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加快推進分佈式架構在金融業系統應用轉型

4月24日,由金融科技創新聯盟、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金融科技創新論壇(第十期)暨金融分佈式架構專業委員會2019年度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辦。金融科技創新聯盟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出席會議並致辭。

陳靜:加快推進分佈式架構在金融業系統應用轉型

金融科技創新聯盟指導委員會主任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

以下為陳靜發言實錄:

專委會的各位成員,各位代表,各位同仁,各位IT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在這裡和大家共同分享、研究討論金融分佈式架構的相關問題。去年12月份在交行召開的分佈式架構技術研討會得到了與會專家和業界的好評,衷心希望本次會議也取得圓滿成功!非常感謝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華為公司對於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金融的發展與安全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要做到金融持續健康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加快金融的改革與創新,以及切實防範風險。在當前金融科技快速發展、“互聯網+”戰略不斷深入、金融服務競爭激烈的形勢下,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分佈式架構在金融業信息系統總體架構中的應用。我們高興地看到,經過銀行金融機構的艱苦努力與探索,分佈式架構在金融業務系統的應用,在可用性、可靠性、可控性等方面已取得到了很好的進展,積累了實踐經驗。一些應用系統已基本具備原來集中式架構的主要特性,在技術創新、系統靈活性、建設成本、應用軟件支持等方面取得可喜的進展。選擇分佈式架構已成為金融業系統建設的重要趨勢。為實施“安全可控”戰略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路線。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交流,加快推進分佈式架構在金融業系統應用轉型,以適應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安全可控”與經濟合理的要求。

分佈式處理是老的計算機處理技術。從銀行業發展分佈式架構的歷程來看,銀行業真正開始關注分佈式架構是近幾年才開始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國家對於技術安全可控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稜鏡門”曝光之後,國家鼓勵在銀行業推進安全可控技術的應用已經是一個明確的方向,。而主機架構長期壟斷在個別外國信息技術公司。二是互聯網企業的跨界滲透,給商業銀行造成巨大的經營壓力。商業銀行要在產品的推出效率、客戶體驗、精準營銷、業務場景等方面做出改進和安排,這就要求銀行的IT系統架構必須靈活、高效、可擴展性好。三是開放。三是商業銀行經營競爭日趨激烈,要求IT的投入必須經濟合理、低廉高效。四是中國大型商業銀行客戶數量和賬戶數量多,基本都在“億”級的規模,傳統的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和成熟商用軟硬件難於滿足互聯網時代業務快速發展的要求,銀行IT系統運行面臨巨大的風險。以上動因這都驅使商業銀行積極探索和實踐,把研究集中式架構向分佈式架構遷移。將分佈式架構在銀行IT系統中應用、開源分佈式技術等作為金融信息化工作的一項重要點工作來探索和落實。

分佈式架構在金融的應用是一項難度很大的事情,二十多年前國內外一直在探索,如花旗銀行等商業銀行以及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我國銀行業是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信息化隊伍及知識儲備相對充分,因此短短几年,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分佈式架構領域已有很較多收穫。這其中既有分佈式的核心銀行系統,也有基於分佈式存儲技術的大數據平臺等,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今天今天接下來要做分享的幾位嘉賓,工行、建行、交行、民生、中信、浦發這幾等幾家在金融分佈式架構方面非常有代表性的幾家單位,他們的信息科技部門負責人將會同大家來分享他們的實踐經驗,我們也非常期待。

銀行實施分佈式架構的應用,有些問題值得注意,接下來我會與大家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包括:需要從信息化建設理念、系統設計方式、分佈式關鍵技術的掌握、IT運維模式的變革、災備中心機制、人才隊伍建設和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

首先一個問題,需要處理好分佈式架構與雲計算的關係:分佈式架構是雲計算的基礎技術;分佈式架構不等同於與雲計算,中、小商業銀行採用的私有云的可能性大;密切關注分佈式架構與雲計算的融合,能夠使用雲計算架構的儘量使用雲計算技術,有利於銀行的成本控制、提高信息化的效率。

二、變革從信息化建設理念上看。銀行金融機構的進一步信息化建設分佈式架構需要全新的“彈性”架構的思維,這就是儘可能採用分佈式架構和雲計算。傳統架構是按照“峰值性能要求”來規劃和設計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和運維能力,採購和部署信息化資源的,所以成本較高,。信息化系統的處理能力在一個階段內是固定的,隨著業務的迅速發展,處理能力的擴充變化非常繁瑣、工作量大且而且容易導致風險和事故。分佈式架構則不然,是按照“日常性能要求”來規劃和設計,信息化資源可以靈活地動態增加,在業務高峰期採用“錯峰調劑”和“臨時租借彈性分配”的方式快速響應計算能力擴容的要求,所以可以降低IT的資源配置成本,並且更好的滿足更高的突發性、大規模併發的業務需求。

