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子《道德經》中你最喜歡哪一句?你是怎麼理解的?

聽小龍鍋說


我最喜歡《道德經》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01 上善之水最為接近“道”的本質

《道德經》中最為核心的概念就是“道”。在老子看來,“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宇宙最高本體所在。但是,“道”卻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因為“道”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無臭無味,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道”卻又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道”派生了天地萬物,是天地萬物之母。

那麼,該如何去認識“道”呢?老子告訴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水是最接近於“道”的本質的。

因為水也像“道”一樣:滋潤養育天地萬物,但卻無私無我、與世無爭,至柔至弱、謙卑低調,生養了萬物但不會將萬物據為己有,也從不居功自傲。

既然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保全生命、遠離危險。那麼,該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呢?老子又告訴我們,因為水像“道”一樣具備了一系列崇高美好的德行,所以才不會招致任何人的怨恨。

因此,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像上善之水那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保全生命、遠離危險的目的,才能成為“有道”之人。

02 “有道”之人要像水那樣無私無我

水能潤澤萬物,具備最博大最寬厚的慈愛胸襟。

不管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不管是富裕的、還是貧窮的,不管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不管是親近的、還是疏遠的,水都能夠一視同仁的加以滋養哺育,而不會人為的分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

這也就表明,水像“道”一樣,無私無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擁有著最崇高、最博大、最寬厚的大愛胸懷。

正因為水具有最崇高的德行,所以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水,也沒有任何人會怨恨水。

既然這樣,水當然也就不會遇到任何危險,更不會遭到任何禍患,不但不會遇到危險,反而會受到普天之下所有人的一致讚譽。

03 “有道”之人要像水那樣至柔至弱

在老子看來,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為柔弱的,但就是這最為柔弱的水,卻具有最頑強的生命力和最強大的攻擊力。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也就是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的時候就變成僵硬的了。草木活著的時候形質是柔脆的,死了的時候就變成乾枯的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存的一類。

因此,老子認為,人要想保全生命、遠離危險,也必須保持柔弱的人生態度。

說到柔弱,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為柔弱了。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指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第七十八章又指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也就是說,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駕馭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衝激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水的。

水雖然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攻擊力,但卻始終保持著至柔至弱的姿態,這一現象就深刻的啟發我們:在現實生活和各類競爭中,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過分,一定要留有餘地,千萬不能走極端。

要始終保持平和寧靜的心態,用一顆平常心待人處事,得饒人處且饒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創造出彩的人生。

04 “有道”之人要像水那樣謙卑低調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熱衷於追求金錢、權勢、名譽、地位,熱衷於出人頭地,渴望受到別人的頂禮膜拜,醉心於高高在上、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虛榮。

但是,水卻恰恰相反,因為人們普遍厭惡卑下的地位,可是水卻最喜歡呆在卑下的地方。

“水”既不爭名,也不爭利,與世無爭,與人無爭,默默無聞,謙虛低調。

正因為水最為謙卑,所以才不會招致禍患,才能保全生命、遠離危險。

總之,上善之水擁有無私無我、與世無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至柔至弱、謙卑低調等美好德行,最為接近“道”的本質。

這就啟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始終保持無私、謙虛、柔弱的人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從心所欲不逾矩、無入而不自得的“有道”之人。


紫天雲


如果要人們選擇“老子最受歡迎的話語”,估計七八成的人都會選擇這一句:上善若水。確實,我也不能免俗,我也從眾,我最喜歡老子的話,就是:上善若水。

是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所謂上善若水,古人解為: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那麼,上善之人是什麼人,如水之性又是的什麼性呢?這須結合全章來理解。

上善若水句,出自《道德經》第8章,全文如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就是至善,具有高尚美德的人,也即老子所謂上德之人。如果用現代語言去解說一下這段話,那就是: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和萬物相爭,水停留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因此最接近於道。居於善於選擇之處,心胸善於保持寧靜,待人善於友愛真誠,說話善於信守承諾,為政善於簡要處理,處事善於發揮長處,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正因為上善之人如水,保持不爭的美德,故不會怨天尤人。

