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快消品訊)近日,尼爾森零售研究監測了全國70個快消品品類銷售,中國零售及消費品市場走出疫情影響的步伐正在加快。

【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根據監測,2020年1-2月期間受疫情影響,整體線下零售市場銷售額增長率出現-4.2%下滑,尤其是非生活必需品,除個別防疫相關用品,如消毒除菌液(+163%)、衣物除菌液(+238%) 外的主要個人及家庭護理品類整體出現-9.8%的下滑。而線上及線下47個主要品類的整合渠道銷售仍保持增長,較去年同期相比達到+3.4%,非食品品類銷售額增長率更高,達到+6.8%,食品品類為+1.0%。

【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線上渠道及鄰里型超市是在疫情期間驅動快消品零售額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線上銷售額增長率達+29%,超市在疫情期間依然保持銷售額正增長,而食雜店與大賣場銷售額下滑明顯。大賣場在1月份表現突出,銷售額增長率領先,但受疫情影響,2月份銷售額增長率下滑最為明顯。隨著疫情影響範圍擴大,超市、便利店等小型、鄰里型門店銷售重要性在2月份變高。社區店及超市在疫情期間的2月起到消費穩定的作用,對線下實體零售的貢獻從2019年35%增長至2020年2月的45%。

【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快消品》瞭解到,消費者從1月到2月出現明顯的消費行為轉變,1月以春節囤貨消費為主,2月逐漸轉向對抗疫情的日常必需品消費,並更偏向選擇在離家更近的小型門店購買。糧油副食品類在2月份消費重要性出現明顯增大,而個人護理品類下滑,尤其是在大型渠道;奶製品、零食的消費重要性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疫情期間,消費者增加購買更多種類的冷凍及方便食品;由於居家做飯頻率增加,相關的油鹽醬醋副食品類消費也相應增加。

另外,受物流、外出限制等因素影響,食雜店出現了明顯的斷缺貨現象,方便麵在食雜店的缺貨率達到18%,遠遠高於去年同期3%的水平。碳酸飲料銷售總量沒有發生很大變化,但大包裝及多連包的小包裝購買比重增多,消費者仍選擇在離家更近的鄰里型或小型門店購買。消費者對於健康更加關注,新鮮牛奶銷售額增長明顯。而與此同時,偏向送禮目的的整箱高端奶表現平平。春節及情人節相關的巧克力品類受挫,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禮品裝;而居家休閒類產品如薯片,未受影響,消費者仍增加購買。

【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根據尼爾森零售監測全國領先線下及線上零售商的每週銷售表現,尼爾森發現今年春節囤貨高峰出現在大年夜前2周,伴隨疫情升級以及全國進入居家隔離,不同於以往的春節習慣,今年春節後一週(2月第一週),零售市場出現銷售環比增長。該增長主要由家庭及個人護理品類以及母嬰品類線上及線下的銷售推動。

【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2月第二週,由於全國疫情形勢吃緊,全國領先線上及線下零售商在當週各省份均環比下降25%-30%,同比下降3-5%。銷售在2月底至3月初開始企穩,2月24日至3月8日連續2周,全國大部分省份銷售環比呈+5%至+10%的增幅,而對比去年同期仍然有-2%至-10%的差距。2月10日至3月8日的四周內,總體零售銷售額除湖北、江西外,同比有超過30%的衰退。黑龍江、浙江、江蘇、陝西、北京、安徽、福建、重慶、雲南有中低幅度下降外,其他各省市,全國領先線上及線下零售商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零售】解密疫情中後期中國零售市場變革

雖然整體零售離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仍需一定時日,尤其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傳統通路及小部分供應鏈支持能力較弱的現代通路零售商。尼爾森監測發現,在疫情影響最高的階段(2月10日到2月16日),全國5百多萬家傳統通路食雜店有超過80%處於關店狀態,在2月末已有33%的門店重新開放。而通過尼爾森持續的監測,這一比例在3月末進一步提高,全國範圍內僅有8%的門店仍然處於關閉狀態,而這8%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

根據尼爾森疫情期間對於全國主要現代通路零售商管理層的訪問,接下來6個月內,對中國零售市場快速恢復保持樂觀的比例超過4成。其中,大型業態樂觀的比例在51%,小型業態樂觀比例達到46%,專業化渠道如化妝品店及母嬰店的樂觀比例則在3成左右。其中67%的零售商表示接下來6-12個月會加強O2O,53%表示會加強健康產品的貨架佔比,43%表示會強化新鮮產品的銷售,41%認為會加強食品安全和健康可追溯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