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名吃:諸城燒肉

山東名吃:諸城燒肉

諸城素有“中國燒烤之鄉”的稱號。

諸城燒烤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到漢代。在漢代就已經形成獨特的燒烤工藝,並形成一定的規模,以後歷代皆有發展。諸城燒烤源於民間,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現在諸城城區從事燒烤的行業近千戶。

諸城燒肉是諸城燒烤的精華所在,可以說是一絕!吃過一次,一輩子都忘不了。每次回老家,都會吃到燒肉,百吃不膩,肉香濃郁,肥而不膩,口感極好。也有人叫它“六味全”,這是因為在煮肉的時候要放入八角、茴香、陳皮、桂皮、大蔥和姜六樣調料,先煮後烤,在熱鍋裡外加小米和紅糖。在北京吃不到,北京只有豬頭肉,吃豬頭肉的時候總讓我想起諸城的燒肉,雖然都是豬肉,但做法不同,口味就大不相同,天壤之別。可以說,只有在諸城才能吃到正宗的“諸城燒肉”。

諸城燒肉包括豬頭、豬耳朵、豬口條、豬蹄、豬肚、豬大腸、豬心、豬肝、豬肺,也可以用豬尾巴,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口感。記憶中,每到過年,村子裡就有人家烤燒肉。在院子裡支一口大鍋,將清洗收拾乾淨的豬頭、豬下水(諸城方言:也稱豬下貨,指豬的大腸、心、肝、肺等豬的內臟等),用細鹽輕搓幾遍,放到大鍋裡,再加大料、蔥、姜等佐料,灶下劈柴旺火,直至煮到肉脫骨,皮酥肉爛。煮熟後,撈出來空水、涼透,再放到鐵箅子上,架在乾鍋上,柴火把鍋底燒熱,再在鍋底放上紅糖(也有放小米的),紅糖遇熱化成一股股輕煙,把熟肉燻成了醬紅色,再細火慢烤,熏製最佳顏色為止。這便是諸城燒肉製作的關鍵之處——“烤”,烤燒肉要求方法得當,烤出來的燒肉才會好吃,這也是其它地區的豬頭肉所不能相比的地方。烤肉的同時,香味瀰漫,半個村子都能聞到。

山東名吃:諸城燒肉

把烤好的燒肉放在案板上,切片放盤,再配上砸好的蒜泥,吃一口,那叫一個香!決不是用言語可以表達出來的。燒肉可以拼盤,一個大盤子裡,有肥而不膩的豬頭肉,有晶瑩透亮的豬耳,有圓潤溫色的豬套腸……可下酒,可捲餅,即好看,又好吃,客人看到這道菜端上桌來,眉也開了,眼也笑了,嘴裡的口水都快饞出來了,比吃什麼菜都滿意。

山東名吃:諸城燒肉

用這種方法,還可以燒製牛肉、驢肉、雞肉、兔肉、香腸等,烤出來的“諸城雞背”讓很多外地人吃後都念念不忘。2006年10月,諸城燒烤申報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併成立中國(諸城)國際燒烤節。之後的每年六七月份,在劉墉慄園舉行的“國際燒烤節”上,人來人往,高朋滿座,酒肉飄香,熱鬧非凡,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客們過了一把“吃肉”的癮!

諸城是特色燒烤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以其規模之大,品種之多,風味之美,堪稱“中國燒烤之鄉”。諸城燒肉是勤勞的諸城人智慧的結晶,是諸城人獻給世界的一道獨特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