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你最喜歡哪一句?你是怎麼理解的?

聽小龍鍋說


其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學說,可以總結為內聖外王之道。這一點,與儒家的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內聖外王,其實也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內聖,從儒家來說,就是修煉極高的道德境界。從道家來說,就是首先要沉入到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心變得從容無惑。外王,其實講的就是人的價值的問題。無論是儒家還是法家,其實首先講的是一種治國理政之道。

儒家講有為,道家講無為,其實講的都是如何真正的有為的問題,不過儒家和道家的理論點不同而已。儒家講修身,這是內聖,然後說要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外王之道。而道家講無為,講柔弱,講要謙卑,這是內聖,然後講無為而無不為,這是外王之道。

當然,道家哲學更多地是對 人的心靈產生影響,因為,道家的哲學是向內的,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和逍遙的,這一點,在老子的後學、道家學派的第二號人物莊子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對於道德經,我們普通人要學習的,並非是老子所講的治國之道,也並非是謀略學,而是他在道的外衣籠罩下的人生之道。

很明顯,老子以冷眼旁觀的方式,看透了社會和人性。總的來說,老子的理論核心是道,道是支配世界支配社會支配人生的所有的依據,而道是道法自然的,是自然而然的狀態,而不是靠什麼慾望和制度以及科學技術,去擰巴這個社會。

從這個理論出發,老子認為,人的最大的缺點是慾望,人一旦為慾望所支配,那麼他就會失去自然而然的理智,從而去追求那些看起來很美其實是沒有用的東西。所以老子講我們的人生應該怎麼過,應該是過一種減法的生活。

所以,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好玩的國學認為,這是老子人生觀的核心觀點,那就是讓我們過一種清心寡慾清靜無為的生活。

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老子認為,人應該學會示弱,學會守弱,學會以一種柔軟的謙卑的姿態,去生活。因為,老子考察了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他發現,凡是看起來柔若無力的事物,總是充滿活力,凡是看起來堅硬剛強的東西,總是呈現出僵死的狀態,所以,人要活的好,那就要學會柔軟,就像水一樣,看起來是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卻是天下最剛強的。

在道德經中,我最喜歡老子的這一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乾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於上位。

 這一段話,既體現了老子的高明的辯證法思想,其實更是他人生智慧的結晶。我們縱觀歷史,凡是那些懂得以退為進,懂得韜光養晦,懂得示弱的人,大都最終能夠功成名就得到善終。韓信當年要不是能忍胯下之辱,當場和那些小流氓對打,可能早已經被砍死了,哪裡會成為漢朝的開國元勳;郭子儀在評定安史之亂的時候,立下奇功,但是他懂得守弱,最終能得到善終,曾國藩毅然解散湘軍,同樣也是如此。

所以,人生的成功,從懂得示弱守拙開始。


好玩的國學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看不見的難道就不存在嗎?

老子《道德經》第21章,就描繪過這種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空間隱形存在有氣場、聲場、光場、電場、磁場,人體會接受與釋放,即使我們看不到甚至感知不到,但其卻在對我們施加著無形的影響。

最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資料:通過對全球多達8510頭牛的衛星圖片進行長期觀察,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動物學家Sabine Begall和 Hynek Burda發現數千年來農場主、牧民和獵人都忽略的重大秘密:無論奶牛在食草還是休憩時,其身體都如指南針般朝向南北方向。牛為什麼可以感知地球的磁場,並在進食時調整自己的身體,以保證進食的時候正對北方或南方,就像非常準確的羅盤,至今對此無法解釋。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研究團隊還發現,其他動物(尤其是鹿)也在做同樣的事情。牛和鹿為什麼吃個飯要這麼折騰呢?我們人類吃飯除了有意對著電視機或觀演舞臺,誰又在乎自己吃飯時所面對的方向?動物們很少會毫無理由地做些事情,畢竟浪費時間意味著無法吃到儘可能多的東西。所以它們面對北方或南方時肯定有特定目的。這種神秘的動物行為的目的性又是什麼呢?

