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過早了沒?你吃過武漢的早餐嗎?今天我們來聽地道的武漢人講,面窩、汽水粑粑、和兒時的記憶

面窩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面窩這貨現在哪都有,但它是道地的武漢小吃。

這種小吃是由粳米、黃豆混合打成漿,再加入適量蔥花、鹽調味,炸制而成。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首先,先說米、豆的比例。

恪守傳統的老師傅做面窩,會嚴格遵守七米三豆規矩(這已經是傳說了)。黃豆不夠,則面窩味道不香;黃豆越多,面窩就越吃油,所以也不是越多越好。

還記得十幾年前,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漢正街某處有個炸面窩的攤子,老闆是個特別軸的老師傅,攤前豎著一個牌子:“面窩:七米三豆“,這家的面窩無比之香。而現在賣面窩的很少用這麼多豆子了,省油。

炸面窩的勺子極其有特色。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這種鐵勺直徑約15釐米,四周下凹,中間上凸。炸面窩時,先燒一鍋熱油,再用另一柄正常的勺子往面窩勺裡舀入一勺混合米漿,在中間一刮,用手往米漿上撒上芝麻,然後下鍋。

面窩勺凹處漿多,炸出的部分肥厚;中間面少,熟後和薄脆一樣。同一個食物,兼顧了香脆和軟糯,可見其中用心之深。

小時候,我早上經常出門給家人買早點,面窩是常吃的東西。我喜歡吃脆的硬的,就會囑咐師傅多炸一會;奶奶牙口不好,就需要師傅把面窩勺子中間的麵漿給刮掉,炸出個“框框”。現在許多大飯店裡也賣面窩,但做出的幾乎都是“框框”,把中間的薄脆給“改良”了。不得不說,這樣的面窩真是了無生趣,我又不是沒有牙的老人!

真正好的面窩,至少得有這樣的看像。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汽水粑粑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汽水粑粑也叫米粑粑。是不是武漢原產已不可考,我曾在上海吃過一次,更何況湖北各地,更是滿地開花。

我對這種食物的印象,還停留在八歲以前。小時候我住江岸區二躍路一帶,那裡是地地道道的老城區。在童年的里弄門口,曾有一個年輕人推著三輪車,天天早上賣汽水粑粑。他的手藝,堪稱一絕。

汽水粑粑也要用米漿做成。米漿打好後,要往裡加適量醪糟,輕微發酵,以獲得甜味。這樣製備的米漿做出的粑粑,初嘗時滿口甜蜜,回味裡有一絲酸,味道非常豐富。而現在的米粑粑,甜味純然都是用糖加出來的,更有捨不得加糖的,真是味道索然。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汽水粑粑的鍋,中間有個凹陷。圖:lvyou.xu.com

製作汽水粑粑的鐵鍋大概有一米半的直徑。鍋的正中有一個飯碟大的凹陷,四周是平的。等鍋稍微燒熱,就要往平板上加米漿。每兩坨米漿要連在一起,這樣才算是一個米粑粑。

等鍋放滿,師傅會向鍋中間的凹陷里加上水,蓋上鍋蓋,再加大火。我童年的那個做汽水粑粑的年輕人,會用刨花來燒火。玩過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種燃料燒起來有多快。米漿朝向鍋的那一面,因為溫度較高,於是乎會被煎出一個硬殼。鍋中凹陷裡的水會產生大量蒸汽,把米粑粑的另外一面蒸熟——汽水粑粑的“汽水”就是指的這個。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圖:qunachi.com

這樣製成的米粑粑,一面似脆餅,一面軟糯似發糕。而現在的汽水粑粑已完全無當年那麼好吃,就是因為工藝整個都不同了:鍋用的是平鍋,沒有裝水的凹槽;加熱用的是電爐,電爐加溫的速度哪比得上刨花燒出的火。於是做出來的粑粑完全沒有層次,該硬的地方不硬,該軟的地方不軟。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現在都用這種鍋,做出來的沒有以前好吃。圖:backchina.com

自從搬出老巷之後,我再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米粑粑。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稀還記得那個做米粑粑的年輕人被刨花產生的煙燻紅的雙眼。

武漢三明治

為何要把這兩種東西放在一起說?

汽水粑粑有兩瓣,像個貝殼一樣。往裡面夾上一個面窩,就成了我們口中的“武漢三明治”或者“武漢漢堡包”。

武漢第一個KFC大概在我5歲的時候開的張,而在那之前,三明治、漢堡包的名字武漢人都已知曉,在電視裡也都見過,但鮮有人真正吃過這洋玩意兒。而這粑粑夾面窩,一甜配一鹹,是我們的創造,是我們的意淫,也是我們的回憶。

在外的武漢人們,你們還記得這“武漢三明治”麼?


所長說

你有啥早餐的秘訣或小妙招?快留言告訴所長啊~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過早了沒?面窩、汽水粑粑和武漢三明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