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文 | 徐野

《人生》是作家路遥于1982年发表的小说。小说描写了在改革开放初期背景下陕北农村青年高加林回到土地,逃离土地,又回到土地的过程。它的主题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主人公高加林的爱情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小说《人生》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高中毕业但没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原本当上了老师,但好景不长,他的职位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无奈只能回到农村。回到农村之后,他碰到了善良勤劳的农村女孩刘巧珍,两人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当两人可以谈婚论嫁之时,高加林通过走后门成了县城广播站的一名记者。在这里他和高中同学黄亚萍重逢,两人志趣相投,黄亚萍又积极主动,高加林爱上了黄亚萍。

后来黄亚萍要求高加林跟她回南京,高加林陷入了两难选择。但为了能实现自己进入大城市的梦想,最终他放弃了巧珍,选择了黄亚萍。可是,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后来被人告发,他失去了城市的工作,同时跟黄亚萍的爱情也走到了尽头。无奈之下,高加林只能回到农村。而此时,巧珍已经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当地的庄稼人。

这部小说是以上世纪80年代为背景而创作的。当时正值改革开发初期,商品经济开始活跃和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加剧。在这种背景之下,农村青年接受到了现代知识教育,开始接触到外面世界的种种美好。

认知的扩展刺激了他们的欲望,让他们不再满足于祖辈们简单重复的生活,由此他们开始崇尚知识,向往城市。而高中毕业的高加林就是这些农村青年的缩影。

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人生》小说

这部小说我一共读了3遍。初读这部小说时,只为高加林和刘巧珍之间的爱情悲剧而感到惋惜,再读时体悟到人生只不过是一个个选择而已。如今又读这部小说,发现小说处处描绘着,在现代化进程这个大环境下,农村青年受到的种种影响。

接下来,笔者将从价值观念、个人天性表达、个人定位三个方面尝试分析现代化进程对那个时代的农村青年所带来的影响。

价值观念上的影响:朴实的物质追求转换为更为自由的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初期,现代化的影响已经席卷到了农村。以高加林为代表的农村青年虽然还是扎根于农村,但在思想上已经接收到了现代知识的教育。现代知识的教育一方面刺激了他们的欲望,另一方面让他们一改只追求简单朴实的物质传统思想,转而去实现更为高级、自由的精神追求。

这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追求灵魂契合的爱情

高加林不选择刘巧珍而选择了黄亚萍,其实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因为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就像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他毅然决然地奔向城市。长期以来,生活在他那片土地的祖祖辈辈热爱土地,对配偶的要求也来源于土地,要求对方踏实,勤劳,能持家就好。

但高加林是个高中生,是知识分子,他受到了时代潮流的影响。他清高,自傲,热爱新时代带给他的一切。于是他的爱情观跟祖辈们产生了巨大的差别。新时代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知识,思想和理想。因此,他自已热爱知识,也必然要求对方也热爱知识;他有理想,也必然要求对方也要有理想。

在小说中,同为知识分子的黄亚萍能与高加林读诗,写诗,欣赏他写的文章。两人志趣相投,有共同话题。这符合以高加林为代表的知识青年在新时代对于爱情的需求。

与黄亚萍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巧珍只能跟他谈论村里的琐事,告诉高加林他家的母猪生了多少个猪仔。虽然巧珍善良朴实,对高加林尽力付出。在生活于土地的老一辈看来,巧珍这样的媳妇无可挑剔。因为朴实善良代表着土地的特质,他们必然喜爱她。

但在高加林的眼里,巧珍没读过书,没有知识,只是一个和他父母一样的庄稼人,她代表不了新时代。所以对高加林来说,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不能构成足够大的吸引力,这与他所追求的事物格格不入。

后来从未拿笔的巧珍要求妹妹教她学写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巧珍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知道自己与高加林不相配,想要努力地靠近他。最后高加林在痛苦抉择以后选择与巧珍分手。之所以抉择很痛苦,倒不是因为他对巧珍的爱有多深,而是巧珍一切美好的品质,给他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负罪感,仅此而已。