想起中國古代風水學說中建築坐北朝南的原則。早在原始社會,中國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發現的絕大多數房屋都是大門朝南。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深入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可以頤養身心。磁場是一種看不見,而又摸不著的特殊物質,它具有波粒的輻射特性。天空中傳播著無數不同頻形的電波,雖然我們肉眼看不見電波,但藉著收音機、無線電話、電視機的收聽以及收視,誰也不能否認電波的存在。地面上有著磁力及地心吸力,我們肉眼也同樣看不見,但是藉著指南針,卻能讓我們察覺磁力的存在。大地上的先民是怎麼認知到這種自然特性及順天而則的呢?

許多前人的智慧積累不可輕易否定。《道德經》尤其深不可測博大精深。我們眼前所見的直觀,通常並不能反映宏觀現象的本質。宇宙是浩渺的十維體,人類不過是時空交錯的小小產物。


西安交大黎荔


如果要人們選擇“老子最受歡迎的話語”,估計七八成的人都會選擇這一句:上善若水。確實,我也不能免俗,我也從眾,我最喜歡老子的話,就是:上善若水。

是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所謂上善若水,古人解為: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那麼,上善之人是什麼人,如水之性又是的什麼性呢?這須結合全章來理解。

上善若水句,出自《道德經》第8章,全文如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就是至善,具有高尚美德的人,也即老子所謂上德之人。如果用現代語言去解說一下這段話,那就是: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和萬物相爭,水停留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因此最接近於道。居於善於選擇之處,心胸善於保持寧靜,待人善於友愛真誠,說話善於信守承諾,為政善於簡要處理,處事善於發揮長處,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正因為上善之人如水,保持不爭的美德,故不會怨天尤人。

老子在這幾句話中,將水性比喻成上善之人,也即上德之人的人格。老子眼裡的水,有三個方面的顯著特徵,一是柔;二是自願停留在人們所厭惡的卑下之地而無怨氣;三是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老子認為,最完美的人格應該具有水的這些特徵,應該具有水的這種態度和行為,特別是“處眾人之所惡”,別人厭惡的地方,上德之人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上德之人願意做。上德之人具有孺子牛一般的精神,默默耕耘,忍辱負重,只講奉獻,不講索取,盡其所能,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人,但從不與人爭名奪利,且始終保持寧靜而平和的心境,無怨無悔。

老子眼裡的水,不僅代表著上德之人的高尚人格,更代表著一種人格之美。


帝國的臉譜


《道德經》,我喜歡宇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做人,讀書,寫文章,搞科研,搞發明,都為了什麼?不就是想當領軍人物嗎?不就是想有個出頭之日,當個導師嗎?說再大些,那就是當宇宙之王者了,手握大道,駕馭萬物,心想事成,無為而無不為,那可就真成自由人了,就能為全人類謀幸福啦!


蘭州易道王


《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這部書裡面的這些個些句子,小編是最喜歡的了。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為無為,則無不治。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5.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7.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8.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1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17.柔弱勝剛強。

18.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19.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1.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3.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24.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25.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26.治大國若烹小鮮。

27.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2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30.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31.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3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33.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34.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35.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安紅美食驛站


(21)《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關於“道”的特點的描述,筆者十分感興趣。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大意):

有大德的人,其行為始終以道為準則。道作為物,沒有具體的形態,只是恍恍惚惚。而在恍恍惚惚中傷佛有形象、有實體;它幽深而又神秘,幽深神秘中卻有極精微的東西,這種精微的東西非常真實,讓人無法不相信。從古到今,誰也不能拋棄這個名為道的東西,因為只有依據道,人們才能認識天下萬物。我之所以能知道天下萬物的奧秘,就是因為我掌握了道的緣故。

簡單解讀:

