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文 | 徐野

《人生》是作家路遙於1982年發表的小說。小說描寫了在改革開放初期背景下陝北農村青年高加林回到土地,逃離土地,又回到土地的過程。它的主題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學術爭議,主人公高加林的愛情悲劇也引發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的思考。

小說《人生》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高中畢業但沒考上大學的高加林原本當上了老師,但好景不長,他的職位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的兒子頂替了,無奈只能回到農村。回到農村之後,他碰到了善良勤勞的農村女孩劉巧珍,兩人發生了一段愛情故事。當兩人可以談婚論嫁之時,高加林通過走後門成了縣城廣播站的一名記者。在這裡他和高中同學黃亞萍重逢,兩人志趣相投,黃亞萍又積極主動,高加林愛上了黃亞萍。

後來黃亞萍要求高加林跟她回南京,高加林陷入了兩難選擇。但為了能實現自己進入大城市的夢想,最終他放棄了巧珍,選擇了黃亞萍。可是,高加林走後門的事情後來被人告發,他失去了城市的工作,同時跟黃亞萍的愛情也走到了盡頭。無奈之下,高加林只能回到農村。而此時,巧珍已經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給了當地的莊稼人。

這部小說是以上世紀80年代為背景而創作的。當時正值改革開發初期,商品經濟開始活躍和發展,現代化的進程加劇。在這種背景之下,農村青年接受到了現代知識教育,開始接觸到外面世界的種種美好。

認知的擴展刺激了他們的慾望,讓他們不再滿足於祖輩們簡單重複的生活,由此他們開始崇尚知識,嚮往城市。而高中畢業的高加林就是這些農村青年的縮影。

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人生》小說

這部小說我一共讀了3遍。初讀這部小說時,只為高加林和劉巧珍之間的愛情悲劇而感到惋惜,再讀時體悟到人生只不過是一個個選擇而已。如今又讀這部小說,發現小說處處描繪著,在現代化進程這個大環境下,農村青年受到的種種影響。

接下來,筆者將從價值觀念、個人天性表達、個人定位三個方面嘗試分析現代化進程對那個時代的農村青年所帶來的影響。

價值觀念上的影響:樸實的物質追求轉換為更為自由的精神追求

改革開放初期,現代化的影響已經席捲到了農村。以高加林為代表的農村青年雖然還是紮根於農村,但在思想上已經接收到了現代知識的教育。現代知識的教育一方面刺激了他們的慾望,另一方面讓他們一改只追求簡單樸實的物質傳統思想,轉而去實現更為高級、自由的精神追求。

這在小說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追求靈魂契合的愛情

高加林不選擇劉巧珍而選擇了黃亞萍,其實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因為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就像是在農村和城市之間,他毅然決然地奔向城市。長期以來,生活在他那片土地的祖祖輩輩熱愛土地,對配偶的要求也來源於土地,要求對方踏實,勤勞,能持家就好。

但高加林是個高中生,是知識分子,他受到了時代潮流的影響。他清高,自傲,熱愛新時代帶給他的一切。於是他的愛情觀跟祖輩們產生了巨大的差別。新時代代表著什麼?代表著知識,思想和理想。因此,他自已熱愛知識,也必然要求對方也熱愛知識;他有理想,也必然要求對方也要有理想。

在小說中,同為知識分子的黃亞萍能與高加林讀詩,寫詩,欣賞他寫的文章。兩人志趣相投,有共同話題。這符合以高加林為代表的知識青年在新時代對於愛情的需求。

與黃亞萍產生鮮明對比的是,巧珍只能跟他談論村裡的瑣事,告訴高加林他家的母豬生了多少個豬仔。雖然巧珍善良樸實,對高加林盡力付出。在生活於土地的老一輩看來,巧珍這樣的媳婦無可挑剔。因為樸實善良代表著土地的特質,他們必然喜愛她。

但在高加林的眼裡,巧珍沒讀過書,沒有知識,只是一個和他父母一樣的莊稼人,她代表不了新時代。所以對高加林來說,這並不是他最想要的,不能構成足夠大的吸引力,這與他所追求的事物格格不入。

後來從未拿筆的巧珍要求妹妹教她學寫字,從這裡可以看出巧珍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她知道自己與高加林不相配,想要努力地靠近他。最後高加林在痛苦抉擇以後選擇與巧珍分手。之所以抉擇很痛苦,倒不是因為他對巧珍的愛有多深,而是巧珍一切美好的品質,給他帶來了一種強烈的負罪感,僅此而已。