高加林错了吗?很多读者在读完《人生》之后会去讨论高加林抛弃旧爱选择新欢是对还是错。其实,这不过是个人在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选择而已。人生的本质也就是一次次选择的过程。除了选择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之外,选择没有对与错。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着想,每个人都有根据自身喜好而做出选择的权利。

高加林刚开始选择巧珍是迫于当时的自身环境,后来选择黄亚萍则是她更适合自己,而且她能带自己去大城市实现人生抱负。如果我们是高加林,恐怕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人生》电影片段

2.追求知识和理想

陕北农村,满山遍野都是旱地,旱地里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在这旱地之间,有人在给作物锄草,有人在赶牛耕地。高加林的祖辈们就扎根在这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只期盼有个好收成,种的粮食能够填饱肚子,冬天不会受冻,生活能平静地过下去。在他们的脑海里,从来没有想过“知识”、“理想”或是“个人价值”。

然而高加林与他们都不一样,他接受到了现代知识教育。他热爱知识,干农活之余,他会在煤油灯下看书,在集市卖馍的时候会去报馆读报纸;他爱浪漫,他喜欢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有时兴之所至,还会作诗一首;当自己的叔叔当了大官,便毫不犹豫抓住机会走后门,尽管他觉得这事不怎么光彩。因为他有理想,迫切要去大城市施展才华。

美国诗人迪金森说:“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休谟人在《人性论》中说:“欲望由刺激产生。”


确实如此。高加林的祖辈们之所以能固守土地,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跟土地打交道,接触到的事物基本都与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代发生了变化。此时国家推行改革开发,现代化的浪潮让农村青年通过各种途径见识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外面的新事物比土地更加有吸引力,这刺激了农村青年的欲望,让他们再也不能满足简单的温饱。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他们开始对知识着迷,个人理想萌生。然而留在土地并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抱负,因此他们便选择主动地逃离土地,去往代表着知识和理想的城市。

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人生》电影片段:高加林与刘巧珍

人性表达的影响:人性的自由释放到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

在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以高加林为代表的知识青年一心想融入代表着知识和理想的城市。他们中的有些人像高加林那样在特定的际遇下来到了城市。但城市环境给与了他们实现追求知识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但同时也使他们的人性受到了压抑。

在农村的土地上,人性的释放是自由的,比如高加林与巧珍之间的情感表达。

在农村,巧珍对高加林的表白简单直接,无非是给劳作的高加林捧来几根地瓜,告诉他这地瓜是她自己种的,或是给他捧来一大把自己都不舍得吃的大枣子。无需其他言语,一来二去,高加林便明白了她的心意。

高加林与巧珍的交往也很简单随性。无非是傍晚时分,两人坐在田间小路上吃着煮鸡蛋,抑或是坐在稻草里说着情话,后来两人干脆在全村人的注视下同乘一辆自行车去县城。

在农村这片单纯的土地上,两人的情感表达没有太多顾忌。

但这一切在高加林进入城市以后发生了变化。巧珍第一次去城里见高加林时,便激动地向他扑去,但高加林把她推开,告诉她这是办公室,不是庄稼地,他的领导就在他隔壁。

当巧珍看见高加林的被褥有点单薄时,提出下次要把家里的狗皮褥子给他拿来。加林一听顿时不高兴了。因为城里没人用狗皮褥子,而且跟他的身份也不相称。

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邻里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级,也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在这里,个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不用受到太大的约束。

但城市不一样,存在功利,存在竞争,存在体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能在城市里更好地生活下去,必然要小心翼翼,天性的表达受到制约是必然的。

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人生》电影片段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但城市对于农村青年的诱惑有时也扭曲了他们善良的天性。

