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炒麵

取機制粗條鮮面,先以沸水煮熟漂水涼幹,然後倒入猛火燒燙的適量油鼎內,並拌以肉絲、香菇、大蒜和蟶醬等佐料,即時不斷急炒,使之熟透綿軟而不粘鼎壁,則成香噴可口的麵食。食攤餐館隨時供應,備受遊人顧客青睞。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鼎邊糊(鍋邊糊)

鍋邊糊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幹皮後用鍋鏟刮到湯裡,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古田鍋邊糊風味獨特,湯汁用胴骨、豬大腸、小腸等熬製而成,食用時可加入豬大腸、小腸,佐以肉包、春捲、油餅等各類小吃,是早餐的極好選擇。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盒面(滷麵)

麵條加澱粉和佐料手工製作成的小吃,地道的古田盒面會讓人回味無窮。

古田粿蛋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牛肉滑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平湖魚湯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芋蛋面

以蒸熟的本地小芋與番薯粉相混攪成團,用“番薯切”推切成圓條狀,垂入滾燙的湯鍋內,邊要邊煮,拌以牡蠣、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獨特的美食,望而生津,入口爽滑,沁人心脾。向為古田人閒時節日呼朋聚友即興而作的“喜樂面”。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灣口魚丸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扁肉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糟菜

是農家常年備用菜。取本地種的肥碩芥菜曬至半乾,用紅糟食鹽醃製,封藏,數天後取食,則微辣清香,俗稱“好看莫比新女婿,好吃不如新糟菜”;若經久取食,則鮮紅欲滴,噴香四溢,鹹酸適口,下粥佐飯,其味無窮。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光餅

亦叫“徵東餅”或“徵遼餅”。相傳抗倭名將戚繼光創制,作為戰士乾糧。光餅以麵粉為主料,略經發酵,加少許食鹽,切塊碾成圓形餅胚,粘貼於口小腹大的餅爐內壁,經烘烤即成。中有一孔,貫以草繩,攜帶方便。在製作過程中,其疾徐有致的碾擊聲,悅耳動聽剛出爐的光餅,面脆底軟,香酥可口,堪為大眾化快餐便點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臘兔肉(米燒兔)

米燒兔製作工藝獨特,先在鐵鍋裡放入大米,再用竹架托住宰殺的兔子,燒起微火讓鍋溫慢慢烘乾兔肉大部分水份,同時讓米香逐漸滲入肉中。烤製成的米燒兔色澤褐紅油亮,肉質乾結細嫩,其味香甜濃郁。用餐時,將米燒兔切成細塊,拌以生薑曲醋蒸煮,酸辣香甜,為下酒名菜。

《舌尖上的中國》——之古田小吃篇

古田腐片

是古田特產的豆腐乾,半尺見方,經文火焙乾,質軟柔韌,久藏不壞。售時削成長片,薄如蟬翼。烹調葷素皆宜,柔軟清鹹。多作家常便飯佐菜。

古田蘇州糕

系古田特有的精美糕點,以麵粉為主料,拌以肉丁、白糖、芝麻、花生等混和製成,裹以薄紙,用蒸籠蒸熟,香甜鬆軟,入口融化,齒頰留芳。慶宴時多備有這一道糕點,日常亦作饋贈親友之禮品。

古田禮餅

系古田民間逢女兒出嫁製作的餅,用於贈送女方的親屬朋友。

舌尖上的古田——品古田小吃說美食趣事

不再教書了,閒來無事,於是邀幾個昔日同事,輪流作東,每天品小吃,講古典,虛度時光。想起以前在一中讀書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天晚上下自修後能吃到一碗盒面。所以我首選的小吃就是品嚐盒面。盒面只在古田有賣,它的用料也很特殊,首先,面得用閩東特產的“大條面”,口感嫩滑有韌性;再則,配料中一般都有特製的蒜頭醋,給人一種特有的口感。因分成小碗裝在食盒中沿街叫賣而得名盒面,不過我還是習慣地叫滷麵。

說到麵條,那可是歷史悠久。麵條東漢時稱“湯餅”,《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即何晏)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但啖,大汁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這則故事中的何晏,是漢大臣何進的孫子,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是三國時著名的玄學家。何晏長得一表人材。魏明帝懷疑他臉上擦了粉所以臉白,於是大熱天請他吃湯餅。何晏吃得大汗淋漓,就用紅色的衣袖擦汗。結果,臉上白裡透紅,更為容光煥發。