老子在這幾句話中,將水性比喻成上善之人,也即上德之人的人格。老子眼裡的水,有三個方面的顯著特徵,一是柔;二是自願停留在人們所厭惡的卑下之地而無怨氣;三是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老子認為,最完美的人格應該具有水的這些特徵,應該具有水的這種態度和行為,特別是“處眾人之所惡”,別人厭惡的地方,上德之人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上德之人願意做。上德之人具有孺子牛一般的精神,默默耕耘,忍辱負重,只講奉獻,不講索取,盡其所能,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人,但從不與人爭名奪利,且始終保持寧靜而平和的心境,無怨無悔。

老子眼裡的水,不僅代表著上德之人的高尚人格,更代表著一種人格之美。


帝國的臉譜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看不見的難道就不存在嗎?

老子《道德經》第21章,就描繪過這種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空間隱形存在有氣場、聲場、光場、電場、磁場,人體會接受與釋放,即使我們看不到甚至感知不到,但其卻在對我們施加著無形的影響。

最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資料:通過對全球多達8510頭牛的衛星圖片進行長期觀察,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動物學家Sabine Begall和 Hynek Burda發現數千年來農場主、牧民和獵人都忽略的重大秘密:無論奶牛在食草還是休憩時,其身體都如指南針般朝向南北方向。牛為什麼可以感知地球的磁場,並在進食時調整自己的身體,以保證進食的時候正對北方或南方,就像非常準確的羅盤,至今對此無法解釋。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研究團隊還發現,其他動物(尤其是鹿)也在做同樣的事情。牛和鹿為什麼吃個飯要這麼折騰呢?我們人類吃飯除了有意對著電視機或觀演舞臺,誰又在乎自己吃飯時所面對的方向?動物們很少會毫無理由地做些事情,畢竟浪費時間意味著無法吃到儘可能多的東西。所以它們面對北方或南方時肯定有特定目的。這種神秘的動物行為的目的性又是什麼呢?

想起中國古代風水學說中建築坐北朝南的原則。早在原始社會,中國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發現的絕大多數房屋都是大門朝南。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深入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可以頤養身心。磁場是一種看不見,而又摸不著的特殊物質,它具有波粒的輻射特性。天空中傳播著無數不同頻形的電波,雖然我們肉眼看不見電波,但藉著收音機、無線電話、電視機的收聽以及收視,誰也不能否認電波的存在。地面上有著磁力及地心吸力,我們肉眼也同樣看不見,但是藉著指南針,卻能讓我們察覺磁力的存在。大地上的先民是怎麼認知到這種自然特性及順天而則的呢?

許多前人的智慧積累不可輕易否定。《道德經》尤其深不可測博大精深。我們眼前所見的直觀,通常並不能反映宏觀現象的本質。宇宙是浩渺的十維體,人類不過是時空交錯的小小產物。


西安交大黎荔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前面:老子講我中原華夏自然思維所把握著時空宇宙的尺度;

後面:老子講眀了這個自然思維智慧原本乃是從幾何的開始。

360百科:表象的存在方式是一個最為難以理解的東西,我們的許多混亂和錯誤就出在這裡,所以搞清楚表象的存在方式就成為把握它的關鍵。

(思維,這種靈魂活動表象的存在方式是一個最為難以理解的東西,我們的許多混亂和錯誤就出在這裡,所以搞清楚這個實體表象的存在方式就成為把握它的關鍵。)

前面:道可道,非常道;

