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人生》


簡評《人生》

近期,我讀完了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我不是評論家,也不具有評論家的專業知識,同時我也不想以讀後感的模式:先簡介一下內容,接著說一下自己的感受,然後再昇華到當下,我不想——太俗套了。路遙大家很熟悉,《人生》這部小說是他的成名作。這部小說又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啟迪呢?又能告訴我們什麼呢?那麼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簡評《人生》

農村青年的奮鬥,就是用自己的樸實和勤奮換得別人的尊重。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我用30年的奮鬥才能換得和你喝上一杯咖啡。”一句話道出了農村青年奮鬥的艱辛和不易!

《人生》是寫的很久的故事,故事的主題卻恆古不變——走進城市,嚮往成功。這樣的一個故事主題,不管在哪個年代都不會變;說得更深一點:奮鬥和尊重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這樣的一個主題就跨越了時間、時代、地域的範疇了,上升到了“人”行而上的精神追求了。

讀懂了主題的意義,那麼《人生》中所借的農村、農村青年,這樣的一個故事的“殼”就有了典型性,容易讓人產生同情心;更讓人發出情感共鳴了。為什麼農村青年具有典型性和共鳴性呢?——因為貧窮。僅僅因為貧窮也不能讓人同情的,是什麼讓別人同情和尊重的呢?是貧而“不窮”的勤勞、奮鬥精神。

人,尊重一個人不是看他錢多錢少,最主要的是對精神品質的尊重。貧窮而不忘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不值得讓人尊重嗎?!

簡評《人生》

不要傷害你落魄時對你好的人,尤其是不要傷害女人。

以上我說的話,看過《人生》的人肯定說我是南轅北轍了,故事不是這樣的,應該是這樣的云云……我說的是《人生》的主題,也是“人生”,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出身都應該達到的精神高度;這同時也是《人生》這部小說的宏大主題。

看了《人生》後,也為高加林設想過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可以利用叔父的關係安安穩穩地走好自己的路,不要“招惹”官家女黃亞萍,同時保持好對劉巧珍的愛。或許他最後不至於被解職回鄉。但故事不是這樣結尾的。真實的人生,也未必是這樣的。如果讓你離開土地,你能還終貞不渝地愛著家鄉土地上的一切嗎?包括女人。或許真應該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自己最難對付的“敵人”是自己對於物質生活的對比和誘惑。

貧窮而有理想的人,越貧窮越對物質及精神追求就越高。他可能在不濟時,表現得越謙卑、越恭順,內心裡卻燃燒著一團熊熊烈火;一但他時來運轉,他或許一如既往地保持“初心”;或許經不住物質和美女的“引誘”,變成另一個“高加林”。這是人性的缺點我們不能改變全人類的秉性,但我們可以改變、修正自己啊!我們可以讓自己不壞,可以讓自己有良心,可以讓自己,不至於傷害在我們落魄時,深愛過我們的女人……

人性的缺點,我們不能左右,我們自己卻能左右自己——有良心才不至於敗得很慘!

簡評《人生》

《人生》和“人生”的追求是什麼?

《人生》用高加林這樣的一個反面教材教育讓我們不要做“高加林”式的人。這是該小說的教育意義和功效;也是該小說在前言裡所說的,“人生在關鍵的時候要走好的哪幾步。”那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一、感恩父母,感恩遇見。

人是父母因愛而生,愛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本性。人之所以稱之為人,皆因人人有愛。懂感恩知人情,是人立本之基礎。父母撫養我們長大,付出的艱辛太多太多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是我們懂得感恩的第一步、第一站,我們長大了也會遇見許多人,我們待人要誠實厚道守信用,這樣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立穩腳跟。遇見是緣分使然,怎樣對待遇見的人,就是我們的態度。我們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很簡單:不欺人,不欺心,即可。

二、努力奮鬥是人之所向,樸實感恩是人之所求。

每個人,為了改變自身和周圍的環境,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努力奮鬥,這是人必須這樣做的初級動力;但不是終極追求。什麼事是終極追求呢?答案只有一個:做人的原則。

什麼是做人的原則呢?就是你不管出於什麼樣的位置、環境下,都要具有樸實的情感,感恩的初心。

這很難做到。很難做到的原因在人,因為人是最不具有“穩定”性的。因為人的不“穩定”性,人生的終極目標就顯得那麼偉大、可貴和值得永遠追求……

三、事業成功 是人生要有的意義,但不是所有意義。

人能不能成事,有時是周圍人的眼神和態度,有時也是人把它當成衡量成功失敗的唯一標準。人是要成事的。成了事才不妄人間走一遭。成事是人生的追求這不假,成事之後能否成德很值得思考。

貧窮,對人生是一種煉獄。這種煉獄也可能把人煉成鋼、煉成玉,也可能把人煉成石、煉成灰。能否成材看的是各人的造化和修為。檢驗的標準就是能否經得住誘惑。

如果一個人在功成身就之後,還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還能保持樸實情感和謙恭的對人態度,那麼這個人就是“成功”的人,因為他不但有鋼的堅韌還有玉的德潤。他當然是成功的。

簡評《人生》

“人生”的關鍵幾步是什麼?

《人生》前言裡提到:“人生在最重要的關口,關鍵就是那麼幾步。”哪幾步又是什麼樣的幾步呢?小說沒具體說,我悟了幾個月大概就是三步吧!

第一步:難時勿忘施粥之人。

人處難時方顯人情冷暖。如果你在難時還有人願意幫助你,那麼你一定要記住他(她)的名字,刻在心裡,往後一定要報答人家。

第二步:達時看清小人之心。

難時的好壞易分,達時的真假難辨。如果難時看清人那不是本事,達時辨清人那才是智慧。要想弄清楚很簡單:難時用眼看人,達時用心察人。

第三步:感恩是良知的回饋。

達時是考驗人智慧和態度的時候,你成功了,你怎樣才能分辨出“佯裝”出來的和善、友好和和順呢?這是要靠智慧的,更是要靠態度的。

感恩是情感、良知的回饋,更是對人的一如既往地的態度。好態度勝過好心眼,你態度好了人事也就和順了。好多成功而又失敗的人,不是敗給智慧而是敗給態度。

感恩的前提就是態度,態度端正了許多事也就好辦了;最起碼不會讓人厭惡。

簡評《人生》

結束語:

《人生》是一部小說,更是人生該有的“態度”。人敬人敬的是德,德是什麼,德就是好態度。

你很有錢,對人的態度不好,人家輕易是不會搭理你的,就算搭理也是對你陽奉陰違。好人生就是好態度,有了好態度你好好努力也不遲。

簡評《人生》


簡評《人生》


簡評《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