麵條顯然是由湯餅發展而成的。湯餅今人考實際是一種面片湯,將和好的麵糰託在手裡撕成面片,下鍋煮成。這種湯餅始於漢代,是麵條的前身。從湯餅的基礎上,又發展成“索餅《齊民要術》記有“水引餅”的做法:“細絹篩面,以成調肉〔月霍〕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樣粗細,一尺長的段,再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這時的片兒已類似寬麵條了。

唐時,麵條仍稱“不託”。《演繁露》說,湯餅,“舊未就刀鑽時,皆掌託烹之。刀鑽既具,乃雲‘不託’,言不以掌託也。”宋代正式稱作麵條,而且作面方式,除湯煮以外,又有了炒、〔懊字換成火字邊〕(燜)、煎等方法。另外,面上開始加葷素各種澆頭。《東京夢華錄》記汴京的麵條,有四川風味的“插肉面”、“火〔懊字換成火字邊〕面”,南方風味的“桐皮熟燴麵”。《夢粱錄》記南宋麵食名件,有“獵羊盦〔音為an〕生面”、“絲雞面”、“三鮮面”、“魚桐皮面”、“鹽煎麵”、“筍潑肉面”、“炒雞面”、“大熬面”、“子料澆蝦〔燥字換成蟲字邊〕面”、“銀絲冷淘”。《武林舊事》中又記有“大片鋪羊面”、“炒鱔魚麵”、“卷魚面”、“筍辣面”、“筍菜淘面”等。

古田麵條本地話叫切面。原先都是用手工打,現在才有機器和麵切面。可是,我卻喜歡手工打的面,買回麵粉,和上水。攪拌後,用上搓均,放在捍面板上用捍面棍捍薄,捲成團,放上紙墊,用刀細切,抖散就可入鍋。

炒麵那可是隻有古田人會炒,在外地很少有吃炒麵條的機會。這是古田特產,其他地方最多是煮麵條,很少有炒的。炒麵用的是粗條鮮面,先以沸水煮熟漂水涼幹,最好放半天后再炒,口感更好。炒時,倒入猛火燒燙的適量油鼎內,並拌以肉絲、香菇、大蒜和蟶醬等佐料,即時不斷急炒,使之熟透綿軟而不粘鼎壁,則成香噴可口的麵食。我們古田人辦酒席,常有一碗炒麵條,那味道可是刮刮叫,一上席就一掃而光了。記得上山下鄉時,油料不多,那時胃口特好,有一次賭吃,我一口氣就吃了五碗炒麵。那時店裡一碗麵只賣幾角錢。

今天早上,登後山,回來後,大家一至同意吃油條就豆漿。

古田油條系高油溫猛火炸制,油香撲鼻。香酥可口,入口即化。說起它的來歷,還和秦檜有關呢。古田人把油條叫成油炸燴、油炸鬼。據說它是南宋時杭州百姓製作的早點食品。據說當年岳飛被賣國賊秦檜和他的妻子王氏施計,暗中陷害於風波亭。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後,個個都義憤填膺,對秦檜、王氏深惡痛絕。當時風波亭附近有一家專賣油炸食品的飲食店,店老闆用麵糰,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並將它們背靠背粘在一起,丟進油鍋,口裡還連連喊道:“吃油炸秦檜啦!”他這麼一喊,周圍的百姓個個心裡就都明白他的意思了,便一齊擁上來,一邊動手幫著做,一邊幫著喊,還一邊吃。其他的飲食店見狀,也爭相效仿。當時,整個臨安城都做起“油炸檜”,並很快傳遍全國。品了油條就輪到鼎邊糊了。鼎邊糊為米漿加工而成的便食,撕成碎片而煮,綿軟鬆脆,易熟實不糊,雜以豬頭骨、豬腸等混和相煮,其味獨絕。城鄉均有擺鍋設點於街旁道口,隨客剪幾段豬腸相搭配,食之嘖嘖有聲,津津有味。古田到處都有賣鍋邊糊,我認為教堂邊那家不但口味好,也比其攤位大碗些。