我之所以喜歡這段話,是因為:一是老子在這段話中闡明瞭“道”與“德”的關係。他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德”要服從於“道”,德行要以“道”為準則,以“道”為準則的德行才是“大德”。二是老子在這段話中明確地指出了“道”是物。他說:“道之為物”。這說明“道”是客觀存在,是實實在在的物體,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三是老子在這段話中論述了“道”的存在形態。他說,“道”的形態是“恍恍惚惚”。“道”雖然恍惚,但其中有物,有形狀,有精微的、真實的、讓人無法不信的東西在裡面。四是老子認為“道”雖然幽深而神秘,但是,它是可以運用的。從古至今,人們都是依據“道”來認識天下萬物的。五是老子認為自己所以能瞭解天下萬物的奧秘,是因為自己掌握了“道”。

總之,老子在這段話裡精闢地論述了“道”與“德”的關係,道的性質、形態和作用。值得認真地閱讀和品味。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道”的東西呢?有。例如,人們常說的規律就跟道差不多。規律這種東西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甚至是難以表述的,但它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都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甚至制約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象“道”一樣,也是可以認識的。就拿商品生產中的價值規律來說,它的存在就象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見亞當•斯密《國富論》)。商品生產者的經濟活動都受這隻“看不見的手”所驅駛。儘管價值規律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但是是可以認識的。經過上百年的商品生產實踐,人們發現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進行交換,即等價交換;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自發地調節生產,刺激技術改進,加速商品生產者的分化。這些就是人們對價值規律的認識。價值規律,雖然摸不著,看不見(看不見的手),但它象“道”一樣,是有形有象有作用的客觀存在。

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布衣閒人10


我最喜歡《道德經》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01 上善之水最為接近“道”的本質

《道德經》中最為核心的概念就是“道”。在老子看來,“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宇宙最高本體所在。但是,“道”卻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因為“道”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無臭無味,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道”卻又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道”派生了天地萬物,是天地萬物之母。

那麼,該如何去認識“道”呢?老子告訴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水是最接近於“道”的本質的。

因為水也像“道”一樣:滋潤養育天地萬物,但卻無私無我、與世無爭,至柔至弱、謙卑低調,生養了萬物但不會將萬物據為己有,也從不居功自傲。

既然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保全生命、遠離危險。那麼,該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呢?老子又告訴我們,因為水像“道”一樣具備了一系列崇高美好的德行,所以才不會招致任何人的怨恨。

因此,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像上善之水那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保全生命、遠離危險的目的,才能成為“有道”之人。

02 “有道”之人要像水那樣無私無我

水能潤澤萬物,具備最博大最寬厚的慈愛胸襟。

不管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不管是富裕的、還是貧窮的,不管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不管是親近的、還是疏遠的,水都能夠一視同仁的加以滋養哺育,而不會人為的分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

這也就表明,水像“道”一樣,無私無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擁有著最崇高、最博大、最寬厚的大愛胸懷。

正因為水具有最崇高的德行,所以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水,也沒有任何人會怨恨水。

既然這樣,水當然也就不會遇到任何危險,更不會遭到任何禍患,不但不會遇到危險,反而會受到普天之下所有人的一致讚譽。

03 “有道”之人要像水那樣至柔至弱

在老子看來,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為柔弱的,但就是這最為柔弱的水,卻具有最頑強的生命力和最強大的攻擊力。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也就是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的時候就變成僵硬的了。草木活著的時候形質是柔脆的,死了的時候就變成乾枯的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存的一類。

因此,老子認為,人要想保全生命、遠離危險,也必須保持柔弱的人生態度。

說到柔弱,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為柔弱了。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指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第七十八章又指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也就是說,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駕馭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衝激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水的。

水雖然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攻擊力,但卻始終保持著至柔至弱的姿態,這一現象就深刻的啟發我們:在現實生活和各類競爭中,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過分,一定要留有餘地,千萬不能走極端。

要始終保持平和寧靜的心態,用一顆平常心待人處事,得饒人處且饒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創造出彩的人生。

04 “有道”之人要像水那樣謙卑低調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熱衷於追求金錢、權勢、名譽、地位,熱衷於出人頭地,渴望受到別人的頂禮膜拜,醉心於高高在上、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虛榮。

但是,水卻恰恰相反,因為人們普遍厭惡卑下的地位,可是水卻最喜歡呆在卑下的地方。

“水”既不爭名,也不爭利,與世無爭,與人無爭,默默無聞,謙虛低調。

正因為水最為謙卑,所以才不會招致禍患,才能保全生命、遠離危險。

總之,上善之水擁有無私無我、與世無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至柔至弱、謙卑低調等美好德行,最為接近“道”的本質。