高加林錯了嗎?很多讀者在讀完《人生》之後會去討論高加林拋棄舊愛選擇新歡是對還是錯。其實,這不過是個人在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選擇而已。人生的本質也就是一次次選擇的過程。除了選擇的後果需要自己承擔之外,選擇沒有對與錯。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著想,每個人都有根據自身喜好而做出選擇的權利。

高加林剛開始選擇巧珍是迫於當時的自身環境,後來選擇黃亞萍則是她更適合自己,而且她能帶自己去大城市實現人生抱負。如果我們是高加林,恐怕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人生》電影片段

2.追求知識和理想

陝北農村,滿山遍野都是旱地,旱地裡種植著各種農作物。在這旱地之間,有人在給作物鋤草,有人在趕牛耕地。高加林的祖輩們就紮根在這土地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們只期盼有個好收成,種的糧食能夠填飽肚子,冬天不會受凍,生活能平靜地過下去。在他們的腦海裡,從來沒有想過“知識”、“理想”或是“個人價值”。

然而高加林與他們都不一樣,他接受到了現代知識教育。他熱愛知識,幹農活之餘,他會在煤油燈下看書,在集市賣饃的時候會去報館讀報紙;他愛浪漫,他喜歡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詩,有時興之所至,還會作詩一首;當自己的叔叔當了大官,便毫不猶豫抓住機會走後門,儘管他覺得這事不怎麼光彩。因為他有理想,迫切要去大城市施展才華。

美國詩人迪金森說:“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休謨人在《人性論》中說:“慾望由刺激產生。”


確實如此。高加林的祖輩們之所以能固守土地,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跟土地打交道,接觸到的事物基本都與土地有著密切的聯繫。

然而,上個世紀80年代,時代發生了變化。此時國家推行改革開發,現代化的浪潮讓農村青年通過各種途徑見識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外面的新事物比土地更加有吸引力,這刺激了農村青年的慾望,讓他們再也不能滿足簡單的溫飽。

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他們開始對知識著迷,個人理想萌生。然而留在土地並不能實現他們的人生抱負,因此他們便選擇主動地逃離土地,去往代表著知識和理想的城市。

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人生》電影片段:高加林與劉巧珍

人性表達的影響:人性的自由釋放到人性受到壓抑和扭曲

在現代化浪潮的影響下,以高加林為代表的知識青年一心想融入代表著知識和理想的城市。他們中的有些人像高加林那樣在特定的際遇下來到了城市。但城市環境給與了他們實現追求知識和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但同時也使他們的人性受到了壓抑。

在農村的土地上,人性的釋放是自由的,比如高加林與巧珍之間的情感表達。

在農村,巧珍對高加林的表白簡單直接,無非是給勞作的高加林捧來幾根地瓜,告訴他這地瓜是她自己種的,或是給他捧來一大把自己都不捨得吃的大棗子。無需其他言語,一來二去,高加林便明白了她的心意。

高加林與巧珍的交往也很簡單隨性。無非是傍晚時分,兩人坐在田間小路上吃著煮雞蛋,抑或是坐在稻草裡說著情話,後來兩人乾脆在全村人的注視下同乘一輛自行車去縣城。

在農村這片單純的土地上,兩人的情感表達沒有太多顧忌。

但這一切在高加林進入城市以後發生了變化。巧珍第一次去城裡見高加林時,便激動地向他撲去,但高加林把她推開,告訴她這是辦公室,不是莊稼地,他的領導就在他隔壁。

當巧珍看見高加林的被褥有點單薄時,提出下次要把家裡的狗皮褥子給他拿來。加林一聽頓時不高興了。因為城裡沒人用狗皮褥子,而且跟他的身份也不相稱。

在農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簡單,鄰里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級,也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在這裡,個人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不用受到太大的約束。

但城市不一樣,存在功利,存在競爭,存在體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為了能在城市裡更好地生活下去,必然要小心翼翼,天性的表達受到制約是必然的。

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人生》電影片段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但城市對於農村青年的誘惑有時也扭曲了他們善良的天性。

