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侶,暮年時代的守護

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侶,暮年時代的守護

培根對愛情與婚姻的看法似乎並不很樂觀。他可能從未品嚐過愛情的幸福,也似乎沒有享受過家庭的天倫之樂。他認為,在人生中,愛情常常招致不幸。“它有時像那位誘惑的魔女,有時又像那位復仇的女神。”培根把愛情和嫉妒視為人類最蠱惑人心的兩種情慾,因為它們都使人喪失理智。他說:“甚至最為驕傲的人,也甘願在情人面前自輕自賤。”他認為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那些沉溺於愛情的人,“甘願放棄財富與智慧”。因此,培根告誡人們,應當十分警惕這種感情,因為它不但會使人喪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喪失自己本身。

對於婚姻,培根的態度同樣悲觀失望。他在寫給姨父伯萊的信中說:“一個人剛一結婚,思想就老了七歲。”培根自己的婚姻可以用“不幸”來描述,他覺得“美滿的婚姻難得一見”,並有些不平地說,“常可見到許多不出色的丈夫卻有一位美麗的妻子”,而培根本人顯然沒有這樣的運氣。因此在培根的眼裡,“結婚成家的人,可以說對於命運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為家庭難免拖累事業,使人的許多抱負難以實現”。

不過,培根也不贊成獨身。那些獨身者“很難成為最好的公民”,“他們隨時可以遷逃,所以差不多一切流竄犯都是無家者”。而且,對家庭的責任心不僅是對人類的一種約束,也是一種訓練。那些獨身的人“不懂得怎樣去愛他人”。培根說:

在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侶,暮年時代的守護。

與婚姻相比,友誼對人生同樣重要。培根把很多讚美的語言獻給了友誼。他說:“夫妻之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致人以完善。”友誼對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友情,生活就不會有悅耳的聲音。在沒有友誼和仁愛的人群中生活,那種苦悶正猶如一句古代拉丁諺語所說:“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培根說:“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誼的社會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其性格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

朋友可以疏導你的憤懣和抑鬱:“除了一個知心朋友以外,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治療心病。”對於朋友,你可以盡情傾訴你的憂愁與歡樂、恐懼與希望、猜疑與煩惱。總之,那沉重地壓在你心頭的一切,通過友誼的肩頭而被分擔了。因此,就是很多君王也不能沒有友誼。關於友誼,培根有一段膾炙人口的名言:

友誼的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分掉一半憂愁。所以友誼對於人生,真像鍊金術士要尋找的那種“點金石”。它既能使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化金。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很自然的規律。在自然界中,物質通過結合得到增強。而人與人之間難道不也正可以如此嗎?

此外,正如培根所說的,友誼還能“致人以完善”。這是說,友誼不但能調劑人的感情,還可以增進人的智慧。因為友誼不但能使人擺脫暴風驟雨的感情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智的思考,這不僅是因為一個朋友能給你忠告,而且任何一種心平氣和的討論都能把攪擾在你心頭的一團亂麻整理得井然有序。所以,有時與朋友作一小時的促膝交談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使人聰明。最能使人心靈健全的莫過於朋友的良言忠告。閱讀倫理的教條不免感到枯燥。以他人的過失為鑑戒,有時也未必切合自己的實際。自我改善的最好辦法無過於朋友的告誡。事實上許多人(包括偉人)之所以做出終身悔恨之事,就是由於他們身邊缺乏益友。總而言之,當一個人面對危難的時候,如果他平生沒有任何可以信託的朋友,那麼我只能告訴他一句話——他只能自認倒黴了。

摘自戴建平《培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