三、從設計方式來看,傳統的系統設計方式是各個系統獨立運行,系統之間只能採用應用集成和數據交換的方式實現互連互通。

分佈式架構則強調組件化和服務虛擬化,功能模塊按照業務可以採用橫切、縱切等方式靈活劃分組件和服務,數據則大量採用本地化小數據庫的方式實現分佈式數據訪問,通過輕量級服務和高速的消息機制實現應用和數據的整合。

四、分佈式架構有利於金融行業作為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真正實現“安全可控”和“自主可控”。分佈式架構採用PC服務器、刀片服務器的集群組合,不依賴於國外進口的主機系統。同時

五、要高度重視並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包括高可用的PC服務器、刀片服務器,以及分佈式操作系統、分佈式數據庫技術,更好的解決分佈式數據庫的一致性和分佈式數據庫的災備問題。

六、分佈式架構需要使用新的IT運維模式。

傳統的IT運維強調的是在服務水平約定的基礎上實現標準化和流程化。而在分佈式架構下,IT資源節點更多,節點的增加和減少更加實時和動態,要求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監控維護,在應用代碼的設計和開發環節就需要統一考慮監控維護。因此,需要研究和應用DevOps模式,在軟件開發、數據中心運營和質量保障工作之間實現更緊密的溝通、協作與整合。這對我們的很多銀行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挑戰。

七、分佈式架構的災備實現方式是全新的課題。分佈式計算的災備是難題,過去長期未解決。由於應用的分佈式計算框架的“先天優勢”能力,以前一直困擾銀行界多年的同城災備數據中心的“多活”問題不再是一個難點。反而是但以前容易成功解決的遠程數據災備問題將更加複雜了,往往需要至少保留3個或以上副本才能保障數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這需要在設計和實施中充分考慮和解決。

八、要高度重視分佈式架構人才隊伍的建設也是一個關鍵。過去二十多年,無論是合作廠商還是銀行自有的科技人員大都是傳統架構的技術背景。而市場上現有的分佈式架構人才主要聚集在互聯網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較缺乏屬於熱門人才,因此人力成本較高。銀行需要採取相應考慮傾斜性的人力資源政策,完善和加強創新科技人才薪酬的激勵機制體系,儘快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團隊。

分佈式架構應用作為當前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事關國家和金融業信息化建設的水平發展,。同時,這也是我們相關IT產業巨大的市場機遇。我們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建立適應我國現狀國情的產學研用用合作模式,構建完整的生態體系。其中,政府部門通過資金支持、配套制度等,推動研究機構、大學大專院校等進行相關的理論和技術的研究,並加大與產業界合作,提升成果轉化率。產業界則應加大與銀行合作力度,儘快研發相應的軟硬件產品和工具,促進其在商業銀行的實際應用,以應用促發展,為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成熟的整體解決方案。商業銀行作為最終用戶,需要加強與IT廠商的合作,綜合考慮應用系統平滑過渡,業務連續性要求以及切實保障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產品質量、供應商准入標準、成本費用等因素,避免“惡性競爭”。真正得到新一代信息化架構變革帶來的效益。。

選擇分佈式架構,是國家安全自主可控戰略的要求,也是隨著互聯網發展,商業銀行提升自身金融服務能力的需要,總之,各銀行單位應根據自身現實情況,按照“整體規劃,分層分類,逐步推進”的策略,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轉型之路。

首先,應充分考慮自身業務特點,高度關注認真分析分佈式架構系統的優勢及風險特點,從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高度,明確目標,統一思想,制定IT架構藍圖,明確建立科學、可信的分佈式架構整體規劃。在業務場景的確定和應用系統的選擇上,需要區分不同的業務種類和應用層次,採取區別對待的方式。在業務場景層面,電子渠道和其他內外部協作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包括大數據徵信、大數據營銷、大數據風控等業務場景,可以否優先考慮應用分佈式架構和與雲計算架構。從應用架構分層來看,對交易和數據的強實時一致性要求不高的環節,如渠道層,數據分析層,內部管理層,可以否先應用分佈式架構。對於核心賬戶處理,受限於CAP理論的約束,在目前業務流程對數據強實時一致性的要求下,實現完全的分佈式處理存在一定困難,可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借鑑BASE理論逐步實現分佈式處理。最後,制定穩妥、有效可行的實施路徑。各家商業銀行的業務規模、信息化系統現狀、人才和技術積累、IT資金投入情況各不相同,不可能制定一刀切、齊步走的實施路徑計劃。各家單位銀行及金融機構需要量力而行,制定穩妥、有效可行的實施路徑。

以上意見僅供大家參考。制定切實可行的演進路線

我們也期待後續幾位嘉賓的精彩發言,最後,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