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安教授專訪:面對挑戰,打造TAVR的中國創新方案|ACC 2019

王建安教授专访:面对挑战,打造TAVR的中国创新方案|ACC 2019

第68屆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 2019)於3月16日至18日在新奧爾良成功舉辦。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的相關研究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熱點。3月17日,在中國心臟學會(CHS)/ACC聯合研討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作了題為“TAVR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s in China”的精彩報告。就TAVR的進展和應用等問題,醫脈通對王建安教授進行了專訪。

王建安教授专访:面对挑战,打造TAVR的中国创新方案|ACC 2019

醫脈通:

近年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進展迅速,在我國也開展了很多工作。請您介紹一下在TAVR適應證、技術和器械等方面,近幾年國內外都有哪些重大進展?

王建安

教授

這幾年,TAVR的進展非常迅速。主動脈瓣狹窄導致的臨床症狀可分為ABCD四期:A期就是有主動脈瓣狹窄,但是沒有實質性病變或者沒有影響功能;B期是有明確病變,影響了主動脈功能,但患者無症狀;C期患者無症狀,但是已經開始影響心功能;D期患者有症狀。從介入干預來講,至少是C期中惡化程度較快的患者,或者是D期的患者,也就是有症狀的患者,才是需要干預的對象。

干預可以是TAVR干預,也可以是SAVR干預。在TAVR出現之前,很多嚴重主動瓣膜狹窄患者的選擇是有限的。外科主動脈瓣置入術(SAVR)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但大部分患者的手術風險太高。十多年來,TAVR在臨床的使用大幅增加,其適應證不斷擴展。最初,被批准用於無法手術或者手術極高危的患者;後來,其適應證擴展到手術高危患者;再後來,擴展到中危患者。前兩年的研究表明,對於中危患者,TAVR和SAVR所帶來的獲益是一樣的。最近在ACC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再次證實,即使是對於低危患者,TAVR與SAVR的獲益也是一樣的。從危險性方面考慮,人們更傾向於TAVR方案。

對於TAVR來說,患者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講,相關研究入組的樣本基本上是年齡在70歲以上的患者,他們更適合。總結來說,D期以及C期中的個別人群,年齡在70歲以上,無論是高危、中危患者,還是低危(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患者,都可以用TAVR。

近幾年,器械方面的進展也比較快,總體趨勢是:器械體積越來越小,瓣周漏風險越來越小,起搏器植入比例越來越低。目前主要有兩種人工瓣膜:一種是球囊膨脹瓣,進口的球囊膨脹瓣以Sapien 3為代表;另一種是自膨脹瓣,進口的自膨脹瓣以CoreValve Evolut為代表。

目前,中國自主研發並投入使用的是自膨脹瓣,以Venus A為代表,可回收瓣膜如Venus A plus;還有一些即將上市,如VitaFlow II等;經心尖途徑的瓣膜,國產自主研發的有J Valve。

醫脈通:

TAVR在中國面臨著哪些挑戰,又做了哪些創新呢?

王建安

教授

目前中國面臨的挑戰比較多。第一個挑戰是我國的二葉瓣患者比較多。VENUS A研究提示,我國二葉瓣患者佔到所有病例的45.4%,遠遠高於國外10%以下的比例。由於經濟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很多患者不願意接受手術或者沒條件手術,導致患者的病情被耽誤。另外,患者年齡較歐美國家而言更趨於年輕化,而且鈣化程度更為嚴重。

第二個挑戰是我國的醫療器械不全。很多進口器械在國內還未上市,目前上市的只有一代瓣,這在種情況下,處理病情複雜的病例,醫生面臨的挑戰更大。當然,從另外一方面來講,這也推動了中國的創新。我國的一代瓣徑向支撐力較強,其目的也是為了適用於二葉瓣患者。而且,我國自主研發的可回收第二代瓣Venus A plus很快就要上市,目前已經完成了臨床試驗。

在技術創新方面,最典型的案例是“杭州方案”。對鈣化嚴重的二葉瓣患者,評估瓣上結構的作用對於瓣膜尺寸的選擇至關重要。我們採取了基於瓣上結構的瓣膜尺寸選擇策略,提高了手術成功率,降低了瓣周漏的發生率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現在,該方案已逐漸被廣泛接受。

醫脈通:

您認為在ACC年會上,關於TAVR,還有哪些內容值得重點關注?

王建安

教授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第一個是瓣膜衰敗的問題。在進行長時間隨訪後,比如5年、8年或10年,瓣膜將會如何?第二個是血栓的防治問題。目前我們按照生物瓣的防治策略來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那麼,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藥物?又有哪些患者需要抗凝?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醫脈通-ACC 2019專題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