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1. 郫縣豆瓣是郫縣最著名的土特產,有著三百年年的悠久歷史,它以一套精細、獨特的傳統工藝天然釀造製成,具有瓣子酥脆,醬脂香濃郁,紅褐油潤,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長的的特點,既是烹製川菜必備的調味佳品,用之成菜,格外提味增色,既是烹製川菜必備的調味佳品,用之成菜,格外提味增色,又可直接佐餐,使人食慾頓開,口舌生香,在中華飲食界早已贏得“川菜之魂”的美譽。特別是用郫縣豆瓣烹製的“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具有濃郁的四川風味,被公認為是 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郫縣)郫縣豆瓣的產地是四川郫縣。郫縣地處成都平原中部,因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產稻、小麥、油菜籽、胡豆(蠶豆)、 1等。這裡的胡豆品質優良,以它作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的豆瓣醬,油潤紅亮,瓣 子酥脆,有較重的辣味,香甜可口,除用作調味外,也可單獨佐飯;用熟油拌,其味 其佳。
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製作方法

配方

料配比是:胡豆44斤,鮮辣椒105斤,麵粉11斤,食鹽24斤,可出 成品135斤至140斤。

步驟

將胡豆收拾乾淨、去殼,在96度至100度的 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鐘,然後撈出豆瓣 拌進麵粉,拌勻攤放在簸箕內入發酵室進行發酵,控溫在40度左右。經過六至七天長 出黃黴,初發酵即告完成。再將長黴的豆瓣放進陶缸內,同時放進食鹽11.5斤,清 水50斤,混合均勻後進行翻曬。白天要翻缸,晚上露放,但注意避免雨淋。這樣經過 40到50天,豆瓣變為紅褐色,加進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過3 至5個月的貯存發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

2. 湯麻餅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崇州市街子鎮現轄行政區域。街子湯麻餅,是四川省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鎮的著名特色小吃,該品因其火工精當,擁有黃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的特點,上世紀40年代被列為當時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雞肉、致華堂白雪糕、石觀音板鴨和湯長髮麻餅)之一。

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街子湯麻餅,又叫湯長髮麻餅,是成都名小吃之一,原產地在崇州街子鎮。正宗的湯麻餅是採用麵粉、白糖、冰糖等原料,經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程序後,製作成圓型,然後粘上脫皮芝麻,烘烤而成。其產品全部採用手工操作,純綠色清真食品,無化工添加劑,保鮮時間可達半年以上。

一、原輔料要求

1.小麥粉:選用崇州當地種植的小麥製作的小麥粉,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2.植物油:選用崇州當地種植生產的黃菜籽油,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3.芝麻:選用崇州當地種植生產的黑芝麻和白芝麻,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4.糖:選用四川省內生產的白砂糖,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5.生產用水:選用產地範圍內的山泉水和地下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二、工藝要求

1.工藝流程:選料→配料→製作起面水→(制酥、制皮面、制心)→包酥→製坯→成型→粘芝麻→擺盤→烘烤→成品。

3.羊馬渣渣面

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羊馬鎮的著名特色小吃,該品在川西壩子可謂家喻戶曉,從羊馬鎮到成都周圍的區縣,甚至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蘭州等一些大城市,都有打著“渣渣面”招牌的小食店。四川成都崇州羊馬鎮的“查渣面”,在川西壩子可謂家喻戶曉。從羊馬鎮到成都周圍的區縣,甚至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蘭州等一些大城市,都有打著“查渣面”招牌的小食店。JmJ

創始人查老太介紹“查渣面”名字的由來:JmJ

據該面創始人之一查淑芳介紹,1979年,因家境困難,她在僅5名員工的“居民小食店”賣湯元、小面和抄手。1984年,小食店“分家”,查淑芳開了一家叫 “麥香園”的小食店,當時僅十多平米店面。當時沒冰箱,夏天賣不完的抄手餡兒只好用油炒幹了作面臊子用。這種臊子很細,樣子雖像渣渣,但味道卻特別酥香鮮美,很受顧客喜歡。這臊子沒名,乾脆就叫它“渣渣臊子”。隨著老百姓的“口報子”大約在1990年前後“渣渣面”就成了這種臊子面的名稱。查淑芳就用自己的姓改了“查渣面”這個名稱。JmJ