這就啟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始終保持無私、謙虛、柔弱的人生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從心所欲不逾矩、無入而不自得的“有道”之人。


紫天雲


我最喜歡《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還有這些小句子我也挺喜歡的:

  1.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大贏若絀。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另眼讀書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前面:老子講我中原華夏自然思維所把握著時空宇宙的尺度;

後面:老子講眀了這個自然思維智慧原本乃是從幾何的開始。

360百科:表象的存在方式是一個最為難以理解的東西,我們的許多混亂和錯誤就出在這裡,所以搞清楚表象的存在方式就成為把握它的關鍵。

(思維,這種靈魂活動表象的存在方式是一個最為難以理解的東西,我們的許多混亂和錯誤就出在這裡,所以搞清楚這個實體表象的存在方式就成為把握它的關鍵。)

前面:道可道,非常道;

後面:名可名,非常名。

在物理實驗與爾自己在自己本身內倫理思維實踐尺度的一致性,決定著特定存在自在自為的自然權利本質。因此而生邏輯學所以辯證的命題,恰恰又不是語言的言說,而是通過由這些語言的直接性,去發現背後起到間接性作用的實體性規律①。黑格爾的貢獻就在於他發現了真理認識的實體性規律,這就是任何一個真理的認識必然會通過這個自己對自己的本身否定之否定過程演化;看看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開篇第一句,即已表明了邏輯學表象的存在方式是把握它的關鍵和困難。例如,上述一個簡單而又十分明顯的精神現象是:老子為什麼會將道置於名之前呢?進而言之,回顧一下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室君主中,我們就會發現又有誰不是將常道作為理想之中常名原則持存守恆的呢?再例如,眾網友又有誰能夠回答我如下問題:老子《經》說第二十五章開頭一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究竟指謂的什麼?進而言之,尚若答不上來,他要想弄懂形而上學是什麼,就會不得要領、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於是乎,你又何從談起老子所創玄門道法的自然權利法則?這樣讀書,不就是讀忘天書嗎?

註釋①: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中將此活動的實體性規律叫做“向外設定自身,且在此同時又向內回覆,直至在自身內(信仰)的最高之處"的辯證法的絕對精神。


用戶3097950555020




圖/文 南途北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整篇《道德經》裡面,我認為開始這兩句最經典,也是我最喜歡的兩句。

《道德經》全書的所有內容,基本都是以“道”和“名”這兩個字展開的。但是以我們現在的這個學識和功底來解釋古人的這個經典文字,我覺得簡直是有班門弄斧之謙,實在是不敢造次。

所以我們只能當茶餘飯後聊天一樣說說還是可以的。所謂“道可道,非常道”,這裡面有三個道字,到底是個自什麼意思?套用古人的一句話,真的是玄之又玄的東西。


依我猜測,這第一個“道”應該是老子悟出的那個道。就是“形而之上謂之道”的那個道。

那第二個“道”呢?是說的意思嗎?應該不是。因為有人已經考證過。老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是用曰來表示說的。如,孔子曰、老子曰什麼的。

“道者,徑也”。所以我認為這第二個“道”在這裡引申為一個具體的東西。既然是一個具體的東西,那就是可以形容、描述出來的。

第三個“道”好理解,既然是為“常道”那就可以理解為規律,暗指永恆不變的那個東西。

而“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本來就那麼個東西,自然的不變的狀態,若要去強加分別,非要去冠之一個名頭,打一個印記,就已經錯離了。


就像《金剛經》裡所講:“如來者,非如來,是名如來”。而老子自己也說道常無為、道常無名、道法自然。

所以,說有無現,說無有生。有了心外生法,有無相立,遂天地萬物生焉。斯以為,把老子這一句話若能想明白,《道德經》們基本大意就能瞭然於胸了。

各位朋友怎麼看呢?以上為拙見。若有異,望求同存異,互通有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