後面:名可名,非常名。

在物理實驗與爾自己在自己本身內倫理思維實踐尺度的一致性,決定著特定存在自在自為的自然權利本質。因此而生邏輯學所以辯證的命題,恰恰又不是語言的言說,而是通過由這些語言的直接性,去發現背後起到間接性作用的實體性規律①。黑格爾的貢獻就在於他發現了真理認識的實體性規律,這就是任何一個真理的認識必然會通過這個自己對自己的本身否定之否定過程演化;看看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開篇第一句,即已表明了邏輯學表象的存在方式是把握它的關鍵和困難。例如,上述一個簡單而又十分明顯的精神現象是:老子為什麼會將道置於名之前呢?進而言之,回顧一下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室君主中,我們就會發現又有誰不是將常道作為理想之中常名原則持存守恆的呢?再例如,眾網友又有誰能夠回答我如下問題:老子《經》說第二十五章開頭一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究竟指謂的什麼?進而言之,尚若答不上來,他要想弄懂形而上學是什麼,就會不得要領、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於是乎,你又何從談起老子所創玄門道法的自然權利法則?這樣讀書,不就是讀忘天書嗎?

註釋①: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中將此活動的實體性規律叫做“向外設定自身,且在此同時又向內回覆,直至在自身內(信仰)的最高之處"的辯證法的絕對精神。


用戶3097950555020


我最喜歡《道德經》裡的這一段話,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固即先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想要收斂它.合它,必先讓它擴張,讓它張揚;想要削弱它,讓它弱小,必先加強它,讓它強盛;想要廢掉它,把它做廢了,必先讓它興旺起來;想要奪取它,取得它,必先給予它。這叫微妙明瞭,也就是明瞭微妙之處。

這一段話是老子道的哲學思想,對後世影響是巨大的,被充分的運用於軍事,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

比如在軍事領域,《孫子兵法》就充分運用了老子這一哲學思想。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原文: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無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這一段不用翻譯誰都能讀明白。

再一個比如太極拳,別的太極拳我不明白,但陳式太極拳是最講究老子這一哲學思想的。行功走架要求,往復需要摺疊,進退需要轉換。又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後。對敵時,需引進落空合即出,其中心思想是通過引進,使敵勁落空處於背勢,然後再擊打敵人。

還有比如中國的書法,也充分的運用了老子的這一哲學思想。欲橫先豎,欲豎先橫,每一筆都需要頓挫。

總之,老子的這一哲學思想,大多被智者所應用,應用的範圍比較尖端,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用不上的。




寂語堂齋


我最喜歡《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還有這些小句子我也挺喜歡的:

  1.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大贏若絀。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另眼讀書


(21)《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關於“道”的特點的描述,筆者十分感興趣。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大意):

有大德的人,其行為始終以道為準則。道作為物,沒有具體的形態,只是恍恍惚惚。而在恍恍惚惚中傷佛有形象、有實體;它幽深而又神秘,幽深神秘中卻有極精微的東西,這種精微的東西非常真實,讓人無法不相信。從古到今,誰也不能拋棄這個名為道的東西,因為只有依據道,人們才能認識天下萬物。我之所以能知道天下萬物的奧秘,就是因為我掌握了道的緣故。

簡單解讀:

我之所以喜歡這段話,是因為:一是老子在這段話中闡明瞭“道”與“德”的關係。他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德”要服從於“道”,德行要以“道”為準則,以“道”為準則的德行才是“大德”。二是老子在這段話中明確地指出了“道”是物。他說:“道之為物”。這說明“道”是客觀存在,是實實在在的物體,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三是老子在這段話中論述了“道”的存在形態。他說,“道”的形態是“恍恍惚惚”。“道”雖然恍惚,但其中有物,有形狀,有精微的、真實的、讓人無法不信的東西在裡面。四是老子認為“道”雖然幽深而神秘,但是,它是可以運用的。從古至今,人們都是依據“道”來認識天下萬物的。五是老子認為自己所以能瞭解天下萬物的奧秘,是因為自己掌握了“道”。