查渣面之所以聞名遐邇,不僅僅在於它獨特殊的名稱,它的色、香、味、也很獨特。渣渣面的關鍵輔料,為紅油海椒和豬骨湯,與成都主城區流行的麵食吃法不同,成都主城區的麵食一般為燉肉湯,燒肉湯等已經調好料和味道的湯水直接澆到面上,這樣的做法缺點是湯不夠鮮美,味道不佳,優點是快捷方便。而渣渣面則是用紅油海椒,豆油,鹽巴,味精,雞精和骨頭湯在撈麵前才將其配好,而且紅油海椒的製作也相當的複雜,掌握好油溫然後將香料,蔥薑蒜,海椒面一同拌炒,最後濾除蔥薑蒜和香料,這種紅油海椒調製的麵湯香辣可口,吃完麵後仍然口裡留香。JmJ

渣渣面的面:渣渣面所用麵條在崇州,大邑,邛崍這一線地方都稱為水葉子面,麵條與擔擔麵相比要細很多,下鍋翻騰一圈及出鍋,面雖細但面的筋絲很好,容易下嚥,爽口,不會出現吃擔擔麵時,覺得比較哽胃的情況。

4. 懷遠豆腐簾子,是四川省成都崇州市懷遠古鎮的著名特產,該品用優質大豆製成可食之豆漿後,投入適量滷水,使之濃凝,再用刷把攪勻,然後將紗布浸混,鋪入木匣,一層細布,一層豆花,濾幹成型。因其狀若簾,故名“豆腐簾子”。懷遠豆腐簾子歷史悠久,據傳創產於明朝成化年間,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曆史。因系微生物自然接種、發酵,受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僅產於成都市崇州懷遠鎮(即古分州)方圓五華里,異地難產,因此被歷代文人學者,美食家譽為“蜀州三絕”,現在人們稱為“懷遠三絕”之一。(懷遠三絕為凍糕、葉兒粑、豆腐簾子)

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懷遠豆腐簾子的製作工藝特殊,先用優質大豆製成可食之豆漿後,投入適量滷水,使之濃凝,再用刷把攪勻,然後將紗布浸混,鋪入木匣,一層細布,一層豆花,濾幹成型。因其狀若簾,故名“豆腐簾子”。

懷遠豆腐簾子分為“幹簾”和“水簾”兩種:

1、幹簾是將拆匣取出的簾狀豆腐卷為圓筒,推晾木匣中,讓其自然生黴,其黴絨細密,毛長越為1.5公分,雪白如銀,4天左右即可上案,鮮“簾子”,吃法甚多:油炸、烘、燒、燉、蒸均可,經煎炸後烹成魚香簾子、五香簾子皆宜;

2、水簾是將拆匣取出的簾狀豆腐直接烹煮,可做成清燉簾子、鮮簾絲等,煎煮葷素皆宜,質地細膩,風味獨具,有雞湯之鮮味,而無雞湯之油膩。

近年來,懷遠人將簾子用食油炸酥,拌以芝麻、甜醬等香料,密封保存,半年後食用,色、香、味仍如鮮品。被美食家們譽為“人造植物蛋白雞肉”的豆腐簾子是四季佐餐之佳餚,宴賓饋客之上品。

5. 石觀音板鴨

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清光緒年間石觀音場(今觀勝鎮)一週姓大娘創制,時名“周板鴨”。製作工藝集醃、燻、滷於一體,選用仔鴨,剃除毛、血、內臟,切開腔骨,入缸醃製,然後重壓24小時成板狀,再經微燻後,放入有18種香料的滷水中沸煮而成。皮色金黃,肉嫩醇香,幹而不硬,油而不膩,砂而不綿,味長耐嚼。

6. 懷遠凍糕

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6種特色和美食一定不要錯過,看了都想帶走

凍糕民國年間懷遠鎮廚師蔣仲漁所創,人稱蔣三麻子凍糕。其製作工藝傳統而獨特。先將大米浸泡磨成漿,再把用沸水燙過的糯米蒸熟,然後二者拌和入缸發酵,最後加生豬油和紅糖,用玉米殼作包皮,上籠旺火蒸熟即食。成口色白微黃,滋潤綿軟,富有彈性,松泡化渣,油而不膩,香甜微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