說起鍋邊糊還有一段典故。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倭寇騷擾,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寇,受到當地民眾的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有一天,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當地鄉民擺下八仙桌,主動送來大米、魚肉、香菇、蝦皮等,準備熱熱鬧鬧地招待凱旋的戰士們。就在此時,又有一股倭寇襲擊,戚繼光問清情況,馬上集合隊伍準備殲滅敵寇。老百姓一聽著急了,無論如何也要讓戰士們吃了飯再去打仗。不知是誰靈機一動,將大米磨成漿,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乾、乾貝等一股腦混煮成清湯,涮米漿於鍋邊,不消一刻鐘,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就出來了。眾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把倭寇全部消滅。“過夏”吃鼎邊糊,就成了福建人的習俗了。1961年,朱德元帥在福州品嚐鼎邊糊時曾說,這麼簡單的原料,這麼簡便的製作,這麼簡化的吃法,卻有這麼吸引人的魅力,真叫人難以忘懷。

老丈人胃口不好,說是想吃光餅。我跑遍全城,終於在二小對面,找到一家正宗的光餅店。那裡做的光餅口感好。買的人多,一出爐,就被人一搶而空。光餅又叫“徵東餅”或“徵遼餅”。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創制,作為戰士乾糧。光餅以麵粉為主料,略經發酵,加少許食鹽,切塊碾成圓形餅胚,粘貼於口小腹大的餅爐內壁,經烘烤即成。中有一孔,貫以草繩,攜帶方便。在製作過程中,其疾徐有致的碾擊聲,悅耳動聽剛出爐的光餅,面脆底軟,香酥可口。

說起光餅還有一個笑話,很久以前有一個懶女人,以懶出名,有一次,她丈夫要去寧德“擔外頭”(即挑回寧德產的海貨),因擔心該女餓了做不來飯,就專門做了一個大大的光餅,用一根粗線串了掛在妻子脖子上,男人去了三天來後發現妻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原來她只是吃完了嘴巴邊的餅,其餘的就懶得動口了。

說到小吃,不能不提古田特產麥芽糖。不過總覺得口味不如小時候了。小時候,只要聽到肩挑小擔邊走邊敲著邊叫“當、當……換糖羅,換糖羅,好吃的麥芽糖羅,舊涼鞋,舊塑料桶的換羅……”的吆喝聲,就會飛也似地從家裡奔出,手裡攥著平日裡積攢的壞的舊涼鞋(塑料的)、牙膏皮或者是其他塑料製品,尋聲去換糖。籮筐裡簸箕上的糖總是那麼的誘人,討價還價一翻,老爺爺把打磨的發亮的彎月刀放在麥芽糖邊沿上,用小鐵錘在刀背上輕輕一敲,切下一小塊薄薄的麥芽糖,接著又切下一小塊,舔一口,甜甜的,咬一口,酥酥的,含在嘴裡,都化了,嘴邊早已粘乎乎,牙齒還要碰一碰,太粘了……吃了一塊還要吃。

吃膩了魚肉,就會想吃糟菜,古田有句民俗“好看莫比新女婿,好吃不如新糟菜”,但我卻喜歡醃了好幾年的老酸菜,鮮紅欲滴,噴香四溢,鹹酸適口,下粥佐飯,其味無窮。

不是古田人就不會煮腐片。腐片是古田特製的豆腐乾,半尺見方,經文火焙乾,質軟柔韌,久藏不壞。售時削成長片,薄如蟬翼。烹調葷素皆宜,柔軟清鹹。多作家常便飯佐菜。煮時是要先用溫水泡一下,然後燒鍋煮湯,最後把腐片放入湯中煮沸即可。當年,我曾經送了一包腐片給一個建寧的朋友,她不懂怎麼煮,就像煮其他菜一樣,先放油,再把腐片放進去炒,把我笑得半死

還有牛肉滑和平湖豆腐湯也是我之所愛。

古代許多文人也都是美食家,東波肉與東波餅據說就是床代文學家蘇軾所創,曹雪芹如果不是美食家,就寫不出那麼細緻入微的菜譜。明代狀元楊升庵(慎),清末文人李伯元,也都有美食著作傳世。李劼人以作家、教授的身份而自開飯館“小雅”,夫妻下廚,燒出精緻的美食,簡直和他的小說齊名。張大千以善吃著名,“大千魚”就是張大千所創,至今流傳蜀中。好吃似乎也是人的天性。能夠吃得好一些,多食美味,就未必安於粗茶淡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聖人尚且如此,況凡庸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