總之,老子在這段話裡精闢地論述了“道”與“德”的關係,道的性質、形態和作用。值得認真地閱讀和品味。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道”的東西呢?有。例如,人們常說的規律就跟道差不多。規律這種東西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甚至是難以表述的,但它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都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甚至制約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象“道”一樣,也是可以認識的。就拿商品生產中的價值規律來說,它的存在就象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見亞當•斯密《國富論》)。商品生產者的經濟活動都受這隻“看不見的手”所驅駛。儘管價值規律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但是是可以認識的。經過上百年的商品生產實踐,人們發現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進行交換,即等價交換;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自發地調節生產,刺激技術改進,加速商品生產者的分化。這些就是人們對價值規律的認識。價值規律,雖然摸不著,看不見(看不見的手),但它象“道”一樣,是有形有象有作用的客觀存在。

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布衣閒人10


以我粗淺的知識底子來看,《道德經》中有兩章是《道德經》的眼,理解了這兩章,基本上就可以靠舉一反三來理解整部《道德經》了,而被我認為是《道德經》之眼的兩章,也是《道德經》中我最喜歡的幾句中的兩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我沒有特意去看過別人對《道德經》的解釋,在我自己的理解,《道德經》就是在講述名、講述一件事的陰陽兩面、講述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一件事。

老子說的「道」不是咱們平時看到過感受到的道,而是在天地還沒出現時就存在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老子給這種東西起了個名,叫做「道」。

最初的最初,也就是天地剛剛開始運行的時候,包括「道」在內的所有一切都是沒有名字的,後來人類出現了,人類給所有東西都命了名,之後,人類開始理解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這就是「道生一」,一就是「名」。

但「名」出現的時候,就又派生出兩樣東西,那就是「沒有」和「有」,「沒有」和「有」同時出現,分別被命了不同的名字,這就是「一生二」。

同時,「沒有」和「有」其實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進而我們得知,一件事都會有兩個方面,為了把這兩個方面與「沒有」和「有」區分開來,我們可以把這兩個方面分別命名為「陰陽」,於是,我們得到了第三種東西,這就是「二生三」。

如此地命名下去,所有的物事都會有一個名字,這就是「三生萬物」了。

接著,老子把話一拉,提醒我們說,千萬別忘了,萬物都有陰陽兩面,陰陽調和才是萬物啊。所以呢,我們平時看待一件事,既要從陰的這面看一下,又要從陽的那面看一下,還要從無的高度看看一件事的玄妙之處,再從有的高度審視審視這件事的邊界在何地。

這兩句過於玄妙,雖然我不確切地知道老子說的是什麼,但我能感覺出來,老子說的這兩句很厲害,然後如果我能把這兩句背下來,在談天的時候拋出來,應該也會給人一種很厲害的感覺吧?再者,這兩句在《道德經》中的高度非常之高,懂了這兩句就彷彿開了上帝視角,再讀《道德經》就不費勁了。所以我特別喜歡這兩句。


遙望燕園


前面的答案裡有提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但也只是簡單地提了下,這裡再給大家帶點不一樣的閱讀體會。

還是先上這句話的白話釋義:上士聞道後,必會勤快地立即去實行;中士聞道後,則將信將疑猶豫不定;下士聞道後,則會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們嘲笑,那就不足以成為“道”了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受了老子《道德經》的影響,孔子也曾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第六》)這裡的“中人”類似“中士聞道,若存若亡”裡的“中士”。“語”應讀四聲,告訴的意思;上,指較高的學問或道理。

也就是說孔子也認為具備中等資質或中等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的學問或道理。

說的也是,下士聞道之後哈哈大笑地將之棄若敝履了,再告訴他們還有任何意義嗎?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每個人的心性高低是不同的。再加上不同的成長環境與教育環境的影響,善惡、好壞、智愚、是非、美醜的判斷標準也會常常不一。這也會導致一些毫無意義的比較、爭論、誤解。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也是這個意思。畢竟每個人幾乎都遇到過勸說、幫助他人時並未讓別人領情的事情,不過於自己而言,同樣也會有得到別人幫助後辜負別人一番好意的情況,雖然在自己看來都是別人不懂自己而已。

