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人生》|淺析高加林與巧珍愛情悲劇結局帶來的啟示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路遙《人生》

《人生》|淺析高加林與巧珍愛情悲劇結局帶來的啟示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陝北農村青年高加林,想要通過努力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以犧牲自己的愛情為代價,最終卻被命運無情嘲弄的故事。這部作品問世不久便轟動全國,曾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並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反響熱烈。

相比於路遙在另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所描寫的恢弘世界,中篇小說《人生》更像是一個農村青年的人生自傳,儘管如此,它仍然憑藉高加林這一農村小人物的獨特魅力,引起我們的強烈共振。

在這部小說中,最讓人唏噓的莫過於高加林和巧珍之間的愛情悲劇,高加林為了走出農村,選擇了出身更好的城市姑娘黃亞萍,拋棄了沒有文化的農村姑娘巧珍,最後以他丟掉工作並和黃亞萍分手,巧珍嫁人為結局。

淺析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除了受時代的影響外,也與他們自身的性格缺陷密不可分。

高加林矛盾的性格讓他對於愛情的追求過於理想化

高加林這一人物形象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在他身上既有著父輩一代艱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同時也有對於城市文明的狂熱追求。

高加林雖然是農村青年,但他骨子裡卻嚮往城市文明,他在學生時代努力讀書,渴望擺脫父輩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城裡人。但在現實中卻屢次受到打擊,越掙扎越無力。

這種矛盾的性格體現在他的愛情上便是他在巧珍和黃亞萍兩個人之間的搖擺不定。

巧珍是一個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農村姑娘,她在高加林的教書職位被人頂替後陪伴他走過了一段人生的至暗時刻,她不顧家人的反對,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以自己真摯熱烈的愛情溫暖了高加林。她對高加林是真心實意的,在她的眼中高加林幾乎是完美的存在,即使後來高加林與她分手,她依然心疼他,依舊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

她唯一的缺點是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的她對於高加林來說就像是落後的農村文明,因此,高加林雖然喜歡巧珍,貪戀她給他的溫暖,但同時他的喜歡裡又有對她的排斥,這種排斥就像討厭自己身上那部分落後的農村文明一樣,高加林對於巧珍矛盾的情感註定讓他們之間的愛情充滿裂痕,走向分離是必然的結局。

不同於巧珍,黃亞萍是典型的城市女孩,有文化,家世好,獨立自主,對於愛情有著熾熱的追求。她在得知高加林被分配到城裡來工作時,不顧她和張克南之間已然存在的戀愛關係,轉而大膽地對學生時代就愛戀的高加林表達自己的心意,在黃亞萍的身上可以看到城市女孩隨性叛逆的性格,這一點是淳樸的農村女孩巧珍所沒有的。

黃亞萍身上擁有高加林渴望半生的東西,城市戶口,正式工作,有文化的父母,因此,高加林在學生時代便對她有好感,高加林對於黃亞萍的喜歡就像是自己對於城市文明的追逐,他骨子裡一直想成為黃亞萍那樣的人,人往往越是沒有什麼便會越嚮往什麼,因此在面對黃亞萍的追求時,他動搖了。

但高加林和黃亞萍相處越久,便越是可以感受到她的任性專橫,以及強烈的征服欲,她會使小性子欺騙高加林,讓他淋雨去幫她找實際上並未丟失的手絹,卻在他淋雨回來後又告訴他手絹已經找到了,目的只是為了測試高加林對她有多言聽計從。

每當這時,高加林又會想起巧珍對自己的體貼關心,這種在兩個女人之間的比較,讓他和黃亞萍之間的相處也矛盾重重,異常艱難。

《人生》|淺析高加林與巧珍愛情悲劇結局帶來的啟示

高加林事業上的悲劇讓他對愛情抱有不切實際的寄託

高加林一生的使命彷彿就是為了和落後的農村文明進行抗爭,因此他費盡心思地想要離開黃土地,擁有城市戶口和一份正式的城市工作,成為一個真正的城裡人。但他的追求卻在現實面前屢屢落空。儘管有過希望,但每次均以失敗告終。

高加林經歷了事業上的三次悲劇:

