玄黃為天地之代稱。


嚴師說字


玄字我先打一個小比方,人的指甲、頭髮等等,誰知道他怎麼生長的,顯然是沒有人知道的。學過醫的明白指甲是腦髓之餘生成的,但也不明白如何運動生長的。如何自然運動生長的稱之為玄,也就是不易之理之玄,也可稱為不可思議。

觀我們身外的宇宙大自然人是永遠觀不到的,只有挖掘自身靈魂的寶藏,靈魂自己觀照自己觀照生物功能一個有機整體的自然運動的玄妙,才能看到玄之又玄。在自己沒有任何功德修煉的成果,想了解玄,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凡夫只能看到有形的變化,卻觀不到無形的演化。觀不到無形的演化,從根本上就不會明白其中之玄。玄是無極(靈魂)按自然法則的運動,而能觀到萬物的起源和形成的結果。眾生功能各有個的作用,也就各有個的自然運動規律,在靈魂無意識下的觀照,眾生功能各有個的玄妙,玄之又玄。因此,全體眾生功能復歸無極真空,真空含妙有,有無一體,無分無別,全體一心。真正做到了不得之得是真得,無所不得,不聞不見是真聞真見,無所不聞不見,一通無通(靈魂通),無所不通的玄之又玄。

玄是會陰玄牝之門連連不斷的元氣演化到玄關之斗柄之玄,玄關妙諦之真之玄。

無極包羅萬象,周遍全身,空靈圓妙,表裡瑩澈,反觀內照其心,不見其心,心無其心,觀無可觀,身心兩忘,眾生我無間,無為不動,感而道交,有鏡之光而實無鏡,冥冥默默,玄玄寂寂,乃無極之本體。


少知道18424224208


老子在寫《道德經》的時候,甲骨文的字體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甲骨文的字義一定是被延續了下來,相對於今天的漢字字義,老子時代的文字字義中,一定保留著更多甲骨文時代的字義。

這個《道德經》中這個「玄」字的字義,主要使用了甲骨文「玄」字的字義,所以,我們要到甲骨文中去解讀。

但是,我們在甲骨文中,沒有找到「玄」字,只在比甲骨文更晚的金文中,找到了「玄」字。

但是,把「玄」字當做造字元素的「茲」、「率」字在甲骨文中是有的,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對「茲」、「率」字對比,來確認甲骨文中是否有「玄」字,以及確定甲骨文的「玄」字的字形結構。

上圖,左邊是甲骨文「茲」字,右邊是甲骨文「率」字。從這兩個字結構以及與前圖金文「玄」字的對比。我們可以認為甲骨文中是有「玄」字的。

甲骨文「玄」字就是一團鬆鬆纏繞的蠶絲的象形。

但是,我們不能把「玄」字簡單理解為只是一團鬆鬆纏繞的蠶絲。因為甲骨文造字,很多時候並不是在造字,而是在傳遞一種很超前的科學認識:對「重疊結構世界」的認識。

「重疊結構世界」:完整的世界由兩個不同的世界重疊而成,一個是顯性世界,還有一個是隱性世界,完整世界的主體是隱性世界。

造字者造「玄」字,就是想通過這團鬆鬆纏繞的蠶絲表示某種「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關係:人從顯性世界認識隱性世界的「臨界面」

什麼是認識的「臨界面」呢?

比如有一盆水,在這盆水的水面下,水在非常緩慢的流動,這種眼睛已經無法看到水的流動,這時只要把「一團被鬆鬆纏繞的蠶絲」放入水中,馬上就能看到絲線也在流動,於是,人就能知道,水面下的水也是在流動的,這時,這團絲線就表示一種認識的「臨界面」。

這種從顯性世界認識隱性世界的「臨界面」,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更多關於「重疊結構世界」的內容,新網友請閱讀心智玩家的文章

