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刷屏 中國緣何成“加班大國”

“996”刷屏 中国缘何成“加班大国”

2016年8月8日,上海街頭,一場名為“孤獨沙發”的行為藝術上演,40位孤獨的女性集體站上沙發,呼籲“8·16不加班”。 (圖片來源:中新社)

【綜合報道】其實,程序員群體只是中國職場人士加班成常態的一個縮影。在中國,加班文化一直非常盛行。“吃得比豬差,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中國職場人曾如此調侃自己。加班,甚至已經成了不少企業的“標配”。就像有網民評論所講的,吐糟完“996”,該加的班,一分鐘都不會少!

華為成中企“加班王”

在當今中國,無論是身在職場的工薪階層還是政府公務員,加班儼然已成為工作常態。

綜合北京《中國新聞週刊》、上海澎湃新聞報道,去年7月,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一份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比上月增加0.1小時。數據一出,網民就炸了:“這是誰統計的?你站出來我保證不打你。一週工作70小時、週末也不休息,這還算是少的,有時要幹到凌晨。沒有周末、法定節假日不休的請點個贊,告訴我不是一個人。”

來自瑞銀集團的調查顯示,在每週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和地區中,即便是排在第17位的倫敦,也只有33.46小時。相比之下,中國香港以50.12小時,高居每週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和地區第一名。

“吃得比豬差,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中國職場人如此調侃自己。

2016年夏天,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為廣大的加班狗,獻上了一首《感覺身體被掏空》。

中國人加班有多瘋狂?在滴滴發佈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東以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在高德地圖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華為每日人均加班時間長達3.96小時,成為中國企業“加班王”。

而在所有行業中,互聯網企業無疑是加班的重災區。

根據高德《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互聯網行業是加班最多的,其中前10名每天都要加班3小時以上,而整體的平均下班時間也已經到了21:30以後。

此外,據“前程無憂”App2018年抽樣萬名職場人的年假調查發現,互聯網行業沒有休完2017年年假的足足有27%,比平均值高出15個百分點。

在著名的互聯網聚集地,北京西北五環外的西二旗是著名的中關村軟件園,駐紮著知名互聯網公司總部。每天以十萬計的互聯網從業者在西二旗地鐵站如潮水一般來來去去,他們的生活模式被戲稱為“月薪5萬元(人民幣,下同)過得卻像月薪5000”,完全展現出被工作剝奪全部人生的景象:樸素的優衣庫格子衫,午飯公司食堂、晚飯免費加班餐,在公司和租屋之間兩點一線。

據說日本人對加班的態度與歐美截然相反,幾乎每一個人都會主動加班,日本地鐵晚上21時、22時是最擁擠的時候。不過跟中國人一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發,上班第一天他對部門同事說:“我在日本就是個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節奏。”一個月後,他臨走時扔下一句話:“你們這樣加班,是相當不人道的。”

甚至連休假,中國人也在工作。中國在線旅遊平臺“螞蜂窩旅行”網發佈的《中國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報告2017》指出,88%的白領都需要在旅行中處理工作。

為了不讓他人知道自己在休假,中國白領將朋友圈分組玩成了趨勢。10%的受訪者表示要低調休假,絕不會告訴身邊的同事。46%的人會表現得相對謹慎,僅將要休假旅行的訊息分享給周圍關係親密的同事。

同很多都市白領一樣,“週六加班是定式,隨叫隨到是規矩,24小時開機是必須”“週末是奢侈品”……“五加二”“白加黑”式的加班,也已成為不少基層官員的工作日常狀態。

中國人是典型的有工作沒生活。為了關愛上班族,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推出了“5125”理念(其核心內容是: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呆時間;每天運動1小時、掌握1項運動技巧和加入1個運動社群;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攝入25種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樣化),如果太忙,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個呆吧。

過勞死國度

當代中國人為何對加班樂此不疲?

