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很多人家裡都會備上零食,糖果、薯片、巧克力都是十分常見的,還有人會買一些餅乾,在餓了的時候用來充飢。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餅乾最開始是西方人旅行、航海等各種長途出行當中的儲存食物,餅乾的詞源是"烤過兩次的麵包",即從法語的bis(再來一次) 和cuit(烤)中由來的。是用麵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特別是在戰爭時期用於軍人們的備用食品是非常方便適用的,發展出了壓縮餅乾這一分支。餅乾類包含餅乾(Biscuit),曲奇(Cookies)和蘇打餅乾(Cracker)等等。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壓縮餅乾想必大家一定吃過,這種餅乾十分堅硬,就像石頭一樣,但是很管飽。那它是什麼做的,為什麼吃一塊就能夠飽腹?看到配料後才懂。 初期餅乾的產業是上述所說的長期的航海或戰爭中的緊急食品的概念開始以HandMade-Type(手工形態)傳播,產業革命以後因機械技術的發達,餅乾的製作設備及技術迅速發展,擴散到全世界各地。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壓縮餅乾,別名“比斯開”。那是在一百五十多年以前,有一艘英國帆船在航行到法國附近的比斯開灣時,忽然天空狂風大作,帆船因此迷航擱淺,且又被礁石撞了個窟窿,頓時海水灌進了帆船。這座島上沒有什麼東西可拿來充飢,而船員們飢餓難忍。這時,一個船員想到,帆船裡有面粉、砂糖、奶油。於是船員們又划著小舢板來到帆船上,把被海水浸溼的麵粉、砂糖、奶油等運到小島上去。然後,他們就用麵粉拌著砂糖、奶油,捏成一個個小麵糰,再放到火上烤熟了吃。不幾天船員們遇救回國,為了紀念這次遇難,他們用同樣方法烤了許多小餅分給周圍的人們,大家十分喜歡吃。就這樣以"比斯開"這個名稱命名的小餅就流傳開了。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眾所周知,壓縮餅乾體積小密度大,非常管飽,人們要進行長途跋涉的時候,帶上幾袋壓縮餅乾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有些壓縮餅乾也被部隊所使用。然而,對著這種實用性強的食物,有好奇的網友想知道,壓縮餅乾中到底壓了多少餅乾?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很多朋友都會這麼認為,那就是壓縮餅乾放在水中浸泡之後,就會變成之前的好幾倍大,就像銀耳進行浸泡之後就會發脹一樣。於是為了知道壓縮餅乾到底含了多少餅乾,於是這位網友將它和牛奶放在一起進行混煮,之所以要用火煮,是為了要加快它發脹的速度。然而,不煮不知道,煮了半小時後,這位網友傻眼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壓縮餅乾還是一塊塊的分散在牛奶中,並沒有發生特別的異樣,為什麼沒有發脹呢?根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原來壓縮餅乾子在經過高強度的壓縮之後,密度非常大,難以吸收水分,因此在遇到水的時候沒有發脹,而它的這一特性非常有利於其保持自身的口感和味道。對此,有網友表示:刀槍不入的餅乾。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不過,雖然壓縮餅乾便捷又抗餓,但是它含有的熱量是非常高的,裡面有很多成分的高糖物質,所以想要減肥的朋友就要謹慎食用啦,否則可能會長胖的喲。

你們平時會吃壓縮餅乾嗎?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吃呢?大家覺得好吃嗎?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哦~

傻眼了!人類到底對壓縮餅乾做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