第一次,學生時代想要依靠高考改變命運走出農村,努力讀書但高考落榜,這是他第一次嘗試和命運抗爭,也是第一次失敗,這次失敗讓他受了很大的精神創傷;

第二次失敗是高考落榜後,回家務農的高加林,在因緣巧合下又當上了高中的民辦教師,安安穩穩地度過了三年,本來他想在這幾年好好努力然後考個正式編制,但教書職位卻莫名被並無教書才能的三星所頂替,這是他事業上的第二次失敗,他雖心有不甘卻也只能認命,在苦悶彷徨之際,巧珍悄然走入他的心;

第三次失敗是高加林在教書職位被人頂替後,村裡的馬佔勝為了拍他叔父的馬屁,通過走後門的方式讓高加林到縣裡擔任通訊幹事,冒著可能被查到的僥倖心理,高加林接受了這個工作。之後卻因和黃亞萍之間的戀愛關係,被黃亞萍另一位追求者張克南的媽媽告發,從而失去自己的工作並和黃亞萍分手,失望之餘再次回到農村。

事業上的屢屢失敗,讓高加林對愛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寄託,如果說選擇巧珍意味著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繼續像父輩那樣過一輩子,那選擇黃亞萍就意味著可以擁有一份正式的城市工作,和城市文明接軌,成為一個真正的城裡人,經歷了前兩次失敗後,高加林在面對黃亞萍和巧珍時,心裡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傾向黃亞萍。儘管後來他意識到自己喜歡的其實是巧珍。

高加林這種將自己的人生理想寄託在愛情上的虛妄行為,已然為他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最後他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自己的愛情。

正如讀順爺爺在文中的嘆息:

娃娃呀,回來勞動這不怕,勞動不下賤!可你把一塊金子弄丟了!巧珍,那可是一塊金子啊!

《人生》|淺析高加林與巧珍愛情悲劇結局帶來的啟示

特定的社會原因造就了高加林曲折的事業和愛情道路

高加林作為一個典型的時代形象,造就他曲折人生道路的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外,也和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高加林生活在農村文明被城市文明不斷滲透的時代,他雖然是一名農村青年,但是他讀過書,身上擁有知識分子的清高和驕傲,他有自己的思考,更有野心有理想,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這廣闊天地之中,特別是城市裡有一番大作為,但由於當時社會機制的不健全,有才能的人並不能得到公平的機會,高加林的才華無處施展,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處處碰壁。

黃亞萍的出現自帶光環,高加林如果選擇了她,就可以去南京,並得到她父親的幫助,擁有城市戶口和一份正式工作,如果選擇巧珍便意味著永遠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城裡人,所以儘管他內心割捨不下巧珍,但當時他所面臨的處境卻讓他不得不放棄巧珍,轉而選擇可以帶給他更多機會,甚至可以幫助他實現夢想的黃亞萍。

在高加林的身上,我們既可以看到他繼承黃土地老一輩人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又可以看到城市文明帶給他的反叛和利己精神,他一方面急切地想要擺脫落後的農村文明,一方面又不斷地被他自身的侷限性所拖累。在他的性格中時刻交織著自信,驕傲,自卑,敏感等情緒,這些讓他這一人物形象格外複雜。這份負複雜性拓寬了高加林這一農村青年的深度。

他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

但作者並非僅僅侷限於闡述一個失意的農村青年形象,在高加林經歷人生的幾次重大失敗後,他終於學會了反思。

文中借用德順爺爺對他的囑託昇華了全書的主題:

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你不要擔心,書教成不教成沒什麼,好好重新開始活你的人吧

德順爺爺既批評了高加林為了追求城市化的生活而丟掉人基本的良心,同時又對他事業和愛情上遭遇的失敗給予了深刻的同情。

德順爺爺對於高加林的勸誡也是路遙想要通過高加林的人生之路向我們傳達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激情和理想,渴望闖出自己的天地,但理想和現實之家往往存在著巨大的隔閡,我們的付出可能得不到回報,我們的努力可能無法將我們送往理想的地方,在追夢的路上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但這些都不怕,因為這就是真實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