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培根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似乎并不很乐观。他可能从未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似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天伦之乐。他认为,在人生中,爱情常常招致不幸。“它有时像那位诱惑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培根把爱情和嫉妒视为人类最蛊惑人心的两种情欲,因为它们都使人丧失理智。他说:“甚至最为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他认为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那些沉溺于爱情的人,“甘愿放弃财富与智慧”。因此,培根告诫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对于婚姻,培根的态度同样悲观失望。他在写给姨父伯莱的信中说:“一个人刚一结婚,思想就老了七岁。”培根自己的婚姻可以用“不幸”来描述,他觉得“美满的婚姻难得一见”,并有些不平地说,“常可见到许多不出色的丈夫却有一位美丽的妻子”,而培根本人显然没有这样的运气。因此在培根的眼里,“结婚成家的人,可以说对于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事业,使人的许多抱负难以实现”。

不过,培根也不赞成独身。那些独身者“很难成为最好的公民”,“他们随时可以迁逃,所以差不多一切流窜犯都是无家者”。而且,对家庭的责任心不仅是对人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训练。那些独身的人“不懂得怎样去爱他人”。培根说:

在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与婚姻相比,友谊对人生同样重要。培根把很多赞美的语言献给了友谊。他说:“夫妻之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致人以完善。”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声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培根说:“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谊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朋友可以疏导你的愤懑和抑郁:“除了一个知心朋友以外,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心病。”对于朋友,你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烦恼。总之,那沉重地压在你心头的一切,通过友谊的肩头而被分担了。因此,就是很多君王也不能没有友谊。关于友谊,培根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

友谊的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得到增强。而人与人之间难道不也正可以如此吗?

此外,正如培根所说的,友谊还能“致人以完善”。这是说,友谊不但能调剂人的感情,还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的感情走向阳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智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心平气和的讨论都能把搅扰在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使人聪明。最能使人心灵健全的莫过于朋友的良言忠告。阅读伦理的教条不免感到枯燥。以他人的过失为鉴戒,有时也未必切合自己的实际。自我改善的最好办法无过于朋友的告诫。事实上许多人(包括伟人)之所以做出终身悔恨之事,就是由于他们身边缺乏益友。总而言之,当一个人面对危难的时候,如果他平生没有任何可以信托的朋友,那么我只能告诉他一句话——他只能自认倒霉了。

摘自戴建平《培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