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讀《老子》第62章呢?

智慧經典錄


現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道是萬物之源,是善者的法寶,也是不善著的保護傘,美言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美行可以令人效仿。一個人即便是不善於修道行道,但又怎能拋棄大道呢?因此,立天子,置三公,雖有禮賓雙手拱抱璧玉跟在駟馬後面以尊其位的儀式,還不如奉行大道返歸自然本色。那麼,上古時代的人們為什麼會遵道行事呢?這難道不正是因為,想要求道得道,有罪孽求免災嗎?所以,自古以來天下人才會遵道應天順其自然。

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可以參考閱讀一下《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靈,人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靈將恐發,人無以寧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古時候人們所說的道法自然萬象歸一,就是天法道則顯清明,地法道則顯靈氣,人法道則顯寧靜,河谷法道則顯充盈,萬物法道則顯生機,當政者法道則顯以正治國天下太平。換而言之,天得不到清明就會有雷電爆裂的危險,地得不到靈氣就會有震顫搖動的危險,人得不到安寧就會有死亡的危險,江河枯竭就會有山谷乾燥荒漠化的危險,萬物得不到均衡循環就會有整個生態環境系統毀滅的危險,當政者不遵循道法自然以正治國就會有天下傾覆的危險。因此,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當政者往往自稱“孤”、“寡人”和“不穀”,這難道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所以,世上至高的榮譽是無須讚美的稱譽,就是不要像明亮璀璨的寶玉一樣引人注目,而要像粗糙黯淡的山石一樣樸實無華。

我們還可以參考閱讀一下《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當政者治理天下有道時,戰馬都可以被放歸田園,讓農夫用來拉車耕地。當政者治理天下失道時,懷崽的母馬都會被送上戰場,小馬駒也都生在郊野的戰場上。人世間最大的禍端就是不知足,罪孽莫過於貪婪追求個人私利慾壑難填。因此,知道以滿足天下公利最大化為快樂的精神滿足,才真正算是知足。

再聯繫上下文來看,老子這裡講的“古之所以貴此道”,是在傳承“三皇”時代的大道。所謂“天下有道”,就是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也就是“天一以清地得一以靈人得一以寧”。所謂“天下無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既隱天下為私”。這場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到奴隸制小康社會的“公私之變”,就是“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的有無相生。自從“五帝”時代以來,特別是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以來,此所謂“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天下無道”,就是“立天子置三公”的“雖有拱璧以先駟馬”。因此,就有了“戎馬生於郊”的“湯武革命”,也就有了周朝“禮崩樂壞”天下大亂的群雄爭霸。以中國式“道術用”與“時勢位”天人合一有無相生陰陽易變系統運動思維來看,自老子以後的“百家爭鳴”,主要集中在“術為道之用”層面,也就是“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學術之爭”,而並未涉及“道為術之本”的“道路之爭”。

顯而易見,“天下有道”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就是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人人平等的均衡發展。而“天下無道”的“大道既隱天下為私”,則是奴隸制小康社會貧富貴賤等級禮法的不均衡發展。是崇尚人人平等不分貴賤的大道,還是固守貧富貴賤等級禮法的常道,這才是“道為術之本”層面的“道路之爭”。對於這場“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的“道路之爭”,老子明確主張“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這種“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等貴賤”思想,也正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抑強扶弱公平正義。老子進一步指出,“立天子置三公”的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也就是還不如“古之所以貴此道”的“天下有道”。就此而言,自“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再經“湯武革命”改朝換代,直到周朝“禮崩樂壞”天下大亂的“百家爭鳴”,老子是秉持大道旗幟鮮明反對私有制的“天下第一人”,也是最早提出迴歸大同社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文化先行者。

轉眼間,老子當年發出“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的吶喊,距今已經過去兩千五百多個春秋了。然而,在這兩千五百多年來,不管是中國式“春秋無義戰”的“禮崩樂壞”天下興亡週期律,還是古希臘式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興亡週期律,也都是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不均衡發展的惡性循環。所謂“文明衝突”的價值觀多元化“學術之爭”,也還是私有制社會“術為道之用”的“名可名非常名”。所謂“自由市場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之爭”,同樣還是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科技創新的“術萬變而道不變”。人們執意迴避“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的“公私之變”,這個“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的“人之迷”,依舊是根源於“咎莫大於欲得”的人分貴賤等級初心。

如前所述,小到看不見的微生物因子,大到人體生命系統,直到宇宙世界自然生態大系統,都是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互相轉化有無相生的能量守恆運動循環。在“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之前,這都是自然而然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自從“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法地”和“道法自然”以來,人世間的一切事物全都是人事。受到人為因素影響的自然環境變化,也都已經不是此前的自然而然了。人世間的一切事物全都是人事,而人做任何事都起於自身內心的一念之間。這道看不見的靈光一閃,就是有無相生的無形之氣。思路決定出路,最終的行動結果是好還是壞,就源於自身內心當初的念頭是善還是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互相轉化的因果還報能量守恆。

歸根結蒂,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則大公無私抑強扶弱“天之道”,秉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追求社會公利最大化?還是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秉信“大道既隱天下為私”追求個人私利最大化?這個“天之道”與“獸之道”的核心價值觀抉擇,就是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心善淵”的“道為術之本”。這種“公私之爭”非黑即白的此消彼長零和博弈,也就是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公私之變”的“道路之爭”。所謂“人之初本自然”,向善向惡的人格修煉和成長髮展的初心,就取決於“道為術之本”的自我抉擇,然後才能夠建立起自身內心世界的宇宙人生時空座標系。每個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命過程,融入到人類社會和宇宙自然生態大系統的大氣場,才能夠體驗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也才能夠真正實現個人最大的人生價值。否則,就不然會墮入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的黑洞世界,永遠在“不知常妄作兇”的獸道輪迴中掙扎。