有時我們會看到有些文藝創作,曲高和寡,不夠大眾化;有的人道德修養很高,孤芳自賞,歸隱山林。

有時我們也會看到一些作品,下里巴人,通俗而流行;也有的人審美趣味不落時髦,樂在其中,怡然自得。

沒辦法,我們不可能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物,只能將這種“知道”的範圍不斷縮小,所以對任何一類的個體來說驕橫之心不可有,謙恭之心不可無啊。


明德書院


《道德經》中最核心的就是“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另外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則明確指出了對《易經》思想的揚棄,即萬物是怎麼來的,那就是信息複製中的變異,而不僅僅是複製,如果僅僅是複製,那天下萬物就沒有區別了,事實上,宇宙萬物呈現的是多樣性。

人類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思想巨人有很多,還有人專門進行了TOP100排名,這些排名基本上按照影響力進行劃分的。而人類認知,是經驗+思維工具+觀念的綜合。觀念類認知的主要作用是對經驗的思維意義上的解釋和分析,對個人和人類社會具有精神上的引導、規範作用。而對人類進化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經驗類認知。歷史上,有三個劃時代的經驗類認知發現:有出於無、慣性定律、光速不變。

最早期的人類和其他動物,對於空無並無概念。自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到固定化工具化以後,觀念產生了。在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古巴比倫人用某種印在溼黏土上的楔形符號來記述“空位”,表示“某位什麼也沒有”。但這種說法只有考古學的意義,歷史上這個楔形符號並沒有流傳開。空的概念是觀念進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而老子《道德經》(其實應該叫《德道經》,現在還是用人們習慣的叫法)中提出了全新的說法“有出於無”。這個闡述就不僅僅是隻有“無”這個觀念了,而是一種經驗的歸納概括,是一種經驗類認知,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歸納得出的適用性極廣的經驗認知。

老子《德道經》中有“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那麼這個“無”是指什麼?有人說無就是絕對的虛無,宇宙誕生於絕對的虛無之中。還有人總結出了“有與無的對立統一”。

我認為“無”和“有”,都從根本上歸為同一種基本屬性。

從我們生活中,可以看到,一棵樹、一棟樓,原本是“無”的,後來由種子長成參天大樹、水泥磚塊蓋成摩天大樓,我們所能觀察到的所有事物,從無到有的可見過程,而這些所有的“無”,並不是真的絕對的“無”,而是與後來的“有”不同的其他類別的“有”,而所有的“有”和“無”也有共同屬性,不是說完全不同。

有和無是有共同根本屬性的,也就是說“有”並不是從絕對的“無”中誕生,絕對的“無”是不存在的。這是現實我們可見所有事物經驗的總結,即“有生於無”,同時也是“有同於無”。

經驗,往往是局部我們已知範圍內進行的總結,可以推廣到更廣未知的範圍適用。

有同於無,也是宇宙“守恆法則”的不變性。有生於無,質量不再守恆,但是能量守恆,是虛無真空中的能量轉化為質量,產生了物質。

在凝聚態物理學中,無處不在的弦網液體形成了光子和電子。文小剛教授借用了弦理論中的思想,基本粒子都從零維的點模型變成了一根根一維的弦,弦的振動、捲曲、纏繞的方式決定了粒子的質量、電荷、自旋等性質。如果假設我們的世界是由無數根看不見的“弦”組成,弦在不斷隨機波動地漲落,就像一鍋開水中的麵條一樣(有的麵條是個圈),形成了弦網液體,光就是弦網的密度波(只有橫波分量)。

弦網密度波也可以理解為真空能量波,因為光是“真空能量波”,真空中不存在時間和空間,這樣就可以解釋狹義相對論中以光速運動時間靜止。即光速運動中不存在時間和空間,也就容易理解了。只有物質產生,時空才產生。