小說開頭,大隊書記動用權力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高加林的教師職位,高加林因此對他十分憎恨。可見這時他心裡是維護公平的。但後來,高加林運用叔叔的權力走後門當了記者卻心安理得。在城市的誘惑面前,高加林想維護公平的善良天性被無情扭曲,使自己成為了當初自己憎恨的那種人。

其實,這段走後門的故事靈感來源於作者的親身經歷。路遙當初為了幫弟弟轉戶口而費盡周折,甚至通過朋友去奉承地方官員。當時路遙在與朋友的信中這樣評價自己的行為:“這一切太庸俗了,可為了生存,現實社會往往把人逼迫在某些事上無恥起來。這是社會的悲劇……”

農村青年原本帶有土地的特質,他們淳樸、善良。但由於農村去往城市的途徑有限,在城市的誘惑之下,無奈只能通過一些不道德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知不覺之間,他們喪失了原本善良的天性,變得無恥起來。正如路遙在上述的信中所說:“這是社會的悲劇。”

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人生》電影片段

讓個人定位陷入窘迫:讓農村青年成為農村和城市的邊緣人

改革開放初期,接受過現代知識教育的農村青年在傳統的鄉村和代表文明的城市之間,選擇了主動地逃離土地而嚮往去城市實現個人價值。而由於體制限制,20世紀80年代農村青年進入城市只有兩種途徑,招工或高考。

上升途徑的限制導致了大部分農村青年既不能安心紮根土地,又不能從農村成功跨越到城市。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他們都成了邊緣人。

小說中,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就是這樣的農村青年。他帶著知識分子的高傲,他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已不滿足平淡的生活,不怎麼幹活的他也不擅長幹農活。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身體上,他都很難像祖輩們那樣安心地當一個莊稼人,他一心想去城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可事與願違,他的教師職位被人頂替,通過走後門取得的工作又因人的告發而失去。無奈的他又只能回到當初千方百計想逃離的土地。此時他的內心是十分悽苦的。

巧珍的父親曾評價高加林“高不成,低不就。”這話確實沒錯,“高不成,低不就”便是那個時代大多數農村青年的處境。他們夾在農村和城市之間,處境尷尬。

這不僅僅是那個時代農村青年的處境,即使是現在,大多數農村青年的處境仍是與此相同。

現在有很多農村學子,通過高考來到了城市。他們想在城市裡大展身手,以此實現夢想,甚至是扭轉整個家族的命運。但事不盡如人意,他們在城市活得很狼狽,拿著僅夠生活的工資,買不起高價的房子,還要為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絞盡腦汁。

如果他們回到農村,生活將會輕鬆許多,但他們還是選擇在城市苦苦支撐。因為心裡懷揣著知識分子的驕傲和野心,一定要在城市憑藉一己之力爭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儘管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時代左右人的選擇和命運,個人奮鬥的力量在時代的背景下可謂十分渺小。這是時代的悲劇。但並不能因為力量渺小就放棄努力,也不能失敗了就像捱了錘子的牛一樣再也站不起來。作為沒有資源的農村青年來說,想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唯有憑藉個人的奮鬥。

就像是作者本人在採訪時表示的:“儘管個人奮鬥的道路艱難,但想要改變現狀,改變命運,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還是隻能靠個人奮鬥。”

路遙《人生》:從三個角度淺析現代化進程對農村青年產生的影響

《人生》電影片段

結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現代化的浪潮滾滾而來,每個人都無法倖免地捲進這個浪潮裡。捲進去的人們被左右了選擇,左右了人生。

無數的農村青年懷著浪漫的夢,開始想方設法投入代表著現代文明的城市的懷抱裡去。但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大多數人都鎩羽而歸,只有少數中的少數才能實現夢想,衣錦還鄉。

現在,雖然成功的機會比那個時代要多很多,但農村青年進入城市,跨越階級的途徑還是相對較少。而對於大多數的農村青年來說,高考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不擅長學習,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這可能會讓很多農村青年陷入尷尬的境地。

因此,在現代化加劇的背景之下,對於個人來說,要尋求發展以實現自身夢想,只能不怕吃苦,不怕失敗,而且朝著理想的方向努力奮鬥;另一方面,社會也要想辦法為農村青年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供更多的公平機會和優質的文化教育資源,從而調動農村青年參與社會活動中的積極性,更快地實現普通青年從農村到城市的階級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