歡迎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現代多學科犬牙交錯綜合考證,老子《道德經》是集體多代合作撰寫的傑作,託名上古聖人增加權威方便傳世,決非個人“斗酒詩百篇”式論著。無論春秋還是戰國,《道德經》查無出處,《史記》雖然將其選編入書,司馬遷對它的文獻出處含糊其詞講了個故事。最寬容解釋可能是被後人尊稱為老子的李聃,寫出過提綱式手稿,經過多代後人不斷加料填鴨,至秦漢之交時期形成洋洋五千言而包羅萬象鉅著。玄字當年通用名詞,並無奇異:其質黑色,本意模糊,引申不實,隱喻混沌深奧。天玄地黃或為天地玄黃,不過是壹句很滄桑的感嘆句,用現代白話文翻譯就是:青黑的天空啊蒼黃的大地。《道德經》開篇首二句,玄之又玄,眾眇之門,其實就是亡者農藥式的廣告詞:深奧啊肥腸深奧,是所有深奧的智慧大門。同理對照如下:好玩啊肥腸好玩,是所有好玩的遊戲王牌。從初中接觸片斷到數讀全文,個人心得壹家之言:半詩意半哲理半講史半政治半神怪半空談,天文地理,前夏後周;軍事稼穡,外交禮儀;怪力亂神,做人處世;刑法吏治,修身養性;父子夫婦,讀書教育等等,面面俱到全都夾生米飯五成熟,見智見仁全憑個人秉賦靈性庖丁解牛。關於《道德經》的牛逼、好處,古人今人如流水,讚美著述高珠峰,不知玄門致命傷——本質天馬行空無厘頭,南轅北轍反邏輯。在中華文化盤古開天地之初,開示非理性搗漿糊的縹緲夢囈大門

,影響力極大,誤導諸子百家除墨儒法兵除外,無壹不邯鄲學步滑向故作高深的詭辯空談,反邏輯的結果必然失去科學女神的青睞。漢武帝為毛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難道是吃飽了撐著沒事找樂趣?當年廟堂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七虛二實壹搖擺,眾口異聲亂蒿草,朝廷急需有條理易實施的良言為綱。劉徹廣開言路徵集治理大道,三月得文千卷選擇墨法儒三家。墨家因提倡兼愛首先淘汰,法家承繼衛秧、韓非無新意,儒家核心忠君愛民,贏得龍顏大悅而最後勝出。《道德經》無疑是漢家崑崙經典,是每個中國人必讀佳作,蘭兒在古為今用時應該揚棄糟粕汲取精華,真理過頭壹歩就會變成謬誤。


克萊爾A


玄本義黑色。看不清楚,弄不明白。深奧莫測,不可思議。玄乎不可捉摸,一切未來未知都有點玄。玄學,探素未來之道規律的東西。保持一顆童心,永遠年輕不老!?


陳振電693


《道德經》第一章,觀妙:

恆無慾,以觀其眇(妙);(眇,少目,心無念,無慾,可見其所不見!)

恆有欲,以觀其徼。 (心起念,有欲,可看其有所邊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道,道可,道非,一環套一環可螺旋式上升,不斷變化!)

玄之又(有)玄, (之,足也;又:手。)

玄,幾乎是最有爭議的,不同的人作不同的解答,教師教的、出版的書籍,把玄字,也解釋成了黑色,並且越解玄乎、玄幻,變成了玄學及神秘之物。


【玄】字

玄,倒吊的絲線,特點象彈簧,一圈一圈的,螺旋狀,

本身不是指顏色,顏色只是引伸義,指初生絲的素色,即無色,也可以引伸為黑色。

其中【么】字,初生絲,很細、很弱、無力、易斷,幼兒的幼字,帶有這類意思。

瞭解了字義,再來理解《道德經》中的玄之又玄,可能好理解多了,中華文化哲學思維可以濃縮成“無中生有,一分為二,對立統一”。這也是現代每個中國人無法脫離的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的發展規律就很這絲一樣一層層螺旋向上發展。

《道德經》中的”玄”“玄之又玄”,用大白話來說,與“有無相生、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無中生有…”循環發展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這也是樸實的辯證唯物哲學思想。

根據玄的字義,同樣可以解釋《千字文》中的天地黃,講的是開天闢地之始,天地不分,分開時,天是象用絲吊上去的,地黃是土地寬廣無邊。


我是漢字谷主, 【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理解等)讓孩子更優秀】,歡迎關注交流!


