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的肉口感柴?有的肉口感膩?

為啥有的肉口感柴?有的肉口感膩?


主婦們在做菜時,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有時候肉吃著比較柴,有時候又很膩呢?

晚點放鹽肉不柴

同樣的排骨同樣的作料,為什麼我燉的排骨肉就比較柴呢?

或許你會說,燉的時間不一樣吧?其實關鍵原因在燉肉的過程中的一個小細節——鹽放得太早。

很多人燉排骨的習慣是先用醬油炒一下,然後所有作料(包括食用鹽)都放進去,一起燉。最後發現肉吃起來比較柴,原因就在於、放鹽和醬油的時間點沒掐好。

燉排骨時,鹽或者醬油放得過早的話,鹽會溶解在湯中,湯的濃度增大,對肉的細胞膜產生了壓力,細胞內的水就會排出。就像是一塊海綿,我們用手擠壓,水就會排出一樣。水排出以後,蛋白質和脂肪就會過早凝固,肉就會比較柴。

所以,燉排骨時,臨出鍋前大約10分鐘左右放鹽最好。

先焯水肉不膩

吃肉最怕還沒吃就有膩感,要想讓肉不膩

建議:先用水焯一下,之後再經過其他烹調,肉就沒那麼膩了。

將切好的肉同冷水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燒開,並要使得湯麵始終保持微沸狀態,以中火煮至斷生,而且煮的時候不要加鍋蓋,撈出來用熱水沖洗兩遍,瀝乾水分,再加熱烹製。這樣經過焯水處理,肥肉的部分油脂會溶於水中,將肉從水中撈出來,部分油脂就會留在水中,肉中的油脂減少,從而也就減輕了肉中過多油脂帶來的油膩感。

也可以在加熱烹製肉類時,加入一些含澱粉量高的土豆、芋頭或一些梅乾菜,做蒸菜、燒菜、炒菜或者燉菜,讓它們將肥肉吐出的油脂吸收掉一部分,使成菜中的肉中油脂減少,吃起來肥而不膩,土豆、芋頭等也好吃了。如梅菜扣肉、土豆燒五花肉等,都很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