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土”味

三陽“土”味

三陽開泰鍋

三陽“土”味

筍燉豬蹄

三陽“土”味

三陽毛豆腐

三陽“土”味

葛粉圓子

三陽“土”味

三陽米粿

三陽“土”味

金絲琥珀棗

三陽“土”味

蟹黃燒餅

三陽“土”味

石頭粿

遠處是一層層的山,金燦燦野花開得到處都是,依稀可見幾抹桃紅點綴其間,隨處可見的綠植漫山遍野。高空之上,一條白色長龍呼嘯而過,夕陽餘暉透過鱗次櫛比的花閣雕窗灑在白牆黑瓦上,高聳馬頭牆愈顯古樸別緻……在我們三陽,當地菜也似這般韻味,散發著鄉村味、農家土菜氣息,讓你吃完還想吃。若你問我,三陽菜最大特色是什麼?那就是一個“土”字。

石耳燉土雞

三陽菜淳樸,比如,石耳燉土雞,也因這道菜讓我愛上了喝雞湯。

來到三陽站工作後,一次偶然機會,單位食堂阿姨邀我去她家做客,嚐到這份美味。阿姨說,食材是自家散養在山頭的土雞,石耳是從山上峭壁中摘得的野生石耳,有很大藥用價值,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石耳性甘平無毒,能明目,一般需六七年才能長成。

將自然饋贈的山間珍品與散養土雞結合,無需太多調料,僅些許鹽巴調味即可。然後,灑上枸杞,熬上幾個鐘頭,那味道,實實在在的鮮美啊!春夏之交,早晚溫差大,在當地,一碗熱騰騰的石耳燉土雞是治癒系美食。

三陽毛豆腐

說到我們三陽,不得不提的就是毛豆腐了!毛豆腐在當地也稱黴豆腐。我第一次敢在三陽吃毛豆腐,是因為一檔美食節目。首見毛豆腐,表面白色茸毛,軟綿綿像棉花糖,微風盪漾白色菌絲,驚覺原來這是道美味。

毛豆腐與美食界的爭議話題與臭豆腐相似:愛之奉為美味,厭之避而不及。

行走在三陽老街街頭,遇到走街串巷的貨郎,一頭挑乾柴,一頭挑毛豆腐,幾個人圍繞著一口平底鍋,澆上香油,淋上辣椒糊,邊吃邊聊,鮮美可口。

葛粉圓子

一聽這葛粉圓子,可能你會想到牛肉圓子、豬肉圓子等各式圓子,但這葛粉圓子還真不是普通圓子,它是一個有內涵的圓子。咬開勁道十足的葛粉圓子,裡面的內涵豐富精彩:葛根中含營養價值較高的澱粉,經各種工藝程序製成葛粉,隨後,將各餡料切細,說到這餡料,是集徽州原生態物產之大成。

內涵有了,外表也不遜色。將捏好的圓子滾入葛粉中,均勻搖晃,使圓子被葛粉充分包裹,放入鍋中煮至半熟,再取出,重複均勻搖晃,約8次。

別看只是小小圓子,它的製作過程不簡單,需要廚師精心烹飪,直到圓子表面圓圓滾滾、飽滿剔透。咬一口,勁道柔韌,入口生香,葛粉能開胃降火,清熱解膩。

雖然製作葛粉圓子工藝稍微複雜了些,但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里,依舊有人追求精緻,它就像三陽的生活狀態,不管山外喧囂如何,始終保持寧靜致遠。

筍燉豬蹄

春夏之交的三陽,到處跳動著不一樣的繽紛色彩,一陣雨過後,微涼空氣中夾雜著絲絲泥土芬芳,村民們在竹筍露頭前,早已將一波美味收入囊中。

挖出來的筍一定要處理好,才能保留原有的清香脆嫩。我生長在合肥,對於筍類接觸較少,而自從入路後來到三陽,才探發了竹筍新天地:三陽的筍,鮮嫩無比,無論清炒,還是燉煮,都別有風味。

當地人愛吃春筍燉豬蹄,四月份的竹筍,吸收了山林深處的精華,嚐起來更鮮甜,配上軟糯鹹豬蹄,再喝上一口筍燉豬蹄濃湯,那股子鮮美,令人“筍”指回味!

此時,村裡人家的炊煙已飄至上空,路過的羊群伴著河邊綠油油青草也回家了。三陽,這如畫般的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春夏之交,微風正好,暖陽和煦,乘坐杭黃高鐵,來三陽嘗“土”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