漢字谷主


玄字有多種解釋。玄:一指絲狀物交織在一起,引申到《老子》這裡有“有物混成”,“混成”自然是一種交織,不但交織,而且是混沌狀態,密不可分。玄:另指黑暗,譬如黑夜,不但黑難見物,而且寂靜,引申到《老子》這裡,有幽隱深寂,難以捉摸,難以識得(黑何能視得物?)再做引申便是老子所說的“不笑,不足以為道”,因為“道”實在是堂奧晦澀,很抽象,令人費解,根本難看清,難看懂。

老子曰:“無慾,則觀其妙;有欲,則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無慾觀妙是一玄,有欲觀徼又是一玄,故稱玄之又玄。無慾觀妙觀啥呢?觀其“一陰一陽”不動時的混沌狀態,即無極本始、太初狀態;有欲觀徼觀啥呢?靜待一陽來複,“一陰一陽”太極開基,觀其衝破玄關(徼:邊際也,動與不動之邊際、分陰分陽之邊際、出玄入牝之邊際,這個邊際就是兩種狀態交換的樞紐,道家稱為竅或玄關,還是蠻形象貼切的。)

無慾觀妙是無為之為,其修煉要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內景不出、外景不入,放空神思,虛極靜篤。這好像是啥都不幹,但要把身體調整到這種狀態,也不是易事。只有調整到這種狀態,才有可能見到混沌的“道”,因此,誰又能說這種無為之為不是一種作為呢?這裡的內景不出,外景不入,著一“守”字,不可執亦不可失,失便會落於頑空,太用意守則弄巧成拙,其要在於身心放鬆,自然而然,這是分寸的拿捏把度。

有欲觀徼則是有為之為。虛極靜篤待至一陽來複,玄機發動,此時猶如幡然醒悟,衝破玄關只在一念之間,一心了照,你若欣喜,轉瞬既失,所以有為中又要體現無為,身心放鬆,順應自然。這個玄關,不具體指身體的某個功能器官。

呂祖(呂洞賓)名篇《百字碑》講得非常好“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呂祖說修煉養氣要緘口不言、要守又非固守,煉心之法在無為中有為,有為中無為;動靜知宗祖即動靜知無極太極,太極本無極,故稱宗祖;無事更尋誰?無事即無慾,無慾觀誰尋誰呢?“道”無象無形、無色無臭、無聲無息,豈知是誰?真常須應物,本真恆常全在靜定止觀“一陰一陽”的動靜變化;應物要不迷,是說觀照事物不可執亦不可失的分寸拿捏。

《清靜心經》上說:“內觀於心,心無其心;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既無其無,無無亦無。”很顯然,此經同《百字碑》都在說有為無為中分寸的拿捏,你即不可執也不可失,如此,則非若即若離、若有若無乎?用我們通俗的話說即你不能不在乎也不能太在乎!所以修道的理論很抽象,稱之為“玄”也在情理之中了。


微妙玄通冰激凌


道德經中的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了,合於道,我們將道德經一一展開。



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老子道德經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滌除玄鑑,能無疵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玄之又玄,我們就到了眾妙之門。是不是旋轉了又旋轉呢!我們就進入了道的玄妙之中。

哈哈,原來就是這個樣子。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堵住七竅,閉著眼睛,閉住嘴巴。拋開束縛開始旋轉。眼前一片彩光。一片朦朧。這,就是玄,眩暈的狀態。



要想理解老子的話,還真不能。照著古文來譯。你得進入道的狀態。世間的所有的事物。在你眩暈的時候,他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不是物在變,便是你在變。都說要把握陰陽。陰是看不到的,你如何來把握?老子告訴我們。這個捷徑。玄之又玄,旋之又旋,眩暈又眩暈。練一練吧,看你能否進入呢道的狀態嗎!能夠把握住陰陽嗎……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