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人生》發表於1982年,是路遙的成名之作。小說故事發生在改革開放時期,寫的是陝北農村進步青年高加林高中畢業任教,後回到農村務農,又得到機會來城裡做記者,最後回到農村的波折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也貫穿始終,結果令人惋惜。

《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早期同名電影《人生》,引起轟動。

總的來說故事並不複雜,有些讀者看完覺得不滿意,諸如主角高加林性格上的自卑易怒,他拒絕了有“金子”般心靈的姑娘巧珍令人痛惜。結局也平淡無奇,沒有改變、沒有逆襲,所有的不公好似變成了恩賜。也有人認為它比《平凡的世界》更為簡練深刻,在人物的描寫上更加豐富和有代表性。

一部作品要首先要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來欣賞,同時也要試著超出時空,理解它對現實年代的意義。優秀的作品不拘泥於時代,才經得起歷史的審視!

“人生”兩個字本身就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人生在世,浮浮沉沉中,到底哪些是可以控制選擇,哪些又只能是被選擇,如何才是更正確的選擇了?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解讀路遙的《人生》給當下的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

一、 每個時代都有獨特特點

小說描寫的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時期,開放的經濟讓城市的生活充滿了令人羨慕的色彩。城市人有穩定的工作,有計劃保障的生活,年輕人追崇時髦的裝扮,奉行著文明的生活習慣和自由的婚戀思想。

而一山之隔的農村,農民只能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通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來換取生活所需。同時,就算受到不公正待遇,也不敢聲張,怕得罪了村支書 “咱這家人往後就沒活路了……”

《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可以說,這個特殊的年代,城市與農村彷彿是兩個世界,一箇舊的被嫌棄的,一個新的眾人羨慕的。“城裡人”在農村人眼裡就是光鮮亮麗、衣食無憂的代名詞,反之農村人則被看作低人一等,一輩子只有勞苦的命。

80後的我們,應該還記得,農業和非農戶口的區別,也是那個年代的獨特印記。

二、 我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

“生活啊,真是開了一個玩笑……”

正當高加林被學校退回在家習慣務農的時候,叔父回調到地區做了勞動局長,不久他也由人安排到縣委大院做了“通訊幹事”。這個突然轉變讓高加林感覺雲裡霧裡,也讓他欣喜若狂,他愛極了這個城市生活的感覺。為此,他如痴如狂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成績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甚至成了縣上眾所周知的風雲人物。

只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走後門”的基礎上,可村支書、城裡的亞萍、克南誰又不是在走“父母的後門”?!偏偏他一個農村的孩子,得到這一切就是不應該的!

錯在他得到了本不屬於他的東西,而這荒唐的定義卻是時代是生活給予的

《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高加林工作的事情被告發之後,他逐漸意識到對巧珍的真情。等他再次回到家鄉時,得知巧珍已經結婚的他更加絕望。即使被拋棄和羞辱,善良的巧珍也沒有絲毫怨恨和責怪,還費力去求村支書推薦他去學校教書。家鄉們也都來寬慰他。他悔恨交加,終於意識到自己失去的是什麼,無奈再也回不去了。

命運於高加林來說是殘酷的,因什麼而得到,同樣又因它而失去!人生永遠跟你開著最不合時宜,又最貼切的玩笑,你越看重什麼反而會更快失去。在造物主的爪牙之下,無力抗衡,只剩狼狽和無助,這恐怕才是人生

三、 愛情遭遇傳統世俗,誰又能倖免?

她不能為了愛情而嫁給一個農民,她想她一輩子吃不了那麼多苦!

當教書的工作被支書兒子頂替下來後,高加林掉進了痛苦的深淵,選擇作踐自己拼死幹活兒,這個時候是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她的愛質樸純真,熱烈而勇敢,她嚮往進步,單純喜歡有文化的、有抱負的高加林,為他送去溫暖和慰藉。

《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在加林正要接受這種現實的時候,機遇一下又砸到了他的頭上,他可以去縣城工作了。城裡的黃亞萍找到了他,傾訴衷腸,聊時事政治、國家大事。這個姑娘是高幹子弟,欣賞加林的才情,始終對加林念念不忘。

是選擇曾給他溫暖的淳樸的巧珍,還是有共同話題和理想的亞萍,高加林雖然糾結但最終還是選擇了亞萍。這是可以預料得到,也是情理之中的,難道不是嗎?!只是他還不夠了解現實的殘酷,也從沒有很瞭解這個還沒長大的任性的亞萍。

“原來就沒丟!我故意和你開個玩笑,看你對我的話能聽到什麼程度!”

“我愛的加林,而不是一個農村人。”

當愛情遭遇世俗,故事並不美麗!劇情的發展將這種城市和農村的對立展現得愈加強烈,這難道是哪個時候才特有的?想想如今不顧一切要衝入豪門的媳婦兒們,又有多少生活順遂?前不久熱播的《知否知否》,關於盛明蘭的婚嫁選擇議論紛紛。她是如此清楚嫁入小公爺府是她這小小的庶女對世俗傳統多大的悖逆,面臨的將是多少數不盡的苦難,所以她選擇果斷拒絕。

傳統世俗一直都存在,除了愛情,王子與灰姑娘還需要有抵抗世俗的勇氣,才能幸福美滿的走下去!

四、 強烈的掙扎和自卑是一種反抗

“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於剛踏入生活道理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高加林這個人物是當時一個典型的矛盾體,他來自農村,受到過良好的高中教育。他嚮往進步,不願自己一輩子和父輩一樣“當土地的奴隸”,他要去城裡,去追求更大的舞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他是出色的,有著知識青年的理想和農村人務實的本性,他能寫一手好文章,能吃苦、有闖勁,他珍惜熱愛著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不管是教書還是記者。

同時他也是自卑的,經不起一點別人善意的問候,說話夾槍帶棒。如果你也曾自卑,就會明白他的苦楚,那都是低人一等的出生造成的極敏感的自尊心在作祟。

他出生農民,而且是最底層無權無勢的農民兒子。

《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他出生於這片土地,又痛恨這片土地的貧瘠和落後,極力想擺脫農村的印記和苦難的生活。他的精神經過了知識和開放的洗禮,再也不能容忍落後的東西,他要想盡辦法,使自己改變這難堪的命運。

若說他有機會、有選擇,也就僅寥寥一兩次工作機會,得到後又旋即失去。一個農村孩子,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是可以讓他選擇的,更多的只有被選擇和接受。唯有一點他可以選擇,就是接受被選擇的心態。

高加林是特殊的嗎?他是所有農村知識青年的代表,是走進城市打工浪潮中的青年縮影。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但向上的追求沒有變。特別是那些思想總超前出身的年輕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總在試圖超越原來的群體,想要變成更好的、更成功的自己。就算是這樣的我們,其實選擇也只有寥寥“那幾步”

結尾“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每個人,回頭看自己年輕的時候,都會認為這話無比正確。時代和環境、看似隨機的機遇,以及個人的出生和性情交織在一起,人生的不確定又似乎預示著某種程度上的確定性。

時代的車輪總是一路滾滾向前,城市和鄉村的差異也在逐漸融合,而新的時代又會誕生新的階級和矛盾,命運還是何其相似

於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人生選擇”,或許只是自己跟自己的抗爭,人生也是對命運的不屈、對現狀的不滿、對不公的掙扎,然後等待命運的宣判,——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人生》似舊時代悲劇,也是你我逃脫不了的真理


我是暗戀一顆糖,用我筆記錄心路,用言行引導孩子,歡迎和我一起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