小说开头,大队书记动用权力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教师职位,高加林因此对他十分憎恨。可见这时他心里是维护公平的。但后来,高加林运用叔叔的权力走后门当了记者却心安理得。在城市的诱惑面前,高加林想维护公平的善良天性被无情扭曲,使自己成为了当初自己憎恨的那种人。

其实,这段走后门的故事灵感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路遥当初为了帮弟弟转户口而费尽周折,甚至通过朋友去奉承地方官员。当时路遥在与朋友的信中这样评价自己的行为:“这一切太庸俗了,可为了生存,现实社会往往把人逼迫在某些事上无耻起来。这是社会的悲剧……”

农村青年原本带有土地的特质,他们淳朴、善良。但由于农村去往城市的途径有限,在城市的诱惑之下,无奈只能通过一些不道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知不觉之间,他们丧失了原本善良的天性,变得无耻起来。正如路遥在上述的信中所说:“这是社会的悲剧。”

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人生》电影片段

让个人定位陷入窘迫:让农村青年成为农村和城市的边缘人

改革开放初期,接受过现代知识教育的农村青年在传统的乡村和代表文明的城市之间,选择了主动地逃离土地而向往去城市实现个人价值。而由于体制限制,20世纪80年代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只有两种途径,招工或高考。

上升途径的限制导致了大部分农村青年既不能安心扎根土地,又不能从农村成功跨越到城市。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他们都成了边缘人。

小说中,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就是这样的农村青年。他带着知识分子的高傲,他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已不满足平淡的生活,不怎么干活的他也不擅长干农活。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身体上,他都很难像祖辈们那样安心地当一个庄稼人,他一心想去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可事与愿违,他的教师职位被人顶替,通过走后门取得的工作又因人的告发而失去。无奈的他又只能回到当初千方百计想逃离的土地。此时他的内心是十分凄苦的。

巧珍的父亲曾评价高加林“高不成,低不就。”这话确实没错,“高不成,低不就”便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处境。他们夹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处境尴尬。

这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处境,即使是现在,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处境仍是与此相同。

现在有很多农村学子,通过高考来到了城市。他们想在城市里大展身手,以此实现梦想,甚至是扭转整个家族的命运。但事不尽如人意,他们在城市活得很狼狈,拿着仅够生活的工资,买不起高价的房子,还要为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绞尽脑汁。

如果他们回到农村,生活将会轻松许多,但他们还是选择在城市苦苦支撑。因为心里怀揣着知识分子的骄傲和野心,一定要在城市凭借一己之力争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尽管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时代左右人的选择和命运,个人奋斗的力量在时代的背景下可谓十分渺小。这是时代的悲剧。但并不能因为力量渺小就放弃努力,也不能失败了就像挨了锤子的牛一样再也站不起来。作为没有资源的农村青年来说,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唯有凭借个人的奋斗。

就像是作者本人在采访时表示的:“尽管个人奋斗的道路艰难,但想要改变现状,改变命运,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是只能靠个人奋斗。”

路遥《人生》:从三个角度浅析现代化进程对农村青年产生的影响

《人生》电影片段

结语: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化的浪潮滚滚而来,每个人都无法幸免地卷进这个浪潮里。卷进去的人们被左右了选择,左右了人生。

无数的农村青年怀着浪漫的梦,开始想方设法投入代表着现代文明的城市的怀抱里去。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大多数人都铩羽而归,只有少数中的少数才能实现梦想,衣锦还乡。

现在,虽然成功的机会比那个时代要多很多,但农村青年进入城市,跨越阶级的途径还是相对较少。而对于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来说,高考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不擅长学习,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这可能会让很多农村青年陷入尴尬的境地。

因此,在现代化加剧的背景之下,对于个人来说,要寻求发展以实现自身梦想,只能不怕吃苦,不怕失败,而且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奋斗;另一方面,社会也要想办法为农村青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多的公平机会和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从而调动农村青年参与社会活动中的积极性,更快地实现普通青年从农村到城市的阶级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