小米的投資者啟明創投的共同創始人加里·裡謝爾說,中國初創公司的職場文化甚至比硅谷還要苛刻。他說,“當你以低成本和速度參與競爭時,就只剩一種文化能夠取得成功了,那就是全天候文化”。

除了少數企業從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提高競爭力以外,更多的中國企業,是採用增加工作時間以縮短生產週期的方式來提升競爭力。有專家表示,“目前中國仍是‘汗水型’經濟,靠創新技術獲取利潤的份額並不大,這種情況下只能靠拼汗水與勞動時間來賺錢。”

長時間的勞作,給職場人的生理、心理都帶來了影響。幾千年前,亞里士多德就說過:所有掙錢的工作都在吸食和降低你的精力。2010年,芬蘭、英國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成果:每天加班超過3小時,將導致憂鬱、焦慮或失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更高出60%。

過勞死曾被視為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1992年《世界知識》曾刊出《日本的過勞死》一文。而據大陸央視報道,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中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原來上班也會死人的。尤其是中年人,精力不及年輕人,卻揹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幹起活來往往更拼命,一些悲劇也就產生了。曾有互聯網公司的孕婦員工過勞後子宮大出血死亡;也曾有另一家互聯網公司42歲員工突發昏迷不幸離世的事情;也有互聯網公司員工在睡夢中猝死,死前曾在微博多次吐槽,“工作壓力大”“累”“困”,曾48小時不休不眠;更有互聯網公司員工在陪懷孕的妻子散步時猝死,死前長期加班過勞……逃脫過勞死命運的“幸運兒”中,身體亞健康的危機也消散不去。

老闆都是加班狂

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中國人都很能忍呢?

首先,外部環境迫使職場人一起加入到加班的隊伍裡。工作是收入的來源,除了少數的精英,平庸的大多數是比較害怕丟飯碗的。2015年,富士康生產線某線長的一句話流傳開來:“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讓你從此以後一個班都沒得加。”

有的公司讓員工加班,不通過威逼,而通過利誘。下午5時30分下班,結果6時30分有公司班車;正準備坐班車,結果8時有東來順的工作餐;吃飽喝足了正要回家,結果10時可以打車報銷。不知不覺,已經加班到了深夜。

更何況,連老闆都是加班狂,普通人不努力還有未來嗎?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公司有床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凌晨回郵件,在王健林的日程表裡,黑紙白字寫著凌晨4時就起床……

其次,中國勞動法規定上五休二,實際上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法律規定得太籠統。1995年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顯示,企業如果不能實行週末雙休的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週休息日, 這就給了企業不執行上五休二的機會。另一方面,司法也難保障員工的休息權,要想爭取到合法權益還挺費心思的。《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接近一半的勞動者在加班中沒有得到任何補償。

2013年《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規定一年中國有11天節假日公休時間,企業單位在節假日得按照規定放假。 但是,特殊原因的可以不放假,給3倍工資就行。

目前,員工休息權主要表現在雙休制度、法定節假日製度、帶薪休假制度。 就算在中國工作制度最為規範的北京,2016年三類休假制度都能享受的人也只有34.2%。

根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休閒綠皮書:2017年至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建議到2030年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上四休三”(一週工作3天休息4天)的制度。結果遭到網民的集體吐槽:“專家總是飄在天上,不食人間煙火。”

再者,中國人在房價、教育、醫療、養老的重重壓力下,只得忙忙忙。

2016年,北京《小康》雜誌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室對“2016中國休閒小康指數”做過一次調查,調查發現影響中國人休閒滿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忙,沒心思休閒”,而忙的原因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有學者發現,中國年入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中產,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是高收入家庭。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萬美元,摺合人民幣才39.2萬元。

按理說中國的中產應該活得輕鬆才對,然而學者在海外拜訪時發現,中國的中產比海外的普通白領還要累,人家下午五六時下了班,就開始休閒了。而大多數的中國上班族,摸摸你們的錢包,一年能掙到50萬元麼?(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