那麼微觀粒子和虛無真空是完全不同的嗎?應該不是,微觀粒子和虛無真空應該是具有同一屬性。也就是說,微觀粒子的所有特徵都是真空造成的,包括測不準原理、波粒二象性等等。我認為理解微觀粒子,可以做個類比,虛無的真空類比為“空氣”,微觀粒子類比為“上下封閉的龍捲風(龍捲球)”,微觀粒子並不是粒子,而是由和真空同樣屬性組成的自旋態,微觀粒子的內部和虛無真空並不是完全不同,而是本質相同,所謂正是應了“有生於無”。

即微觀粒子這個“有”誕生於和它原本同類屬性的“無”,如同龍捲風誕生於空氣。有和無本屬於同類,而不是對立的不同類。

有一種量子引力理論叫超流體真空論(SVT),在這種理論的框架下面,時空就像是某種“經典”物體介質,是一種整體,是由量子化的微觀小“時空”碎片組成的,簡單講就是把“真空”看做是一塊巨大的材料。這是一個可以把時空統一為物質的思路。1950年狄拉克就提出了“真空以太”的概念,SVT可以看做是狄拉克這個洞見的進一步發展和細化。SVT計算了時空這種“流體”粘稠度幾乎為零。從物理概念和實驗的角度來看,一些現象都支持將時空看作是流體物質的思路,如宇宙大爆炸的演化從初期的混沌到後期的澄明很類似介質材料的相變;暗能量提示真空具有材料類似的內稟特性;引力波提示流體波動形式等等。

從認識論上看,黑格爾認為“有與無是同一的”。

黑格爾《邏輯學》第一編有論中說到:“有、純有,-----沒有任何更進一步的規定。有在無規定的直接性中,只是與它自身相同,而且也不是與他物不同,對內對外都沒有差異。有假如由於任何規定或內容而使它在自身有了區別,或者由於任何規定或內容而被建立為與一個他物有了區別,那麼,有就不再保持純粹了。有是純粹的無規定性和空。-----即使這裡可以談到直觀,在有中,也沒有什麼可以直觀的;或者說,有隻是這種純粹的、空的直觀本身。在有中,也同樣沒有什麼可以思維的;或者說,有同樣只是這種空的思維。有、這個無規定的直接的東西,實際上就是無,比無恰恰不多也不少。”

認識論可以指導人類對認知的探索方向。從生活中看到的規律其實也是可以適用於更廣的範圍。從這一點上說,不僅是有生於無,更是有同於無。

因為光是“真空能量波”,真空中不存在時間和空間,所以正好吻合狹義相對論推論光速運動中時間靜止。如果做個類比,虛無的真空類比為“空氣”,微觀粒子類比為“上下封閉的龍捲風(龍捲球)”,微觀粒子並不是粒子,而是由和真空同樣屬性組成的自旋態,微觀粒子的所有特徵都是真空造成的。微觀粒子的內部和虛無真空並不是完全不同,而是本質相同,正是“有生於無”,更是“有同於無”。

《道德經》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按正常的理解,應該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怎麼會到二以後變成三了呢?況且《易經》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和老子的思想在此有點差別。

其實古人經常用“三”來表示多,道德經中的多並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多”,如果那樣萬物已經表示多的含義了,沒必要寫出一個三,道德經中的多是多樣性的多。(特別註明,從考古和理解來看,《道德經》應該為《德道經》,德為認知,道為天道,即以認知講天道,具體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到底是《德道經》還是《道德經》?》)

有的懷疑論者往往是沒有看到的、感覺不合邏輯的就徹底否定、盡力抨擊。還有的只要是神秘的就莫名崇拜。這些都是信念上的固執,真正的精神應該是探索其中原因,找到事物規律。就像遠古時期在打雷閃電的時候,人們先看到的是閃電,後聽到的是雷聲,其中必有原因,否定這些現象並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而迷信這些現象在今天也是很可笑的。