君不見,小孩子從童話世界裡都知道,狼為了吃羊,總能尋找到貌似合理合法的藉口。然而,狼的強大和姦詐狡猾,並不代表正義和慈善。羊的弱小和純樸憨厚,同樣不代表邪惡。不過,如果羊也認為狼的強大,就是正義、慈善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把狼當成自己的保護神。那麼,這就肯定是愚不可及的“自作孽不可活”了!同樣是這個小孩子,當他進入了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的成人社會,原先在童話世界裡已經建立起來的正邪善惡價值觀座標系,就隨之變得世俗圓滑扭曲不堪了。這時,在追求個人私利自動化的物慾橫流中,他就會把弱肉強食勝王敗寇的富豪權貴強勢群體,視為正義、慈善和智慧的崇拜偶像,反而會認為最廣大的貧窮弱勢草根群體就代表著邪惡和愚昧卑賤。這時,他不僅會相信狼與羊可以互利共贏的“人間神話”,甚至還會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成為“先富更富”的“狼”。在這個“天下無道”的世界上,他同樣會跟著自己的崇拜偶像一起叫嚷民主法治公平正義。不過,這些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名可名非常名”,實際上跟“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初心並沒有本質區別。

於是乎,在當今“美元霸權”金融殖民統治的民主法治“普世價值”和市場經濟全球化國際慣例“剪羊毛”體系下,就繼續演繹著古希臘式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興亡週期律。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不均衡發展的惡性循環,依然還在繼續。地球生態環境危機,也依然還在加劇。且莫說什麼救美國救世界救人類,還是先實現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公私之變”的自我拯救,趕快救救孩子吧!


網聞博報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解: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道是萬物生滅的奧妙,善於得道的人的寶,不善於得道的人也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美好的言論可以得到尊重,美好的行為可以得到人的擁護。人不善於得到,難道就應該被排斥或淘汰嗎?大道對任何人皆是平等對待的。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所以,天子,三公,雖然是有權有勢的”善人“,但不如按道性來作為。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上古得道者什麼樣子?從不說要得到什麼,不求得到,犯了罪的也免了,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犯罪,其一就是說他與眾人不同意志,所以按道來說,應該免,其二,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犯罪,是不是有平的地方?總之,道寬恕任何人或物,物好或壞皆有自然因果,不人為干涉。


遲程陽


老子道德經第62章究竟在說什麼,歷朝歷代的解讀者各執一端,各說各話,很難形成統一看法。個人以為應將本章放在五千字全文中,在道與德的主旨統領下來解讀大義,也許才能悟識到老子的本意。

拙作《時空之外·道法自然》對老子62章,作如下理解,一家之言,謹供參考。

1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2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3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4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譯解:

1、道這個時空世界,萬物的奧秘盡在其間。道是善人的寶貴空間,也是不善之人的庇護場所。

2、固然美好的言語可以促進良好的行為,良好的行為有益人類進步。但對於犯錯有罪之人,哪有棄之不顧的道理?

3、因此就算被立為天子,就算貴為三公(國家領導人),就算乘坐著超級豪華轎車,都不如坐進此道。

4、古代尊貴此道的人到底為什麼?既不求回報,也不為免邪,所以此道在天下最值得尊貴。

(注:原文和譯解分為四小段是為了便於對應句解,方便原文與譯解一一對應)


劉怯之


道者萬物之奧;

懂得自然之道的人,瞭解世間萬物的奧妙精華。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善於運用的人,尊奉之為稀世珍寶。不善於運用的人,生活也有所保障。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有利於老百姓的談話內容,可以贏得尊重。有利於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和行業可以增加人手。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老百姓都不善於運用,談何放棄?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因此天子即位,任命三公,雖然雙手供奉玉璧統領四方兵馬。不如懂得如何運用自然之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過去遵從自然之道的人是為了什麼?追求於悟道,即使有罪過也可以免於災難


青龍傳經


道的奧秘實在是無法用語言說清楚。善,是人的寶貝,不善,是人的過程。因為善是萬物的本質,不善是萬物的形體。漂亮的語言只能使環境漂亮,美麗的行為也只能使舉止美麗。人是人,行為是行為,人是地位,行為是修養。天下沒有不善良的人,只有墮落被厭惡的行為。所以人人平等,皆被救贖。因此,國家設立天子,又設立三公九卿,雖然有萬金之壁千里之乘,似乎是制度完美,可都不如道的完美,不單單是心中想什麼可以向道祈求,更重要的是道還可以赦免你的罪孽,之所以如此,古代的人才如此敬畏道,因此,道才成為天下的至高尊貴的地位。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大道護佑萬物,她是善良人的寶貝,也塵封在不善人的心底。依道而言可以獲取尊重,依道而行可以感動眾人,那些不善之人你們又如何忍心捨棄大道呢?所以在立天子、置三公向天舉行獻禮儀式的時候,還不如把我們的心獻給大道。你問為什麼自古以來人們都尊崇大道,還不是因為大道會保護我們寬恕我們,所以我們才要尊崇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