宇宙最基本信息是量子比特序列。構成弦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的不同序列組合形成了量子信息,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的信息;生命載體DNA內蛋白質的不同序列組合,構成了地球生命的基因的智慧信息;人類認知可以化為0-1的不同排列組合,構成了非基因的智慧信息。信息決定著外在有形物質,而智慧信息具有驅使自身及相關係統熵減的能力,並且使得外部環境與智慧載體內信息具有幾何上的相似性。

DNA複製是指DNA雙鏈在細胞分裂以前進行的複製過程,複製的結果是一條雙鏈變成兩條一樣的雙鏈(如果複製過程正常的話),每條雙鏈都與原來的雙鏈一樣。DNA的複製是一個邊解旋邊複製的過程。複製開始時,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這個過程叫解旋。然後,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以周圍環境中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鹼基配對互補配對原則,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一段子鏈。隨著解旋過程的進行,新合成的子鏈也不斷地延伸,同時,每條子鏈與其母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從而各形成一個新的DNA分子。這樣,複製結束後,一個DNA分子,通過細胞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DNA複製時邊解旋變複製可以減少變異。從分子水平上看,基因變異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基因雖然十分穩定,能在細胞分裂時精確地複製自己,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DNA複製開始處的幾個核苷酸最容易出現差錯,而變異就是發生於此。

細胞核中每一個DNA分子都會從幾個點固定在核質上,並由這些點形成 了DNA分子環。俄研究人員認為,許多染色體變異正是發生在DNA分子與核質相連的位置,而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所有與核質相連的長度上DNA分子處於與DNA拓撲異構酶的接觸中,如果這種酶的活性受到限制,這個環將碎裂成片段。

在DNA解旋過程中,其中一條發生了變異,於是出現了新的事物。一個YSE,一個NO,以突變鏈為模板複製形成的基因均為突變基因,以正常鏈為模板複製形成的基因均為正常基因。因為是解旋與複製同步進行的,NDA在儘可能的保留原有信息減少變異。所以使得解旋時複製加變異後的信息與原有信息大部分保持相同,少部分稍有變異。雖然說解旋後再複製變異形成的是四條鏈,但是整體上說,YES的有兩條鏈,NO的兩條鏈但是並不是完全與YES鏈不同,而是稍有不同,這兩條變異鏈可以稱之為一個變異的部分,加上原有兩條YES鏈,整個組成了一個整體,老子稱之為“三”,三意味著多 ,多樣性的多。

一般對進化論的批判在於認為其缺乏足夠的化石證據解釋不同物種之間的“過渡”,有可能在事實的進化過程中某些較短時間段,變異DNA鏈數量大於正常DNA鏈數量,實現了突變,突變的物種要麼可以繼續繁衍生存,要麼就無法生存新物種很快消失,這兩種都有可能,延續下來的就是新的物種,今天可以較容易的發現其種類的化石;而很快消失的物種,因為數量極少,今天發現化石的可能性也極小,但是也有可能會找到這些化石作為證據。

美國有一個叫做“國家科學教育中心”的機構,其宗旨是為了捍衛在公立學校進行進化論教育。該機構為了紀念去世不久的生物學家斯蒂芬·傑·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在其網站上搞了一個“斯蒂夫計劃”(Project Steve),讓全世界所有支持進化論反對神創論並叫“斯蒂夫”(Steve,也包括讀音相近的Stephen、Steven、Stephanie、Stefan等)的科學家都去報到簽名。截至2005年2月22日,已經有543名“斯蒂夫”簽了名,名單中赫然便有大名鼎鼎的斯蒂芬·霍金和斯蒂芬·溫伯格(Steven Weinberg)。今天,往往是很多物理學家非常相信進化論,而社會學家反而不相信進化論。

老子的《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是信息通過複製加變異,形成了多樣新的信息,而後不停如此形成了萬物。這與進化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